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孩子的宇宙》读后感大纲

《孩子的宇宙》读后感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9W 次

每一个孩子的眼神,都是熠熠生辉,不说话的时候灵动异常,一笑之间万物开花,喜欢的话题会滔滔不绝,而当他不愿意说话分享时,他们的小小脑袋里,装着些什么?他们告诉成人的,常让我们觉得他们纯真又天真,可他们没告诉我们隐藏起来的会是什么?回想着儿子,有的时候,他会迫不及待喊“妈妈-妈妈”,可一会儿之间,他又会说:“算了,没事了”,他想表达什么?他在躲避什么?以前总认为孩子就是一个孩子,他们的小心思都逃不了我们成人的手掌心,我们想让他们照着我们的想法去做,简直易如反掌,纠正起他们来信手拈来,这是作为成人的我的想法,认为孩子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好像就成了我的附属品。不过孩子慢慢长大间,我发觉真的不是这样的。尤其看了《孩子的宇宙》一书,更是觉得汗如雨下,看似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他的每一份举动都隐藏着深深的含义,我是否关注到了?他隐藏了多少秘密,不愿与我分享;他又有多少苦恼,我没有发觉到。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在我的关注下,可他的思想,他内部的想法是如同他外部表现如此明朗吗?看完这本书,我不敢做肯定的回答。

《孩子的宇宙》读后感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遇到的事情,对待事情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双胞胎的兄弟姐妹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发展。《孩子的宇宙》一书中,从孩子与家人、孩子与秘密、孩子与动物、孩子与时空、孩子与老人、孩子与死亡、孩子与异性七个方面,无数的真实事例,讲述每一个孩子心中的世界,以及他们的外部表现。他们心思之灵活、广度之宽,他们的想法之久远、深度之深,都是作为大人的,我无法预料的。现在想一想,每个孩子长大成人,每一件微小的事件,都在改变着他们,都是他们成长本身存在的.未知变化。有一些成因是作为成人的我们而导致的,比如我们自以为是的“善意”——“为了你好”而去改变孩子,让孩子按照我们意图去发展,这样的事例身边就有很多,就如书中所说,这样打着“善意”谎言的帮助,实则把孩子逼上绝路,成人的想法是希望对方屈服死掉,代表“之前的”孩子的死亡。有些孩子屈从改变渡过这一艰难时期,有些孩子则会颓唐下去,沉寂不再存有梦想。如果真的要保护孩子的梦想,与其善意的逼迫,不如爱意的引导,给孩子发泄的窗口。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动物,与其说动物是孩子的分身,不如说是孩子呼吸的窗口,孩子也需要一个倾听者,或是心灵慰藉的地方,而动物们就填补了这样的空缺。作为动物,不用说话回答,只需要静静聆听,用最真挚的热情(比如摇尾巴)去回报,这些都是作为成人的父母做不到的。还有一些成因则是他们必须经历的,再多保护都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对待异性:在孩子三、四岁时,已有了性别的认知;到了小学时,有了明确的性别区分认识,对待异性,孩子们开始了有了懵懂的试探,有意识的接近;到了高年级,青春期的萌动,存有了爱慕之心,这些都是孩子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作为成人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帮助他们成功度过对待异性之关呢?书中举例,英格与妈妈作为情敌因外部事件,而使生活扭转走向正轨,高中女生A子,心中爱慕心中的“小王子”,满腹热情,却被小王子冷漠回复,撕碎课本、大哭到自我修复。孩子心中有了爱慕的人儿,知道这是一个别人不愿捅破的秘密,产生了烦恼这一过程,有的时候需要外部干涉、正面引导,有的则需要成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而我们很多中国家长最常做的则是大惊失色,大张旗鼓,如临大敌,强烈制止。殊不知越是禁止,孩子越是反抗,结果蹉跎了多少孩子的一生。爱慕别人这一秘密是用来保护的,虽然是大家都熟知的秘密,也需要大家一同维护保护这个孩子的心灵。给与孩子静静的空间,让他们自我消化,这就是最好的陪伴。

孩子所看到心中所感受的宇宙是如此神秘,展开有着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想象的世界无边缘,想象的内容之丰富,都是成人无法估量的。面对孩子的宇宙,要满怀爱意去接纳包容,满怀爱意去聆听引导,满怀爱意才会有最佳的解决办法。孙莉莉老师说,成长是一个渴望被看到的过程,被大人看到,被同学看到,被喜欢的人看到,时间久了,成长就是一个渴望被自己看到的结果了。我要说,孩子的宇宙也是一个需要被看到的历程,被成人看到,需要成人内心重视而外表轻松对待;被同学看到能给予支持与帮助;被喜欢的人看到,也就仅仅是看到而已,也许就不需要回应。

认识到孩子的宇宙,承认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给与孩子正确的帮助,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我愿每一个孩子的小宇宙都能绽放灿烂的光彩,爆发小宇宙最大的能量。我相信,每一个大人心中也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小宇宙,保护它爱护它培育它,让它时刻充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