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日志 > 小学班级安全管理日志

小学班级安全管理日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2W 次

在班级管理中,要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体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怎么写一篇管理的日志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班级安全管理日志

去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多起校园伤害案件,不仅让广大小学生惊惶失措,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忧心忡忡,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措手不及,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学校加强小学生的日常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小学生日常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小学生日常安全管理,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本身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科学文化知识。

加强小学生日常安全管理,是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小学生在学校学文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做到在校期间自己不受伤害也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违法违纪并能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而且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加强小学生日常安全管理,是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因年龄特点,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他们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被不法分子欺骗、利用。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出行安全。因此,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小学生日常安全隐患的表现

学校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学生之间的打斗行为;校外不良人员对在校学生的侵害;校园死角学生聚伙吸烟;商店、食堂、小卖部食品安全;学生的实验课或实践课,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的意外伤害;课间、室外活动时行走、上下楼或违纪攀爬造成的伤害等。

家庭方面存在的隐患主要有:家长法制意识淡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的伤害;家长处理问题有失公正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出现偏激;家长期望值过高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单亲、空巢留守、私租房屋引发的不安全因素。

社会方面存在的隐患主要有:校门外交通事故;学校周边发生的暴力、打斗、敲诈、侵权行为等;校外不良人员对在校学生的言行和心理威胁;学生因旷课、逃学、离家出走在社会上发生的不安全因素;社会不法分子对学生的引诱、拉拢、教唆等。

  三、存在隐患的原因分析

学校方面。学校安全管理职责一般要区分为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及校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安全工作职责。如果学校能做到领导有力,组织严密,职责明确,履行到位,分工合作,就能最大限度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组织不严密,职责不明确,警惕性不高,得过且过。

家庭方面。主要是安全常识普及不够。由于家长缺乏一些必备的安全常识,致使孩子安全常识空白。

社会方面。社会是学校和家庭的外延环境,所以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安全系数的高低。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定、和平的生存环境,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四、加强小学生日常安全管理的策略

1 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安全管理,光靠校长、校领导不行,光靠一时心血来潮抓一下也不行,要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持之以恒,才能抓出成效。如博白县博白镇桂花村小学雾水岭教学点挡土墙倒塌事故就是一个血的教训,学校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出发点无可非议,但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管理制度缺失,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 班主任要成为班级安全管理的主角。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在学校,最直接管理学生的是班主任,学生、家长最依赖的也是班主任,班主任在管理好班级,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应该做好班级安全管理。班主任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细致耐心、严格地做好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班级安全管理主要靠教育、制度和监督,制度要坚持不懈、重在落实,监督要及时到位。同时还要密切联系其他科任老师,培养学生干部,形成安全管理的有效网络。要注意坚持以法执教,规范教育行为以减少或避免安全责任事故。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宣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3 每个教师都是学生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安全管理,只有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校领导的工作较忙,班主任的教学任务相对繁重,有时确实顾不上,这就需要每个教师都要主动承担学生的安全管理责任,见到不安全的事就要管,发现不安全的苗头要及时处理。

4 家庭和社会应该重视学生的安全管理。学生家庭安全应从平时养成,家庭安全要从平时抓起,一点一滴抓养成。还要加强“演习”,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任自流。社会要形成共同关心学生安全管理的氛围。政府要在宣传上起主导作用,舆论导向的作用很重要,政府要全方位介入,在舆论宣传上达成共识,在制度上形成长效机制。

总之,“安全第一”,学校教育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是必要的。学生安全管理策略多种多样,学校、教师、家长、社会都必须付出努力,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