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园丁与木匠》读后感

《园丁与木匠》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9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园丁与木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园丁与木匠》读后感

《园丁与木匠》读后感1

摘自艾莉森高普尼克《园丁与木匠》这本书中的一些感触深的句子以及自己的读后感悟。

教育孩子相当于管理花园,这实在是一个恰当又精妙的比喻,两者都是生命的孕育和成长且有着诸多的不可控因素。作者将不同的教育观念喻化为“园丁”和“木匠”,形象可感。

园丁式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注重创新性,让孩子学会主动探索世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木匠式教育:讲究所谓的方式方法,按照固定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掌握式”学习教育。

文章中的很多观点都给我诸多的启示。

1、工作和爱使生命值得度过。

以前浅薄地认为,工作就是为了改善生活,提供物质基础,然而,这只是工作最为表面的作用,对于工作全身心投入的那份专注,工作中完成挑战后的那份成就,工作焕发出与众不同的那份光彩,工作中呈现的那份无可替代的价值,都让我们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加有味道。

2、爱没有目标、基准或蓝图,但爱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是为了改变我们所爱的'人,而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蓬勃发展。爱的意义不是塑造我们所爱之人的命运,而是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命运;不是为了向他们展示道路,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哪怕他们所走的道路不是我们想选的,也不是我们能为他们选择的。

生活中,对待我们的爱人,总是先入为主想要把自己认为的好强加给对方,却从不考虑对方是否需要,这种做法在父母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他们总是急于将他们“宝贵的人生经验”传给自己的孩子,过去的经历和他们固有的认知影响着他们的想法和看法,出于爱,他们舍不得孩子走弯路甚至是“歪路”,但是他们忽略了,经验是没法代替经历的,孩子如果全部按照父母经验来,那只是走了一遍父母的老路,像复制品一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那是父母的人生,不是孩子自己的。

3、学龄前孩子的进化任务是尽可能广泛地探索各种可能性。这种探索让孩子发现了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将在他们成年后支撑起他们做事情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孩子探索世界的权力早已经被大人们剥夺了,这么做是不对的,那么做是不允许的,这样太危险,那样真辛苦,总有一堆理由制止孩子们的探索,以至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和能力,成为了“理所当然接受”的机器。索的欲望和能力,成为了“理所当然接受”的机器。

《园丁与木匠》读后感2

《园丁与木匠》是艾莉森·戈普尼克的最新作品,这本书的内容是说:为人父母,不是工作,不是木匠做桌子,重要的不是技巧;为人父母,是园丁种花,本质是爱;这种爱的目的,是给予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一个安全、温暖、自由的环境,使孩子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了如何养育孩子。她解释了现在流行的教养乃是最大的谎言,是像木匠一样,按照精美的图纸将孩子打造成特定的样子,即使手艺再精湛,教育的结果也是不成功的。而理想中的父母,应该像园丁一样。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空间,时不时根据需要进行修剪,任由孩子生长。即便结果不是预期的,也许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全文先介绍了什么是父母,什么是孩子,爱的三面手(父母、祖父母、异亲)的教育意义,进而又从看、听、玩、练四个角度说明了如何教育孩子,最后结合现状——科技,讲述了科技与孩子的关系。一些观点非常新,也许并不一定很实用,但是从理论或者理念上带来些启发。

什么是木匠思维?即木匠是一种工作,是根据我的想法、我的品位、我的技术、我的蓝图,制造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架,制成品的优劣可以用来判断木匠技能水平的好坏。园丁思维则是不去改变孩子,而是给予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一个安全、温暖、自由的环境,或者说一个“花园”,在这个花园里面,一个生命层层绽放,最终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他会塑造自己的命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尽量不要用成人的视角去看孩子看到的世界,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的视角。

让我感觉比较震撼的是书中对童年的解读,让我有了新的认知。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童年的重要性,也知道要让孩子童年快乐的成长,但是为什么会有童年呢?用罗胖的话说,“什么是童年?童年期是整个文明,整个社会,对于人生一个阶段的赦免”。身为父母,只要我们都能像园丁一样,去努力创造一个生态系统,只是保证土壤肥沃,空间安全,花园的花草就能以各种我们预想不到的方式自行应对环境的变化,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这就是童年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