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汇编7篇)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汇编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2W 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汇编7篇)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是什么样的,船夫如何驾驶小艇在水中行驶的以及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展示了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教学要求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威尼斯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构想

这篇讲读课文文字浅显,语言生动优美。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结合预习要求及课后练习提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在布置预习或结合理解开头第一句话时,简介威尼斯。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小艇的,理解课文反复体会。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和互助学习的方式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漫游水城威尼斯》这一课课外阅读,谁能说说威尼斯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2、威尼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那么、你能不能说说作为一个威尼斯人,在平日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威尼斯的小艇》。(板书课题)

5、出示小艇的投影片:提示:这就是威尼斯的美丽景色和它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

(1)作者游览的感受是怎样的?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小艇在威尼斯有什么重要作用?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些内容?

三、学习课文,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为什么写小艇?威尼斯的小艇与别处的小艇有什么不同?

2、出示投影,让学生观察讨论:

(1)小艇是什么样的?

(2)用“——”画出书上描写特点的句子。

(3)小艇美吗?美在哪里?你是从书上的哪句话感受到的?

3、指名回答,教师引导:作者把威尼斯的小艇描写得这么美,同学们想不想背过?请同学试背。

4、坐在这样的小艇里,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读下一个自然段。

(1)同学讨论交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假如你就坐在小艇上,与老朋友擦肩而过,你怎样打招呼呢?

5、威尼斯的小艇这么有特色,驾驶它的船夫一定技术高超,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1)船夫怎样驾驶?

(2)船夫的驾驶技术如何?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自由读,和同位两个讨论想象船夫的驾驶技术,驾驶你就在船上,你怎样赞美船夫?

(4)请同学配乐感情朗读课文。

6、小艇与威尼斯人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课文中是怎样具体说明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说说生活在威尼斯的其他人,与小艇有什么关系呢?

(3)再读这个自然段,哪些内容你比较喜欢?读给同位听一听。

四、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1、全文回读,体会课文内容。

2、放录音,听录音学生练读课文。

作业设计

1、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父母听,让家人了解威尼斯与小艇的关系。

2、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6、威尼斯的小艇

外形:美观实用

威尼斯 行动:轻快灵活 主要交通工具

和人们的关系:关系密切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以各种方式感情朗读课文为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学习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了解了小艇的特点及它在水城中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板书课题。

二、复习课文内容,领会表达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投影片。思考:

(1)这段话写了什么内容?

(2)前半句和后半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默读课文,说说:

(1)小艇是什么样子的?出示投影片,思考:

a、这段话作者是用了什么写法来写的?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c、小艇的特别造型同它行动的轻快灵活有什么关系?

(2)它有什么特点?

3、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4、指名读课文,学生思考:

(1)作者是怎样把小艇的特点写具体的?

(2)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来?

(3)为什么作者能把威尼斯小艇和人们的生活写的这样具体生动?(作者留心生活、仔细观察、写法多变、值得我们学习。)

5、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作者对事物的观察仔细、描述具体。

三、阅读全文,总结全文

1、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思考并概括: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小艇?

2、出示投影,完成填空题:威尼斯的小艇外形(美观实用),行动(轻快灵活),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作者通过小艇,反映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特点。

四、练习表达。

我们上节课要求同学们回家仔细观察一种事物了,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讨论补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说说自己想说的一种事物。指名上台说。

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文。

2、把自己仔细观察的一种事物写下来。

3、预习《雪猴》。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教学3—5自然段,展开“探究性学习”,探究高粱根的特点,探究高粱的品性,探究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表达的方法。

2、培养学生学习中的“探究精神”及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3—5自然段,展开“探究性学习”,探究高粱根的特点,探究高粱的品性,探究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中的“探究精神”及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一、形象感知,导情导标,回忆学法

1、师:在北方,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出示画面,师边说边指)这就是高粱(板书)。你觉得高粱长得怎样,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畅所欲言,有个初步印象)。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师补充完成板书,加上“情”字,齐读课题,看着课题,我们猜想一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估计学生:⑴会写高粱是什么样的;⑵会写作者对高粱的感情)

3、自己读课文,是不是这样写的呢?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只需简单回答即可,师相机板书。

内容——思想

4、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探究高粱根的特点,从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直奔重点,自主探究,体悟情感

(一)读课文,找出写高粱根特点的自然段。

(一般学生能找到3~5自然段,如果学生出现问题,则再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

(二)探究“高粱根上有气根”的特点、品性,体悟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如何表达的。

探究一:高粱根有什么特点?

利用学法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具体谈;同学交流。

交流。

A、出示:“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揭示出:长有气根。

B、根据这段话,画一画高粱的气根,想想气根的特点。(两生上台板书画,其它下)。

C、交流:画得怎样?这一过程其实是对气根特点的深入理解。让学生结合图、语句谈。

师相机教学

a、“有点像榕树的根”、“像鹰爪一样”是否都是比喻句

估计学生答到⑴不是比喻,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写?(说明坚韧)⑵是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气根的韧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大。)

b、比较。

1、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2、仿佛抓着一个物体。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3、自己揣摩读这段话,把它的特点读出来。

4、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小节篇幅较长,直切重点,让学生找出描写高粱根特点的句子,探究气根的外形特点,使探究目标更明朗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联系生活谈到“有点像榕树的根”、“像鹰爪一样”则师相机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不到之处师点拨;再通过“活物”、与“物体”的用字比较,深入体会气根的特点,其实也是探究“表达方法”的过程。

5、探究二:为什么高粱根上长有这么多气根?体悟高粱的品性。

(1)师承上:高粱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长有气根,坚韧有力,自然而然,我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估计学生问:为什么高粱根上长有这么多的气根?)

师:自己读上下文,探究一下。

(2)学生自主探究。

(3)交流。

a、出示:“对于高粱,气根是最不可缺少的……等着对手向他扑来。”

b、指读,说说为什么长有这么多气根?

c、自由读文,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段话?

d、交流。

估计生:敬佩、赞美的

师追问:为什么?

(估计学生答到:高粱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品性。)

e、再自由读,读出这种感情;指读;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的疑问引入探究高粱的品性的教学,使得教学顺着学生的学路走,让其自主学习得到张扬。朗读,化解了从外形到品性的理解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了高粱的品格,为下文体会作者的思想埋下伏笔。

6、探究三:从第三自然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读着读着,同学们你体会到了课题“高粱情”“情”字的内涵了吗?四人小组讨论。

(2)交流。(估计生:表达了作者对高粱有“坚韧不拔的品性”的赞美,敬佩之情)

(3)齐朗读第三自然段。

(4)同学们学到这儿,你对高粱想说些什么吗?

设计意图:从探究了高粱特点——品性——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示了教学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原则,由表及里,披文入情,使学生很容易地就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第一次回归课题,初步说说“情”字的内涵,紧扣了教学目标。

7、探究四:再次读第三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把对高粱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的?

(1)同桌读课文、交流。

(2)大堂交流。

(抓住高粱身上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最能表现高粱品格的部分写具体。)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内容,思想上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学会表达。如何表达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字里行间去感受,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自学4~5小节,探究高粱根的其它特点,高粱的品性,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1、回顾第三小节的学法

探究特点→探究品性→探究情感→探究表达方法

2、四人小组学习。

3、派代表交流。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里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学习第三自然段后,引导学生回顾探究方法、步骤,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时间,去学习,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巩固了学习的方法。

三、回归目标,回忆学法,畅谈收获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是如何“从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

读、思。

内容——思想

探究

高粱的特点,联系上下文作者想表达_______的思想感情,高粱的品性,联系生活展开联想和想象。

2、我们还探究了什么?

(生:写法)

3、经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从学法、知识、技能、思想方面等让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有目标、有操作过程,有评价,有回顾的教学过程,是最有效的教学过程。在学生利用方法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及时地引导其整理脑中新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利用方法,下一步更有效地去探究新的知识、技能,从而再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四、布置作业

摘抄下你对高粱根印象最深的片段,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本文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体会思想”,由文中内容引申到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认识,教学中已达成目标。但作为读者,肯定从内容也会有自己的感受,用写的方式来表白,更加深了对高粱品性的敬意,同时还进行了语言文字写的训练。

板书设计:

20、高粱情

读、思

内容———思想———表达方法

探究

高粱的特点 联系上下文

作者想表的思想感情

高粱的品性 联系生活

展开联想和想象

板书设计意图

(1)能反映出学生探究的过程。

(2)能反映出学生探究的方法。

(3)体现出了学生的学路,教学设计的思路,有利于学生脑中形成新的系统的技能、认知结构。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舟、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主题目图)

师:蓝蓝的天空中挂着一个弯弯的月亮,数不清的星星一闪闪的,有一个小女孩被这美丽的夜景陶醉了,她多想飞到月亮船上去坐一坐呀!哎!真神奇,小女孩飞到月亮船上去了,此时此刻,她真是太高兴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所以,她请叶圣陶老爷爷替她写了一首小儿歌,把她看到的都写在了儿歌里,那你们想不想听听这首小儿歌?那现在我们一起欣赏儿歌——《小小的船》

2.板书课题:小小的船(齐读课题)

3.范读课文

4.领导课文

5.自由读

6、指名读。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

二、学习生字(我会读)

1、出示字卡:自读,领导,拼音领读,带词领读。

“船”的偏旁是什么,师解释。“舟”就是船的意思。

“闪”的偏旁,门字框,门里走过一个人就是闪。

“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这是一个会意字。

“坐”两个小人坐在土山上就是中间被山隔开了。

板书“舟”字旁“门”字框

2、巩固生字:全班齐读字卡

(这次老师把生字的顺序打乱了,看看同学们还能不能读出来,只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玩摘星星的游戏

师:在晴天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仰望天空。蓝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弯弯的月儿,还有无数颗星星像一群孩子的眼睛一样一眨一眨的,多美呀!孩子们想不想把你们喜欢的星星摘下来呢?

4、出示贴有星星图案的字卡黑板。请同学们把喜欢的星星摘下来,再读一读后面的生字,先自读,再当小老师教一教同学们,读对了就把他送给你带走。

师:看来同学们已记住了这些生字,下面我们把书打到第77页,对着生字表再来读一读。

5、小黑板出示九个生字:看看这九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船弯看见闪蓝这六个字都有韵母an。

6、我会写:(指导书写)

先细细观察你在写这些字是应该注意什么,也就是把哪一笔应该压在竖中线上

“见”撇的起笔和竖弯钩的起笔压在竖中线上。

“电”的竖弯钩起笔应压在竖中线上。

7、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请同学们拿出笔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教师巡回指导)

三、精读课文

a.自由读(我们在读课文时要做到声音响,不丢字,不加字,字音要准确)。

b.指名读

c.男女生对读(评议)

1.自读课文回答:

a。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写的是什么?

b。课题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月亮两头很尖,很像一只小船。你能用书中的句子读一读吗,读给大家听,指名反复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c.你还知道了什么,我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了一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用书中的话读一读,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及时评价学生的朗诵。)

2.同学们知道吗,在这篇课文里有许多词语写得非常美,让我们一起记住他们吧:板书:

比如说:什么样的船儿船儿月儿

星星天

四、背诵课文

老师告诉同学们这篇课文还是一首很美的歌,要学会这首歌曲就得先记住歌词,背会课文。

那就请你们先试着背一背课文吧

1.全班齐背

2.指名背

3.个人表扬(谁愿意背),适时评价。

五、音乐律动课堂放松

小朋友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让你们听一听这首歌,如果你们会唱就跟着一起唱好吗?(放小小的船的船音乐,学生跟唱,实际是巩固课文背诵)

六、看看课后的我会说

弯弯的月儿像

闪闪的星星像

蓝蓝的天空像

1.叠词练习:谁能说说像我们今天黑板上学习了的这种形式的叠词:如: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白白的云朵

2.再读课文:

a.同桌互读(学生互相读,互相评),(同位两个人互相读,如果你认为你的同桌读得很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你认为他读得你还不满意,你就帮他把儿歌读好,开始吧!

b。轮读评比(读出弯弯的月儿的可爱,小小的船里坐的高兴)

小朋友们读的`真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幅画

七、全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夜空之旅,在这次旅行中,我们还认识了好多生字朋友,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小!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把你今天看到的和想到的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让爸爸、妈妈和你一同欣赏你心中的夜空!今天一年级的小朋友都是最棒的,老师把这幅美丽的画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

板书: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音字、改写句子,读读背背的学习与练习,熟练掌握,积累汉语知识体会,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底蕴。

2、通过本次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感受新疆吐鲁番的美丽富饶,了解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3、通过“我是绿色小卫士”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4、通过本次语文百花园的各项训练,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和观察、低靠、填表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能说会道的内容:笔下生辉的内容。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读读背背——掌握“乡村四月”;阅读平台——葡萄沟。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课本中的同音字。

2、认真读以上生字,你发现了什么?——同音字且是形近字。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指名反馈练习答案。

5、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拧——宁

第——弟

笼——拢

6、改写句子的训练。

⑴学生看例题。

⑵学生找出规律——这是“被字句”的练习。

⑶出示课外练习题目:狂风吹倒了路旁的大树。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老师批改完了同学们刚交上来的作业。

⑷学生做练习,教师检查反馈。

二、读读背背

1、出示文中“乡村四月”。

2、全班齐读。

3、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4、教师抽查背诵情况,适时地给予评价。

三、阅读平台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葡萄沟》,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2、作者在这篇短问里告诉我们什么?

3、自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4、你喜欢新疆维吾尔族的葡萄沟吗?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吧。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吗?

四、作业:

1、写一写你读完《葡萄沟》心里想说的话。

2、背诵《乡村四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我是绿色小卫士;笔下生辉——“绿色行动”情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并默写《乡村四月》。

2、同桌互相批改,教师反馈学生默写情况。

二、能说会道

1、教师读题目的要求。

2、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照片、图片、资料等,并先在本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3、各个小组排除代表进行发言,各个小组进行评价: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具体要求:⑴准备在什么地方开展活动,准备为绿化环境做些什么,选好地点,然后制定“绿色行动计划”,按照计划,开展“绿色行动”。

⑵共同讨论编写一些生动、活泼的环保提示语。

⑶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参加绿色行动的`经过和体会。

⑷交流时,把自己的经过和体会说清楚,还要认真听别人发言。

⑸最后评一评,谁是优秀的绿色小卫士。

三、笔下生辉——“绿色行动”情景。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

⑴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语言。

⑵确定自己的写作顺序。

⑶写清楚当时的情景。

⑷写好后读给同学听,请别人提提意见,再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4、学生根据以上的要求进行写作。

5、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四、总结

经过本次语文百花园的练习,大家一定都认识是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爱护地球上的一种动物、植物、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让我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地球更加美丽,更加富有生命力,永远保持着“绿色星球”的美誉。

五、作业:

1、将自己制定的“绿色小卫士计划”展示给同学看。

2、写一写你要为生态环境做的一件事情。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课《 梅花魂 》。

二、学情分析

学生缺乏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课前应重视预习,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

三、教材简析

《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通过五件小事表现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挚爱。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课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3、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学会质疑,培养阅读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 理解“梅花魂”。

六、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

学生查找梅花资料,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欣赏姿态各异的梅花。学生交流梅花的特点,谈观后感受。说说“魂”字的意思。

【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梅花芬芳吐艳的绚烂世界,音乐与画面的感染,让学生心灵为之动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交流词意。

3、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高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把学习的过程还给了学生,体现了课堂的主体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全文,读后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交流后归纳(课件出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1、读诗词落泪;2、爱惜墨梅图;3、痛哭不能回;4、送“我”墨梅图;5、又赠梅花绢。

【学生通过默读思考,找出写外祖父的五件事,把握课文大意,在讨论交流中初悟情感,培养了学生的默读能力与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歌曲设境,回顾导入

欣赏歌曲《故乡的云》,教师激情导入:飘泊异国他乡的游子,多么渴望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而对外祖父来说,这一切只能在梦中。

【以思乡的歌曲导入,渲染乡愁,创设情境,做到了未入文而先有情。】[小

二、精读重点段,理解“梅花魂”

1、课文所写五件事中哪件事最能体现“梅花魂”?(第四件)

2、学生自由读第12、13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3、结合问题反复读文,思考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4、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预设:①从哪儿看出墨梅图是外公最宝贵的画?他为什么爱惜墨梅图?

抓住外公的动作“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语言“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外公对古董和墨梅图的不同态度等三方面来体会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

②外公为什么爱梅花?

课件出示第13自然段。学生找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看法,理解梅花精神。读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③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学生读课文,举例说说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联系外祖父谈谈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

④外祖父为什么送“我”墨梅图?(让外孙女保持梅花的秉性。)

5、你还从哪儿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有特殊的感情?(送梅花手绢。)

小结: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不仅仅是花,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祖国的象征,是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魂!外祖父在爱梅、送梅、赞梅、喻梅中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寄托了自己的爱国情。这就是梅花魂的内涵。

6、配乐朗读第13自然段,读出对梅花的赞美,对祖国的眷念,对莺儿的希望。

【直奔中心,理解“梅花魂”,引导学生就重点段质疑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特别是一次次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梅花的品格,体会到了外祖父的思乡爱国情,真正做到了读中悟情,以读表情!】

三、研读三次哭,品味爱国情

1、再读全文,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这种情感?学生画句子,朗读体会。

2、全班品读,交流三次落泪。

①教读诗词落泪。通过朗读指导读懂三句诗,体会思乡情。

②不能回国而哭。抓住人物言行体会外公的伤心。

③送别泪眼朦胧。抓住外公外貌、神态体会思归不得归的愁苦。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想象当时的情景,走进了文本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用心灵与文本对话,于读中感悟到了外祖父那浓浓的思乡情和一颗高尚的爱国心。】

四、总结回顾,拓展积累

1、齐读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2、梅花魂到底是什么魂?(回顾全文,完成板书)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骨气正是我们民族日益强大的动力,也是支撑我们民族团结进取的灵魂。外公的话不仅印在莺儿心上,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上。

3、拓展

①小练笔:写一篇《××赞》,用上本文的写作方法。

②课外积累思乡的诗词。

【学生自读首尾段,体会写法及好处,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特别是课外拓展中设计的小练笔,更将读与写有机地渗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双赢”。】

4、作业设计

① 抄写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②听歌曲《我的中国心》,写出自己的感言。

五、 板书设计:

梅花魂

愈寒冷 愈风欺雪压

爱梅花 愈精神 愈秀气 爱祖国

有品格 有灵魂 有骨气

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知道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3、感受月亮关爱孩子的同时,知道关心家人,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知道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认读词语卡片。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月亮的心愿》

天晴的夜晚,月亮每天都去散步,今天晚上月亮婆婆又去散步了,她看到了什么,她又有什么心愿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亮的心愿》。(板书课题)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知道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1、自由读课文,标清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插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幅插图。

3、指名读课文1—2两自然段,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板书)相机理解“自言自语”。

4、指名读课文3—8自然段。再说一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5、师质疑:

月亮一开始说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可是后来为什么又想让明天下雨?

生讨论交流、汇报。

6、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生思考板书:一个不少去郊游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艳阳天”。

7、珍珍的心愿又是什么?你觉得她这样做对吗?

如果换做你,你会怎么做?

8、拓展: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

3、学生独立写字。

五、师总结,布置作业。

1、学习了《月亮的心愿》这篇课文,你们一定对文中的那个孝顺、贴妈妈的珍珍印象特别深刻。我想,你们回到家也一定会像珍珍一样孝顺父母、体贴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抄写生字5遍。

人教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我”在参加当地一次“回乡之旅”的活动中,亲眼目睹了人们对即将退休的沃尔特詹森的爱戴,它们都把回家看看的机会让给了他。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沃尔特詹森受人爱戴的原因,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构想

先展示地理位置图,让学生了解两地相距遥远。本课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然后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了解故事的'背景。在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词句,讨论重点问题。

教学准备

美洲地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不理解的问题。

3教师指导。展示美洲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美国的新泽西州和拉美的波多黎各,感受两地距离的遥远,体会移民回家探亲的不易。

二、默读课文,促进领悟。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借助有关的语句,了解故事叙述的顺序。

三、课堂讨论,加深领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相关词句,领会以下问题:

1漂泊他乡的波多黎各移民们是怎样希望有机会回家看看的。

2当“我”念到沃尔特詹森的名字时,人们为什么会欢呼,想他道喜,同他拥抱?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个主要人物。说说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们内心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3 “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说明了什么?讨论以小组形式展开,再推荐代表在班级交流。

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想到了什么呢?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32x同一个名字

沃尔特詹森

每一张纸条不同的笔迹

爱戴

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