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语录 > 2023年简洁的佛语的语录大集合89条

2023年简洁的佛语的语录大集合89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W 次

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佛语的语录89条,一起来看一下吧。

2023年简洁的佛语的语录大集合89条

1、寂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寂寞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同行者,寂寞是为了孤独背后的解脱,寂寞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真爱的过程。找不到对的人,其实很可能是,改不掉正确的自己。

2、喜欢一种人,心素如简,寂静清欢。喜欢一种感觉,见或不见,天涯在心,念或不念,默默相陪。喜欢一种相逢,浅浅相遇,深深相惜,不言悲喜,不诉离殇……

3、人生在世,多一份对待生命的释然,常保持一个悠然的心境。凡事皆用平常心去面对,做人无须勉强,让一切随性而来,尽兴而去,淡定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4、宇宙与人,皆有五类:色、受、想、行、识,合为五蕴。物质世界的五蕴炽盛,引诱着人的五蕴炙盛,于是种种贪欲翻卷了起来,将人掀入欲望的三千弱水之中,一沉一浮。所谓的只取一瓢饮,成了昏黄卷册中一句死气沉沉的偈语,丧失了当年棒喝震耳的亢然音效。那一根空心的芦苇,再渡不起我们沉重的身躯。

5、闭目不见色,内心动虑多,幻识假成用,起名终不过,知色不关心,心亦不关人,随行有相转,鸟去空中真。

6、一个人如果只是自命清高,不关心社会和他人,自己的价值也得不到实现,到头来终将一事无成。一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随时调整自己,融进时代的发展中锤炼自己,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提高。只有投入社会,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7、人的内心都有某种空缺期待填补,因为欲望很多。没钱的想 钱,有钱的思权,有权的要名,有钱有权也有名了又能怎样?空缺的 还是空缺,不满的还是不满。故此,穷人有穷人的寂寞,名人有名人 的寂寞,权贵更有权贵的寂寞。我也有缺,但我不寂寞,因为喜欢发 呆,再多的缺我往往也看不见。

8、万法唯心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等。

9、改变自己、净化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净化别人。

10、执著的只是想法,而非活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只不过是在暗示另一条路上的辉煌。

11、有善心就有幸福,有善愿就有善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缘。

12、安忍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以忍者上。

13、慈悲不只用口说,而是要身体力行,走入人群付出。

14、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所以对过去迷惑;因为我们不晓得将往何处去,所以对未来茫然;因为我们不明白要活在当下,所以对现在没有好好珍惜和把握……我们的"心"总是在回忆过去、盼望未来、随从当下妄念的状态里,这些都是对自心缺乏认识所导致的。

15、不要总是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应当想我能够给予别人什么,我能付 出什么样的服务与价值来让对方先获得利益。当你能连续这么做,并且帮助 别人获得大量价值的时候,也就是你该成功的时候了。记住,胜利的人都是 自动付出的人,引导者都是先服务别人的人。

16、为灭烦恼从妄心生,而说是空。善男子,若执空理为究竟有,空性亦空。执空作病,亦应除遣。何以故?若执空义为究竟者,诸法皆无因无果。……如阿伽陀药,能疗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药随病除。无病服药,药还成病。善男子,本设空药,为除有病,执有成病,执空亦然。谁有智者服药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见,胜起空见。空治有病,无药治空。《心地观经》卷四,发菩提心品

17、人生的精彩,来自淡泊。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扫弃焚香可见清 福,养花种竹必自安乐;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可安居;知事少时烦 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得点闲眠真可乐,吃些淡味自无忧;淡饭尽堪充 一饱,锦衣那得几千年;守本分而安岁月,凭天性以度春秋。淡泊之人, 不只是雅人,更是高人。

18、如虫在溷中,不知东与西,结着于淫欲,盖此亦虫伦。《出曜经》

19、走在春意里,心情格外舒展,清爽。走在喧嚣里,心仍有诗意的情怀,我想,这是多么难得的领悟与收获,我庆幸,在烟火与诗意里,我是一枚自由行走的花,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有一颗如禅的心境,简约,内敛,不浮,不躁,静静的优雅绽放。

20、人生在世,有些东西是无法打折的,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如果我们试图把它们当作商品来衡量,就会使本来美好的东西变质或者腐烂。

21、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心先过去。毕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让你的心先过去。

22、善用其心用心养花,花花皆是芬芳;用心烧菜,菜菜皆是美味;用心作人,人人皆是好人;用心交友,友友皆是贵人;用心爱人,人人皆是亲人;用心做事,事事皆是好事;用心念佛,念念皆是功德;用心学法,法法皆可明心;用心参禅,禅禅皆可见性。降伏自心,心魔皆可净除;善用其心,无心却也有心。

23、当你觉得整个世界都背弃了你时,不要悲伤,请相信,上帝只是背过身去,酝酿一个更美的拥抱给你。不要觉得这只是安慰人的话,女口果你建立一个想要逆转命相的心念,并为此发心为善,你就一定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结果。请记住,如果一扇门关了,上帝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24、当你住着宽敞舒适的房子,开着豪华昂贵的轿车,身着华丽时髦的美农时,你是否想到过偏远山村的孩子们没有钱读书,路边可怜的乞丐还不能享有足够的温饱,很多穷人看病、买药都很困难……我们的确不该自私、贪婪,也不该过度地享有奢侈、浪费,而应该怀着爱心和利他之心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感恩您!

25、做值得付出的事,有欢喜心,就是法喜。

26、在风风雨雨的世界里,人们的心灵难免会沾染蒙受各种各样的尘埃, 自觉地、及时地为自己的心灵沐浴和洗涤,便显得异常重要。古德说: "热闹场中作道场"。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

27、所谓"难过",并非时间漫长难度,而是心念卡住过不去。

28、学佛无须了解无常的道理,如能彻了此理,才能操纵自己的生命,来去自在,通向光明的境界。——证严法师

29、弟子问:"听说诵三千卷《金刚经》可以破名相?"师言:"若能够破名相,四句偈就可破;若不能破,诵一万卷《金刚经》也没有用!"

30、在寂寞中生长,在寂寞中开花,在寂寞中凋谢,终生以寂寞为伴,寂寞就是一枝美丽的花。忍受岁月的孤独,有时是一种无奈;如果能将岁月寂寞成一枝美丽的花朵,那就有一点点禅的味道了。

31、又说:"知足的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亦如地狱。"我们可以从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冢间修行,从孔子的门人颜回居陋巷,得到证明。从这些道理来看,苦就是由于多欲而来,多欲就是苦的根源。

32、人,一旦进入专注状态,整个大脑就会围绕一个兴奋点活动,一切干扰就会自动排除,除了自己所醉心的事业,一切皆忘。禅门修行也提倡这种不为外物所扰而专注于心的禅定功夫。

33、不要怕压力,只要自问做得对与否。

34、行善的果报是幸福和快乐,作恶的果报是忧虑和痛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果报是不可以用来相互交换的。

35、一位哲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许多人都抱怨过处境艰难,有人抱怨之后,着手改变现状,有人却在抱怨之后放弃了,而放弃便意味着屈服于现状。

36、心若照顾得好,人生就快乐;反之,则苦难偏多。

37、生命是由一连串的因缘组成的,我们要体验更深刻的生命,发现内在的灵性,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物质生活。

38、提到财富,人们通常想到的是钱财,然而我们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赚钱和花钱的人是谁?没错,是我们自身。而我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生命还在。所以,生命是远重于钱财的珍贵财富。一切金钱、名誉、贪婪、享乐,都是生命的附庸,都是因为生命存在,所以才被人需要。

39、一心做好事,自然就有福。

40、要听贤德的人说的话,而不是听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说的话。关系亲密,但无智慧,有私心,虽然维护我们,往往藏有损害;听圣贤的话,绝不会有损害。听到赞叹要警觉不受,受之即消福;听到贬损要欢喜承受,受之能避灾。

41、生活中,当我们有些东西拿不准,分不清时,最客观的办法就是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心,不管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力所能及地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要不了多长时间,事物都会由阴转阳,呈现本来面目,花开见佛!这是事物的本质规律。

42、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消除一切妄念。

43、要众生都有心病,拥有的人烦恼"失",没有的人忧虑"得";患得患失,即成忧愁。

44、若学诸三昧,是动非是禅。心随境界生,云何名为定?

45、在红尘中,不必要活得那样累,为了名为了利为了不必要的那些得失而苦恼而沮丧,过一种禅意的,那才是的上品。努力的,在滚滚红尘中,慢慢修炼成一枝花。

46、不执著,才能得智慧。

47、追求事业成功者,稍有成就,不骄傲者能有几人?在骄傲之余,能思惭愧之心者又有多少?只有平和的心态才能消除偏狭和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正确对待得失和轻重,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平静和淡定,自己也能得到升华。

48、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颗平常心,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来。遇顺境处之淡 然,遇逆境处之泰然。用平常心来对待生老病死,对待得失,对待宠辱。

49、成佛之道分为道谛与灭谛。宗教、哲学与科学是属于道谛。灭谛是超越宗教、哲学与科学。成佛之道有两种,方便道与智慧道。宗教、哲学与科学是属于方便道。智慧道是超越宗教、哲学与科学。成佛之道有两种,暂时安乐之道与究竟解脱之道。宗教、哲学与科学是属于前者,后者是超越宗教、哲学与科学。

50、禅修,是一种练习,让我们的心得到一种自在与自主性。透过禅修,我们以前那很刚硬的心就会变得柔软。柔软之心具备更好的弹性,很难被外在力量摧毁。当你那一念心变得灵活而柔软,就是到位的禅修。坚硬的牙齿可以脱落,但柔软的舌头却一辈子存在,心地柔软了,才是修行最大的进步。

51、业由心造,业随心转罪业因缘,自身所造,非父母为,非从天堕。人行善恶,受苦乐报,如响应声。贪现前利,心行邪谄,不知后世累劫受殃。《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52、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很大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懂得人情世故?哪一 个不懂得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道理?哪个人的周围没有"贵人"帮忙?所以 说:"施恩于人就等于把恩惠存进了银行,急需时再取出来。"

53、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54、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我们要学会和外界独处,和生命独处,和自己独处。学会独处的人,心胸才能够豁达;学会独处的人,心智才能够成熟;学会独处的人,才能领悟到生活的深邃。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独处让我们内心充实豁达。我们的内心就是在无数个独处中渐渐坚强起来。独处,让内心更强大。

55、你唯一的皈依处就是你的善心、悲心、饶益他人的心念、菩提心。如果你皈依这些、修持这些,无论你多忙(就算无法做好几个小时的禅坐、祈愿、念佛、拜忏等),无论现在或未来世,都不会因丧失良机而感到后悔,都会因皈依菩提心而得到安乐。

56、很小的时候,总以为长大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大后,却发现仿若就似一个眨眼的瞬间。我们,曾经匆忙地想要长大,可是,长大后才明白,其实长大,并不只是年岁的增长,还有岁月过往里,那些我们承载不了的厚重依恋。

57、很多时候,我宁愿一个人走很远的路,只为看一眼属于自己的遇见,只是想知道,是否值得去为未知走一遭,去为之醉一次。很多人,很多东西,有时候该永远保持距离,最好在灯火阑珊处,才是最美。

58、一切众生都是修行的所依助缘,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修行对象。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相等的,佛与众生是同等的重要,那我们为什么只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呢。

59、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60、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61、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修行者,一步步艰难前行。

62、亲情不可能陪伴你左右,爱情不可能代替一切,友情不可能随时出现,你需要历练到即使没有父母、爱人、朋友的帮助,你也能坦然走下去。有些风景是孤独一人去欣赏的,有些路也是孤独一人去行走的。孤独是人生的必然。

63、能否接受众生向自己倾倒垃圾,能否把众生的痛苦业障净化为佛的坛城,这是金刚萨多之心,是普巴之心,忏悔自己所有的怯懦和不能承担责任的心。

64、财富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身心自在才是真正的解脱。

65、我们尽力而为,即使只是短短的一两分钟给予众生自由,这也是值得的,而给予牠们自由是我们能做的。

66、人一定要有最基本的经济能力,但如果过度的贪婪、执著,就会痛苦。我们努力去工作,拥有多少,就知足常乐吧!

67、总有一些经历考验着我们的修行,你可以选择诉说,也可以自我消化,但你的心不能不强大。作茧自缚的人生就是地狱,与智慧相映的人生便是天堂。谁没经历过得失离合?谁又没感受过喜怒哀乐?重要的是,学会整理心情,一定要留,就留下温暖的记忆。

68、追求人生的快乐没有捷径,却有智慧的路径,善用心者得之。

69、自性无非、无乱、无痴、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70、怎么样处理自己的愤怒?有些人认为不是一个缺点。那些没有习惯观照自己灵性的人,会觉得愤怒是他们天性的一部分,不应该压抑,而是要表达出来。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无知和文盲是我们性灵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然而我们却要尽一切努力来消除它们,没有人抗议说这些是我们的天性,应该要保持原状。那么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破坏性更大的怨恨或愤怒呢?这实在很值得一试。

71、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72、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73、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74、虽然读诵千言,若是无义语,不如一有义语,然后得到安静。

75、世界在转动,而你只是一粒尘埃,就算你消失了,世界仍然在转动。

76、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的,这就是无常,能这样想会帮助你看开一点,放下一点,不要太执着,什么事都不要太硬碰硬,对自己没有好处。

77、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78、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9、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80、要克服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81、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178.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

82、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惠能大师

83、我等实乐生,贪欲中无欲。于贪欲人中,我等无欲住。我等实乐生,我等无物障,我等乐为食,如光音天人。

84、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85、如果你想离若得乐,获得自在解脱,就应该好好学佛,而不是一味求佛。学习佛的大慈大悲、大觉大悟,要让每个起心动念都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菩提心。佛陀通过佛法,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有佛法就有办法,你要理解并践行佛法,才能解脱。因为除了你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业力和命运。

86、道德菩提非正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87、沈家白。既然错过,那么就别再相见。

88、我能给的,只有自己那一点点剩余的温暖。那剩余的温暖,是我用眼睛给他们的感谢,是我用心体会到的温暖。这些人们还在忙碌着,可能不知道有一个人要每天在感受着他们关切地用眼睛注视着他们。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的心里,有一小块地方,能够记住他们。

89、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一个人的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咱们一起把内心中的局限修正过来,达到无量,无限,圆满无碍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