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活动总结 > 教研组活动总结精选15篇

教研组活动总结精选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6W 次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研组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研组活动总结精选15篇

教研组活动总结1

今天下午,两节课的时间是语文教研组活动。活动的内容有两项:一是检查语文的《伴你学》《补充习题》,二是教研组长传达区语文教研组长的会议精神。检查语文作业是各年级互相交换检查,每个老师检查一个班,其实这样老师互相查,人人是“运动员”,人人又是“裁判员”,人人都查,标准要求都不相同,只是走过形式,还应该是一个级部一个人,或者全校都是一个人查比较好,有利于整体掌握情况。检查出来的好的班级、年级的作业可以让所有的老师参观学习。

第二项是进行教研组长会议精神传达。教研组长会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做好了PPT。结合课件进行讲解。主要讲了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业水平测试的相关内容。还对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教师批改情况进行了反馈,特别是关于作文的批改要求。作文批改分为三个等地:A、B、c,出示了三年级各个等地的代表文章,我们感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作文的要求显得太高。孩子起步阶段作文能做到文通字顺就可以了,但是例文中对于这样作文只是c等第。组长还传达了关于古诗文背诵考试的内容精神。说现在考试考背的古诗文诗句比如1分,默写只要错了一个字就全扣。还说这是为了和高考接轨。我们的课外古诗文背诵是为了积累诗句,这样的内容考试最好是用连线,现在改成了考试默写,而且默写只要错一个字就扣完全部的分数。这样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是否恰当呢?我们小学阶段的课外古诗文积累背诵能和高考的要求相同吗?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螺旋式上升,我们的学习要求是否也应该体现学段不同的要求呢?

教研组活动总结2

11月22日上午,教务处在百忙之中组织了语文教学能手、优质课教师示范课,晚上,又组织了语文教学研讨会,为我们语文教研组年青教师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也为我们全体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这次活动中,江少豹、史宏生、王嫣三位教师,他们承担着高三繁重的教学任务,接到任务后,利用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做了精心准备,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向领导和全体语文教师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在语文教学研讨研会上袁校长、徐主任、孟主任和各位备课组长老师对他们三位老师的课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四位领导还对全体语文教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要求。下面对这三节课做如下评述:

这几位老师有以下共同的优点:

1、都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对这堂课都做了精心准备,备课都十分充分。

2、注重基础,狠抓落实。能熟练的驾驭教材。

3、重点准确、突出,能抓住关键正确处理难点。

4、突出学法指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臵问题科学,使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

5、都突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新课改精神。

6.都注意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

7.都能面带微笑,与学生打成一片,形成了非常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三位老师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江少豹老师属于豪放型的,讲课有饱满的激情,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极强的煽动性,善于诱导学生;史宏生老师教态和蔼自然,点拨精准,容量也很大,课堂语言干净简练,娓娓道来,韵味无穷;王嫣老师做为一名年轻教师,富有亲和力,教态自然,点评问题准确到位。

就这三节课提点建议:

江少豹老师还可以在问题设臵上再下一些工夫,有些问题设臵不太具体,学生不太容易回答,提出问题再有针对性。史宏生老师今后应考虑一下,如何最大限度的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如何让学生发言再积极一些,学生动手写的机会再多一些。王嫣老师第二部分的处理稍嫌仓促,让学生思考的时间稍短,事先安排再细些。

对各骨干教师的发言总结:

一、语文教师要承担德育教育的任务。文学具有思想性、情感性,做为老师要有丰富的情感,课堂上要充满激情。

二、我们语文组教师要率先走出“高耗低效”的路子。在我们实验高中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语文阵地好像少了,但这不怪别人,怪我们语文老师没有利用好。

三、我们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大语文”教学是针对传统的“小课堂”语文教学而言的。多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单一、封闭的小课堂教学,语文教学蹒跚于“三中心”和“三惟一”(知识源以教师为惟一的知识传授者,以课堂为惟一的获取知识场所)的羊肠小道上,导致收获少,教学“少、慢、差、费”,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大语文”教学要求改革课堂结构,变“注入式”为讨论式,因此,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生活,引进时代活水,教学形式应力求生动活泼,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大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知识面越来越丰富,琴、棋、书、画最好都会一点,数、理、化、生最好能懂一点,只有知识丰富了,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形象生动,要言不烦,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知识,从而揭示生活的真谛和自然界的奥秘。

四、多读书,读与语文专业有关的书,读教育教学书,甚至读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的书,修炼内功,增强文化底蕴,不是使自己装有一桶水,而是使自己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只有这样,你的语文课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五、用心准备每一堂课,因为认真只能把事做对,用心才能把事做好。课前自备、集备,课后反思琢磨。准备十分钟能上课,准备三个小时也能上课,但含金量是截然不同的。

六.每一位语文教师平常就要深入每个年级去听课。平时就要多交流,多思考,多创新。倡导语文教学改革。

七、阅读和写作课搞得不够好,特别是阅读课,上得还比较凌乱。这两大块所占比例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教科处、高三年级孟主任的建议:

一、语文课堂是让学生享受的,要让学生要愉快中学习。

二、教师要精心经营课堂,要打造高质量的课。

三、通俗的说,一堂好课应具备这样的标准:学生愿意听,听后有收获

教研组活动总结3

这学期我们全组教师认真贯彻《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突出促进有效学习、初高中教学衔接和提升执教能力三个基本点。积极践行以“学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的工作重点有以下几点:

开展20xx年初中社会.思品考点分析。特别是对C级要求的考点进行探讨,研究其知识和能力覆盖的点,指导教学的部分方向,追求学、教、评目标的一致性,学习目标的可检测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完成情况:

一、积极参加市初中社会.思品学科毕业升学考试复习会议;

二、4月15日组内开展主题为“中考研究”的校本教研活动。

2.开展“同课同构”教研活动。目的是在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方面,从“同课异构”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到“同课同构”关注教师的实现能力的提高。同样通过互帮互组互学互长,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研组建设。以主讲老师为主,组内其他老师听课评课,大家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等提出反思,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

完成情况:

一、5月6日组内开展地理教学“同课同构”的校本教研活动;

二、6月3日、6月17日组内开展思品教学“同素同构”的校本教研活动(为了更符合思品学科的学科特色,这里微调了主题,将同课同构改为同素同构)。

3.继续开展初高中学科教学的的衔接的研讨活动。立足课标,分清初高中的学科教学要求的侧重点和核心素养,协调初高教学内容的衔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完成情况:

一、部分老师参加州温市地理(历史与社会)初高衔接研讨活动,然后组内汇报学习心得;

二、部分老师参加州温市初高*政治教学衔接研讨活动(高二政治复习,然后组内汇报学习心得)。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科组连续荣获校级优秀教研组,市直中考成绩名列前茅。对于不足之处全组教师积极反思,希望在下个学期有积极的实践和进步。

教研活动完成情况表

周次 日期 内容 参加人员 完成情况

3 2.29-3.6

社会教研员(教研组长)会议暨新常规学习会

4 3.7-3.13

校本教研活动1:制订教研活动计划

全组教师

5 3.14-3.20

州温市地理(历史与社会)初高衔接研讨活动(地点翔宇中学)

6 3.21-3.27

校本教研活动3:地理教学“同课同构”

市直双周活动(九年级)

5月6日

7 3.28-4.3

社会思品学科毕业升学考试复习研讨会

8 4.4-4.10

校本教研活动2:中考研讨

全组教师

4月15日

9 4.11-4.17

州温市历史与社会特级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课程申请未通过

10 4.18-4.24

期中考试

11 4.25-5.1

初高*政治教学衔接研讨活动(高二政治复习)

16 5.30-6.4

校本教研活动4:思品教学“同素同构1

18 6.13-6.19

校本教研活动5:思品教学“同素同构2

校本教研活动6:学期总结,设计暑假作业

20 6.27-7.3

期末考试,学期结束工作

21 7.4-7.10

7月4日暑假开始

教研组活动总结4

为期一个月的教研活动月已过去。本次活动中,我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由教导处和教研组长组成的教研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语文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并以方案带动全体教师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研月活动。

一、形成了教研的良好校风

在教研月活动中,同事之间的互相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了教学教研的良好风气,教师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各位教师深感教学一定要进行研究,一定要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定要研究学生,一定要研究教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长远地培养人才。

二、多媒教学形象直观,效果明显

现代远程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形象,直观的图像、影像,学生积极性高、乐学,传统的一枝粉笔、一块黑板已无法满足信息社会中学生的需要。

三、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见成效

积极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与文本交流的平台。由向学生传授知识向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理解,进而发现问题,教师同学生一起平等地民主地去探究解决问题。

一个月的教研活动中,教师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明显。当然,教研月活动中还存在不足: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率不够高,部分教师不会用,不爱用等,还有的教师选用的课件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够紧。

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向不明确,教师的指导性需加强,教师指挥及提高能力有待加强。

教研组活动总结5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2020已经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们身边,一个特殊而又忙碌的学期已接近尾声。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在语文组31位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教研工作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回眸走过的路,几分欣慰,几许感慨。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由于疫情的影响,不能聚集,所以这学期的教研活动的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成绩仍然不小。

1.骨干老师唱响“空中课堂”

本学期,疫情宅家2个来月,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响应县局“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我们组织组内的骨干教师开出了优秀的空中课堂,组长陈丽丽老师开了两堂语文课,分别是六年级的《写作品梗概》和三年级的《荷花》,获得了好评。胡英老师、叶海鸥老师、张丹老师也分别开出了空中课堂,深受老师们的喜爱。

2. 全体老师积极跟进“空中课堂”

空中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我们组织全体老师全程跟进听课,评课,保证与学生同步学习,批改作业心中有数,同时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线下的补漏工作。老师们都听课几十节,有的甚至上百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3. 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导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实行定课题、订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进行线上集体备课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

3.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基本功比赛促发展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专业水平,丰富老师们的校园生活,我们还组织全体老师开展基本功大赛——听评课比赛。老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在赛场上努力应赛,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

(2)读名著养内涵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时代已经过去。时代在飞速发展,学生接触新事物的机会不断增加,要想自己能够影响学生,就要不断的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要有不断活水来,用自己深厚的文化修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所以读名著就成为了我们必要的活动。这学期,我们读了《教育的情怀》,并组织老师进行交流讨论,深化内涵,老师们受益匪浅,并逐步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二、做得不足的地方

1. 研讨风气有待进一步开创,教研工作实效性不强。

2. 自主学习欲望不强,专业成长亟需加速

3. 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比较少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 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并力求做细、做实。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充实学生的语文生活,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 鼓励组内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研组活动总结6

我校英语教研组组织了以“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英语教研活动,这次活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课堂观摩,而是一次课堂后的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常规,反思我们的教学理念,反思我们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内容如下:

一、着重把握课堂常规,注重实效。

英语教研组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运用知识,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活动,而没有实效。现在的英语课,老师们增大了语言的输入量,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了,给学生创造了许多的机会说英语。几年的英语教学的课改的实施,很多的英语教师也会用新颖的,独创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来教学新知识,但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还是出现低效的现象,教研组长王志霞老师从备课,上课,反思,作业,考查几方面着手作了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指明了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要求以及如何更准确把握课堂,如何明确每节课的技能目标,课堂中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后要进行积极的反思,作业要落实到位,要少而精,真正提高40分钟的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作为一节实效课,课堂的.结尾部分学生的输出信息(学生会做什么,会说什么,会演什么)的多少完全在于课堂中每个环节是否落实到位。

二、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提高效率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不仅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教师自身的行为,有效的教具的创作绝对是吸引学生的有效手段之一。恰当教具的采用,不仅节约了教师用语言解释的时间,也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了条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又增大知识密度,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减轻学生记忆理解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投入丰富的情感,激发兴趣

在本次教研研讨中,英语组成员就如何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讨论:

1、把激情带进课堂。总是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堂课,寓教于乐。不管个人、家里有多大难以处理的事,都不把个人的情绪带到课堂。

2.把微笑带进课堂。在课堂上,我常常以自己的眼神、语调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社会氛围。

3.把欢乐带进课堂。常常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乐学中渐渐做到会学、善学。总之武老师是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来收获自己的教学成果的。

教研组活动总结7

一、本学期开展的校本研究工作

1、成立组织,制度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究组织,形成了校办室、教导处、教研组齐抓共管的局面。制订了《陈汉乡中心小学校本研究制度》(含《教师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校本研究考核制度》)。确保了以制度促教研,以制度促发展。

2、积极开展校内教研活动。结合本学年校本培训内容《上好课》,学校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集体培训、学习研讨、总结交流等多种方式的活动。把校本研修与教科研结合起来,每位教师在有效备课、上课基础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人人上了校内公开课和校际公开课。

3、承办教研协助会,展示教科研成果。11月30日,趾凤、柳坪、隘口、北浴、陈汉五个山区乡镇小学教研协作区在我校召开。县教育局副局长周才虎同志、县教科所何强志所长、县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宋锦玉、县中学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詹绪涛、松兹小学校长李啸春同志亲临指导。我校为此次研讨活动提供了6节研讨课(语文、数学、英语各2节)。研讨课结束,分乡镇、分学科对六节课进行小组研讨,然后分学科进行集中研讨。与会教师就研讨主题“优化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各位领导和专家对研讨课作了高度的评价和精彩的点评。本次活动还交流论文50余篇,教学设计30余篇。此次协作区教研活动,为山村小学教师创造了展示自我和互动交流的平台,锻炼了教师的业务技能,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本学期校本研究工作积累的经验

1、加强自我学习和集体培训。通过自学,掌握新理念,加强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通过集体培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使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加强教研组的职能,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3、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教师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引导,在名师引导中明确方向,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这是教师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瓶颈现象”,通过进行大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导及教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从中不断地获取新的理念、寻找新的方法、积累新得经验。

4、做好“请进来”的工作。专家、名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成功不可缺少的培训资源。个角度说,专家、名师的指点是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他们的现场指导是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5、组织落实好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途径,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

三、本学期校本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少数教师自我学习走过场,研究工作开展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本学期校本研究的心得体会

校本研究有利于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有利于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展好校本研究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和完善教学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教研组活动总结8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又接近尾声,一学期来,数学教研组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下就针对本学期数学教研的工作做如下工作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要求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温州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教师们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中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在学期初教研活动计划中提到,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开展“听、评、试紧紧跟踪一节课”的教学工作。且把这项工作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本组教师能严格执行课程政策,认真落实教学计划。贯彻落实学科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检测评价、课外辅导等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常规本学期。每次公开课,老师们都能认真研究教材,写出设计意图和详细教案。教研组尤其重视评课与反思环节,在每位老师开课之后,教研组都要在组内开展认真的评课活动。大家本着负责的态度,畅所欲言、认真点评。组内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切实抓好教学常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数学组的每位教师都能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都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总之,一学期以来,数学组教师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深深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的。我们还知道,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让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教研组活动总结9

一学期以来,初三英语备课组三位教师统一思想,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共同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进度及各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分工明细表。全体老师统一进度,并严格按照教学工作分工明细表按时、按量地完成任务。关注每位学生,努力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有效利用“集体备课”平台

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本学期:我们集体备课解决的主要问题:

1、备学生:通过集体备课,以及与上届初三学生的对比,各位老师更进一步了解了本届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本届学生英语学科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班级内的学生间的差距、年级中班级间的差距等,有利于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三位老师共同探讨,研究学生的情况,提出解决办法,力争使每个学生的英语成绩得到限度的发挥。

2、备教材:通过集体备课、轮流说课、其他老师补充等,使各位老师更准确地把握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真正落实“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

3、备方法:通过相互间的教学交流,不断地改善教法,努力使自己的教法适合自己的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少走弯路。三位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备计划:教学计划、口语听力操练计划、培优补差计划、活动计划等都是集体智慧的结合。初三工作需要很强的集体意识,因为我们的竞争对象是全县,而不仅仅是本校,要的是整体效益,如果个别做不好,就会影响到全盘,因此我们三位教师在工作时尽可能做到经常商量,沟通,群策群力。

5、备考试:每次阶段考试命题都要结合我们的实际进度,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阶段复习的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命题,力争每次考试都

能够考出学生的阶段水平,达到老师测试的目的和效果。

二、抓团队落实,促共同进步

1、落实教学常规:从集体备课、教案的设计、作业的分层、作业的批改、教学反思等都体现了老师们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意识。

2、落实确保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的完成及措施:三位老师根据自己所带各班级的具体情况确立各班的具体目标,再根据各学生英语学科的成绩及英语学科在整体学科中是否弱势学科,确立了培优补差的对象,以及具体措施。

3、夯实双基:三位教师坚持让学生朗读、背诵课文;记忆单词、词组及重点句型,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为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打下基础。现在,一些原来不动笔写作的学生减少了,很多学生的词汇量增多了,好些不会开口读单词的学生会读句子了。

4、学法指导:三位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解题技巧指导,如:如何对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材料进行理解、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如何提高口语成绩等,老师们都给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学生受益不小。

5、真正落实《初中考纲》提出的语言能力的要求:根据《初中考纲》对学生听力技能、口语技能的要求,我们利用一定的时间坚持落实听力、口语训练,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进行判断、归纳、综合的能力,特别是沟通信息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6、因材施教:对差生:小步走,快反馈;对优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指导提升。力争一学期下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提高。好学生成绩更突出,后进生能够尽可能缩小差距。

7、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本学期,3位老师都做了公开课,课型有:阅读课、听说课、复习课;杨晓林老师的“听说课”、杨芳老师的“阅读课”、刘建鸿老师的“复习课”等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等。

8、从成绩分析中找出提升空间:成绩分析的目的是总结好的经验,并找

出提升的空间.每次考试后,都要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考试的得与失,每次都对各题型的得失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明白教学的差距在哪,教师本身的教学策略是否需要调整、怎么调整、学生的潜力在哪等,从而找到师生提升的空间,实现整体进步.

三、学科活动

1、根据初三毕业班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组织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交流会,让学生掌握技巧。另外,召开后进生谈心会,鼓励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不能中途放弃。

2、三位老师为了解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下的中考、加强与周边学校的联系,了解了不少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中考信息的全面了解。同时,联系兄弟学校的考试试卷,检测,相互对比,寻找差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初三英语组老师一直在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努力着,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力求把工作开展得更早,做得更细、得到更好的落实。希望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明年的中考中能取得教好的成绩!

教研组活动总结10

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本学期,我组根据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安排,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活动是有序而精彩,获得了龙湾区综合实践优秀特色校,现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

本学期教研组以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为指导,继续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理论《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等级评估办法》,以及学习书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案例》,做到读有所记,随时感悟。同时我们还要求组员特别关注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要求从网上不断学习新的最前沿的理论知识。

二、积极参加培训

我校从不让教师轻易放弃任何一次培训活动,在这每一次的培训活动中,除了要求组员认真参加培训活动以外,还要求能将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教学活动相结合,不断进行反思,取长补短,认真写好每一次的培训感受与收获,为自己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陈琼瑜老师参加了温州市综合实践研修班学习。陈琼瑜、陈月红、王爱萍等3位老师参加区综合实践24学时培训。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

1、为推进第7片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全面提高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水平,现具体参照《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等级评估办法》、《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关于成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片区科研训中心组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成立第7片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

2、开展龙湾区综合实践第七片区中心教研组活动。

20xx年10月27日 ,龙湾区综合实践第七片区中心教研组活动在沙城一小五楼会议室举行本学期的第一次研训活动。

会上,首先由中心组组长陈琼瑜老师组织老师学习《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估细则(试行)》,并就学校创建工作作了分工。接着各综合实践指导师开展了如何更好地制作“综合实践档案袋”的讨论,活动中,老师们纷纷发言,对于“综合实践档案袋”制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全体综合实践指导师观看了视频成果展示课《走进端午》。教师们畅所欲言,就课堂活动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展;希望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能收到实效展开热烈的讨论。

3、20xx年12月9日,龙湾区综合实践第七片区中心教研组活动在沙城一小五楼会议室举行本学期的第二次研训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以“高效课堂”的为主题,沙城一小项飞云老师上了一堂专题研讨课“遨游汉字王国”--成果汇报课 。课堂上五(4)班4个小组学生参与“遨游汉字王国”主题活动的实践成果汇报,各组学生采用了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等学习方式,通过书法、成语、谐音、歇后语等各种丰富多彩的精彩汇报展示,获得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听完课,老师们针对这堂课展开了研讨。

四、 组织好每一个活动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我们经常性地收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正是来自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学生才能积极投入。如: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走进传统节日”问卷调查,从而诞生了《中秋节文化研究》、《清明节文化研究》、《端午节文化研究》、《冬至文化研究》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2、五、六年级学生“参观区商业基地”综合实践活动。为了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9月29日下午,沙城一小六年级全体师生分班级二批赴温州文化用品市场参加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回来后,每位孩子都写了活动感想或建议书等,

在该校指导师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同学们精神饱满,虚心学习,认真记录,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育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实践,才更懂得生活,学生们在活动中锻炼着,快乐着,收获着。本次活动,达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也展示了该校学子文明的风范。

3、四年级段学生参观农业实践基地。10月27日上午,沙城一小四年级段全体师生乘坐旅游车来到灵昆,兴高采烈地参观了龙湾区实践学校的农业综合实践基地。

全体师生到达后,首先由农业实践基地的叶老师介绍情况并分配带队工作。在参观活动中,讲解员老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种植蔬菜的方法和采摘毛豆的技巧,激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们认真的记、不停的问,并亲身经历了种大蒜和采摘毛豆的过程,令人难以忘怀。最后我们还参观了西红柿和芹菜的大棚种植区。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究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一次农间劳作的过程。

4、三年级参观区综合实践素质基地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近日,我们三年级段在瑶溪二小素质实践活动中心开展了综合实践课活动。

在为时2小时的实践活动中,他们参与了软陶手工、绘制脸谱、开关装搭、手工串珠这几项课程,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的各方面综合实践能力都能到了有效锻炼,同时给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校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为更好的进行课程研究、开发、实施,我校在进行课程实施的同时又进行课题研究,本学期成立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构建立体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同时申报区级课题立项,实施一年多后,这学期顺利结题了。

六、积极参与创建工作

本学期根据《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等级评估办法》,我校参加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等级评估创建,积极整理资料参与创建,获得了龙湾区综合实践优秀特色校。

七、取得家长支持。

由于小学生的社会活动范围、经验和能力相对不足,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走出校园、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家长不仅要带领孩子安全地开展调查、采访、资料收集、整理等活动,同时要与老师和孩子一起,共同挖掘家庭蕴藏的课程资源。如:“传统节日文化研究”、参观区素质教育劳动基地活动、冬至做汤圆等,就是在家长参与下完成的。

八、养成收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

要说有多少经验,我们组的组员可以说是很少,但我想只要我们肯做就一定会有收获。在教会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同时,我们老师更应灵活掌握。所以在期末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整理好一学期的研究资料,包括计划、方案、反思、学生成果展示资料等,养成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

九、困惑和误区。

随着课程的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误区,主要是教师怕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原因主要有: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觉得无从着手,不知道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该如何有效指导、正确评价,业务素质不够。虽然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师资培训,但缺少专家引领,摸索过程太过漫长,对学生发展也不利。

2、综合实践档案袋的管理,学生还未能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下学期还有待重点开展。

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们感到欣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了锻炼,教师们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日益浓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将有更多的教师加入进来,将有更多的学生受益。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大场所。我们要不断挖掘自身优势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凸显学校特色,前路还很漫长,但我们有信心在综合实践活动这块土地上开出灿烂的花朵。

教研组活动总结11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我们二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在学校各部门的领导下,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各方面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所做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加强自身学习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学习是教科研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从职业的疲惫感、倦怠感中脱离出来,继续前进;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开学初我们教师就围坐在一起,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全面把握总体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度,详细制定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及数学教学计划等。另外,还请教过二年级数学的老师为我们介绍教学重难点,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为顺利地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另外,组内教师还不断从教育杂志。教育网站以及外出听课等平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利用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以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提高教学技能。

2、抓好教学常规工作

一学期来,组内教师均能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并要求学生及时订正等。争取当天的作业当天解决。避免学生把错误的答案遗留在脑海里。我们组的教学理念是争取让每个孩子把当天所学的知识过关,坚决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让每一个孩子都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充分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另外,复习阶段,我们组将复习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计算能力这两大方面上。众所周知,审题是做题目的第一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计算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在每张试卷中的分值都达到了一半以上。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来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当然,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我想,我们会坚持到底的。

二、校本教研方面

本学期,我们组严格按照教导处要求认真做到,每周开展一次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并将活动材料记录。具体活动内容有: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教材重难点分析,探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期中质量分析,如何提优补差,如何进行有效复习以及期末出试卷比赛等。学期初,我就将这些内容确定好,让大家就每次活动内容早做准备。另外,本学期,我们组三年内新教师唐文红上了一节公开课,教态自然大方,课件设计形象直观,整个课堂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教师的激情与活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一学期来,在数学组各位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刻苦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如何更进一步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等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短短的几个字让我们体会到,我们只有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坚持不懈,才会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

教研组活动总结12

古语云“百炼成钢”,回顾本学期四年级专题研讨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习惯》的教研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四年级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根据期初的教学研讨计划,以课标为指引,以目标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主题教研,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

一、线上研讨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

1、要进行新的课程改革,观念的转变是先导。在本学期中,我们教研组采用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说课与讲课相结合的方法,线上研讨与线下实践相结合,认真领悟高效课堂宗旨,把握课程标准传达的新的理念,新视角,新要求。牢固树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本质观,着眼重视“三维目标”为标志的语文综合素质观,关注、双基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坚持语文实践观。紧密围绕教研主题:培养学生的表达习惯,开展主题教研。

2、实践是检验课改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唯一途径。本学期围绕“培养学生的表达习惯”这个主题,组织教师针对《触摸春天》一课,分别在罗文口小学、泉河头小学组织课例展示和研究活动,通过实践课,实验课,研究课,借班课,汇报课,等一系列活动,发挥骨干作用,集集体智慧,提高实践水平,提高研究质量。教研组的张跃主任和李海燕主任积极引导,精心组织,教研组的宋福文、周月娇教师积极参加试课试讲,小组成员研讨中积极发言,出谋划策,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学过程得到提升,教师素质得到相应提高。

二、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

通过磨课,我们认识到一堂好课,必须注意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要注意选材和情景设置一定要根据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二是问题的设置要有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磨课的过程往往是一群智者对话的过程。研讨活动中,大家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碰撞,学术气氛浓厚。在此过程中,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工作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在强调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主体悟性。这样进步的不仅仅是执教者本人,其他参与“磨课”的人也同样受益匪浅,教师们通过参与磨课,全程了解了一堂好课是怎样“磨”出来的,这是平常的校内听课所难以企及的境界。 一堂课的层层提升,背后有着教学观念的可喜转变,这是勤于学习、善于研究的成果收获。相信每位参与展示的教师,都会和我一样,在磨课过程中收获着,并快乐着。

三、在“读”中感知、感悟,打造精品课堂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组围绕“培养学生的表达习惯”这个主题,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情境中表达,在表达训练中提升,在语文研读中交流提高。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养成表达的好习惯,在本课教学中,我们以实践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赏读悟情——品读想象——阅读交流”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阅读点和感受最深的地方,深入展开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交流,有条理表达,学会汇总意见陈述,学会质疑追问,能够运用适当的表达会话策略。

2、精心选择了部分非常贴合课文内容、富有美感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创设情境,勤于练笔,把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有机结合。

通过精心的研课,在联谊校汇报中,我们教研组还在西佑国寺小学面向全镇教师做了经验交流分享,获得教研室领导和联谊校老师的高度评价。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未来我们四年级教师还将在教育研究,教学实践上做不断进取,争取早出成绩,出好成绩。

教研组活动总结13

时间过得真快,紧张而又快乐的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回顾这过去的一个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活动是有序而精彩。本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了不小的收获与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念及课程内容的学习,为教师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及课程内容的要求,本学期初,我们教研组活动时向全体综合实践教师明确提出,利用学校教研活动和上网等多种渠道搜集活动信息资料,加强理论学习和资料收集与整理。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及课程内容的学习,为我组教师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奠定了理论基础。本学期我们教研组一起学习了《课程改革学习材料汇编》、《综合实践活动纲要》等,这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文章,可以说使不少老师豁然开朗,对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满了信心。老师们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了学习反思,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别的老师先进的经验、方法,使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从担任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以来,我们组的成员轻易放弃任何一次培训活动。综合实践是一门新生课程,这门课到底是怎样一门课程?到底如何去教这门课?由于没有现行可用的教材,更没有形的教学指导,面对诸多困难,要想在学校开展教研活动谈何容易。我们主动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在这每一次的培训活动中,除了要求组员认真参加培训活动以外,还要求能将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教学活动相结合,不断进行反思,取长补短,认真写好每一次的培训感受与收获,为自己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每位组员的教学、理论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创造性的运用教学资源,上好每一堂课。

上好每一节课,这话好说,这事还真难做,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教材,更没有现成的教案,对于教师而言每一节课的开展都要费不少脑筋,这可能也是这类课程难推广的原因之一。

为了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服务于学生,目前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资源采取由学校教师自主开发与借鉴以前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运用教材时我们提出要求:教师要善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同时可根据自身特点及学生实际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发。如这学期徐老师开展的《整理书包》,钱老师开展的《小小理财家》等研究性学习活动贴近学生实际,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写论文与案例

要说有多少理论功底我们组的组员可以说是没有,但我想只要我们肯做就一定会有收获,本学期本组成员以指导纲要入手,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试着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写了一些自己开展活动的感受与体会,虽说还很不成熟,但是我想只有有了第一步,才会有第二步,只要我们敢去写,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五、下学期教研活动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这学期期末,我们综合实践教研组组织全体教师在对本学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学期工作的教研活动内容征求大家的建议。通过大家交谈,我们对下学期的教研组教研内容达成了共识。我们教研组集中优势分年级段重点研究教学方法的开发。另外,我们还要结合自身特点有目的的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回顾半年来综合实践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我们体会到了付出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下学期,我们将继续发挥教研组教研的优势,将我校综合实践教研活动搞得更加活跃,更具实效性。

教研组活动总结14

20xx学年第一学期,我们组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区教师发展中心、校教科室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每位老师全面贯彻学校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开展活动,以稳步开展学校特色的“和秀园”为思路,并且着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1、“和秀园”工作的稳步开展。

由于学校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本学期七年级的新生,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校园生活,翻土,播种,学生能亲身体会到农作的乐趣,也能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并且利用在菜地里的不同植物,教师给学生普及了一些生物知识,教会他们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识,并根据时节不同,耕种的植物不同,让他们开拓了他们的见识。体现了“和秀园”存在的意识以及它的价值。

2、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发。

(1)本学期继续以“小组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思想,学校教务处对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开展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走班制拓展课程。

(2)完善小组建设的校本课程。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以来,小组建设一直是教研组的主要思考内容,因此在校教科室的牵头下,与组内王晓洁老师共同研究如何开展小组建设培训,并以此为课题,在龙湾区立项。

(3)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交流活动。通过教科室的牵头,在综合教研组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市地方课程。

教研组活动总结15

这两天一直有件事情困扰心头,全区的心理健康教研组长专题研讨活动20日要在靖江一小举行。作为此次活动的忠实关注着,我参与了某些环节的预设,但在活动结束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这一次的研讨能不能给予我们与会的老师新的思维冲击、带去新的活动收获?组织这样一次大型的活动,真的很不容易,有点担心在所难免。

上午9点多,因为感冒而有点迷糊的我来到靖江一小,到了活动现场,看见听课席上已经放好了本次活动的素材,而且依据材料封面的颜色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区块,真好,我们听课的老师很自然地分好了组,我们要落实的课堂观察项目,自然也一一落实到了老师们的身上,这减轻了不少前期人员调配的压力。指定了四位组长,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我们进入了听课的环节。

两位老师,根据“感恩”的主线,分别演绎了《同学,有你真好》、《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的不同关注点的研讨课。对于课的呈现,我就不再多说。

在课的运行过程中,我注意地在观察我们听课老师的举动,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一次的研讨活动,实实在在地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状态: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在那里依据自己课堂观察的切入点,细细笔记、认真揣摩。这一次的研讨,在汲取闻堰镇小活动的经验基础上,我们主要从“教师的评价语言、学生的参与度、生成性资源的把握艺术、教师的行走路线|”等维度,对两堂课进行深层次的解剖,期望在这样的深入观察中,明确教师在课堂操作中的细节性亮点和问题,促使教研活动的扎实有效。

整个教研活动完整的进行下来,我发觉,这样的教学研讨,老师们经历了“幸福的教研”,同时,老师们拥有了“幸福的收获”。这两个“幸福”,不是空洞的说辞,我觉得是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基点:

首先,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实现了“从投石问路向抛砖引玉”的转变。二月份,我们在闻堰镇小举行的专题研训活动,当时我们也是采用了分系类观察并剖析课堂的研究形式,但当时在我们还是首次介入,大家心中都没有什么底,甚至于对于课堂进行怎么的关注,都有些不太明确,因为,这样的分系列观察课堂,要求更细致,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丝毫不遗漏,否则拿出的结论就缺乏科学性。由于当时在活动预设中存在太多不清晰的因素,当时每个项目只安排了一位老师进行观察和分析,导致参与活动的教师面,达不到最广泛的程度;但是,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有具体的观察研究目标,因为有任务,所以我们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深入细致了,我们要在小组内汇报各自的观察结果和个人观点,那么,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呈现出了“欣赏+研究”的姿态,这两者的结合,我觉得,是一种质的飞跃,因为从发言的结果来分析,我们完全避免了曾经惯用的“这里好那里好大多都好+适当补充不成熟的个人看法”之类的无关痛痒式的评点,而是在很客观地还原课堂原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家的认识与思考,这不是心血来潮的虚假忽悠,而是依据大家深入的课堂解剖基础上的集体智慧。在这一点上,我们真正走向抛砖引玉的理想研究,因为今天我们所提供的研究的载体,必将对老师们今后的常态教学产生观念上以及操作层面上的影响。当一个教研活动每一个人都有事干了,而且确实有收获了,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其次,这一次的活动,我们实现了“从外围关注向微观深入”的转变。在解析这一观点之前,我要强调的是,我并不是否认了原先我们所采用的教学研讨的形式,这么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研究,我们从中所获得的收获,大家应该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但是教研发展到现在,我们发现多年来不太有多少变革的运作形式,确实也让我们产生了些许的感觉疲劳,这样势必会让大家更加渴求精品课堂,因为只有精品的课堂大师级别的课堂,才能够触动我们老师的神筋了。但是,接触大师、接触精品的机会能够有多少?我们改变了课堂观察的关注点,因为抛开了许多潜意识里的束缚,让老师们真正意义上地去静心研究一堂课,在深入观察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着积极的思维碰撞,这很明显,这改变了听课者的一个常态,确确实实促使老师们从原先意义上的一个旁观者向着“我也是研讨活动的主体”意识的转变。这样的角色意识的变化,研究活动的整个环节,参与的热情自然就高很多了,因为关注点的侧重不同以及微观深入,我们能够听到来自不同老师的不同声音,绝对避免了“感觉疲劳”弊病的发生。一个能够不断获取鲜活观点的研讨活动,怎么会不幸福?

当然,在享受这一份幸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发现,在这一活动形式下,我们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调整的结点。

首先,分块关注与整体把握,应该找到平衡。我们在尝试了新的教研模式之后,似乎完全丢弃了多年的传统。诚然,这样的分主题的关注剖析,能够使得教研活动更加的深入细微,但是,因为只有分的落实,没有了整体性的把握,使得们在研讨完后对一堂课的完整性把握没有了一个具体的思维。分块关注,在解决某一些的实际问题上,必定会产生神奇的效力,但是,这样的分解,会不会打破我们思维的完整性,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要安排一批老师,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从整体上对课进行分析,这样,分合联动的举措落实,也许会产生更加全面的研讨的效应。

其次,现象剖析与解析建议,应该侧重后者。从两次的研讨中我们不能发现,老师们在进行具体评点时,对于课的原型的解析,相对能够讲得更为细致周到一些,但是,对于这一现象的深层次理性分析,相比前面的观察信息的说明,就要逊色一些。按照理想教研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得知其所以然,所以,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学习的真的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研讨弱势与困惑项目,力求实现突破。如果说我们这样的课堂教学观察是在为改变教师的教学常态、促进精致课堂的形成上积极服务,那么,随后的集体研讨,是在为我们的教研活动走向精致而探寻新的思维。很显然,就今天的研讨中,针对“课堂的生成与把握”这一研究的项目,成为了本次研讨活动的弱势。连续两次的活动,好像对于这一关注点的观察与解析,怎么都没有能够呈现出一个很理想的状况,无论是生成点的找寻还是生成建议的说明,都成为了一个很难一下子逾越的坎。为此,这就迫使我们听课的老师,能够跳出纯粹是听者的单一思维,与上课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学生一起感同身受,那样,也许对于生成的把握就更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