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中心 > 励志文章 > 有关节气立冬的文章

有关节气立冬的文章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28K 次

导语:“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下面是有关节气立冬的文章,欢迎阅读。

有关节气立冬的文章

  篇一:有关节气立冬的文章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同样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不无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这天,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中国的节气是农耕风俗的载体,历史过去了,留下的是文化。节令风俗实际是农俗文化(食俗也是其中之一)。在现代生活中虽然已无实际意义,但增添了生活情趣。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立冬进补各地“吃得”五花八门。北方人大多在立冬这天要吃饺子,而在我国南方,立冬这天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等。

  篇二:有关节气立冬的文章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即同立春、立夏和、立秋一样,立冬日天子也要举行迎冬的仪式。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诉天子立冬的日期,天子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天子要赏死事以安社稷,并且要抚恤孤寡。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是较流行的补冬方式。也有的中药店推出十全大补汤,即用十种滋补的中药炖鸡或其它肉类做成的补品。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我国北方,人们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天津最有特点的就是倭瓜饺子。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藮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篇三:有关节气立冬的文章

今天是11月7日,也是我国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

顾名思义,“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表示“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习惯上,我国民间常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这一节气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在阳历的11月7、8两日。

什么时间算冬天?按照气象学划分,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才标志着真正进入冬天。因此从气候学上讲,“立冬”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秋、冬两个季节之间的转换期和过渡期。

“立冬”后我国气候的特点是什么?一是寒暖交替变化大。气象资料显示,“立冬”之后,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每次冷空气到来都会出现一次明显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而后又转晴,并逐渐转暖回升,形成“三日寒、四日暖”寒暖交替的天气变化。二是南北纬度温差大。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11月,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至50℃之多。三是南北气候特征差异大。11月,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雪花飘飘,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艳阳高照,温暖宜人。

“立冬”时节农民应该干什么?答案是,因地制宜,分区域分类指导,南方秋收冬种正当时 北方做好农作物越冬准备。

据气象和农业专家云:“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各种粮食油料瓜果蔬菜收获甚丰,硕果累累;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立冬”时节正是南方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做好晚稻的收、晒、晾,保证入库质量;冬小麦播种要抓紧时间,巧用天时。华北及黄淮地区则要做好冬小麦初冬和越冬期管理。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冬小麦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江南及华南地区,及时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是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林区的防火工作也应引起重视。

“立冬”时节城市应该注意什么?答案是:各行各业赶工作进度,尤其是确保工程质量。

冬季来临,气温骤降,首先,抓好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各种“安置保障房”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气暖等市政工程建设、铁路公路桥梁道路工程建设等重点施工项目既要保工期、赶进度,又要结合气候寒冷特点,万万保证钢筋混凝土的凝固等质量问题,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其次,打好临近年终各项工作翻身仗,排工时,赶工期,加班加点,攻坚克难,坚决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工作计划任务。其三,更加关注民生,关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每一位市民安全过冬,不出任何问题。尤其是城市流浪儿等弱势群体,早排查、早安排、早解决问题。其四,加强防火防盗防抢窃宣传和依法治国等法制教育,政法部门继续开展冬季“严打”斗争,确保公民安居乐业。

“立冬”时节广大市民应该注意什么?答案是:冬季进补不可盲目 适当锻炼好处多多

民谚云:“冬季进补,上山打虎”,冬令进补的意识,在民间可谓是深入人心,可是真正懂得进补之道的人却很少。立冬补冬,也不可盲目“进补”,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适当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需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在“立冬”时节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还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正如俗话所言:“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生命在于运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气温的降低,人在“立冬”以后新陈代谢的速度会放缓,因此在此时节锻炼不宜太激烈,以防止适得其反,快走、慢跑、跳绳、踢毽子、健身操、太极拳或跳舞、打球等运动均是不错选择。同时,要多晒太阳,进行阳光浴,注意保暖,增强体质,有病早医,无病早防。

更多励志文章推荐:

1.有关节气立冬的文章

2.描写立冬节气的抒情散文

3.关于新的一年新的梦想散文

4.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抒情散文

5.2016关于立冬节气的抒情散文

6.初中生励志文章:真的梦想,要一言不发的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