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黑板报 > 芒种节祭饯花神与杭州西湖香市

芒种节祭饯花神与杭州西湖香市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6W 次

芒种节祭饯花神与杭州西湖香市

芒种节祭饯花神与杭州西湖香市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件特殊的“尚古风俗”,即“芒种节祭饯花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旌旗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这段话中的“干旄旌幢’是一句不常见的古代词汇,指的是古代帝王、将军或神仙出行时所用仪仗中的物品:“干”就是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旄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另有五彩折羽装饰,“幢”的形状似伞。这些都是指为花神上路准备的庄严堂皇的仪仗用品。这一天,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都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桃羞杏让,高高兴兴地来为花神饯行。唯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面对花谢花飞,顾影自怜,以葬花的形式来纪念花神退位,并吟出一首“花落人亡两不知”感天动地的葬花词。

对“芒种节祭饯花神”一事,就连脂砚斋也投搞清楚当时是否有此风俗,旁批道:“无论事之有无,看去有理。”红学界对此的解释更是言人人殊:有人认为历史上根本无此民俗,作者是借此暗指宝玉生日,但没有任何可靠根据支持此说;有人认为《红楼梦》这个情节是根据我国古代曽盛行一时的“花朝节”风俗描写的,但“花朝节”的时间在二月十二日或二月十五日,一般为惊蛰、春分期间,与芒种节相去甚远,时间不合。另外,“花朝节”的含义是“百花生日”,是百花初放的时刻,是“迎花神”的日子;而《红楼梦》写的是“众花皆卸、花神退位”的时刻,举行仪式的目的是为花神“饯行”。因此,红学界的以上解释也难以令人信服。

虽然用花朝节来解释在时间上说不通,但书中描写的“祭饯花神”场面与花朝节还是有一定联系的。花朝节是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花朝节由来已久,关于花朝节的记载我国古代典籍中很多,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陶朱公书》:“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晋人周处《风土记》言:“浙江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竟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指的是二月十五日。唐代把花朝节的日期定为二月十五日,并和“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并列为三个“月半”佳节。宋代把花朝节提前到二月十二日,据《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诚斋诗话》:“东京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 不过,在介绍南宋都城临安风貌的《梦粱录》记载中,则依然因循旧习:“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及至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而南方的花朝节则在二月十二日。

根据历史记载,唐宋以来,花朝节这天,人们都要游玩赏花、扑蝶挑菜,闺中女子还有剪彩花插头的习俗,明代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到了清代,花朝节又产生了“赏红”之俗,顾禄《清嘉录·二月》“百花生日”条载:“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张春华《沪城岁事衢歌》云:“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蔡云《咏花朝》亦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红楼梦》描写的“芒种节祭饯花神”的场面,确实与上述对花朝节风俗的记载类似,不仅有清代的“赏红”风格,也有明代以前的“簪花”习气。

至于在花朝节这天为什么要在花枝上绑扎五彩纸缯,过去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崔元徽悬彩护花”的故事:据《博异志》载:唐天宝年间崔元徽,于早春二月之夜在园中品茗赏花,为防止“封姨”侵害,受“花精”请托,在花枝上绑扎画有日月星辰的红色锦帛,防止了花被风吹落,保护了花神。从此民间便有了每年二月悬彩护花的习俗。另一说法是唐代的女皇武则天为花木挂红的故事:根据《镜花缘》中的记述,武则天在一个寒冷的早春日,因目睹腊梅盛开,忽发奇兴,写了一首《催花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果然,次日她游上苑时,天和日暖,池水解冻,只见满园青翠,红紫迎人。武则天大喜,令宫人给花木悬上金牌,并披彩挂红。据说这就是百花生日给花木挂红着绿的来历。

杭州是我国花朝节习俗起源最早、延续时间也最长的城市,这大概与杭州的优美山水和浪漫习俗有关。根据著名文人周处的记载,最起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浙江就有了纪念花朝的风俗。唐宋元明清历代典籍中,关于杭州花朝节的记载史不绝书,清代杭城内外还专门建有两处花神庙。千百年来,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或二月十二)百花生日,杭州民间都要为庭园中的花木挂红披绿,就是把五颜六色的绸布条或纸条系挂在西湖周边的花枝上,或者系在木棒上插在庭院或室内的花盆里,以示庆贺花神诞辰。入夜则在西湖周边或贵胄园林的花树上张挂“花神灯”,通明的灯火与红花绿叶相映成趣。花朝之夜,也是青年男女赏花谈情、文人墨客诗酒风流的绝佳时刻。

清代中后期,全国各地的花朝节习俗渐渐冷落了,到了近现代,只在一些偏远的省份和少数民族群体中尚有遗存,但杭州是个例外。从吴越立国、宋室南渡至今,杭人长期保持着四时赏花的习俗,孤山探梅、马塍看花,荷塘泛舟、湖山寻桂、重九赏菊、苏堤玩芙蓉等。不仅西湖锦山绣水之间总是花团锦簇,杭州的花草产业更是历经千年而不衰。南宋时期杭州就有了有官巷口花市和东西马塍花市,尤以东西马塍花市为盛。据《梦粱录》记载:“钱塘门外溜水桥,东西马塍诸圃,皆植怪松异桧,四时奇花,精巧窠儿,多为龙蟠凤舞,飞禽走兽之状”。东西马塍位于秦亭山后西溪河两岸,南起松木场,北至余杭塘河,东邻湖墅,西近古荡。据明代所修《西湖游览志》记载:“马塍之地,土细敏树,适宜种植花卉。杭城四时花卉皆产于此,居民世代从事花卉业者,不计其数,故以‘马塍花窠’闻名”。

不过,杭州的花朝节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渐渐起了一些变化,逐渐为“西湖香市”所取代。“西湖香市”又称“三山香市”,即祭祀天竺山观音大士、小和山玄天上帝、法华山东岳大帝的仪式。“西湖香市”是杭州最悠久、最热闹的民间庙会,届时不仅杭城茹素人家,十之八九都要赶来烧香,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各地外乡香客,亦成群结伙络绎前来,规模之盛大古今中外闻名。有意思的是,“西湖香市”的起止时间,与“花朝节”完全一致。据明代修撰的《西湖游览志》记载:“西湖香市始于花朝,尽于端午”。明末清初文人张岱的《陶庵梦忆》也记载:“西湖香市,始于花朝,尽于端午。”这种时间上的一致,恐怕不是用巧合所能解释的,必有其演变交替中密切联系。

“西湖香市”起始的“花朝节”,即每年的二月十五(或二月十二),乃是在百花初放的惊蛰春分间,那么“西湖香市”结束的端午节,对于百花来说又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在我国农历上,端午节俗称“五月节”,乃是距离“芒种节”最近的日子,好多年份两个节日时间是重合的,所以古人有时就混为一谈。《金瓶梅》第五十二回:“吴月娘因交金莲:‘你看看历头,几时是壬子日?’金莲看了说道:‘二十三是壬子日,交芒种五月节。’”那么“芒种五月节”又有什么特殊意义呢?这正是百花凋残、花神退位的日子。南朝梁代崔灵思《三礼义宗》三“仲夏之月”条中说:“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这就与《红楼梦》中“芒种节祭饯花神”的记叙完全一致了。

《红楼梦》中记载的这年“芒种节”是四月二十六日,与端午节的五月初五日并不重合,但相距不远,亦可统称“芒种五月节”。这个“芒种五月节”,对于杭州人来说,按照“尚古风俗”,乃是花季结束、“祭饯花神”的时间,也正是“西湖香市”隆重结束的日子。大概也只有杭州人,能根据当地习俗,写出这一时期“芒种节祭饯花神”的场面。笔者考证,明末清初的杭州人洪昇,乃是《红楼梦》的真是作者。洪昇与《西湖游览志》的编撰者田汝成以及明末清初的张岱,生活年代所去不远。田汝成以及张岱的著作中,有关于“西湖香市”的记载,而不见“祭饯花神”的记载,说明那个时代“祭饯花神”已经不甚流行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洪昇才特意交代是按照“尚古风俗”描写的,脂砚斋也才批注“无论事之有无,看去有理。”所谓“尚古”,就是效仿古人之意,说明当时民间多着意“西湖香市”的散场,“祭饯花神”行为并不普遍;潇洒文人要想“祭饯花神”,也只能按照古人的记载去效仿。

洪昇出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在他生前的顺治六年(1649)、康熙七年(1668)、康熙二十六年(1687),都是《红楼梦》中所说的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这正是洪昇的青少年时期,也是他与蕉园姐妹们亲密厮混的时期。蕉园诗社期间,姐妹们活动的区域,主要集中于秋雪庵、流香溪、花坞、蕉园、古荡一带,也正是杭州“马塍花窠”的所在地。洪昇的舅父兼岳父家,也就是妻子黄蕙的娘家,居住在杭州官巷口积善坊,也正是官巷口花市所在地。可见,洪昇与姐妹们的生活空间中,与花市及祭花风俗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蕉园姐妹现存的诗中看,林以宁曾有“小园风雨夜来添,剩得残枝手自拈。只恐芳华零落尽,收将余泽在香奁”一诗,这应当是在“芒种五月节”百花凋零之际写的诗,说明她曾经有过与《红楼梦》中林黛玉一样,在“芒种五月节”“祭饯花神”、亲手“葬花”并吟伤感诗词的行为,足证她就是林黛玉的生活原型。

薛宝钗的生活原型钱凤纶,世居钱家西溪古荡。杭州四大家族之一的钱家,虽然是官僚文人家庭,但家中也经营种花卖花,并拥有规模庞大、“花息甚繁”的花木产业,为当时著名官僚文人冯梦祯所亲见,并记载于其日记中。钱凤纶的诗中也有“万花深处是侬家”之句,可资佐证其家的花商身份。《红楼梦》书中描写,薛宝钗居住的地方名“蘅芜苑”,“蘅芜”就是鲜花香草,“苑”就是园圃,这个名称本身就是花园或花圃的意思;书中说薛宝钗的哥哥薛蟠结亲“桂花夏家”,并交代夏家是经营桂花形成暴发户,按照当时门当户对观念,更说明两家都是以花为业的大花商。钱家居住的西溪古荡,正是历史上杭州“东西马塍”花市的核心地带,也是花商聚居的地方。洪昇与蕉园姐妹这些才子才女们一起,按照“尚古风俗”,在这里举行过“祭饯花神”的风雅活动,也是顺理成章、不无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