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3W 次

一、“天光云影共徘徊”——说“统一”
曾几何时,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疑,这种针砭时弊的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 “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对此,我有如下认识:
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
说了千遍万遍,“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以下是两个有待反思的案例。
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生:红叶似火、对答如流、骨瘦如柴……
……
案例2:人教版第十册《放弃射门》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觉得福勒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他是个公平竞争的人。
生:他是个时刻为别人着想的人。
生:他是一个具有崇高道德风尚的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福勒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生:为了不让对手受伤。
生:福勒这样做,是为了公平竞争。
生:是为了给观众一场精彩的比赛。
生:……
师:从福勒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生:……
似乎,这两个片断既涉及了工具性,又涉及了人文性。但是,它们绝对不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统一”。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地理解了语文的性质,将工具和人文截然分裂了。案例1的教学重心就明显地偏向工具性,学生没能用心去感受、体验漓江水的美,没有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人文性”严重失落;案例2的重心又明显地落在了人文性上。教学流程中,人文关怀受到了高度重视,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放弃射门》这篇文章不是成了摆设吗?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体现在哪里?这种脱离文本,舍弃语言文字的人文关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什么作用?
三、“欸乃一声山水绿”——悟“统一”
说了这么久,问了这么多,总该悟出一些什么来了吧!此时,我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我一直在追寻语文教学中“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境界。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我心中永远的山水。
1、 语文首先应该是姓“语”,再是“文”。
我觉得语文教学还是应该以语文知识教学为本,以语文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兼顾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比如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文时,我是这样处理有关“大猫”的段落的。一是引导学生摘录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句作为统领全段学习的中心句。二是紧扣“古怪”一词,让学生在文中找找划划,体会猫的古怪体现在哪些方面,确实地让学生感知猫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三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如对于句式“说它……的确是呀……可是”的赏析以及运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我逐步从课内练习拓展到课外发挥。如先引导学生根据第2、3自然段的内容用上句式进行说话练习,既巩固课文内容又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再引导学生联系课外生活进行想象说话。我想,当学生在感受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时,是不难体会到他对猫咪深深的喜爱的。
2、 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辨证统一,但也应根据文本特点,有所侧重。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双方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小学生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由于语言文字的特殊性,使得语文课程更亲近于人的精神、情感、志趣、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特性,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育全方位地影响小学生整体人格的提升,启迪他们的心灵情操,拓展他们的心智视野,使他们更多更好地受到一种人性的、人文的、人情的教化。但如果就某一篇课文或某一堂课而言,我认为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侧重点有所不同。
比如教学《太阳》一文。由于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与动植物、自然现象、人类的关系等等,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这种课文的教学就应该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了解太阳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主动质疑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侧重点就应该落脚于语文工具性这一层面。
又如教学《猎人海力布》这一课。由于这是一个凄美感人的民间故事,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热心助人,舍己为人”这样深厚的人文情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环节,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这一类的教学,我觉得侧重点就应该落脚于对学生的人文熏陶上。
综上所述,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自于我们对工具和人文的正确解读与把握,来自于我们对目前语文课堂的反思与创新,来自于我们在语文课堂实践中真正地将其——融合。

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程实施必须改变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分注重结论而轻视学习过程等现状,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品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而地理学习过程不是从外向内不断被动的填入新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教师只有主动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需要。

古语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明对事物影响很深,却又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在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利用渗透法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渗透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作为主体的心理特点,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教师要给予充分地引导、启发,使学生形成符合时代的积极的价值观,并最终转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从教学实际所遇到的问题看,运用渗透法进行教学有以下几点应当注意:①渗透的时机;②渗透的方法;③注渗透的时间;④渗透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特别典型的方式来进行渗透活动。

  一、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重视教学的完整性开篇,通常是上课即宣布这节课的教学主题,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老师的思维指挥着学生的思维,长期如此有可能使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创造性被抹杀,学生的被动性、迟钝性、滞后性大大加大。这样,学生只能成为高分低能的代名词,这是教师的悲哀。我们剥夺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权利,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对新事物充满了兴趣,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开展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完全让他们主动认识世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技能,我们着重启发、引导,那么就可以一举两得。当然教学活动必须和教学主题相关联,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在的探究兴趣。我们不能把教学主题强加给学生,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例如有的老师讲“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别”时,采用了辩论赛的方式,通过“收集资料-课堂辩论-老师总结”三个阶段,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最后启发学生南方、北方各有优势应正确看待。在讲“中国的水资源”时,可以开展“发展生产力破坏了水资源还是保护了水资源”的辩论赛,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讲“亚洲的气候”时,有的老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从经度、纬度、海拔三个角度去“旅游”,要求同学们描述沿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讨论-演示-老师总结”,完成了教学,教师可启发学生“通过旅游发现亚洲气候有何特点”,从而使教学的内容实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