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7W 次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1

期中考试后,学校召开了家长会。从下午四点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多,长达四个多小时的交流,我深深地感受着家长紧张、急切和担忧的心情。但家长们所关心的事情大多是成绩,所有的注意力也都只集中在成绩方面,这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孩子的健康成长比一时的成绩更加重要,孩子的核心素养是多方面的,这关乎孩子一生的发展。最近一直在研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书籍,也对于家校合作,共同做好孩子的综合培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育应当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包括道德素质,智力,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学校教育在教育人才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仍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否则学校教育的作用就会被减弱,甚至被抵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才能使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和早期智力开发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为孩子以后的教育铺下第一块基石。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家长在想办法为孩子提供优越学习生活环境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对孩子进行生活和情感的教育、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教育,培养他们勤奋和独立的精神。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老师在知识传递和习惯养成上一定会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在我所教授的许多学生中,孩子成功的背后,家长都能够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担负起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这既能保证孩子获得好的学习成绩,也能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生活能力或学习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较差的学生。深入了解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学生中,往往单亲家庭较多。还有父母在外打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的比较多。这些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关心,或受到爷爷奶奶过分溺爱,性格发生扭曲,想问题偏激。针对这样的学生要采取更加关切的方式去教育,否则适得其反。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先找他们谈心,回避他的错误,直到他从内心深处接受了教师观点再加以纠正错误,他才可以改正。

曾有位学生,父母离异,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的父亲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觉得孩子没有母亲,因此对孩子百般宠爱。孩子也养成许多坏习惯,不做作业,随便拿学生的东西,不爱劳动,还经常上课走神。在他爸爸谈话后才知,父亲对这一切都蒙在鼓里,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回来对孩子就是一顿毒打,其实这根本不解决问题。孩子回到学校后,时刻以憎恨的眼神凝视着我。后来,我把孩子的父亲叫到学校,一起耐心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让他回家做孩子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对孩子的溺爱就是害了孩子,爷爷奶奶与学校的配合最终帮助孩子逐步改掉了不良行为习惯。最后,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学生取得了明显进步。

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希望学校能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学校则义不容辞地对学生教育负责。学校与家庭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家庭,学校教育结合的基础。家庭与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影响学生思想两个主要外因,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才能实现孩子全面的心智发展。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2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3

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念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养,教育观,世界观,人生观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一方面需处理好知识和能力、品格之间的关系。知识是基础,发展能力和品格离不开知识的习得;知识是手段,目的是通过知识的习得发展能力和品格。另一方面需明确所要发展的能力和品格的特殊指向性,要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再者,教师本身的价值观应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和谐。专业思想的建立,将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知觉、判断等心理过程,从而引发其相应的有弹性的教育教学行为。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坚持探究性的教与学,让学生学会认知。知识是必需的,但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的,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坚持问题解决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做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研究、操作、合作等方式,逐渐地形成核心素养。围绕这一思想,项目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以及像艺术家那样工作都是不错的选项。但无论哪一种方法,情境、问题、探究、合作都是其中的关键词。再有,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自主性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自我教育、反思与管理。

二十一世纪呼唤着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多层次人才培养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呼唤着高尚的师德修养。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师德修养,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才能振兴教育,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爱是教育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4

这里有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1、你把谁教得好,把谁教得一般?

2、你教什么教得好,什么教得一般?

3、差距在哪儿,优势在哪儿,已经实现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实现?

4、我们如何与学校中的学生和所有教师一起树立一个共同成长的概念?

5、应学会与学生交流,而不仅是独白

尽管教师需要传授信息,尽管讲座的形式的确有效,尽管教师是应该要比学生知道得更多,但是同样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学习。

这种“倾听”可以来自于倾听他们的问题、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困境、他们的学习策略、他们的成功、他们与同伴的互动、他们的输出,以及他们对教的看法。

时下占据课堂教学主导地位的独白也许不会对比较聪明的学生产生害处——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能获得更多的学习策略,也能够进行学习方面的自我对话。

但独白式的教学不能满足在学习中挣扎的学生,也不能满足后进生和学困生,不过它对聪明的学生是很有效的。

我们需要更多地研究对话和独白的最佳比例,尤其是什么时候一种教学优于另一种,哪一种最适合表层和深层的学习。我们也需要多料及对话本质的效应。

6、教师应乐于挑战并绝不止于“尽力”

在大多数课堂生活中,每天都是一个挑战,我们必须接受这一挑战,并将挑战变成我们期望的存在。

教学的艺术在于对某一位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的事务,对另一位学生就不一定了因此教师要不断关注个体差异并追求共性,从而使学生与同伴能够和教师共同协作以带来改变。

教师的作用不是决定挑战,然后将挑战“打散”为可管理的、对学生来说更简单的小模块,相反,教师的作用是决定如何使学生加人学习的挑战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强调学习目的和成功标准,因为当学生理解它们之后,他们就能明自那些对成功学习至关重要的挑战的目的所在

7、好的班级环境绝不仅仅只需要欢乐的气氛

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我们关心班级氛围,但往往会忘记建立这种充满温暖、信赖与共情的.氛围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到犯错误或不知道答案都是没问题的,是要建立一个将错误视为机遇的氛围。

学习在错误中得以成长:教师的根本作用在于找出错误概念、错误理解和缺乏的知识。尽管教师也许有温暖的人际互动,但这不是重点所在。

重点是:

学生是否认为班级氛围是公正的、共情的和值得信赖的?

学生能否及时指出他们的不知和不理解,且没有同伴会因此讥讽、轻视和嘲笑?

同伴的力量是有说服力的,而建立适当的班级氛围在很大程度就是建立欢迎错误并从中学习的安全港湾。

同样,学校领导创建一个安全的教师办公室氛围也很重要,从而使所有教师能够谈论教学以及他们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8、教师应带动家长共同参与教育

在日常互动过程中,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承担着应当由专业人员承担的责任。

我们是导游、银行职员、售货员、博客新闻写手,等等。这种协同生产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这几乎没有影响到学校。

我们仍旧将家长视为一年两次报告的受众,因为家长的责任是在学生醒着的另外八个小时内监控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也有不监控的),提供食宿,喂养并照料学生。

尽管所有家长都希望找到方法帮助教师共同教育他们的子女,但不是所有家长都知道如何去做。

对于做不到的家长来说,主要的障碍在于他们不熟悉学习和学校的语言。

在他们中的许多人看来,学校的经历并不总是最令人满意的。

我们发现,如果家长学会了学校教育语言,会产生很多积极结果。

家长了解了当下课堂学习性质的语言,知道如何帮助他们的子女上课并参与学习,知道如何与教师和学校人员交谈。

家长在合作中理解可以练习和专心的重要性、表层和深层理解的差异,一级学习目的和成功标准的性质之后,能够与他们的子女进行更多的对话。

教给家长有关学习的语言会增进学生对学校教育体验的参与,提升学生的阅读成就。

如果学校想要在显著影响所有学生学习和学业成就方面获得成功,那么这八个教师核心素养是学校需要关注的核心观念。

这也是一种会带来改变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从寻找那样“东西”——项目、资源、教学方法或结构上转变。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5

有幸参加xx成功中心(梧山校区)数学研讨活动,一睹蔡荣鑫副校长课和颜丹清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演绎,更再次聆听到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蔡福山主任的精彩点评,让我对数学核心素养以及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收获满满。

一、 精彩的课堂,深刻的思考

1.蔡副校长从折纸比赛开启,于无痕中复习了旧知(分数的意义),为新知探究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1)法理相融,注重思维的直观性(物化理解算理)。

让学生通过折纸地方式将抽象的算理形象地呈现,学生清晰地认识4/7÷2就是4个1/7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2个1/7,同样4/7÷3也是通过直观的面积图帮助理解,完美地实现了法理相融的运算教学。

(2)知识的联系性——迁移建构算法。

乌申斯基曾言: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本节课蔡校长将比较淋漓尽致地展现,比较4÷2和4/7÷2;比较4/7÷2和4/7÷3;比较4/7÷(2、3、5、6)算式中不与不变的规律,逐步抽象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化规律,并最终实现符号化的理解。

(3)在难点处充分沉潜教学。

2.颜老师作为只有两三年教龄的老师课改特别地棒,课堂教学不疾不徐,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注重算法多样化,并注重让学生深刻理解计算算理,教学也非常细腻,比如当学生拨计算器时从十位拨起,及时引导学生应该从个位拨起,防止负迁移等。

二、精准的点评,有力的引领

而福山老师的点评似乎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更为明亮的窗户,让我们对这两堂课、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有了更深的思考、更美妙的体悟。

福山老师从核心素养谈起,谈到中共中央的顶层解析:核心素养就是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谈到高中数学已经确定的核心素养;史宁中教师有关核心素养求实的三句话解析;更认为核心素养是知识、方法、思想的种子。

结合教师课堂,给出很好的建议,如可以通过一组除法算式(400÷2 40÷2 4÷2 4/7÷2 )的比较,让学生发现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单位;注重方法的沟通,这样方能实现法则越来越少,道理越来越简单,让学生明白有什么道理,和什么相通;比如方法多样化中不必面面俱到,毕竟有些方法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师要有所取舍;比如实现数学生活化的同时,也可适当的故事化。

总之,本次互动为我们积蓄了更多的养分和力量。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6

一、指导思想

通过此次活动,倡导我校教师主动阅读、带头阅读,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同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开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活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开辟教育新途径,尽早适应当今教育发展改革的'历史要求。

二、总体安排

1、活动主题: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总体要求:紧扣《培养核心素养》一书的内容实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中心明确,材料详实,有启发效果,杜绝抄袭。

3、时间安排:20xx——20xx学年

4、评比时间、地点:3月6日下午第三节 三楼会议室

三、评审小组成员

组长:杨国斌

组员:严秋明 吴莉莉 向忠秋 顾霞光 王小庆 禹良青

四、评比方法

1、参评文章要求:

(1)认真阅读《培养核心素养》,并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围绕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有关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

(2)读后感由本人亲自撰写,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文章,一经发现取消评比资格。

(3)中心明确,语言通畅,有启发效果,字数1500字左右。

2、评比办法:

(1)每篇文章有三位评委打分,算出总分为最后得分。

(2)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7

核心素养必须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去落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建设提出的目标更为重要。核心素养的落实如果仅仅局限在课程建设方面,因此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证。

1、层次化教学,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

分层次教学的实质就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这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的最基本策略。我们千万不能把分层次教学理解成办尖子班,在实践上更不能用拔尖的教师去教拔尖的学生,而是用同样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各个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

2、主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自身的逻辑规律,不断挖掘和整合教材,按照一系列的主题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都是在期末或者高考复习中运用,平时总是打牢双基。一些有经验的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往往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就要进行一次主题式或者是专题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关系,让知识形成大的模块,从见树木到见森林,再从见小森林见到大森林。

3、问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纵联系

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要靠问题化学习。我们从讲授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中间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问题化学习。因为问题化学习让我们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线去设计,必须以学生的问题展开,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知识要从碎片化、断点化的知识转变为结构化的知识,而结构化的知识其实就是问题化的学习,把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找到知识之间的横纵联系。

4、情景化教学,实现由学习走向生活

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学生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过程缺少真实的情景,只是把知识符号化。知识符号是表达知识体系的,这个知识体系如果不同生活建立联系,只是把知识符号背熟、认知、复述,去对付考试,就很难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把核心素养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就是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学中去,真正体现课堂的育人功能。落实核心素养,一方面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学习,真正实现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把学习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人格,让学习者真正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8

拿出书来时我首先听取了老师意见,没有从第一页开始看起,而是选择了我感兴趣的内容。当老师在课上说我们不是拿到一本书就一定要从第一页开始读时,我内心骂了自己八百遍。我觉得自己太过循规蹈矩,过于刻板,我为什么不会多方位思考问题。于是,这让我更加好奇这本书会带给我怎样的视觉上的冲击和思想上的撞击。我期待着它带领我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当我读完这一章节大概明白了美国教育为什么确实要优于我们中国的教育。美国在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上与我们大不相同。

首先,美国教育不会过于重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他们更注重于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比如,他们的SCORE课堂模式,他们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表达想法,让他们获得进步和成功,并展示他们的成功。

其次,他们判断学生是否学会了,不是用的试卷,而是用“产品”,所谓“产品”是指学生们自己动手参与制作的学科小报,学术论文,知识思维导图,地球仪等。它们被贴满了整个墙壁,摆放,悬挂在教室各个角落。这些源于他们的课本知识中,美国学生基本善于把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用这些作品或者实验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也是美国教学方式中很特别的一种。

最后,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另外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动态多样分组法。所谓动态分组是指同学们以正方形座位入座,学生面对面增加交流可能性,而后又采用各种有趣的.方式组成不同小组和座位,达到每个同学之间都有组队学习的可能。读后感·这种看似随意的分组却能使课堂呈现一种兴奋的状态,从而达到高效学习效果。

美国的教学方式的确震惊了我,他们不计较于对知识的掌握,考试成绩的高低。他们更注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索,以寻求最终答案的过程。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答案是一成不变的,但获取答案的方式却有千种,与其直接获得答案,不如自己掌握方法主动寻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我认为美国的教育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他们确实很聪明,任何你所想不到的新颖的,独特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呈现。但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中国的教育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9

教师需要树立“教育要发展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专业思想,并切实把它作为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其中,一方面需处理好知识和能力、品格之间的关系。知识是基础,发展能力和品格离不开知识的习得;知识是手段,目的是通过知识的习得发展能力和品格。另一方面需明确所要发展的能力和品格的特殊指向性,要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再者,教师本身的价值观应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和谐。专业思想的建立,将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知觉、判断等心理过程,从而引发其相应的有弹性的教育教学行为。

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坚持探究性的教与学,让学生学会认知。知识是必需的,但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的,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坚持问题解决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做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研究、操作、合作等方式,逐渐地形成核心素养。围绕这一思想,项目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以及像艺术家那样工作都是不错的选项。但无论哪一种方法,情境、问题、探究、合作都是其中的关键词。再有,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自主性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自我教育、反思与管理。

为了在教育教学中能顺利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格外重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教学交往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形成基本理解,转化为驱动性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要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开放地进行设计的`技能,既考虑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考虑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既考虑课内内容,又考虑课外内容,要熟练地运用生活经验和社会资源,包括21世纪社会、生活的实况,给学生以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教书实现育人,达成立德树人的目的。

课堂组织和教学中,要精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课堂的组织,展现课程的生成、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和解决,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具备相应的技能来指导学生,成为学生终身学习态度、方法与能力的指导者。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具备技能,以求能够及时判断出学生的发展状态及需求,做出恰当的反馈和引导。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和个人自主自律行动等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10

通过这段时间查阅资料以及网上学习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资料,我收获颇多。通过学习,我对核心素养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刻地感受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初步掌握了一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学以致用,把它落实到我的日常教学中。现就我的学习情况谈谈收获。

首先,我来说一说什么是核心素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是有效地表达和交流,其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作为有效地表达和交流,远超了语文的范畴。核心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多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并且,“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的‘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这也符合我们的国情,落实起来更好一些。”刘恩山认为,核心素养提出后,“目标更明确,因为这些要素提得更鲜明,它会把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表现在核心素养上,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框架内更明确地定位学科教育。每个学科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发挥出学科课程的价值”。他进一步解释,“它可以清晰地提示你,生物学或者其他理科,在科学素养之外能做什么,比如,生物学里有没有语言素养或数学素养的问题?过去很多人没有去考虑,今天作为一种核心素养提出,语言素养、表达交流的能力也要落实到生物学习中,所以我们要组织学生去合作学习,去探究自主学习,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语言、人际交往的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爱上“思考”。只有学生喜欢思考,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才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出理性的数学问题。教师应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入知识探讨;在数学课堂上尽量满足学生需求。如给学生表扬、称赞等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教师要不吝对学生进行表扬,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数学的美。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上台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信、表达等能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老师要更加有耐心。有一句话这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我们要多思考,只有让学生自己思考过的东西,他们才能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记忆,他们才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结论,从更深层次来讲,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想法,会创新,有能力而不仅仅会读书的一个人。也就是培养了学生的素质,让他们能够快速地融入到社会。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11

11月9日,听了我们学校校长关于《培养核心素养,塑造美好人生》的专题讲座,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了解了核素素养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谈一下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我们以前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的特长发展”。素质教育改变了“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方式,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各种社会需要的人才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而素质的培养是在学生“有天分”的基础上。“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这与我们学校的《新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表现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表现为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从文化基础可以看出,它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积累的宽度和厚度,使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这也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自主发展方面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学习发展意识,能够自主学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追求健康、快乐、精彩的人生。社会参与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能力,一个有担当的人,才能爱国、爱集体、爱家,才能勇于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2、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文化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4、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素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学习《培养核心素养,塑造美好人生》心得体会2

“素质教育”一直是被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也随着教育改革被赋予不同的定义。在20xx年9月13日,“核心素养”四个字如春雷一样在教育界响彻天际,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11月9日,学校领导人侯校长召开《培育核心素养,塑造美好人生》的讲座,对“核心素养”做出了深入、细致的解读,让这个宽泛宏大的定义接上了“地气儿”。听过讲座后,我明白“核心素养”切实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生活中,针对“核心素养”,侯校长也指明我们立项课题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讲座的学习并结合网上所学习的内容,现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之中不断完善。。从这里可以看出,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得知识的能力,由此也更加强调能力与态度。我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的真正的转变我们的课堂角色,从教授转变为引授,将“关键的`能力”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其实这和我们学校一直在实施的“少将多学、精讲多练”、“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相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一直是所有教师追求的教育目标。而在培育学生必备品格的方面,则要求我们在德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在讲座中乍一听到“核心素养”时,我首先想到的是“素质教育”,这二者听起来似像非像。讲座中也指出“素养”与“素质”的关系和不同之处。素质通常指的是个体前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教育互相作用在个体身上所体现出的结果。而素养更多是指后天习得的,通过教育可以培养的,可以更加凸显教育的价值。在我看来,“核心素养”就是“素质教育”优秀经验的继承和更为细化、具体、系统性的发展。

今年我们所立课题的题目是《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方面是自主发展中的学会学习。其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乐学善学,二是勤于反思,三是信息意识。这三项内容与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紧密的联系,我们教师应该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中我也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制定了一些目标:

1、寓游戏于教学中,将游戏用于识字,拼音,课文学习中,充分利用孩子的年龄特性,分层次的组织游戏,通过游戏环节激发孩子乐学。

2、对语文的知识课后有一个延伸,不仅教知识,知识背后更是人文的东西,简单的字、词、句、复杂的文章、儿歌,要让孩子理解知识背后的中华文化的魅力;多教给孩子正能量,积极评价文中人物和观点,学会学习他人的优点,我觉得每节课后几分钟时间让孩子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可以是人文方面的一些正能量的做法或者做人的道理。

3、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评价他人说法等方面加强核心素养培养,这不仅仅是对学习规范训练,更是价值观引领。

4、教师以身作则,多表扬优点,给学生一个导向作用。

5、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解决困难思维方式,多想办法,少抱怨。

6、“品格”素养的培养应渗透在说话,读书方方面面。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在学校离不开教师的自我提高与努力学习。正如讲座最后侯校长所说:“一项新的东西出台,需要我们去探索,不管路怎么走,我一定要走下去,相信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就会有奇迹发生。”通过此次学习,我会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努力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12

在积极提倡“核心素养”的同时,我们又应防止纯粹的“口号操作”与“文字游戏”。因为,口号的频繁更替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常见弊病,以至于一线教育工作者忙于应付,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所以,我建议不管用什么方法教学生,一定要坚持。我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一个实例:“在北京一所不起眼的小区配套学校里,有一群教师,对“三维目标”的执着研究达8年之久,他们从学科知识走到了知识树,从知识树走到了能力,从能力走到了高位目标,并解决了一系列数学困惑和问题。无论课改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都没有动摇他们的研究精神。10年过去了,这所普通的学校迅速成长为海淀区第一方阵的佼佼者……”所以,贵在坚持。

数学教师还应该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特点,知道小学数学教学要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和载体,逐步实现多层目标的达成。以“教学活动”为主体和主线,通过“再创造”建构起学生自己的“数学现实”;以“学会思维”为重点和核心,培养、发展学生的严谨意识和理性精神。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尽力让我们的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间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种能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副能用数学思想改造世界的情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核心概念发展核心素养是专家的共识。

第一,核心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是基于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以及对数学在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课标中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总体上反映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第二,核心概念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数学课程与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既是基本的要求,也是必需的要求。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还应当包括使学生感悟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一些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

第三,核心概念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数学内容中反映的数学知识所蕴涵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能提升具体的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体现数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真正价值。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通过本次专题学习,我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标准、与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关注了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内容实在,可读性强,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我们要学习他们教育思想的先进性,教育理论的严密性,教育措施的细致性,教育成果的全面性,真正做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建真正的高效课堂。我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转变教学理念想要真正使核心素养落地,教师必须转变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要切实为学生能“学”服务,正确对待教师的“少教”,给学生以更多的“多学”主动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变学生“听懂了”为“学懂了”“学会了”。我也结合了自己英语课堂的实际,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都得到全面改观,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式”或“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为现在的自主式与开放式的主动学习状态,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跃、自信了,也更乐于用英语大胆的进行交流和表演。

二、领悟有效教学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提倡“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需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学会阅读课堂,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思想,学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会帮助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行思考。我认真学习并思考着每一个观点,同时也思考着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地领悟到: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

三、学会终身学习提高教育素养首先要立足学科素养的提升,同时突破学科教学的界限,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懂的教育规律,做反思型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总结经验,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13

1、及时从学生那寻找反馈

反馈或形成性评价是最有效的干预。它们为教师提供以下信息:学生要去哪里,学生如何到达那里,以及下一步去哪里。

对教师来说,关键是拥有这样的心智框架,即寻求他们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反馈,从而改变、提升或继续他们的教学方法。

就我们所知,这样的心智框架——追寻三个反馈问题的证据

(“我要去哪里?”“如何到达那里?”“下一步去哪里?”)——是对学生成就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我们作为教育者的所作所为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所作所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关键:

这意味着要评价我们正在做的和学生正在做的,从学生的视角看待学习,以及评价我们的行为对学生行为产生的效应,评价学生行为对我们后续行为产生的效应——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是杰出教学的精髓。

这里有一个操作性概念是“评价”。教师需要提升他们评价自身对学生产生的效应的技能。

只有如此,教师才足以了解下一步该做什么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2、教师需要培养一些积极的信念

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取决于他们作为教师做了什么和没做什么,然而我们需要更培养一些积极的信念,包括:

1、所有的学生都能应对挑战。

2、依据所有学生的起点,提出对他们的高期望,这是至关重要的。

3、鼓励寻求帮助的行为是关键。

4、向所有学生教授多元学习策略是关键。

5、养同伴互动对改进学习有重要作用。

6、评判、犯错和反馈是改进学习的重要机遇。

7、发展学生德自我调节和培养“学生成为教师”是改进学习的强大机制。

8、不要责备儿童。

9、社会阶层和家庭资源的阻碍是可以克服的。

10、不给缺陷思维以容身之处,即既不要给学生贴标签,也不要对学生抱有低期望。

教师需要将自己视为变革者,而不是促进者、发展者或者建构者。

他们的作用是使学生从他们目前的'样子转变到我们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我们希望他们获知和理解什么——当然,这里强调的是教育的道德目的。

这要求教师相信成就是可变且可提高的,而非固定不变的;相信教师是促成者,而不是阻碍者;相信学习是挑战,而非打碎内容将其变为相对简单的一块碎片;相信教师能看到他们自己和学生理解学习目的和成功标准的价值。

3、教师需要更多的谈论学 而不是教

我几乎已经到了不想讨论“教”的地步——这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经常阻碍我们讨论“学”的重要性。

太多的教师专业发展板块涉及最佳实践和新教学方法,并对测评提出质疑,认为测评不太可能产生及时的作用——

我们好像很喜欢这些安全而没有威胁的话题:

1、关于我们如何学习的争论在哪里?

2、关于学生以自己的多元方式进行学习的证据的争论在哪里?

3、关于用不同方式学习的争论又在哪里?

4、你能说出三种互相质疑的学习理论吗?

如果想要拥有这些关于学习和我们影响学习的学术争论,就要求学校领导支持教师成为学习者和评价者教师需要成为适应性学习专家,知道教和学的多元方式,能够指导和塑造不同的学习方式,成为教育行业内的最好的错误侦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