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辛德勒名单观后感1000字

辛德勒名单观后感1000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W 次

导语:《辛德勒名单》是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同名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导演,是电影史上的伟大作品,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辛德勒名单观后感1000字

  《辛德勒名单》观后感一:

看完《辛德勒的名单》,眼泪又一次不住的落下,尽管不是第一次看,可是仍然有种揪心的感觉。看着喻示犹太人悲惨命运的黑白画面,听着夹杂在犹太儿童清澈无比的圣歌歌声极其不协调的枪声,整个影片默默地展示着那段哀伤的过往。特别是那个红衣小女孩懵懂地穿行于人群,与再次出现在运尸车上的对比更是让人悲伤。犹太民族遭遇的是一段阴暗的历史。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的第三帝国期间,根据粗略统计,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他人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杀。每次读到那段历史,我读有种莫名的恐惧。

但是这种恐惧却并非来自于大规模屠杀本身,而是屠杀是在极其有秩序的组织之下进行的,尽管屠杀对于人类来说确是恐怖的梦魇。不仅仅屠杀是流水线作业式的,就连从区分犹太人到送入集中营的所有程序都是国家机器高效率运转的结果。而最悲哀的是,每张把犹太人送进死亡工厂的证件都有法官的许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纳粹时期的司法机关都无法摆脱助纣为虐这一污点。因为纳粹所有残酷对待犹太人的法律都是在司法机关的运作中得以顺利的执行。也许有人会辩解到,因为德国法官所受到是实证主义法学的严格训练,所以只能依照法律严格执行,哪怕有违本性。

可是真实中的德国法院却经常跨越制定法的界限适用法律,如1939年4月法兰克福地方法院判处仅看了一德国少女一眼的犹太画商马克斯构成“进行侮辱和当众伤害”罪,其侮辱仅由看了一眼构成,远远超越了其司法依据《保护德国血统和德国荣誉法》里对于侮辱的界定。也许还会有人辩解说,在纳粹的思想宣传下无法辨别这样的法律是不正义的恶法,更无法拒绝适用违背正义的法律,因为没有一个足以使其忽视自身可能遭受迫害的危险,义无反顾进行公正审判的环境。无可否认在很多时候确实是形势比人强,不得已而为违心之举。然而这个理由可以用于普通的德国人,却无力抹去司法的污点。

的确,当时架构于优生学基础上的纳粹法学理论对于屠杀有着充分的理由,但是作为正义守护者的司法机关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对于人类个体的尊重,这一法律的终级价值目标。在强权之下,也许无法拒绝不正义之法,却至少可以逃避,至少可以选择不同流合污。

明明知道纳粹进行的是屠杀,却仍然助纣为虐,这比直接杀人者更加恶劣。无论有着怎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使是作为执法者在执行实实在在的法律,依然最终要为此承担责任,接受制裁。

影片的主人公辛德勒为营救犹太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每个个体犹太人的尊重,正是司法机关在整个纳粹统治期间的审判里最重要的缺席者。处于纳粹疯狂鼓吹的优生学理论中,再加上战争的背景,受到同化是难免的。但是就连影片里喜欢拿集中营里犹太人做活枪靶的阿蒙,亦可以从对犹太女仆说“谢谢”和“我不想把感冒传染给你”等不少细微情节中感到些许温情。

而最讽刺的是,纳粹司法的判决里连这种极小的人性温情都没有,只有冷酷与漠然,不仅对于犹太人,亦包括波兰人等一切所谓的劣等民族。最让我觉得讽刺的案例发生在1943年2月18日,14个波兰农夫因屠宰了自家的猪被控“非法屠宰罪”,9人被关进集中营,3人被判死刑。此案的司法逻辑竟然是人命不如猪命。只要此案的法官稍稍尊重一下人的生命,哪怕只是怜悯,怎会有出现如此可笑的判决呢?毕竟恶法消极执行与积极执行之间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纳粹法官之所以恐怖,是因为其对屠刀下的弱者生命的漠视与轻蔑。正是这种漠视让法官的黑袍不再是守护者的象征,而化身为恐怖阴影的一部分。

对每个个体的人的尊重不仅仅只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人文关怀,对于法律人而言,它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无论是公平也好,正义也好,最终都必须在每个个体人的身上体现,甚至整个司法体系都离不开通过对个体人的适用而建立。

公平、正义、民主这些美丽的梦想如果离开人,也不过只是抽象的词汇象征。法律也许看起来是冰冷而无人情味的,可是那种对人的尊重却渗透在法律精神之中,从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就已经开始。正是出于这种尊重,才有了英国大宪章里“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名言,才有了威廉一世与磨坊的故事,才有了三权分立而筑起的权力的堤坝,才有了“无罪推定”的刑法原则,才有了程序重于实体的实践……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伯林到德沃金,从古希腊到后现代,从自然法学派到女权主义法学,这种尊重都有意无意的表现在几千年来各种学派不同学说的字里行间。(即使是最残酷的法西斯法学理论,其残酷性亦仅对于犹太人而言,普通德国人并为受到太多的暴戾对待。)学习法律两年了,感觉自己与普通人最一样的地方并不在于学到的法律知识,而是感受到的一种法律的精神——平等,尊重,宽容。

我想,对于一个合格的司法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法律知识的深厚与技巧的纯熟,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尊重司法实践中所遇到的所有当事人。如果所有的司法人员都可以秉持这种态度的话,至少不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刑讯逼供与佘祥林式的悲剧了。(恕我想法幼稚,因为我也知道许多问题是中国转型时期的“阵痛”产物,无法从根本上避免,但我认为,如果多数人有着这种尊敬每个个体人的态度,起码那些问题在程度上不会那么严重,问题出现的不会那么频繁,至少态度上会更审慎。《辛德勒的名单》的人性光辉反衬出纳粹时期司法的恐怖,提醒我们必须用对生命的爱与尊重去驱散那些法官黑袍下的阴影。不仅仅对于恶法如此,对待优秀的法制体系时,亦当如此,因为尊重每个个体的价值就是尊敬法律本身。缺乏这种尊重的法官极其有可能将制定良好的法律在执行里变为“恶法”。

也许这部电影并不是有关法学的,但那段历史的厚重却透过黑白的影像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心,勾起了我们对正义的渴望与希冀,唤醒了和辛德勒一样的情怀。如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所说的一样,“《辛德勒的名单》具有回顾历史、发人沉思的艺术效果,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希望更多的人能和我一样被《辛德勒的名单》所感动,象辛德勒一般尊重每一个人。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二:

在几周的电影欣赏课堂上我们欣赏了很多的电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众多关于二战题材的影片中,有一部以粗粝的黑白画面为主调的史诗电影让人泪流满面,它就是曾获得第六十六届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等六项大奖的《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突破了同类影片的樊篱,用深沉的艺术魅力展现着犹太人在纳粹铁蹄下挣扎求生的悲惨画面,同时又以讴歌式的情怀去追寻在战争这个特殊环境里也没有丝毫暗淡的人性光辉。

辛德勒在二战中是一个德国的投机商人,工厂只使用犹太人,以便节约成本。然而就在辛德勒榨取犹太人血汗的同时,他的工厂也为这部分犹太工人提供了暂时安全的庇护场所,可以让他们作为战争产品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辛德勒制定了一份声称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工人名单,并贿赂纳粹官员请求他们批准同意,使更多的犹太得以用工人的身份幸存下来。不久,苏联红军来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厂里干活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获救的一千多名犹太人在一个下着大雪的晚上为即将离去的辛德勒送行,并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辛德勒,证明他并非战犯。这些幸存的犹太人敲下了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戒指上,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

在本片中,斯皮尔伯格首次放弃了惯用的电影特技,也谢绝了好莱坞影星的加盟,而是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将当年集中营的幸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存者和被辛德勒拯救的犹太人请来做自己的助手。影片完成后,斯皮尔伯格将全部个人赢利捐献给了美国大屠杀博物馆,以此表示对二战中遇害者的哀悼和对救赎者辛德勒的深深敬意。正因为影片包含了斯皮尔伯格这位“天才”导演的悲壮情怀和理性思索,《辛德勒的名单》才在看似沉闷的基调中,焕发出激情和现实相互交织的灿烂光辉这部如土地般厚重丰富的影片充满了艺术的智慧,斯皮尔伯格通过娴熟而出色的电影表现手法把《辛德勒的名单》打造成了美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黑白色调的采用是这部影片的独具匠心之处,它和彩色色调的强烈反差构成了影片中死亡与希望的双重寓意。

除了色彩和影调,斯皮尔伯格简洁的电影语言也让这部史诗格局的影片拥有了洗炼的气质。

影片以一场大雪作为结尾,这一幕场景极大地拓展了镜头的表现空间,并使画面具有了回顾历史、发人沉思的艺术效果。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给世界电影史带来了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收获,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因这部影片的出现有了更多光彩,他为现在和未来的电影时空打造了一座难以逾越的人性丰碑。和影片的史诗品质相称,《辛德勒的名单》的配乐同样具备震撼人心的情绪力量。作曲者约翰·威廉姆斯在创作中吸取了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犹太墓碑的长道上徐徐流动着的片尾音乐,更让人感受到一个民族的悲怆和坚强。与这部经典影片的风格一样,约翰·威廉姆斯的配乐舍弃了华丽的气魄,只用真挚无华的追思去感受着历史的伤痛以及其中蕴含着的人性力量。

在二战这个历史悲剧中,悲天悯人的美好情怀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依然暗暗涌动在残酷的现实之下。人性的曙光照亮了这部经典影片中的处处阴霾,也为沉沉黑夜洗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自上周末我观看了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之后,我开始动摇了自己以前的那种幼稚的想法,没有想到那些优秀的大片中在反映人性上如此得逼真,在认识事情的本质是如此得深刻,使我久久地难以忘怀。《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关于战争题材的影片,它不像中国影片那样,直接地把镜头对准宏大事件,泛泛地描述,而是把发生在这段历史事件中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通过一个小的切入口,来深挖掘它的内涵。

《辛德勒的名单》每一个镜头都可以称作为经典之作,下面我就简单地复述两个镜头:

影片中的犹太人独臂机械师,在得到辛德勒的庇护之后,倍受感激,在接连重复几句“上帝保佑你”之后,高兴地走出了出去,好像拿到了一张生命护身符,从此只要好好地工作,就可以保住自己的生命。在犹太人上班的路上,无意中碰到了纳粹队伍,被拦了下来,也不管是否上班迟到,必须去清扫马路上的积雪。大家也只得听命,在大家拼命地扫雪过程中,两个纳粹士兵看到了独臂机械师,笑呵呵地走到了他面前,并把他硬拽了出来,对于他的辩解充耳不闻,拉到了旁边,朝他头上就是一枪,鲜血从独臂机械师的头上溅了出来。独臂机械师应声倒下,两只眼睛,睁得十分得大,并望着我们;口半合拢着,且 嘴角上挂满了愤怒,不平,不解,鲜血快速地从头部渗透出来,流淌在雪地上,并向前流了好远,流到了无臂的袖子上,且把一大片雪都染红了。虽然导演在这部影片中用的是单调的黑白色,但我们仍然能闻到浓浓的血腥味,因为鲜血已经把白雪洗成了红色,太醒目了,太可怕啦。在这个镜头的处理上,导演仅仅通过纳粹的一个无意的举动,或者说是一个无意的玩笑,就夺去了一个独臂人的生命,在这个地方轻轻地一描,让我们观众深深地感受到纳粹得残暴与无情。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在那样一个疯狂的年代,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别人一个轻微的举动,都可以夺去自己的生命。

在影片的最后部分,苏联红军解放了德国,解救了犹太人,而作为纳粹成员的辛德勒也将面临着逃亡,浪迹天涯;或许像犹太人一样遭到屠杀。但辛德勒没有出现恐惧与胆怯,而是对自己没有能够解救更多的犹太人充满了自责。在辛德勒犹太人为他送行时的镜头,特别感人,一位犹太人从自己的嘴里拔掉了一颗金牙,打制成一个戒指,上面刻下了希伯来文: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人类。他也把自己的财产全部都分给了一无所有的犹太人,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二点王尺布匹,和一瓶伏特加烈酒以及香烟。那些犹太人都围绕在他的身边,一个犹太人交给了他一张所有工人签名的证词,如果遭到逮捕,可以用之来证明他不是罪犯。

当他接受时,沉郁悠长的音乐响从四边响起,配合了他当时的心情。我想,他当时可以说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由眼前的现实想到了过去,想到了过去自己曾经犯下过的罪过,想到了犹太人的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想到了今后自己更应该为人类的传承做 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由此引发了他的一番感慨,声泪俱下的控诉自己:自己的金别针至少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还有自己的那辆汽车,都承载了多少人的性命。毕竟在犹太人看来,“救人一命于救全人类”。最后在走向汽车的时候,他实在是站立不起来了,倒了下来。紧接着好多犹太人都围了过来。其中有一个镜头,被辛德勒特别营救的海伦,看到眼前这种情况,我想她的心情也应该是复杂的,或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她只好选择暂时的悄悄地离开。众人目送着自己的救命恩人奔跑于逃亡的路上。

在看完了这部影片之后,我的内心久久的不能平静,喉咙有点儿难受,总想说出一些东西,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几天都特别难受,一直酝酿到现在。同时,我在想一个问题,中国在二战期间,也遭到像犹太人被屠杀的厄运。但至今为什么好多中国人对这段历史就淡忘了呢?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小说呢?为什么中国至今还没有拍摄出像《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影片呢?难道是中国人真的很健忘吗?我想,未必。中国也有人写过抗日战争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国人也曾拍摄过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但为什么没有能够给人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呢?因此我渴望着中国也能出现像《辛德勒的名单》那样的影片,用多彩的镜头去描绘刻画人物人性的复杂性,性格的多样性,使得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丰满起来,从而去反映中国人所遭受的苦难,引起全世界人的观注。在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同时,能引发人对此深深地思考。从而 更好地制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持世界的安宁与和平。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三:

《辛德勒的名单》,3小时15分钟,讲述的是一个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影片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源于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为此,我们要感谢《辛德勒名单》的作者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和把小说搬上银屏的皮导。

本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侵占波兰,大肆迫害犹太人为背景,记述了巧妙周旋于商业与硝烟之间的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从利用战争,以廉价的犹太人为劳力;到思考战争,矛盾于自己与异族的立场;最后良知战胜了利欲,凭着过人的胆识与智慧,倾尽家产,最终从奥斯维新的焚烧炉和毒气室前无私地营救出了1100名犹太人的真实历史故事。

影片用黑白片的方式展现二战历史加强了战争故事本身的沉重感和说服力,强烈的明暗色调对比突显了恐怖、绝望、挣扎与无助,使黝黑更加残酷,苍白更显无奈。这两种极端的单色准确地定下了全剧的基调,使观众在用心聆听这曲悲歌的同时不忘思考其中发人深省的意义。

此外,除了尾声部分,整部电影唯一强调的鲜明色泽是一个犹太小姑娘的红衣服。葛斯少校到来之后,德军对犹太区净空屠杀,凄惨的哭叫和着干瘪的广播声使正在与情人骑马的辛德勒停下来遥望,混乱中,小小的红色身影惊慌地穿过街区,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但由于距离太远,那一点惶恐的红色一会儿便消失不见。

这情景使辛德勒受到极大的震动。这之后,大量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辛德勒以生产需要为由,开始大量拯救犹太人。

斯皮尔伯格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这部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再次出现红色,是影片后半部分,小女孩的尸体出现在灰色的运尸车上,她本已被葬却因一条德国军令跟其他许多尸首一样被重新挖出来扔进焚尸坑中处理掉,当那触目惊心的红色再次映入辛德勒的眼帘,他瞬地认出她来,却早已无力回天,顶着焚尸的浓烟,辛德勒再次被撼动,后来,开始奥斯维新大屠杀前,辛特勒借工厂生产为掩护,倾其所有保护和营救犹太人。

红色,代表着生命和火热的希望,在一片以灰色渲染的冷峻而肃杀的世界里,这点小红大衣的残红传达出对生存的乞求,羸弱却强烈得那么刺眼。虽然主人翁并不是单纯因为这个儿童萌生求人的想法,但这个无声而明艳的角色却侧面体现了辛德勒清醒明智的内心世界,完善了其善良、高尚的人格。

另一段引人思考的是德军辖区的长官葛夫。一个平淡的早晨,一群可怜的犹太人正在一个德军辖区的电网内如牛马般不堪重负地劳作。而该辖区的长官葛夫正光着上身站在卧室外的阳台上欠背伸腰,悠闲地俯视着他统御的犹太人。在他背后的卧室里,他的女人睡得正香。舒展完筋骨之后,葛夫缓缓踱回屋内拾出一条狙击枪瞄准远处劳作稍显迟慢的犹太人,将他们一一击毙。他歪着头,嘴里叼着支烟,表情平和。每一声枪响,都惊扰到葛夫女人的睡眠。她使尽浑身解数,想让耳朵逃到枪声之外,可她失败了,因此她难受极了——枪响惊扰了她的睡眠,她难受极了。这决非突发事件,而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杀戮在他们的意念之中,已经不具有任何刺激性了,这种非常态的事件已被他们看作常态。这一点,比杀戮本身罪恶百倍。

与此相对的是,在法西斯阴云的笼罩之下,常态的东西反而被扭曲为非常态,因为对于前者,法西斯分子们内在抗拒之,外在摈弃之。比如说,爱。葛夫爱上了海伦,从他看到她的第一眼起,她在凛冽的寒风中栗栗颤抖,他的心为她痛。但他是用怎样的方式去爱她的呢?他频繁地毒打她、折磨她,使她的生活酷烈如地狱,他想以这样的方式来向他的信仰和他自己证明,他不会爱上她。他怎么可以爱上她呢?她不过是“虫蛇鼠蚁”,和他不属于同一个物种。可是,他残暴的殴打,最能说明的恰恰是他爱她至深。辛德勒就洞穿了这一点。葛夫殴打海伦,其实是在殴打自己内心羁押不住的人性。他想完全消灭它,可他办不到。他不也曾试过宽恕吗?他面对海伦的时候,他不也曾失控地自我拷问么——眼前惊恐万状的美人,真的就是一只老鼠?他触摸到的是老鼠的鼻子?老鼠的耳朵?

“It says who 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此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句:“它说,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了整个世界。”那些为辛德勒所庇护的所有犹太人以自己最神圣的经文中的一句来赞颂他,一个德国人,一个纳粹人。他们对他只有无尽的感激,没有丝毫的民族仇恨。他们知道他与别的纳粹党徒不一样。

他有着仁慈的心,他有怜悯,有同情。在他散尽家财援救了1100多犹太人后,还在为自己未能再多救几个人而感到痛心。当他在大雪中远去时,他已被所有犹太人铭记于心。“拯救一人,即拯救全世界!”这样的话听来,和我们中国人常常听到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有着不谋而合的道理,救命的意义不是在于救命的行为,而是带来的心灵净化,他首先是拯救了自己。“Today is his tory”的那一天,辛德勒出现在山顶上是一场偶然,表现,德国党卫军不仅仅在对犹太人进行暴行,那象征的是整个人类,包括德国人自己。那一刻,辛德勒开始重生,也就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生命象征在那个人群众四处乱窜的红衣小女孩身上,辛德勒看见她时,找回了自己的灵魂,在那个年代里,还需要做一个人。辛德勒的全篇都是用黑白摄影为基调,也是它成为经典的一个理由。但当中出现了一点红色——在冲锋队屠杀犹太人时,出现的红色小女孩与场景产生强烈对比,创造出的视觉效果堪称90年对之最,但当小女孩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她已经变成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同样的创意在开头的饭店,集中营中犹太人的生活中都对主题进行了升华。当故事到了结尾处,犹太人走出集中营,画面由黑白转为彩色,黯淡变成光明——意味着犹太人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生活的色彩也将由他们自己来绘制。被解放的人从心情的开朗到扫墓时的沉重又将影片带上另一个高度,短短5分钟创造的空间也许是其他影片永远无法企及的。最后,提琴伴奏的最着名的插曲响起,所有人在为辛德勒的墓碑上献一块石头。这是犹太人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