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工作报告 > 局行政审批自查报告

局行政审批自查报告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2W 次

  篇1:

局行政审批自查报告

根据省审改办《关于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简政放权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要求,我们于近期对省局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简政放权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紧紧围绕简政放权的总体思路,积极应对,迅速动员,全面部署

十八大以来,工商机关作为政府从事市场监管的职能部门,承担职能转变、管理体制改革等任务非常繁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的重要内容。我局党组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反复研究,成立领导小组,由郭局长亲自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由领导小组统筹解决和协调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有关情况和问题。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工作小组,将改革任务进行细分,限时完成。同时召开会议,对全省工商系统进行动员和部署,确保全省各级工商机关认识到位、行动积极。各地迅速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严格把握简政放权的工作指向,健全制度,优化流程、确保落实

(一)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进展顺利。2014年2月按照《关于认真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工作的通知》(甘审改发电[2014]1号)文件要求,我局对2012年省政府公布保留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许可、备案制管理事项共23个项目广泛征求了相关业务处室意见,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形成了《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报告》,再次取消了两项备案制管理事项:外商投资者要求延期出资备案和外商投资企业缴付出资备案。以上清理结果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讨论通过,现已上报省政府,已经审定公布。至此,我局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共21项,其中,行政许可项目12项(含省级政府部门受国务院部门委托的行政许可项目1项);实行备案制管理项目9项。对下放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户外广告登记等事项,我们先后制定了登记材料规范和登记文书规范,统一了登记标准和程序,确保了下放的项目严格依法办理,不越权、不走样。自2001年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对全省工商系统执行的101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通过取消、合并、转移、下放等措施,共减少了80项,仅保留了21项,减幅达79%。

(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我局依据国务院和工商总局有关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原则、内容和要求,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代省政府起草了《甘肃省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2月28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亲自主持召开省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会议研究通过了《甘肃省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以省政府名义印发,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会议还决定:由省工商局牵头,开发建设和负责运行维护甘肃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换发新版“营业执照”,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实施方案》中突出甘肃特色的一些措施主要有: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经营场所“一址多照”制度;简化名称登记手续、全省企业名称实行网上远程核准,名称通知书由企业向拟登记机关就近属地领取,放宽经营范围登记等;明确监管职责,将按照“谁许可、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晰行业主管部门与工商部门的监管职责等。《实施方案》对于促进全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的创业热情,释放民间投资的潜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将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积极影响。

(三)配套制度措施已基本完善。经过多年的清理和规范,目前,全省工商系统已没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没有新增行政审批事项,没有行政审批收费项目,也没有自行设立的登记、审核、收费等项目。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已经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实现统一标准和统一受理。同时着手对2011年以来省局下发的67份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按照省政府《甘肃省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我们已制定下发了《关于就近属地领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有关问题的通知》,实现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属地申领;制定下发《关于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的指导意见》,经营场地资源已全面释放;经过近三个月的反复论证修改完善,经2014年5月27日我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主体抽查监管办法(试行)》,对全省各类市场主体实施抽查,减少监管随意性,创新监管规则,提高监管效率,保障监管公平。我们正在积极做好“先照后证”改革的调研工作。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工作部署,全省工商系统积极探索适合甘肃特色的“先照后证”制度,为全省推行“先照后证”制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严格落实简政放权的各项要求,强化服务,多措并举,成效明显

(一)政务公开全面实行。我局现行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通过甘肃省企业登记网、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政务信息网向社会公开。同时在政务大厅和办公场所通过电子屏公示受理流程,印制了宣传册、办事指南等资料,为办事群众尽可能提供方便。配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内外50余家报纸、电视、网络新闻单位,由我们郭局长专题介绍全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情况。印制《图解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宣传海报大、小各5000份并在全省各工商登记注册窗口张贴,编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政策解读百问百答》2000册,在全省各工商登记注册窗口免费向市场主体发放,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登记须知、企业年报须知等其它各类宣传资料1万多份,重点宣讲“改革方案”,全面、准确、细致开展政策解读,对群众的误读、误解及时进行正面引导,通过宣传,切实让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激发全民创业活力。

(二)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根据省政府的要求,按照“能减即减”、“应减必减”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程序、环节和要件,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所涉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21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3-5个工作日,承诺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在当天办结设立登记;按照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内容对登记流程进行优化,全省严格落实一审一核制,减少审批环节;开通“企业名称自助查询系统”,于今年3月1日上线运行了自主开发的“企业名称自助查询系统”。申请人足不出户,就可在甘肃企业登记网上先行查询,按照名称查询的相关规则经过初步判断后,直接到网上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实现企业名称的高效、快捷、便利登记。省局筹资100多万元,为全省各注册登记大厅配备了激光打印机,提升了硬件建设水平;全省各级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大厅于3月1日至2日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对登记注册应急预案进行完善。省局抓紧印制新版营业执照,于3月1日前为全省各级企业登记管理部门免费提供了第一批新版营业执照,确保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第一天的工作在全省开展。

(三)创业活力深度激发。登记制度的创新和准入门槛的降低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激发了全省投资人的投资热情,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等新兴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甘肃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截止4月30日,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2813户,注册资本金6527353.14万元,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4.81%,其中非公经济市场主体登记数量占较大比重,公司注册资本基本上能做到理性认缴,尚未出现“一元”公司或异常高额注册资本的公司。改革实施以来,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的有一定的增加,截止4月30日全省新核准各类市场主体名称63803个,到各级政府政务大厅咨询开办公司的人员呈现倍增态势。

(四)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成效明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是落实“宽进严管”最为重要的技术措施和保障手段,对于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以至于整个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来说至关重要。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一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行业标准既《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过渡系统格式规范》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过渡系统数据规范》为标准,依托企业法人甘肃信息资源库,已初步建成甘肃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系统向社会公众提供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信息查询服务,包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目前,我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运行良好,对市场主体信用信息通过系统向全社会公示,起到了对市场主体披露信息的监督作用。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全省系统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简政放权政策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省上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国务院前置审批目录尚未清理完毕;部分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对注册资本认缴制认识不到位,在享受认缴权力的同时不清楚自身应尽的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改革后监管面临的问题较多,监管理念转变不够,国务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条例》尚未颁布,对违法违规企业的限制措施尚不明朗;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尚未与其他部门实现互联互通等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使工商系统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简政放权政策深入人心,在更广更深的层面激发社会投资热情;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解决登记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推向深入,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篇2:

行政审批科成立以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纠风正纪促跨越”活动和大科室制改革的有关要求,认真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积极开展各项职能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全面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1、一切以企业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强化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的意识,不断强化服务企业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意识,明确企业的需求就是科室的追求,企业的想法科室就要尽力去想办法,提高了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未发生向企业设置门槛,刁难企业的现象。

2、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都是根据科技计划指南提前指导企业编写申报材料,按时向上申报,企业未能按时报送的,都是尽力向省厅争取延长时间。开展科技成果鉴定,都是反复指导企业修改材料完善材料,力争帮助企业通过专家评审。申报科技项目、开展科技成果鉴定、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等工作从未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3、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转变工作作风。逐步完善了审批科服务企业办事规程、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廉洁办事若干规定等制度。科室成员定期交流工作心得,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照照镜子,洗洗脸,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4、干干净净为企业服务,杜绝一切吃拿卡要现象。坚决反对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良习气,坚决与一切违反“纠风正纪促跨越”活动和“企业评科室”活动要求的错误行为作斗争,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不设“小金库”,不搞乱摊派,也没有设立中介组织向企业进行收费。

通过自查,审批科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局党组的要求,做到了廉洁办事,依法行政,高效服务,当前干部队伍中风清气正,激情勃发,思创新、谋发展、促跨越的劲头很足。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虽然主流是好的,但是也依然存在着一些瑕疵,比如个别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服务意识还不强;由于审批科成立时间较短,少数干部业务水平还有差距;工作中思维惯性大,习惯于按老办法老套路办事,创新意识,进取精神还有待提高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完善提高。

针对存在的不足,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理论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认真学习经典原著和中央政策文件,努力在把握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同志学,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通过学习,促进科室人员进一步确立理想信念,巩固宗旨信仰,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识别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真研究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运用市场的观念、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扑下身子,掌握真实情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写出有事实、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为地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强化责任意识,把综合协调的工作重心放在抓落实、求实效上,准确把握具体事项的落实情况,深入分析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为领导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强化创新意识,对领导关注、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争取解决几个问题,形成几个亮点。

三是认真落实“五项制度”,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实处。实行岗位责任制,根据科室工作职责和今年任务目标,全力推动国家高新区建设;通过科技招商,力争引进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45亿元;全年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40项,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达到1亿元;促进汉孝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组织较大规模的汉孝产学研活动3次以上,转化重点科技成果10个。实行首问负责制,凡服务对象到本科办事,首位接待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负责人,首问负责人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要立即受理;不属职责范围内的,要做好“引路”工作;不属于本科职责范围内的事,要做好解释、联系工作。实行服务承诺制,要将科室服务内容、程序、责任、完成时限和服务标准等事项作出公开承诺,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承诺事项的落实,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限时办结制,对于紧急事项4小时内处理完毕、一般事项1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需要协商事项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等待向上级请示事项,待上级明确回复后1个工作日处理完毕;各种事项要分别规定办结时限,做到日常工作有序推进,重大事件处置不过夜,重要问题协调不隔天,重点事项办理不延期;对于服务对象、相关单位及上级机关要求办理的事项,在要求明确、手续完备、材料齐全且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遵循便民、高效的原则,严格按规定时限办结。实行“四不”工作制,大力推行“办事不在我这里受阻、工作不在我这里出错、任务不在我这里耽误、群众不在我这里冷落”的“四不”工作要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和公仆意识,努力克服责任不明、落实不力、能力不强、效能不高、服务不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