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 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

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7W 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

幼儿园说课稿 篇1

一、说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折纸、剪贴等这些手工比较感兴趣,但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弱,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动手的机会,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节新颖的,趣味性浓厚的手工活动,幼儿能利用所给的操作材料,能运用剪、粘贴、画等技能,认真的、有耐心的完成作品,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说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要让幼儿画、剪、粘贴等综合的技能技巧。

难点沿着果冻壳边缘画圆,手不能动,这样才能把园画得圆。

四、说活动准备

1、教师给幼儿提供操作用的大的果冻壳、剪刀、卡纸、记号笔、乳胶人手一份

2、制作好的小"乌龟",还有一个活的乌龟。

3、一块展板。展示幼儿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运用谈话的形式,激起幼儿对小乌龟的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谁来了。(拿出鱼缸里乌龟)"呀,小乌龟来了",小乌龟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先与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孩子们都运用已有的经验跟自己的好朋友说说乌龟的样子,在幼儿讲述的同时让幼儿集体学一学乌龟爬,感受一下小乌龟慢慢地爬,快快的爬……教师引导幼儿说小乌龟喜欢在什么地玩?这时候教师以小乌龟的口吻告诉幼儿:今天沙滩上要开一个运动会呢,它的好朋友也都赶来了。教师及时地出示制作好的小乌龟:"哎,这一只小乌龟是用什么做成的?"

(二)师讲解示范。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讨论:这个小乌龟是用什么做的?从而发现操作的顺序:1、果冻壳放在卡纸上,用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沿着果冻壳的边缘,在卡纸上画一个圆。然后观察教师示范制作小乌龟,2、在圆上添画上小乌龟的头与四肢尾巴。3、剪下小乌龟。4、在小乌龟的背面边缘涂上胶水,再把果冻壳粘在圆圈上。

(三)幼儿制作:

小朋友都想用果冻壳来做一做小乌龟,让它们也来参加运动会。但我想到中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比较弱,在这个环节我就让个别的幼儿上来先试一试,这样给其他的幼儿也是一次巩固,加深影响的一次练习吧!省得到操作的时候,会犯"圆画不好"错误。让小朋友回忆一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教师巡回的指导,剪的时候注意不要把小乌龟的身体剪破了。

(四)欣赏:

1、幼儿欣赏作品,评价同伴的作品。

2、小朋友想一想果冻盒好可以做什么?这时候如果教师出示一些预先用废旧物制作的其他作品供幼儿欣赏,这样会更加的好。更能激发幼儿手工活动的兴趣,最后进行环保教育。

反思:

1、活动中,我能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2、整个过程,孩子们兴趣浓厚,也比较投入,认真,都能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作品。通过此活动掌握了剪、画、粘贴等一定的技能技巧。

3、课后,他们兴奋地把小乌龟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激烈的议论,而且也创造出很多玩法:搭乌龟桥,乌龟变队行,乌龟赛跑等等,有一个小在乌龟的另一面也粘贴了一个果冻盒,做出了一个会转动的小乌龟,为此,我就想把这个活动延伸到特色区域里,让幼儿的兴趣得到延续,再一次的满足幼儿的学习的欲望。

幼儿园说课稿 篇2

《元宵节》我安排在大班春季学期的社会活动,幼儿刚过完元宵节,对元宵节会有一些印象。活动通过视频,猜灯谜、做汤圆、唱儿歌等活动真切自然地表现出元宵节浓厚的节日气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感。我针对幼儿所处的环境——教室、走廊、各个活动区域、主题墙,进行了布置和装饰。让幼儿真正的融入到了活动中。符合了幼儿的现实需要。

活动的重点是: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积极参与活动动手做汤圆,唱儿歌,感受元宵节快乐。

活动的难点是:发展幼儿的情感认知,大班幼儿对社会的认识还处于一种蒙胧状态,让他们真正的了解节日是有难度的。

我国的《纲要》明确指出;要以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努力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论。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等方面的目标。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感知元宵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感受节日快乐的氛围。

活动准备:

1、“元宵节的来历”视频 这是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知道元宵节人们都做些什么。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猜谜语能让幼儿加深对元宵节的了解

3 、彩泥每个幼儿一份,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汤圆,能感受到元宵节做汤圆的乐趣。

4 、<卖汤圆>儿歌 ,体现的是元宵节的欢乐感,元宵节吃汤圆是团团圆圆的意思。

说课情

大班幼儿年龄在6岁左右,他们对角色的扮演的兴趣比对物的兴趣浓厚,大班的孩子会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 ,责任感的萌芽期,他们对我国传统节日特别感兴趣,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 还不能确切的了解。因此,我在本活动中能够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元宵节,体验到元宵节的习俗和节日的快乐。

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情况,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游戏法、操作法等。

(1)情境教学法:我用的是视频教学,让幼儿观看视频,融入到情境中,让幼儿仿佛正在过元宵节的环境中,视频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了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幼儿也能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进行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对猜谜语很感兴趣,在猜谜语中,能让幼儿大胆的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3)操作法:幼儿喜欢动手操作,特别是在做汤圆的环节中深受幼儿喜爱,让她们自己动手不仅能增强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还能让他们了解到在元宵节中做汤圆、吃汤圆的乐趣。

说学法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做做、唱唱的欢乐气氛中,了解了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幼儿在学习本活动中运用了游戏练习法、实验操作法等。

(1)、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猜谜语中,能大胆的以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说出正确的谜底。

(2)、实验操作法:幼儿在了解元宵节的习俗中,动手自己做汤圆,在做汤圆和在唱儿歌中的卖汤圆时能让幼儿融入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

说教学活动程序

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播发视频,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开始部分我和幼儿说,今天啊,有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过节,小朋友们认真看动画片里有什么,她们过的是什么节,认真观看一会老师来提问,看谁最聪明都看懂了。小朋友们很有兴趣的观看动画。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2)猜灯谜。

在结合动画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猜灯谜,出示几个和元宵节有关的谜语

“白白胖胖,圆圆溜溜.甜甜五脏,装中间.吃在嘴里,又软又黏 ”(让幼儿懂得开动脑筋想出谜底)

“什么花天上开?天上开了花,人人笑哈哈。”(大家来猜猜—烟花)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提问、游戏让幼儿在讨论,结合自己所知,大胆说出谜底,这环节是学习的重点,幼儿根据动画片的内容和自己所知道的说出与元宵节有关的事物,激发了幼儿对元宵节的的认识,和感受过元宵节的快乐和理解元宵节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意思。

(3)做汤圆

在这个环节是根据元宵节的习俗而设计的,它使活动变得有趣,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做,感受到做汤圆的乐趣,达到了活动目标。

(4)唱儿歌—卖汤圆

在幼儿学会唱儿歌的同时,可以表演儿歌中的情结,边唱边做出动作,能让幼儿了解到元宵节有汤圆,卖汤圆、吃汤圆的习俗。随着活动结束。

幼儿园说课稿 篇3

游戏目标:初步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请进、谢谢、再见等,培养幼儿与妈妈之间的亲情,知道自己长大了。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对娃娃家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做的美工作品、娃娃家的常用玩具

活动难点:初步学习简单礼貌用语,请进、谢谢等,并能吐字清楚。

活动指导:

本次游戏是一个情景游戏,通过爷爷、外婆等亲人来做客,幼儿与他们之间的交流构成一个能体现幼儿懂礼貌、尊敬长辈的情景游戏。

1.妈妈与幼儿在一家装饰美丽的家。

2.妈妈出去买菜,爷爷、外婆分别来到家里做客,并送给幼儿们礼物"六一"了,幼儿们有礼貌的招待了客人。

3.妈妈回家后,知道此事表扬了他们。

4.邻居家(其他活动区的小朋友)的屋子还没有布置完,妈妈带领孩子们一起去帮助邻居家的好朋友布置新家(即一起收拾玩具)

5.结束备注:老师既扮演妈妈,又扮演爷爷、外婆。

长大一岁

教学目的: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照插图,理解诗意,初步体会长大的意义,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成长。认识13个生字,学习写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具:多媒体制作。

一、谈话激趣,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吗?【本课教学时间大约在十二月中旬,课件出示:日历(每日一页)】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数一数(20xx年12月24日、20xx年12月25日……20xx年12月31日)下一页应该怎么说呢?(让学生思考片刻,引出新年,大家都长大了一岁)(课件:我长大了一岁)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就有意识的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溶入课堂,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同桌生字,会正确拼读生字找出“老朋友”,学拼“新朋友”,不懂的作记号,请教同桌或老师。

同桌互读,互评,以自己的方式表扬对方。

(点评:“评价”不再是老师的权利,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明白了自己的优缺点,发展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评价”的能力。)

2、(课件:根据三幅插图制作成的动画片)观看动画片,自读课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点评: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运用“你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的导向性提问,诱发了学生探究的动机,使学生进入了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重视小组的互评)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一)读读课文,看看插图,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思考讨论:读了丁丁的诗歌,你知道了什么?

(通过问题的回答,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了丁丁长大了一岁后,有哪些进步?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你们”指谁?捉小鸟、欺负小弟小妹为什么不对?哪些“大孩子做的事”我都要学会。)

(点评:这一过程,体现了开放的教学思路,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二)读一读,想一想,进一步掌握课文内容:

教师用“因为……所以”的句子向学生提问,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因为我长大了一岁,所以我改正了哪些毛病?

(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长大”的意义)

(三)感情朗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师:长大了一岁,丁丁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心情如何呢?(高兴、开心……)你们平时遇到高兴、开心的事情时,是怎样的呢?表现给同学看看。你能不能这样高兴、开心地把课文读一读呢?(自由读、小组读、个别读、全班读)

(点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充分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进行语言积累。)

(四)指导背诵,内化积累

1、观看动画片,自由尝试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小节:

2、指名背:

3、加上动作,进行配乐表演。

(点评:“熟读成诵”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并使之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机淀语感经验。再加上音乐渲染,学生自由想象表演,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四、想一想,议一议:你进步了吗?

师:丁丁在这一年里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那你自己是不是也进步啦?

1、想一想:自己有那些进步?

2、议一议:班级哪些同学有哪些进步?

3、夸一夸。

(点评:学会评价、欣赏别人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精神。深化学生对“长大”的理解,能为自己、他人的成长惊喜、高兴,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成长。)

五、自编诗歌,展示自我:

(例如:小花猫,小花猫,看见我不要乱跑。再也不拔你的小胡须了,我长大了一岁。)

(点评:《课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学着创编诗歌,这样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有机地拓展到了课外,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小组合作,练习写字:

1、自学“泪”;

2、同一学习小组研究讨论:这八个字每个字都有几笔?这些笔画是怎样搭在一起的?笔顺是什么?

3、比较“学、长、要、看、爸、眼”几个字的撇哪个长哪个短?哪个斜?哪个平?“要”上面的“西”上面的“西”怎么变形?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

(点评: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识字效率。)

幼儿园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揭示“骗人必将害自己”的道理。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2)比一比,再组词。(《课堂作业》第4题)

皮( )里( )孩( )

被( )理( )刻( )

(二)引人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7个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小朋友回顾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那么,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1、2段

(1)轻声朗读第、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从前,有个孩子在山上放羊)这一句话向我们交代故事的时间是在从前,地点是在山上,主要是写放羊的孩子。从前是指什么时候?“常常”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常常”说一句话?

(2)读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句子:有一天,他在山上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

a.看看“狼来了”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说明很着急。

b.“狼来了”这句话说了几次(两次),要加重语气。

c.朗读指导。

狼真的来了吗?那么放羊的孩子真的着急吗?谁能用故意着急的语气来念一念“狼来了!”?指名读--评议--齐读。

②山下的人听见喊声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当时他们的心情怎样?(紧张、焦急)课文中哪几个词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赶快、跑、忙)“赶快”什么意思?你能用“赶快”说句话吗?

③指导朗读。用紧张、焦急的语气读读山下的人说的话。指名读--评议--齐读。

④放羊的人这时候又怎么样呢?看图结合课文来说,指导学生用开玩笑的语气读。

(四)学习第3段

①放羊的孩子只骗了一次吗?指名读第3民说说从哪里看出来。

②理解“一连、好几回”的意思。

③“好玩”是什么意思?放羊的孩子觉得什么很好玩,板书:好几回

④齐读第3段。

(五)学习第4、5段

(1)导语:明明没有狼,放羊的孩子却大声喊:“粮来了!狼来了!”而且欺骗了好几回,他这样做对吗,会给他带来什么结果,请小朋友自由轻声读第4、5段课文。

(2)仔细看图:狼真的来时,放羊的孩子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是怎样的?淮能用着急、害怕的语气读一读课文中第二次写“狼来了!狼来了!”的句子?(指名读,齐读。)

(3)狼真的来了,山下的人听见喊声,为什么不去打狼?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板书:不相信。指导用生气的语气念山下的人说的话。

(4)看最后一幅图:说说最后结果怎么样?放羊的孩子为什么哭了?用伤心的语气读最后一节。

(六)总结全文

(1)开始放羊的孩子为什么笑了?后来为什么哭了?

(2)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齐读全文。

(七)作业

(1)课后练习第3题:比一比,读一读。

①羊被狼吃了。

②狼吃了羊。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第1句主要讲谁?第2句主要讲谁?指导学生念好重音。

《课堂作业)第6题:抄写句子。

  板书设计:

39狼来了

放羊的孩子---------山下的人

好几回

↓羊被狼吃了↓

哭←------不相信

幼儿园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的综合活动《我学小动物》,此活动选自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小班的主题活动《我喜爱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喜爱动物又是孩子们的天性。此活动故事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且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2)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孩子年龄小,独立性差,常常爱模仿别人,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3)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目标:幼儿通过本主题活动,产生对动物的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能运用各种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欢的几种动物,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动物是人类朋友。

幼儿对“小动物”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还有距离,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本次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2、培养幼儿大胆地用自然音说话、正确发音并能够表演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模仿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活动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其渗透了语言领域、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方面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语言领域中的故事为主,主要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模仿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与动作;难点在于理解故事中的词汇:轻、响、快、慢,并能用自然音说话、唱歌。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自己来通过模仿叫声、创编动作加深对动物的印象;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注重练习与游戏的多次重复性,使幼儿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从而理解词的意义,明白道理。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主要以直观法、谈话法、表演游戏法三个方法为主。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因此在活动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1、直观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范法。

通过操作演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故事、影音课件具有生动、具体、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等优点,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正确的示范则是教幼儿掌握语音的基本途径。通过示范,不仅要求幼儿能正确地感知语音的微小差别,而且还能让他们掌握发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养幼儿正确发音又是小班语言教学的重点任务。

2、谈话法:由师生相互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所组成。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习惯。

3、表演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而表演游戏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节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规定的内容进行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内容。

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练习法、启发联想法、赏识激励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 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 ,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

1、课前请家长利用休假日带幼儿到动物园、动物市场观察、认识各种小动物。

2、搜集各种有关动物的故事、图书、图片、影碟资料,充实到各区域角。

活动中的准备:

1、故事《唱歌比赛》课件;小动物声音课件。

2、故事角色中小动物头饰。

3、幼儿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坐。

  (三)说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做一做(练习)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表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根据纲要中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使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在开始部分着意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有什么声音 "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在欣赏故事中借助于想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画面、极富感染力的配乐解说,以及我声情并茂的重复,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然后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模仿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多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2、游戏体验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表演游戏的方法,通过游戏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轻松感与成就感。在游戏中,幼儿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四)说活动过程:

1、听辨声音,模仿动作。在开始的部分播放声音课件,让孩子们倾听辨别:“你都听到了谁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孩子仔细倾听分辨各种声音,有意识地让幼儿模仿所听到的小动物的动作,给幼儿一个创造性地表达、表现的机会。通过用耳朵、用脑、用手、脚、用身体来体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为突破重点做了铺垫。

2、欣赏故事,了解内容。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强化“小鸡唱得太轻了,小鸭唱得太响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使幼儿对难点有一定的认识。根据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我的提问指向明确,幼儿易于表现,如:“小鸡唱得怎么样?他是怎样轻轻唱歌的?怎样唱才好听?”鼓励幼儿之间相互模仿。

3、表演故事,复习巩固。《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小班幼儿基本上是以模仿性游戏为主,要在成人的不断提示启发下才能展开游戏。在表演时,我也加入到游戏中,既担任着 “兔子裁判员”的职责,又能够适时指导幼儿表演。在游戏中,我不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进行暗示性的帮助,与孩子共同参与,享受快乐。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总结评价,适时教育。在总结的过程中,我对每个(组)幼儿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及时肯定、表扬其表现,并且教育幼儿懂得:说话、唱歌声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才是最好听的声音。

此活动内容体现了根基性、直接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与发展性,课程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原理,始终以动静融合的形式展开:倾听声音(静)——模仿声音动作(动)——欣赏故事(静)——表演游戏(动),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

(五)课件制作:

根据故事内容及幼儿年龄特点,我用Flash软件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其画面色彩鲜艳,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充满童趣,配乐明快、解说清晰,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幼儿园说课稿 篇6

一、设计来源及意图

《吃“伞”!》出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中班上册的“伞的世界”单元。在这个活动之前,小朋友已经通过围绕“伞”来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对伞的结构、外形特征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让幼儿认识像伞一样的植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然要数“蘑菇”了。小朋友平时在家里或在幼儿园里经常都会吃到蘑菇,它的外形特殊,像一把小小的可爱的伞,小朋友看见蘑菇都会忍不住拿来玩一玩,摸一摸,甚至闻一闻。同时,蘑菇的'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可是由于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许多幼儿都不喜欢吃它,一种极有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优秀食物就这样被幼儿拒之嘴外,真的是很可惜!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这些可爱的“小伞”,并愿意与它成为“好朋友”,从而使幼儿能更加健康的成长,特此设计了《吃“伞”!》这一个综合活动。

二、说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不同的像伞一样的菇类食品,激发幼儿喜爱蘑菇的情感(其中重点认识各种食用菇)

2、 培养幼儿的分析和观察能力

3、 体验尝试合作烹饪的乐趣

三、说活动准备

1、 购买各类食用菇。如:香菇、金针菇、平菇、茶树菇、草菇等

2、 一把美丽的伞,录音机,录音带,有毒蘑菇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3、 不少于师幼人数的碗筷,盘子多个

4、 电磁炉,烹饪材料——盐、油、酱油、糖、葱花、蒜粒,已炒好的肉丝、鸡块等

四、活动程序

(一) 我和伞来做游戏

活动开始,老师指着场地中央放着的一把伞,用游戏的口吻说:“哟!太阳都老高了,伞还在睡懒觉呀,真羞!小朋友,我们去捉弄一下伞,把它叫醒,好不好?”小朋友就会很高兴的响应。音乐声中,幼儿快乐的进行游戏,或碰或拍或摸伞。

游戏的时候,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把注意力放在伞的结构上,用动作或语言进行提示,比如让幼儿摸一摸伞面,拍一拍伞柄,嗝吱一下伞骨等等。如果老师不加予引导的话,小朋友碰摸伞的位置大多数都会集中在伞的一个地方,象伞面或伞柄等,那伞的其它结构就会被小朋友忽略了。因为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在和伞玩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伞的基本结构,为后来的“认识蘑菇”做好铺垫。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幼儿把伞的基本结构都注意到了。

游戏的最后,伞就要醒了,老师赶快引着幼儿背对着伞躲起来,配班老师悄悄的把伞藏好,藏伞的时候注意不要给幼儿看到,否则会影响游戏的效果。

(二) 通过伞来变魔术,让幼儿找像伞一样的蘑菇

很快的,幼儿就会发现“伞不见了”,小朋友正在奇怪的时候,伞出现在大屏幕上。

通过课件,让伞来告诉小朋友,伞躲起来是在玩变魔术,伞变了好多“样子长的像它的,可以煮来吃的菌”出来。伞要考考小朋友,能不能猜出是什么?并把它们找出来。小朋友看完了以后,就会很开心的一边猜一边找。

可能大多数幼儿都不知道菌是什么,他们在找的时候,不单把场地周围事先放置的蘑菇找出来,也会把用来装饰主题环境的美工小伞或玩具伞也找了出来,教师就可以提示:“它可以煮来吃吗?”让找错的幼儿重新再找。找到蘑菇以后让幼儿把它们分类放好。这里不要求幼儿了解菌是什么东西,因为这个对中班小朋友来说,有点难,只要幼儿知道蘑菇是一种菌就行了。

这个环节通过外形的联系,让伞来变魔术引出蘑菇,幼儿在找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他们想认识蘑菇的兴趣。

(三) 让幼儿认识常见食用菇以及它的简单结构,在这部分解决“让幼儿观察和认识各种食用菇,激发幼儿喜爱蘑菇的情感”这一教学重难点

1、 识蘑菇的简单构造

蘑菇和伞的结构很相似,基本的部分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地方

比如:伞面——菌伞 伞柄——菌柄 伞骨——菌

老师可以把伞和蘑菇放在一起让幼儿对比一下,或让幼儿在蘑菇上找一找伞的影子,看看哪些地方象伞。小朋友很容易就弄清楚了蘑菇的基本结构。在前面“我和伞来做游戏”这个环节中所做的铺垫在这里就派上了用场。

2、 认识常见食用菇

(1)结合识字,让幼儿认识各种食用菇的名称

老师分别向幼儿提问:你喜欢哪一种蘑菇?

你吃过哪一种蘑菇,什么味道的?

你刚才找到了哪一种蘑菇?

每次提问后,请发言的幼儿看一看刚才找到的蘑菇里有没有所说的,如果有,就拿起来向其他幼儿介绍一下。有些蘑菇幼儿不一定知道名称,或者叫法不是很规范,老师就可以把这些蘑菇的正式名称告诉幼儿。在幼儿认识名称的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蘑菇出示相应的识字卡,让幼儿进行识字

(2)幼儿自由的讨论和比较一下,这些蘑菇有什么不同

蘑菇的外形看起来都像一把伞,但仔细看来各有差异。幼儿的发言可能千奇百怪,毫无条理性和系统性,只要他们能够仔细观察并踊跃发言,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3)把差异比较大的两种蘑菇放在一起让幼儿进行比较,老师要充分的引导幼儿从蘑菇的大小、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来进行观察

观察能力越强的幼儿发现的东西也就越多,比如:平菇长得像一把油纸伞,开的平平的,草菇长得像一把还没打开来的伞;香菇又矮又胖,金针菇又高又瘦……观察能力弱一点

幼儿的也能区别简单的颜色、大小等等,老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启发和引导。

(4)让幼儿自由的选择两种自己喜欢的蘑菇和它们做好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拿到蘑菇后,小朋友都会摸一摸,闻一闻,玩一玩。这个和磨菇玩的过程也是幼儿进行比较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过程,老师要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很快的,幼儿就会发现不同的选择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比如:香菇有时变高了,有时又变矮了;茶树菇的颜色时深时浅……,这会让幼儿惊奇得不得了,幼儿探索蘑菇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激发了幼儿喜爱蘑菇的这种情感。

幼儿园说课稿 篇7

一、说活动背景及设计意图

诗歌《夏天的歌》,教材选自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主题六中第三周。诗歌内容形象生动,音韵和谐,问答式诗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易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符合大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我班教学。诗歌鲜明的结构特点,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诗中的蝈蝈、知了、青蛙的叫声,已被幼儿所熟悉,这节课的教育资源就来源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通过活动中诗歌仿编,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说活动目标: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理解掌握诗歌内容。

2、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3、幼儿能根据诗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征大胆地仿编。

三、说重难点:

重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理解掌握诗歌内容。

难点:幼儿能根据诗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征学习仿编,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本次活动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整体教学法、观察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感官认识。()使教法和学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目标得到落实。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了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想象力,记忆力。

五、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目标教具准备:事先录制好的蝈蝈、知了、青蛙的叫声。夏天的歌《课件》、图片——(蝈蝈、知了、青蛙;戴太阳帽的小朋友、撑小花伞的小朋友;草丛、大树、池塘、冰激淋。)学具准备:记号笔、操作材料。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对夏天的特征有所了解。

七、说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欣赏诗歌。

教师首先提问:"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幼儿谈论夏天:夏天里你有什么感觉?草地上、大树上、池塘里有些什么变化?能见到哪些虫子?能听到那些动物的叫声?这是一个课前知识的经验准备,需要幼儿去运用具体形象思维去理解,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在平时我利用谈话活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为理解诗歌内容,仿编诗歌做铺垫。

(二)操作探索,具体感知。

这一环节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做准备,有关理论指出: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诗歌内容,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设计了《夏天在哪里》的游戏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