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典》卷一百十三 礼七十三 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大社(摄事附)○斋戒(如前祭方丘仪。)○陈设前祭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於社宫西门之外道北,南向,尚舍奉御铺御座。卫尉设文武侍臣次於大次之后,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俱南向。设诸祭官次於斋坊之内。(摄事无设......

  • 《通典》卷一百十一 礼七十一 皇帝春分朝日於东郊(秋分夕月於西郊及摄事附)○斋戒前祀五日,皇帝散斋三日,致斋二日,如圆丘仪。诸应祀之官斋戒,如别仪。○陈设前祀二日,尚舍直长施大次於外壝东门之内道北,南向,(摄事,卫尉设祀官、公卿次於东壝之外道南,北向......

  • 通典 卷三十一 职官十三 王侯总叙法古者多封国之制,(魏曹元首六代论、晋陆士衡五等论皆言封建之利。)是今者贤郡县之理,(贞观中,朝议封建,李伯药盛陈不可,马周继言之,遂止。)虽备徵利病,而终莫究详。尝试论之曰:在昔制置,事皆相因。物土疆,建万国,成则肇......

  • 通典 卷七十一 礼三十一 沿革三十一 嘉礼十六 皇太子监国及会宫臣议(北齐隋大唐)北齐天保元年,皇太子监国,在西林园冬会。群臣议,皆东面。二年,於北城第内冬会,又议东面。吏部郎陆卬疑非礼,魏收改为西面。邢子才议欲依前,曰:"凡礼有同者,不可令异。诗说,天子至於大夫,皆乘四......

  • 《通典》卷九 食货九 钱币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隋大唐)宋文帝元嘉七年,立钱署,铸四铢钱,文曰"四铢",重如其文。人閒颇盗铸,多翦凿古钱取铜,帝甚患之。录尚书江夏王义恭建议,以一大钱当两,以防翦凿,议者多同之。何尚之议曰:"夫泉贝之兴,以估货为本,......

  • 通典 卷九十六 礼五十六 沿革五十六 凶礼十八 总论为人后议(周汉魏晋)周制,为人后者。子夏曰:"何如而可为之后?同宗则可为之后。何如而可以为人后?支子可也。"又曰:"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大宗者,尊之统也。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筭焉",都邑之士......

  • 《通典》卷七 食货七 历代盛衰户口(周秦汉后汉魏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隋大唐)三皇以前尚矣,靡可得而详也。孔子称尧曰大哉,舜曰尽善,禹曰无閒。以三圣之德,地方不过数千里,故君臣歌德,含气之类,各得其宜。禹平水土,为九州,人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

  • 通典 卷二十九 职官十一 武官下○大将军(并官属)大将军,战国时官也。楚怀王与秦战,秦败楚,虏其大将军,屈匄是矣。汉高帝以韩信为大将军。(初拜信,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儿戏耳。"乃择良日,斋戒设坛,以礼拜之。又窦婴为大将军,每朝大议,列侯莫敢......

  • 通典卷六十四礼二十四沿革二十四嘉礼九 《通典》,是唐代杜佑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典志体史书。历时35年著成,一共200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通典卷六十四礼二十四沿革二十四嘉礼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子车辂上古圣人,睹转蓬为轮。轮行可载,因物知生,复为之舆......

  • 通典 卷五十三 礼十三 沿革十三 吉礼十二 大学(小学庠序附○虞夏商周汉后汉魏晋东晋宋齐后魏隋大唐)有虞氏大学为上庠,小学为下庠。(大学篇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尊师敬长而大学之......

  • 《通典》卷一百十六礼七十六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通典》卷一百十六礼七十六,欢迎大家分享。皇帝......

  • 《通典》卷一食货一 《通典》,唐杜佑撰,二百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通典》卷一食货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田......

  • 通典 卷二十六 职官八 诸卿中○鸿胪卿(丞主簿典客署司仪署)周官大行人,掌大宾客之礼。(周礼又有象胥。干宝注云:"若晋鸿胪也。")秦官有典客,掌诸侯及归义蛮夷。(史记曰:"韩信亡楚归汉,为连敖。"徐广注云:"连敖,典客。")汉改为鸿胪。(应劭曰:"郊庙行......

  • 通典 卷八十五 礼四十五 沿革四十五 凶礼七 丧制之三○既小敛敛发服变(周大唐)周制,士丧将小敛,斩縗者以苴绖大鬲,下本在左,要绖小焉,散带垂,长三尺。齐縗牡麻绖,右本在上,亦散带垂。皆馔於东方。(苴麻者其貌苴以为绖,服重者尚粗恶也。馔於东坫之南,苴绖为上。鬲音厄。)妇......

  • 《通典》卷一百十五 礼七十五 皇帝孟春吉亥享先农(摄事附)○斋戒前祀五日,皇帝散斋三日於别殿;致斋二日,一日於太极殿,一日於行宫。馀同上辛仪。○陈设前享三日,陈设如圆丘仪。前享二日,太乐令设宫悬乐如圆丘仪,唯乐悬树路鼓、为瘗埳於坛壬地内壝之外为......

  • 通典 卷四十八 礼八 沿革八 吉礼七 诸侯大夫士宗庙(庶人祭寝附○周后汉晋宋后魏东魏北齐大唐)周制,诸侯五庙,於中门外之左,(考工记曰"左祖右社"。)二昭二穆,与太祖庙而五。(太祖,始封之君。)曰考庙,王考庙,皇考庙,皆月祭之。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王肃曰:"诸侯......

  • 通典 卷七十七 礼三十七 沿革三十七 军礼二 天子诸侯大射乡射(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射附○周汉晋宋北齐大唐)自黄帝有天下,建万国,爰至夏商,及於周氏,虽更相吞灭,而不改旧规。周初诸侯,尚千八百国,所以崇三射之制,立五善之目,於兹选士,由此封侯,本在戡敌,实寓大政。周衰,礼多亡失......

  • 通典 卷七十三 礼三十三 沿革三十三 嘉礼十八 五宗(孔颖达曰:"别子之后,族人众多,继高祖者与三从兄弟为宗,继曾祖者与再从兄弟为宗,继祖者与同堂兄弟为宗,继祢者与亲兄弟为宗。族人一身事四小宗,并大宗为五也。"○周晋)周制,"别子为祖,(诸侯庶子别为后代始祖者也。别子者,公......

  • 通典 卷五十七 礼十七 沿革十七 嘉礼二 君臣冠冕巾帻等制度上古衣毛帽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缨。黄帝造旒冕,始用布帛,(冕者,冠之有旒。)唐虞以上,冠布无緌,(緌,缨饰。)夏后以牟追,(音丁回反。)以收,(所以收敛发。)殷制章甫,或以冔,(章,明也,言以表明丈夫。甫或为......

  • 通典,卷三十三 职官十五 《通典》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本套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通典,卷三十三职官十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州郡下京尹(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河南尹留......

  • 《通典》卷六 食货六 赋税下(大唐)大唐武德元年,诏曰:"宗绪之情,义越常品,宜加惠泽,以明等级。诸宗姓有官者,宜在同列之上;未有职任者,不在徭役之限。"二年制:每一丁租二石。若岭南诸州则税米:上户一石二斗,次户八斗,下户六斗;若夷獠之户,皆从半输。蕃......

  • 通典 卷九十四 礼五十四 沿革五十四 凶礼十六 奔丧及除丧而后归制(周晋)周制,奔丧之礼: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亲,父母也。以哭答使者,惊怛之哀无辞也。问故,问亲丧所由也。虽非父母,闻丧而哭,其礼亦然也。)遂行,日行百里,不以夜行。(虽有哀戚,犹避害也。......

  • 通典 卷七十二 礼三十二 沿革三十二 嘉礼十七 天子追尊祖考妣(上尊号同○周汉魏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隋大唐)周武王追尊王太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卢植曰:"太王,王季之父也。美大故称之。王季,文王之父也。太王实始翦商,王季绥畏,文王怀保,王业所兴,故追王也。三妣亦......

  • 《通典》卷一百十六 礼七十六 皇帝拜陵将拜陵,所司承制,内外宣摄,随职供办。前发二日,太尉告太庙如常仪。将作先修理拜谒之所及寝宫,务极洁敬,不得喧杂。尚舍直长去陵十里所设行宫,奉御铺御座斋室如常仪。守宫设从驾百官及皇亲诸亲并客使位及次如常仪。尚......

  • 通典 卷一百四 礼六十四 沿革六十四 凶礼二十六 帝王谥号议(有熊氏颛顼尧舜周大唐)黄帝之号。按白虎通云:"先黄后帝者,古者质,生死之称各特行,合而言之,美者在上。黄帝始制法度,得道之中,万代不易,后代虽盛,莫能与同。后代德与天同,亦得称帝;不能制作,故不得复称黄也。"(黄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