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日志 > 记忆中的春节日记

记忆中的春节日记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1W 次

记忆中的春节日记1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记忆中的春节日记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满脸皱纹,双手粗茧,岁月记载着您的辛劳,人们想念着您的善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健康与快乐永远伴随着您!”“呵呵,乖孙女呵呵···”“来,爷爷给你100元,当作压岁钱!”“谢谢爷爷”说完在爷爷脸上烙上了深深的烙印!

各位长辈也都纷纷给我压岁钱!有100的、50的······压岁钱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各位长辈们对我的期待与我对各位长辈的尊敬!

除夕的晚上,我匆匆地吃完年夜饭,就拿着十几只花炮、一大把“狗尾巴”和一包鞭炮来到大门口,但天空早已是五彩缤纷。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火花飞升降落,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信号弹飞射,忽明忽暗,把夜幕点缀成鲜花的世界。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啊!

我先燃放完手中的“狗尾巴”,然后找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准备放花炮。我的花炮也很美,但最好看的要数魔术弹。你看,我点燃魔术弹的引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线后,冒出的火花五颜六色,有红色、黄色、绿色……一颗颗飞上天空,仿佛一颗颗小星星在天空中眨眼睛。

邻居家的小朋友也出来放烟花了,他们的烟花同样是绚丽多彩,不一会儿,整个天空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马上就要12点了!快把鞭炮准备好!”爸爸大声地说。我点燃了鞭炮,接着赶忙捂住耳朵,但仍然无济于事。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千家万户的烟花交错升起,整个城市沸腾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点燃一个个烟花,让他们冲上云霄。烟火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的让人不及顾瑕!

记忆中的春节日记2

小时候,最快乐的莫过于过年的时候了。记得每到春节前一二十天,往往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而我却天天围着母亲转,看着她准备过年的东西,日日盼着春节早日到来。

印象最深是1977年过春节。那年,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母亲早早就忙开了。蒸糯米、做甜酒、擂辣椒,忙完了这一切,母亲又到农场买来羊肉,只等着大年夜的到来。这年刚刚粉碎了“四人帮”,父亲又落实了政策,重新回到了教师岗位,我们全家都很高兴。为了好好庆祝一下,母亲也没跟父亲商量,就大操大办起来。

随着时日的推近,忙着教书的父亲也默认了母亲的做法,教完课,他常常会挤出时间,陪着母亲一起准备过年用品。添置新枕头,贴上新窗花,买上一两挂鞭炮等等。

大年三十下午,父亲一教完书,就跟母亲包起了饺子。趁着父母在外屋忙个不停,我和弟弟偷偷溜进里屋,翻箱倒柜,一会儿偷拿两个糖吃,一会儿拿几个炮出去放,玩着玩着,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在母亲一阵阵让我们归家的呼唤声中,我和弟弟急急地往家赶,人还未到自家屋前,远远就闻到了年夜饭的香味。

一家人都到齐了,父亲拧亮马灯,屋里一片透亮。母亲笑着招呼我们落座,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开心地吃起了年夜饭。我细细一瞧,有水灵灵的水饺,有热腾腾的甜酒,有香喷喷的羊肉,有脆乎乎的糯米糕。为了活跃气氛,父亲还从里屋拿出“红灯”牌收音机,放起了一首首电影插曲。炉炕温暖着我们的周身,年夜饭滋润了我们的肠胃,欢快的乐曲让我们陶醉……

吃完了年夜饭,我和弟弟拉着父母的手,走到屋外,放起了鞭炮。冲天的炮仗,一声声震响,穿过浓重的夜幕,划出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烟花。透红的火光映着父母开心的笑脸,我和弟弟则高兴地蹦来跳去。

放完鞭炮,父母要我们坐在炕上守岁,漫漫长夜,只能相互说着话打发时光。父亲是说故事的高手,年轻时下乡的经历,当兵时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听得我和弟弟神往不已。无奈毕竟人小,听着听着,我和弟弟就会依偎在父母身上睡着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和弟弟就会给父母拜年,说几句吉利的话,父母高兴地很,父亲往往喜欢摸着我和弟弟的头说:“好好读书,长大了做个有出息的人!”我和弟弟也往往会拼命点头。这时,母亲走过来,给我和弟弟压岁钱,虽然每人不过几角钱,但我和弟弟却很知足,因为,这钱可以买不少的糖呢。

第二年,我们一家从北方回到了老家湖南。儿时过春节的印象,却没有因为地域的改变而淡忘,相反,一直萦绕在我的记忆深处,让我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