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演讲稿 > 汉服的演讲稿

汉服的演讲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1W 次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下面是关于汉服的演讲稿的内容,欢迎阅读!

汉服的演讲稿

  篇一:穿着汉服去追梦

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为《穿着汉服去追梦》。

记得习总书记在参观完国家博物馆时曾指出: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共同期盼。”

虽然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教师,但我常常在想:我应该怎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实现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呢?

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在这个充满着活力的城市,我看到一群少年,穿着衣袖飘飘、衣带飞扬的衣裳。

他们告诉我,这就是汉服。这就是承载了五千多年文明的华夏衣裳。他们是为了民族的复兴,在展示华夏的美与质。

《礼记》说:有服装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说文》也讲:华者美也,夏者广袤也。

那一刻,我心突然澎湃,我,找到了我的梦想——穿上汉服,追寻华夏。 于是,我身穿汉服。在日常生活中,向东莞的市民自豪的说出,在三尺讲台之上,对可爱的学生深情的教导,这是承载我们祖国五千年文明的服装。

更高兴的是,东莞是一个充满包容与开放的城市,它包容了传统的儒家文化,也包容了汉服。使之慢慢成为社会活动的焦点,人们乐意接受的文化现象。

自去年以来,我校为更好的响应 文化东莞的建设,为推动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出大力推广国学经典教育的办学理念,让我们广大的师生,一同身穿汉服,诵读国学经典。

这一举动,得到广大师生以及家长的支持,一下子让更多的人,从汉服了解到传统华夏文化。这更使我自豪地、有勇气的穿上了属于我们民族最美丽的衣裳——汉服。

每当我在学校看着孩子们穿上汉服,在传统的旋律中打着太极操的时候;每当我看到孩子们用传统的汉礼在孔子像前深深地行礼时我,深深的被感动了!

少年是中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所以,我深爱教师这一份职业,也更爱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勤恳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十八大的精神,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以实际行动去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平凡的教师,平凡的岗位,我身穿汉服,为梦想践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践行!

  篇二:汉服展示讲稿

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为《汉服》。

华夏一词,典出何意?左传有云:“华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其中,章服所指便是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历史悠久的汉服。

汉服,并不是指汉朝的服装,更不是古装,而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汉人、汉服、汉语由此得名。

首先上场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汉服中的礼服,玄端。玄端为先秦时通用的朝服及士礼服,采用上衣下裳制,衣袂和衣长都是2尺2寸,正服正裁,玄色无纹饰,以其端正,故名为玄端。男子朝玄端夕深衣,因为传统认为早上的礼仪更郑重。玄端是很规范的士族男子礼服,多做朝服和祭服使用。

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被体深邃”而得名。

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根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接下来是直裾袍:

直裾袍是一种常服,而非礼服。可分为交领直裾袍、圆领直裾袍、直衿直裾袍。台上为大家展示的是交领直裾袍。 在中国传统中,左为阳,右为阴,所以交领的左片必须交叠于右片的上方,代表阳刚正直。反之,是家中有丧的生者或逝者下葬时才可以穿着,以示“阴阳有别”。

曲裾深衣: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

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以遮住衽片末梢。有别于直裾,曲裾作为礼服,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款式,穿着时撘衬中衣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齐腰襦裙:

齐腰襦裙分交领齐腰襦裙和对襟齐腰襦裙。现在缓缓走过来的就是交领齐腰襦裙,上衣为交领,下裳为围合式长裙,齐腰襦裙裙腰与腰部平齐,穿着时一般襦在腰内。襦裙由短上衣加长裙组成,即上襦下裙式的套装。

接下来是唐圆领:

隋唐时代也产生了汉服的一种重要款式-圆领衫。圆领式样在中国服饰史上很早便有出现,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但一直到了隋唐才开始盛行,成为官式常服。这种服装延续了唐、五代、宋、明,并对日本,高丽等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他们身旁的是同样兴盛于隋唐五代的女服样式,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襟齐胸襦裙,另一种是交领齐胸襦裙,一般来说对襟齐胸襦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对襟襦裙上衣衣襟呈对称状,故称对襟襦裙。 半臂: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半臂襦裙。是的,汉服并不都是宽袍大袖,你看现在走过来的女子身着的就是半臂,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在隋唐时期,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多穿在衫襦之外。 下面出场的外衣名为褙子:

褙子是汉服的一种,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在宋、明时期最为盛行。和避寒防风的斗篷不同的是,褙子罩于外衣,也可在室内穿着。

下面出场的是道袍:

道袍并不是特指僧侣或道士专用的服式,而是明代士人阶层主要的服饰款式,是指交领、大袖、衣身两侧有内摆的长身式外衣,左右两侧各有三道暗褶。

下面出场的是袄裙:

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

很多人认为衣掩裙的打扮只在明代存在,其实这种穿法在宋代及以前的壁画中就很常见。无论是衣在内还是衣在外,上衣下裙的两截样式,都是汉族女装区别北方少数民族女装的一大特点。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曵撒:

曵撒一词翻译自蒙古语, 曵撒又称一色,是一款来自蒙古的礼服汉化而成的汉服款式,作为武术军将服的一种,曵撒仅作卫士校尉服饰。它的主要特点是前身为上下分裁,腰部以下作马面褶,后身则不断开。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阳光帅气的是裋褐套装:

裋褐是古代汉服的一种,原意为粗布短衣,引申为上衣下裤的百姓服饰。作为百姓方便活动、居家休闲、劳动服装或武术军服穿着,但不宜在礼仪场合穿着。裋褐属于干净利落的休闲服装。而在裋褐外套一件半臂褙子,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穿法。 汉家文明,千年华裳。

我行于路旁,只被人说——这是古装。

我将传统文化撷取,他笑称此谓作秀赶场,

我们愿将衣冠宣扬,却被误认作朝鲜和日本衣裳。

而今,还有几人能记得欺我华夏、虽远必诛的霸气,还有几人能真正记得自己的祖先是炎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我们穿的不是古装,我们不是那些穿越人,不是动漫角色扮演,更不是唱戏或者日本、朝鲜人。

我们希望有朝一日,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上,我们能够穿上汉服,而不会再被路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华夏复兴,衣礼携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