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中心 > 励志文章 > 粽子飘香话端午的文章精选3篇大纲

粽子飘香话端午的文章精选3篇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42W 次

导语:每到端午粽子飘香的时节,总会想起儿时过端午、吃粽子的趣事。下面是关于粽子飘香话端午的文章,欢迎阅读。

粽子飘香话端午的文章精选3篇

  篇一:粽子飘香话端午的文章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节,菜市场忽然冒出了许多卖粽子的摊点,商贩们都拉长了吆喝声音,“卖粽子啰”有于唱歌。

闻到粽子的清香,总有馋涎欲滴的感觉,每次买菜我总要顺便买几个来吃,不知何故,几十年来,我总觉得这些粽子虽然形状各样,价格也不同,但都不如家乡粽子的味道好,尤其不如妈妈包的粽子好吃。

我生于五月,从小就爱吃粽子。每年端午节前后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正是家乡粽子飘香的时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就像过年一样。家乡的粽子以包纯糯米的诸多,也有包综合馅的,甜的、咸的,有的又尖又小,像个小老鼠一样,有的又短又粗像狗头一样……妈妈包粽子的粽叶,都是爸爸一大早从山上采来的,刚刚舒展开来,还带着露珠,这样清香的粽叶包出的粽子最香甜。

妈妈包的粽子在家乡远近闻名。她包的粽子棱角分明,个头匀称,并且添的米和馅恰到好处,蒸熟后也不变形,粽叶也不会稀软粘黏。家乡的风俗,每逢端午,女婿总要挑上几百个粽子孝敬岳父岳母。这样的粽子当然要体面大方,否则惹人笑话。于是那段时间就成为妈妈最忙的日子。她人缘好,手艺精,几乎每天都有人请她包粽子。

妈妈包粽子时,我最喜欢在一旁凑热闹,看他包粽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她随手抽出一片粽叶一叠一卷变成一个圆锥的筒,用勺子填点糯米和馅,用筷子捣实,再抽出一片粽叶三叠两折包好头,然后用细细的麻绳三缠两绕,一个有棱有角的三棱粽子就包好了,整套动作一气呵成,绝无半点拖泥带水的感觉。一个挨着一个的粽子,被那麻绳串成一串,煞是好看。

一晃离开家乡已经十多年了,因为离家远,一直没能吃到妈妈包的粽子。在这粽子飘香的时节,我夜夜能梦见故乡,梦见妈妈,梦中的我正香甜地吃着妈妈包的家乡的粽子。

  篇二:粽子飘香话端午的文章

端午节快到了,超市购物,粽子成了主角,五花八门的火腿粽、豆沙粽、蚕豆粽、蛋肉粽,长的,圆的,方的,三角的,应有尽有。这些粽子都被摆到最显眼的地方,只是再没有人会想起那个在泽畔行吟、投江而尽的三闾大夫屈原。端午节,一个演变为只用粽子招徕生意的商机。

小时候,端午节好玩啊!雄黄酒,赛龙舟,还有妈妈和外婆挂在嘴上说了不止几千遍的一个实在不怎么高明的谜语:“四角四顶枪,掉落河中央,河臀打筋倒,爬起脱棉袄。”

端午节的气氛是特别浓烈的,母亲忙着买糯米,买粽叶,早在四月初一就用食盐拌黄泥腌起咸蛋。端午节的前一天,门前门后的树荫下,几个与母亲一样的妇女,便龙门阵似的摆着各自的盆啊篮啊,包起了粽子,嘻嘻哈哈,家长里短,各种形状的粽子便小山一样堆在木盆里。各家的孩子蝴蝶一样在旁边绕啊,跑啊,调皮捣蛋,那挨家挨户厨房里飘出来的粽香,十里之外都能散发开来,闻到都让人流涎。

一直以来,温州人很喜欢吃一种灰汤粽。据说这灰汤粽是温州特产,在全国绝无仅有。灰汤粽是将包好的粽子放到灰汤里煮。灰汤要提前准备好,将陈年的早稻杆烧成灰,然后装在细密的竹筐里,用沸水从上往下淋,直到汤汁呈橙黄色,再将包好的粽子浸入此汤汁中(有的拌入米中),这样的粽煮熟后吃起来香气扑鼻,口感特好,黏稠又开胃。多少年来我再没有在家乡以外的任何地方吃过这种灰汤粽了。

温州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喜欢吃薄饼。一种用面粉糊在铁板上烤焙出来的又薄又圆又松软的面片,中央夹着绿豆芽、肉丝、韭菜炒熟的馅,卷出来一条又长又圆的卷儿,吃一口粽,再咬一口薄饼卷儿,清淡的味道与粽子的黏腻是绝佳搭配。此时,孩子们已在胸前挂起了香袋,相互追逐着去撞蛋,父辈们又在他们的额前和脑后涂起沙沙的雄黄,门板上插遍菖蒲,据说都是为了驱邪保平安。水上龙舟竞渡,红龙、白龙、青龙、黄龙,一支支似箭般在河面穿梭,锣鼓震天,鞭炮不绝,节日的气氛达到极至。

前些天,我给母亲打电话,她正忙着挑选糯米和粽叶,她说要包很多粽子,分给亲眷和邻居,母亲还找到那个在食品厂干了几十年的退休师傅,请他给磨了几斤豆沙。猪肉和丁香也亲自选顶好的,生怕市场里买来有掺假。

记得那年我在外地读书,母亲在电话的那头说,要是有人坐飞机,我就让他给你带点去。现在想起来,就像一缕深藏在记忆里的滋味,萦绕在口齿之间。母爱和乡情,始终温暖着我的心。

  篇三:粽子飘香话端午的文章

每到端午粽子飘香的时节,总会想起儿时过端午、吃粽子的趣事。

唐朝人文秀有一首写端午的绝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关于端午和粽子的起源传说众多,有纪念屈原说的,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的,这首诗表明在唐朝以前,过端午已与纪念屈原相关。

屈原贵族出身,却少了许多贵族的骄奢淫逸,心系国家前途,关心百姓疾苦,可叹政治上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郁郁寡欢,跳汨罗江而亡。传说屈原投江,渔民发现后争相划船追捞,投食物到水中,试图阻止大鱼吃其尸体,后来演变成了过端午赛龙舟纪念屈原的传统节目,投江食物演变成粽子,端午节和吃粽子,大抵如此。

我自己倒是觉得,屈原旷世奇才,辞赋大气磅薄,用词华丽,天马行空,浪漫而富有想象力,成为后世文人争相模仿的典范。屈原真要是一国之君或重臣,在那种多国争雄,纵横捭阖,尔虞我诈,心机智谋频出的乱世,未必就能使楚国强盛,国泰民安。李煜、赵佶才华横溢,误为人君,最后亡国不得善终,就是佐证。政治上的不得志,成就了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无可取代的辉煌地位。

家乡陕西陇县只有小河缺少大江,少时没有见过船什么样,自然没有见过赛龙舟;过端午,能记起的风俗,家家户户在院子大门、房门、窗户上挂艾草,给小孩脖子上挂香包,手腕上戴五色彩线编制的手链,说是为了辟邪驱毒防虫咬。艾草在家乡到处都是,随便就可割一大捆。家乡的香包色式各异,方、园、菱形、十二生肖、飞鸟,绣有精致图案,是真正的民间手工艺品,做的如何也是评价女人手巧与否的看点之一,而且至今传承着,端午到陇县城看香包,选买几件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我们小孩子的最爱,就是相比谁的香包和手链好看,我母亲心灵手巧,姐姐们也在母亲调教下女红不差,所以挂在脖子上的香包常常是最漂亮的,我尤其喜欢鸟儿造型的香包;另一个最爱就是吃粽子,彼时生活艰苦,吃粽子已是奢侈的享受。

家乡主产小麦,少有水田,大米也就很稀缺。我的青少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管控很严,人们很少有机会外出,山区许多村庄的农民根本就不知道水稻长什么样,没有粮食的自由买卖和交换,更别说吃大米饭,吃粽子了,过端午只能吃凉粉、面皮代替。幸运的是我们生产队在梨林河边有一片芦苇地,还有十几亩稻田。

春夏芦苇郁郁葱葱,碧波荡漾,秋天芦花飘飘,白浪一片,煞是好看,我们小孩也常钻到芦苇地里去玩,淘气地捉一种在芦苇上筑巢的.小鸟。到秋天芦苇被收割后,主要制作炕席和储藏粮食的包席,或者编制一些蒸笼盖等生活用品。

小孩子常选一些成熟后色泽好口径小的,截一截做咪咪。做咪咪要把一头削成斜面,在斜面的上部用刀子轧一刀开个缝,然后裁一小片芦苇叶小心地插入缝隙中,顺斜面压下来,仔细修剪到正好覆盖住斜面,用唾液湿润软,吹几口,有响声,咪咪就算做好了。小朋友们常比赛谁做的咪咪好看,声音响亮悦耳。那时候玩具全靠自己动手制作,咪咪是自制玩具之一。芦苇管子内有一层半透明状的膜,吹笛子的人常用它做笛子的震动膜,能使笛子发出美妙的声音。

芦苇叶就是包粽子的叶子,生产队的芦苇地在离槐芽庵学校不远的河滩,当芦苇长到不再继续长高,叶子翠绿正宽厚饱满时,我和姐弟就会遵从母亲的安排,放学后顺路去挑拣采摘一些壮硕的叶子拿回家整理好挂起来风干,然后收起待用。

粽子只所以好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芦苇叶中那种清甜淡香的味道渗入了大米中,吃的就是这种清香味。

也许小时候物质匮乏的缘故,我记忆中包的粽子都是素粽子,粽子芯主要是大米,外加几颗红枣,也从没有见别人家包过其他材料的粽子。端午到了,母亲会指导我们姊妹准备包粽子的用料,大米、红枣、芦苇叶等,将芦苇叶和马兰用井水泡軟,大米也用井水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然后指导我们如何将芦苇叶折成圆锥状,灌入大米,放入大枣,形状包成四角或三角,用马兰捆扎好。粽子包好后下锅蒸煮,等着吃粽子时刻的到来,是小时候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蘸白糖或蜂蜜,是陇县粽子的传统吃法。粽子的清香加白糖或蜂蜜的甜,很是享受。

蜂蜜蘸粽子好吃,有一年我却吃伤了胃。记得好像是七零年,那年十岁,正是俏皮捣蛋的年龄,夏收时节,生产队到离村十多里的山上去割小麦,我们小孩随大人去拣拾掉在地里的零星麦穗。回来路上的地头有几棵杏树,杏子正处於成熟过程中,部分已黄部分尚绿,我们几个小孩不管三七二十一,爬上树就是一通海吃。回到家,母亲做了粽子,正好前段时节我和母亲去大姨家时,姨夫养几箱土蜂,送了两瓶蜂蜜,就着蜂蜜吃粽子,口馋的我一气吃了好几个。

口福享受没有多久,就感觉身体不适,浑身乏力难受,躺在家里土炕上休息,恶心,肚子不适,冒冷汗;折腾一段时间,把母亲也吓着了,正准备送村上医务室,一顿翻江倒海的呕吐,将吃的杏子、粽子全部吐出到脚底,人也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休息片刻,重新吃点玉米槮稀饭,又蹦蹦跳跳出去找小伙伴了。自此后二十年,我见不得蜂蜜。

到广东顺德工作后,发现这里的粽子用糯米加红豆等辅料,包肉、包香肠、包蛋黄,是荤馅,个头也较大,吃一个已经是全饱了,完全是另一种风格。顺德河网纵横密布,自古荡舟出行,识水性会游泳之人众多,过端午赛龙舟,规模大,水平高,世界有名。真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生活好时似乎没有什么可记忆的,生活艰苦时,留下的记忆颇多。也许青少年总是记性好的年龄段,留在我记忆中的生活片段,大多是这个年龄段的,不知道别人是否也是这样。端午粽子飘香,就情不自禁的想起小时候过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