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唐代诗词 > 《遣兴五首·蛰龙三冬卧》唐诗赏析

《遣兴五首·蛰龙三冬卧》唐诗赏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6W 次

作品介绍

《遣兴五首·蛰龙三冬卧》唐诗赏析

《遣兴五首·蛰龙三冬卧》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8卷第12首。本卷共有三组《遣兴五首》,这是第一组中的第一首。

原文

遣兴五首·蛰龙三冬卧

作者:唐·杜甫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注释

①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在秦州作。全诗校:“黄鹤本以陶潜、贺公、孟浩然三首人庞德公一首后。”参见第三组《遣兴五首》。

②蛰:动物的冬眠。《易·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③未遇:言生不逢时。

④嵇康:三国魏著名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景元中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年四十。参见《晋书·秘康传》。不得死:不得善终。全诗校:“一作且不死。”

⑤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曾隐居隆中。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官至蜀相。参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⑥垅底:山谷。全诗校:“一作陇低。”

⑦霜雪干:不畏寒霜冰雪的松柏。指栋梁之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繁体对照

遣興五首·蟄龍三冬臥

作者:唐·杜甫

蟄龍三冬臥,老鶴萬裏心。

昔時賢俊人,未遇猶視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壟底松,用舍在所尋。

大哉霜雪幹,歲久爲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