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51W 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儿歌,读准“菜、奶、衣、鸟、哝”的发音。

2.运用看图讲述的方法,尝试在“连环式”的摆放中学习儿歌的内容。

3.体会儿歌诙谐、风趣的特点。

4.通过图片理解儿歌内容,并能根据儿歌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学习朗诵儿歌,读准“菜、奶、衣、鸟、哝”的发音。

尝试在“连环式”的摆放中学习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根据幼儿用书画面自制小图片:板凳、娃娃、小猴、公鸡、豆虫等。

2.将图片以“连环”的方式排列在黑板上。

3.小板凳歪歪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儿歌中的物体、动物、人物。

1.出示小板凳的图片

教师:小朋友,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椅子、凳子......)

教师:这是一个小板凳,请你猜一猜小板凳上会坐着谁呢?(小朋友、小猫、小狗......)

教师:小朋友们猜得都不错,那到底坐着谁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板凳歪歪》,请你们听一听儿歌里小板凳上都坐着谁?

2.播放《小板凳歪歪》课件,引导幼儿说一说课件中出现了哪些内容?

教师:刚才你听到儿歌里的小板凳上都坐了谁?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小图片,帮助幼儿巩固儿歌内容。

3.教师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幼儿一一认识图片中的物体。

教师:刚才听到的儿歌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东西,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吧。(以儿歌中的句式带领幼儿一起念一念。)

4.引导幼儿练习准确地学说。

教师:这首儿歌中的词都非常有趣,我们小朋友在念的时候一定要念准了,不然儿歌就不好听咯。

二、教师通过“抽”、“摆”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边摆放、抽取相同内容的图片,边朗诵儿歌。

2.教师强调操作图片的动作,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动作,自然地感知儿歌连环式的结构。

3.教师在幼儿有节奏地拍手伴奏下,再次朗诵儿歌一遍。

三、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引导幼儿看图片朗诵儿歌。

2.引导幼儿运用对诵、接诵的方式学习儿歌。

四、鼓励幼儿通过“给你给他朗诵”的方式再次朗诵儿歌。

教师自然地引导幼儿相互对同伴念儿歌。

小板凳歪歪(儿歌)

小板凳歪歪,里面坐个乖乖;乖乖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梳头,里面坐个小猴;小猴出来穿衣,里面坐个公鸡;

公鸡出来打鸣,里面坐个豆虫;豆虫出来咕哝,咕咕——哝!

活动反思:

《小板凳歪歪》是一首诙谐有趣的绕口令式的儿歌。儿歌的内容生动活泼,虽然有点长,但是每句都有押韵,念起来也很容易上口,很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活动时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我说:“今天又许多好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啦,看看有谁呢?”然后出示图片,第一张是一张小板凳,以前我也碰到过这个问题,在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时”小朋友就说这是“椅子”不会说“板凳”(在我们这个地方很少说“板凳”的),但是这次问下来,李惠媛说这是“板凳”,于是我就接着引导下去。

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学念儿歌,这是儿歌学习活动中重要而又枯燥的一个环节,幼儿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而且儿歌的语言情感可跨性大,这就要求朗诵应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以往活动中,我也明显的发现,朗诵的次数多了孩子就没有兴趣,可是不进行集体朗诵孩子无法感受儿歌的语音、语调、语气…… 于是,我通过“抽”、“摆”图片的方式来引起孩子的注意,让孩子觉得这是图片在和自己捉迷藏,帮助孩子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学习儿歌内容。孩子们通过趣味的朗诵,学习和体验着儿歌的趣味,不知不觉中走入到儿歌的美妙境界中。

小百科:中国传统的小板凳,它美观大方,经久耐用。制作板凳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麦管,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2、发展对色彩的想象力,体验吹画过程带来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颜料(红、白)、小麦管、黑色卡纸、麦秆。

活动重难点:

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有一幅画要给你们看看。(教师出示范画)老师画的是什么呢?

2、师:小朋友说的都对,那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认识小麦管

1、师:这幅画是老师吹出来的,这就要请一位好朋友了,咦,这是什么呢?(出示小麦草)这是小麦的家,老师用剪刀剪了一小节,这就是我们吹画的好朋友——小麦管

2、师:那要怎么吹呢?我们先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嘴巴对着手心吹,有没有风?

3、师: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吹画了。小嘴巴对着小麦管的一头,另一头对着颜料,用力吹一吹,上吹吹、下吹吹、这边吹吹、那边吹吹,可以往各个方向吹一吹。

4、请一名幼儿示范

三、幼儿操作

1、请幼儿回到座位旁边,每人一根小麦管,老师为幼儿的纸上滴几滴颜料。

2、重点指导幼儿进行吹,而不是吸

四、展示

师:小朋友吹得都很棒,谁来说一说你吹得是什么画呢?

五、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等画干了之后可以把我们吹得画拿到教室给小朋友一起看看,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择麦秆作为材料,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对于农村,麦秆很常见,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活在家人的庇护下,很少见过麦秆,加上玩颜料宝宝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本次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利用小麦管进行吹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不大,有些小朋友能很好的吹出美丽的画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操作的纸选择不当,导致颜料不能很好地吸收;颜料调的不稀,有些小朋友吹不动颜料。第一次上科研课,虽然失误很多,但也给我积累了一些经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感受故事中蜜蜜乐于分享的快乐。

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说短语“X色的气球像XX”。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蜜蜜分气球》故事音频及图片。

材料准备:红、黄、绿、蓝、紫气球各一个。

活动过程

出示材料“气球”,引出活动主题。

老师手上拿着什么东西?(气球)

一共几个气球?分别是什么颜色?

小猫蜜蜜有5个颜色不一样的气球,她会和谁一起玩气球呢?我们一起去故事《兔一一分气球》中寻找答案吧。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蜜蜜分气球》,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尝试学说短语“X色的气球像XX”。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一段。

蜜蜜妈妈送给小猫蜜蜜什么礼物?

这些气球分别是什么颜色?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二段。

小猫蜜蜜将红色的气球送给了谁?红色的气球像什么?(红色的气球像太阳)

蜜蜜将黄色的气球送给了谁?黄色的气球像什么?(黄色的气球像鸭梨)

蜜蜜将绿色的气球送给了谁?绿色的气球像什么?(绿色的气球像西瓜)

蜜蜜将紫色的气球送给了谁?

紫色的气球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蜜蜜又将什么颜色的气球送给了壮壮?蓝色的气球像什么?(蓝色的气球像天空)

3、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三段。

美美老师为什么要把一束吹好的气球送给小猫?

小结:因为小猫蜜蜜把自己的气球分给了小伙伴,美美老师夸蜜蜜是个好孩子。

播放故事视频《蜜蜜分气球》,引导幼儿复习短语“X色的气球像XX”并评价故事中的蜜蜜。

红色的气球像什么?黄色的气球像什么?

绿色的气球像什么?蓝色的气球像什么?

你喜欢小猫蜜蜜吗?为什么?

如果你有好玩的玩具或食物,你会和谁分享?

小结:我们都喜欢小猫蜜蜜,因为小猫蜜蜜懂得分享,我们也要像小猫蜜蜜学习,乐于分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幼儿看见不同颜色的物品,鼓励幼儿说“X色的XX像XX”。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有勇气在同伴面前大声说话。

2、能用“我叫XX,今年X岁,我是X孩子,喜欢XX”句式介绍自己。

3、了解男女面貌中的性别特征,学会判断性别。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大胆发言,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能用“我叫XX,今年X岁,我是X孩子,喜欢XX”句式比较连贯说话。

  活动准备:

男、女布娃娃。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话导入

出示男女两个布娃娃,请幼儿说说性别,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二、认识自己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姓名、性别、年龄、喜欢什么?

2、请全体幼儿找到旁边的同伴,相互说说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告诉同伴自己喜欢什么?

  三、游戏互动

幼儿在活动室自由站起, 在《找朋友》歌声里,随歌词提示找一个同伴,歌声停止后相互介绍自己。游戏重复多次,引导幼儿找不同的朋友相互介绍。

  四、结束活动

1、幼儿随歌声找凳子做朋友回到座位。

2、采访个别幼儿:你在游戏里认识的新朋友有谁?叫什么名字?几岁?喜欢什么?

3、任务:回家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介绍自己。

  活动反思:

少一半的幼儿对教师的提问能积极反应,大部分幼儿比较被动,需要鼓励和再次引导。大多数幼儿能简单自我介绍,在游戏互动环节里,幼儿都能参与活动,在旦表述时语句单一,缺完整、连贯说话的表达能力。所以,有勇气在同伴面前大声说话、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述还需要在不同的领域教学中渗透能力培养,多给幼儿表达的机会。

小百科: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我介绍好不好,甚至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及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同时,也是认识自我的手段。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剥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伙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小碟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

2、口袋1个,若干橘子。

活动过程:

一、摸口袋。

1、摸一摸。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了些什么呢?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咦?哪位小朋友坐的好,端正,我就先让你来摸摸)-引起参与活动的兴趣。

2、提问:师:“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呀?”幼:“圆圆的。”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呀?”幼:“软软的、不太光滑。”(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还是不太光滑的呀?

幼:不太光滑。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来代替不太光滑,粗糙的。)师:“那它究竟是什么呀?”

师:“是橘子吗?我们来看一看。”(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把橘子拿出来。)

二、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师:“你们看过哪些颜色的橘子呀?”幼:“绿色、黄色、黄色加绿色、橘黄色。”

2、看一看:提问:

师:"那橘子是什么样的呀?"

幼:"圆圆的、扁扁的。"

师:"那我们把话连起来说一说好吗?"

幼:“好。”

师幼一起说橘子是圆圆的、扁扁的,身上还有肚脐眼和按钮。

三、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1、师:"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呀?"(说什么的都有)

2、师:"那我们把它剥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

3、师:"我们先从哪一面开始剥呢

4、师:"那老师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这面开始剥好剥些。"(一边剥一边说;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剥开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

幼:"花。"

师:"花儿花儿开开,哎,开出了什么呀?"

幼:"橘子。"

师:"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老师:恩,橘子剥开来,里面的瓤弯弯的,像月亮,像小船。

四、游戏剥橘子。

师:"今天啊桌子上来了许多的橘子宝宝,它们有大、有小,我们来开始剥吧(师:"我们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放在盘子里哦!"

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老师:哎?剥好的小朋友可以先等一下,我们等其他小朋友都剥完了再一起吃好吗?"

师:"那我们来尝一尝。"

老师:"小朋友们刚才都尝过了,谁来告诉我,"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

幼:"酸酸甜甜的。"

六、引导幼儿说一说。

师:"小朋友你们还吃过哪些东西是用橘子做的呀?"

幼:"橘子罐头、橘子糖、果冻、橘子汁、棒冰等。"

师:“小朋友们真棒,说出了这么多橘子做成的食品。”

教师小结:

橘子可以做出这么多好吃的,我们的橘子皮也是有用的哦!(它可以用来泡茶、放在冰箱里面除异味、预防晕车、治咳嗽、可以用来做菜、煲汤)小朋友们可以回去想想橘子皮能做什么?下次我们在一起分享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