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徐庶进曹营典故的由来

徐庶进曹营典故的由来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7W 次

徐庶进曹营,典出《三国演义》第三十六、三十七回。

徐庶进曹营典故的由来

徐庶,字元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少年时,他好击剑,因为人报仇,杀死人命,改名换姓,遍访名师,练就奇才。

徐庶化名单福,做刘备的军师,曾经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曹操得知单福即是徐庶,仰慕其才智,怕他帮助刘备对己不利,千方百计地想将徐庶拉拢来。曹操知道徐庶自幼丧父,只有老母在许昌家里,无人侍养,便叫人将徐母拿来,要她写信劝徐庶回许昌辅佐自己。徐母不肯,说刘备是当世的英雄,骂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要叫我儿背明投暗,绝无此理!”曹操一见此计不成,又使一计。他将徐母软禁起来,模仿其字体,假借徐母名义,写信召徐庶弃刘奔曹。徐庶为人至孝,见到母亲的手迹,事出无奈,只好辞别新野刘备,来投许昌曹操。徐母见到徐庶,勃然大怒,拍案骂他:“仅凭一纸伪书,不察详细,便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是愚夫!我有何面目与你相见呀!”徐母骂完,转入内室,上吊而死。

徐庶悲愤万分,懊悔无及!他深感刘备知遇之恩,表示终生对曹操不献一谋一计。后来,徐庶果然就是这样做的。

“徐庶进曹营”,比喻不讲话或不爱讲话。也指对人有意见或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却闷在心里不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