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黑板报 > 正月十五闹元宵黑板报报头设计

正月十五闹元宵黑板报报头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6W 次

随着“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开始,庆祝新年活动进入了高潮,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城市乡村,通宵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大放异彩,男女老幼,锦绣服饰,观赏花灯,游览胜景。所以有人说,元宵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这不无道理。以下是本站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黑板报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正月十五闹元宵黑板报报头设计

  元宵节的文化意义

经历一百多年来欧风美雨的冲刷,中国传统节日受到很大侵蚀,元宵节也不例外。在当代的一些大都市,元宵节民俗似乎只剩下吃汤圆了。这是忙碌的都市人的悲哀,因为在相对悠闲的小城市和乡村,元宵节仍然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节日。

其实,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节的意义,不能不把它放在春节之中来考察。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当然,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宋代的司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我)是鬼耶?!”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祭祀他,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蚕事丰收。

元宵也是一个求子的节日。元宵张灯最初是出于客观需要,晚上活动必须照明。后来张灯又是为了游玩欣赏。可是,它还具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祈求生育。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一直到民国时代,各地多有送灯给那些无子家庭的习俗,祝愿他们添子孙。清代有摸城门门钉的活动。钉,也谐音“丁”。人们希望通过摸门钉而祈求生育儿子。有些地区的人们还赋予汤圆以象征意义。清代成都有元宵夜偷取供在神龛上的汤圆以求得子的习俗。清代湖北安陆一带百姓互相赠送元宵,其中有大如鹅蛋的元宵,妇女观察煮这种元宵的火候来占卜生育。

当然,在人口压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动已经很少看到。现代人又赋予汤圆以新的解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这种解释多少有点凡庸,但是它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元宵节在古人的不断创造中发展而来,也必将在现代人的再创造中发展下去。

  又到元宵节 想起儿时玩的“探照灯”

吃罢除夕的年夜饭,转眼又到元宵节。路边的小摊撤去卖剩下的春桃旧符,换成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花灯。虎年啦,各色塑料制作的虎灯千姿百态,看的人眼花缭乱。发光的、发声的、活蹦乱跳的,真是“高科技”。价格很便宜,倒是用竹篾手工编织,白纸糊就,然后手工绘制的花灯成了稀罕物,售价不菲。

看着很多年轻夫妇抱着幼子挑选,忽然想起儿时玩过的“探照灯”来。

那是80年代初,和父母新搬迁到一所学校居住不久,很大的院子,老人说,这个院子很邪乎,家家宜养男丁,一心想要女孩的,偏偏连生“破小子”,7、8户人家,倒有18、9个男孩子疯闹,搞得一院子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每到过年,用压岁钱换来一毛五分钱一挂的小鞭,“噼噼啪啪”的放到正月十五,又到元宵节啦。元宵节,闹花灯。可是家境都不富裕,难以省出闲钱给孩子买灯,又都忙于工作,也没有闲时闲力气自己扎制。眼看着元宵节一天天临近,急得我们火烧火燎,院里一个上中学的老大,带着我们去摘法国梧桐树上挂的圆球,回来用柴油浸泡,留着在元宵节晚上点燃,满地追逐乱踢。玩火有着落了,花灯还是没办法搞到手。

年长几岁心眼子就是多,怪不得后来他能考上军事科技大,元宵节他的发明真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十五晚上,胡乱吃几个妈妈自己捏的汤圆,我们哥仨就跑出家门,准备去踢火球玩。远远的却看见那位老大手里不知提着什么玩意,红通通的,又像个又粗又大的手电筒。手电筒家家都有,可父母绝不会让给孩子拿出来玩的,何况也没见过那么大的啊!慌忙跑进一看,好家伙,原来手里提着一个大号的破茶缸子,里面立着一小截白蜡烛,老大得意的说,这是他自己发明的“探照灯”!

我的妈呀!我咋没想到啊!一窝小孩都转身往家跑,我和二弟跑的快,在厨房里找着一个,堂屋里找着一个,问爸要来一根大蜡烛,一掰两半,拽不断,又慌得去厨房拿刀割,手忙脚乱的点着滴蜡固定在茶缸子内壁上,提在手里跑出去,那个神气啊!不一会院里的小孩子都“装备”好了,才看见我的三弟跌跌撞撞的跑过来,一脸的委屈,手里提着一个很新的大号茶缸,茶缸边还往下滴着油,我忙问他咋回事,他说:“大哥,我把咱家的油都倒出来了,你快帮我点蜡烛。”坏了,这小家伙惹事,肯定又得陪着挨揍。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是缸子里油汪汪的,立不住蜡烛,只好从地上抓一把土坷垃胡乱擦擦,总算帮他点好。

大伙你照我,我照你,又抡起来乱画,闹成一窝。这时老大开始从一个铁盒子里往外掏油浸泡好的梧桐果球,放在地上点燃,刚烧着时有小拳头大,你一脚我一脚的胡踢,火球满地乱滚,我们提着“探照灯”疯撵,搞得一院子乌烟瘴气。院里新搬来的一户人家,不知从哪给他孩子弄得一个纸糊的“坦克灯”,还装着四个小轱辘,小孩拉着从家里刚出来,我们都跑上去看新鲜。就在这时,不知谁一脚踢来一个火球,恰巧撞在坦克上,“哄得”烧着了,小孩吓得哇哇大哭,大人们跑出来,吓得我们一哄而散。

回家妈妈看着三弟的茶缸眼熟,问一句老三招一句,爸忙去厨房查看,回来笑嘻嘻的说:“还好还好,都让他倒煮汤圆的铁锅里啦!”妈气不过,命令我们罚跪半小时。老三年幼调皮,跪我旁边老咯吱我,我忍不住一笑,害的我又挨一脚。

第二天开学报到,见着老大,他回家也挨揍了,谁叫他发明“探照灯”、提供火球的?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