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日志 > 初中政治优秀研修日志

初中政治优秀研修日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5W 次

一:主动用心才能得到收获

初中政治优秀研修日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教师继续教育网给我们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互相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同行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吃透教材

我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

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参加这样的研修就会困难重重,难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就好比去听一堂自己根本没有看过、没有备过、没有讲过的课,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四、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

这次研修跟以往相比作业量、评论数大大减少,任务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特别值得记住的是,在我们的研修平台上,课程团队、班主任、学员之间也相互通过“公告”、“花絮”、“评论”留言等方式传递着防风防雨的温暖提醒:“集中研修可以临时采取分散上网的方式进行”、老师考虑到大家研修时长期坐在电脑旁边,找了些在电脑前就坐的小贴士和大家分享等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能力。

政治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 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 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政治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 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 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 平有关。为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思想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 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课内外结合。

政治的学习离不课内外的结合,时事政治与教材的结合需要大量的课外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在课内无法满足的。只有通过了解课外的世界,不断的积累,去观察,去发现身边的人和事,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以课 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提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在课堂活动前,先明确分工,再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四、教师的教学理念

作为老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政治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政治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初中政治研修日志 传统政治教学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主、以说教为主、以灌输为主,着眼于知识的记忆、整理。在这种氛围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掌握者,甚至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充当主角作用。而学生只是可怜的知识被动接受者,处于极端被动地位。而教师的这种神圣地位,无疑使其自身素质出现如下一些问题.

一、教育观念保守、落后。虽然”素质教育”已讲了很久,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一线教师却将”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在他们的观念中,成绩的高低与素质教育的高低成正比,即学生的成绩好也就说明素质教育开展得好。于是乎,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只抓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升学率,整天探讨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他们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等问题抛之脑后,更不用说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只是”为教而教”,只是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只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灌输,很少或从不对学生介绍课本以外的知识,更不用说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的人格。而这种教育观念影响下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以下一些状况:只会考试,没有其他专长,不能全面发展;不会自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及习惯;思维单一、简单,不活跃、不发散。其直接的结果使得许多学生成为大学生之后失去自我,散漫放纵,整天沉溺于网络,不懂处理人际关系,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二、教学方法简单粗糙。此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使用老套的教学方法。上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就是主宰,学生只负责用耳朵听,用笔来记。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或者根本不提问学生,不断向学生强调要以本为本,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哪些知识。不用说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更不用说向学生介绍与教学知识点有关的课外知识。而这些导致数量不少的初中高中生上毕业班了还在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还在使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种情况会恶性循环,不断延续。所以很多学生成为大学生后,会不适应,成绩不断下滑,最后因为多门功课不合格导致被学校退学。 三、自身知识构成陈旧。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既包括本专业的知识也包括专业外的知识。但是,在现实中,不少教师其自身的业务知识仍然陈旧,虽然手中拿着的是新课本,桌上放着的是新课标。但是在教学实践,他们还是”用旧瓶装新酒”,仍然用旧的课标来要求学生。他们不太愿意进行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认为任何课改都一样,改来改去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因此,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不想也不愿主动地去利用各种手段去学习,如利用远程培训平台,他们恪守的是――政治课”一本大纲、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可以教到退休。殊不知政治这门学科时事性最强了,一天不学习都不行,这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补充和提供时效性较强的事例和材料,运用于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血有肉,才能使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因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求知欲特别强。 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充当主角作用。而学生只是可怜的知识被动接受者,处于极端被动地位。而教师的这种神圣地位,无疑使其自身素质出现如下一些问题.

一、教育观念保守、落后。虽然”素质教育”已讲了很久,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一线教师却将”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在他们的观念中,成绩的高低与素质教育的高低成正比,即学生的成绩好也就说明素质教育开展得好。于是乎,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只抓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升学率,整天探讨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他们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等问题抛之脑后,更不用说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只是”为教而教”,只是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只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灌输,很少或从不对学生介绍课本以外的知识,更不用说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的人格。而这种教育观念影响下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以下一些状况:只会考试,没有其他专长,不能全面发展;不会自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及习惯;思维单一、简单,不活跃、不发散。其直接的结果使得许多学生成为大学生之后失去自我,散漫放纵,整天沉溺于网络,不懂处理人际关系,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二、教学方法简单粗糙。此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使用老套的教学方法。上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就是主宰,学生只负责用耳朵听,用笔来记。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或者根本不提问学生,不断向学生强调要以本为本,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哪些知识。不用说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更不用说向学生介绍与教学知识点有关的课外知识。而这些导致数量不少的初中高中生上毕业班了还在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还在使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种情况会恶性循环,不断延续。所以很多学生成为大学生后,会不适应,成绩不断下滑,最后因为多门功课不合格导致被学校退学。 三、自身知识构成陈旧。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既包括本专业的知识也包括专业外的知识。但是,在现实中,不少教师其自身的业务知识仍然陈旧,虽然手中拿着的是新课本,桌上放着的是新课标。但是在教学实践,他们还是”用旧瓶装新酒”,仍然用旧的课标来要求学生。他们不太愿意进行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认为任何课改都一样,改来改去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因此,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不想也不愿主动地去利用各种手段去学习,如利用远程培训平台,他们恪守的是――政治课”一本大纲、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可以教到退休。殊不知政治这门学科时事性最强了,一天不学习都不行,这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补充和提供时效性较强的事例和材料,运用于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血有肉,才能使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因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求知欲特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