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96K 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五个蛋糕分给两个小朋友,找出所有的分法。

2、愿意与同伴合作,互相分享不同的分法。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玩具小蛋糕,盘子,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绘本故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绘本故事《蛋糕长大啦》,并创设分蛋糕的情境。

教师:绘本里的佳佳上一次蛋糕没有做成功,可这一次她的蛋糕做成功啦!一共做好了5个小蛋糕。刚好,佳佳的好朋友琳琳和小茂来找佳佳玩,佳佳准备把这五个蛋糕全都分给琳琳和小茂吃,你们能帮助佳佳来分蛋糕吗?

二、操作实物进行分解

1、幼儿自主分解,记录自己的分法。

师:请小朋友自己试着将蛋糕分给琳琳和小茂,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2、集体分享自己的分法。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看看大家的分法一样吗?

3、比较不同的分法。

师:有的小朋友有两种分法,有的小朋友有三种分法,那你们是怎么分的?

三、梳理经验

1、将所有的分法罗列,请幼儿寻找规律。

2、再思考还可以怎么分?如何分才不会漏掉?

教学反思:

一节课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就是把最基本的要素提供给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动手。整体看来,这节课的效率不错,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不错。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观察、操作学具,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教师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师:今天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你们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到底是谁的。(请幼儿尝试摆放)

(3)(出示细线条卡片,请幼儿尝试摆放)师: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教师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们,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学之处,在于它能针对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帮助幼儿发展潜能。敏感期有感觉器官精练的敏感期和肌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在感觉的敏感期内,孩子会以他的视觉、触觉去学习分辨物体的尺寸、大小、颜色、形状等。本次“方形兄弟”的活动。正是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设计的。但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蒙氏活动。又有别于我们当前幼儿园的一般教学活动,它是蒙氏教育思想和《纲要》理念的一个结合。它利用蒙氏教具(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这一载体帮助幼儿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此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的命名和导入部分

设计者将毫无生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兄弟”,将枯燥的形状拟人化、游戏化,这样能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学习活动从一开始就让幼儿感到亲切、好玩,激发了幼儿探讨的兴趣和欲望。

2、活动充分给予了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幼儿通过触摸两个方形来感知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典型特征。并且通过触摸比较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体现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感知、自己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教育理念。

3、嵌板与卡片的配对练习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了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同时,配对的练习又是分层次的。从实心到粗线图再到细线图,逐步增加难度,幼儿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操作才能解决问题,这种由易到难的卡片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思维判断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

教材分析

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数学符号“>”“<”“=”则是用来指称一定数量关系的标志,可以将数物关系一目了然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数字,中班幼儿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物品,初步了解用一一配对的方式可以比较数量的大小,在与同伴游戏中开始通过数量关系比较两数的大小(例:分饼干、分积木)。4-5岁幼儿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但是他们很少接触到数学符号和用词语描述,比较两数的大小的经验(例:比较5和3,能够说出“5大”,但是不能用语言描述“5大于3”;比较2和2,能够说出“它们俩一样多”,但是不能用词语表述2等于2)。为了让幼儿理解“>”“<”“=”意义并更好的运用于实际操作问题中,我选择了用数学符号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大小,作为本次活动内容。

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我将活动重点等为:学习用符号和词语比较两数大小。难点定为:在实际操作中以一一配对的方式比较实物的大小。

设计思路

本次通过以下6个环节带领幼儿体验科学活动的魅力。即:说—论—练—比—玩—享。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学符号“〉”、“〈”、“=”。

2、学习用符号和词语比较两数的大小。

3、尝试以一一配对的方式比较实物的大小。

4、体验用数学知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

小猴淘淘分水果的PPT;数学符号卡“〉”“〈”“=”;苹果、草莓、梨、香蕉、小猴、“>”“<”“=”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发现问题所在

1、播放PPT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小猴子淘淘也喜欢吃,可是今天它面对一堆水果,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咱们一起来问问它。(小猴子你怎么了?)

2、倾听苦恼

(小猴淘淘的声音: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水果,可是我不知道每种水果够不够,也不知道该怎么分)

小结:原来它在为分水果发愁呢。

二、同伴讨论找出解决办法

1、商讨方法

幼儿与同伴商讨如何帮助淘淘分水果。

师:你们有好办法吗?快和你身边的小伙伴说说。

2、发表看法

师:谁来说说你的办法?

个幼表述自己的方法。

小结:你们的办法真不错

三、课件展示一一配对点数

1、自由点数

师:咱们把散在地上的水果排列整齐,再来点数一下。

提问:看看有多少只猴子?有多少个草莓/根香蕉/个梨?

2、对应排列

幼儿点数一一对应排列的实物。

师:你们还记得这种点数的排列方式吗?(一个猴子对应一个水果排列,一一配对)我们一起数数。

小结:算上淘淘,一共有三只猴子,三个草莓,两根香蕉,四个梨。

四、大小比较认识数学符号

1、操作对比

师:我们就用一一配对的方法,先来帮淘淘分草莓,请拿出草莓和小猴子,其他的水果放在袋里。

播放PPT,幼儿操作小猴和草莓操作卡,点数对比它们的数量。

2、认识“=”

提问:你们发现什么了?

师:小猴子的数量和草莓的数量是一样的,可以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出示“=”)它“=”是等于号,也就是3等于3,你们也找一找。(详细讲解等于号)(淘淘:原来等号两边的数量是一样的,这么看来,我们每个人可以分到一个草莓吃,是吗?嘻嘻谢谢你们。)

师:你们用一一配对的方法帮淘淘分好了草莓,咱们继续帮它分香蕉。

3、认识“>”

播放PPT,幼儿点数猴子和香蕉的数量。提问: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谁大?谁小?)

师:有3只小猴子,2根香蕉,也就是(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可以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出示“>”)这个符号“>”叫大于号,即3大于2,你们也找一找。(详细讲解大于号)(淘淘:你们摆的真清楚,这下我看懂了,大于号张大的嘴巴对着量多的一边,是这样吗?唉,这么看来香蕉不够分,那我就让爸爸妈妈先吃吧。)

师:真是只谦让的小猴子

4、认识“〈”

播放PPT,幼儿点数小猴子和梨的数量。

师:这次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

师:还是3只小猴子,有4个梨,也就是说(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少),可以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出示“〈”)这个符号“〈”叫小于号,即3小于2,你们也找找看。(详细讲解小于号)(淘淘:原来小于号的小尖嘴对着量少的数,是这样吗?这么看来我们不仅每个人能分到一个梨,还能剩下一个呢。猴爸爸猴妈妈一同说:你是个礼让的好宝宝,剩下的一个奖励给你。)(淘淘:这3个数学符号可真有用,用它们就能清楚的比较出数量的大小,看来我也要好好学习它了)

小结:我们用这3个有趣的数学符号“〉”“〈”“=”帮淘淘分好了水果。

  五、幼儿操作,实物配对比较

1、思考问题

师:淘淘请来了他的好朋友们,看一看他准备的水果够分吗?

2、幼儿解疑。

(淘淘录音:原来是这样呀,谢谢你们动脑筋帮了我这么多忙,我吃饱了咱们来玩比大小的游戏吧)

2、操作材料

师讲解比大小游戏的要求,幼儿操作材料,并与教师、同伴交流。

3、表达见解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

小结:看来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大小是难不倒你们了,淘淘可羡慕你们了。

  六、分享成功,感受助人快乐

1、感受快乐

(淘淘录音:你们懂得的数学知识可真多,谢谢你们帮助我还让我学到了知识)

师: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帮淘淘解决了分水果的难题,现在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体验成功

结束:你们用数学知识帮助别人,还能玩有趣的比大小游戏,可真棒。

延伸: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帮助更多的人,好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添去的方式得到相应的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7的数量。

2、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猫图片一张,小鸭子、小鱼、小老鼠图片若干。

2、小圆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能运用添去的方式得到相应的数量,进一步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复习1—6的'数量,感知数量7。

“今天是猫妈妈的生日,我要送妈妈礼物,送什么好呢?妈妈最喜欢吃鱼了,我带你们去钓鱼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啦?”(小河)

1、观察小河边的景色:幼儿发现有相同数量(数量7)的树、花、草。请幼儿说出名称和数量。

2、这些东西都是7样,那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数字7还可以表示什么?

  二、小猫钓鱼,运用添去的方式感知数字7。

“小鸭子游累了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6只小鸭)?有几条小鱼?(少于6)”

1、 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

2、 一只小鸭吃一条鱼,那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办法?(添上**小鱼)

3、 这时,又游来了一只小鸭子,现在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办法?(添上一条小鱼)

4、小猫钓鱼

“呀,鱼要被小鸭子吃光了,我要快点钓鱼了。”“哇,小鱼上钩了,看看我钓了几条鱼?”

(1)观察小鱼,知道钓到的小鱼数量。

(2)把钓到的小鱼装入鱼筐(知道要按7添上小鱼)(鱼框上有数字7)。

  三、猫捉老鼠

“真高兴,钓了这么多,回家咯。咦,谁的声音?(老鼠)家里有许多的老鼠,请你们帮忙抓老鼠,好吗?可是,你们看看这只老鼠身上的点都太多了,怎样才能把他们变成7呢?”(把抓到的老鼠按数量7将身上的点划去)。

个别幼儿操作:根据数量添上或划去身上点,并装入筐。

  四、礼物——花,复习4—7数量的感知

“我送给猫妈妈的礼物有了,那你们的礼物准备好了吗?”“为了谢谢你们帮我抓老鼠,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花,可是花瓣要你们自己做。一定要按上面的数字贴。”(数量为4—7)

1、幼儿制作,并相互检查花瓣的数量。

2、请幼儿把礼物给小猫看看,检查幼儿的操作结果。

五、活动延伸:送礼物

“让我们一起把礼物送给我们的好妈妈。”

设计思路:

正确感知7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内容之一,这一活动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认识7 这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的数量,也就说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将数学知识展现在幼儿感兴趣的卡通人物身上,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更加积极投入,同时感受到相关的内容。

设计意图

1、通过创设情节,让幼儿产生活动的兴趣。

2、观察、感知相关的数与数量的关系。

3、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活动的主导性留给幼儿,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4、将活动内容穿插在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相关的知识经验。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将“添上”“划去”有机结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

2、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春天背景图一张,图片1个春姑娘,2朵花,3只小鸟,4只小白兔,1-4的数卡,三只礼品盒;幼儿人手一份1-4的点卡。

活动过程

1、看一看师:春天到了,春姑娘来了(出示背景图),我们来看一看有几个春姑娘(1个)(师出示点卡1)。花儿也开了,(师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朵),,(师出示点卡2),小鸟也飞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小鸟,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3只)。(师出示点卡3),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4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4只)。(师出示点卡4)。

小动物们玩得很开心,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玩。小动物们给小朋友准备了几份礼物,小朋友们想不想要礼物啊?小动物说要和小朋友做个游戏,只有小朋友完成了游戏才能得到礼物。

2、动一动游戏:听音找点卡。

师:老师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份点子卡片,请小朋友竖起耳朵听仔细,老师拍了几下桌子,你们就找出几的点子卡片。

3、摸一摸师出示三只礼品盒:"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三只礼品盒,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盒子里是什么?"。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余幼儿一起验证。

4、结束活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师:小动物们玩得正高兴,突然啊,老狼来了。老狼要把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们都抓起来。老狼说:"你们陪我玩个游戏,玩的好我就不抓你们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到前面来,小朋友们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师回答几点,小朋友就找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装成石头的样子,这样老狼就不会抓到小朋友们了。

小朋友们玩的开心吗?其实啊,老狼也只是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并没有恶意。我们原谅老狼了好不好?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教室内、家中4以内的物品,巩固按物数数的方法,并说出总数。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中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品的两个特征分类。

2.尝试自己制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的和小的红、黄、蓝、绿色圆形卡片、三角形卡片及正方形卡片若干块。

2.小篮子。

3.分类提示标志。

活动过程:

1. 出示形状卡片,请幼儿描述它们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2. 老师先将两个分类提示标志贴在一个小篮子上,请幼儿按照标志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卡片放入篮子。

3. 将其他的分类标志两两贴在每个小篮子上,请幼儿按照形状、颜色、大小其中的两个标准进行分类。

4. 请幼儿尝试自己制定包含两个特征的分类标准,并把相应的分类提示标志贴在小篮子上,对卡片进行分类。

活动评价:

1.能按物品的两个特征来分类。

2.能按自己制定的两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复习1—5的序数,能用序数词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加深理解序数的含义。

2、能够根据方向卡的提示,沿不同方向给物体排序。

【活动准备】

情境挂图、动物磁性卡、1—5数字磁性卡两套,方向指示卡,红、黄、蓝三色火车头卡片和配套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直观感知。

(一)、师: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地方,那里有小火车、摩天轮、过山车……猜猜看是什么地方?(儿童游乐场)来,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出发喽!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

(二)(出示情境挂图)

师:游乐场到了,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幼儿互相交流后,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1、提问:

①火车头是什么颜色?(变换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多方位思考问题)

②从火车头的方向数第一节车厢是什么颜色?谁坐在里面?

③蓝色车厢是第几节?

④第五节车厢是什么颜色?

⑤第三节车厢里没有人,它去哪儿了?(胖胖猪在过山车上),从而引出下一个环节。

2、提问:

①从下往上数胖胖猪坐在第几个座位上?

②贝贝羊的座位排第几?

③如果从上往下数,第几个座位是空的?

④胖胖猪排在第几?

3、师:我的一个好朋友叫“小美丽”,她穿着一件漂亮的黄裙子,手里拿着红色的汽球,她也在游乐场里玩,可是我现在找不到她了,小朋友们能帮我找一找吗?

提问:

①从售票亭的方向数,“小美丽”排在第几?

②排在第一的是谁?

二、利用教具操作演示。

1、师:还有几个小动物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它们是谁呢?(教师一一出示胖胖猪、宝宝兔、嘟嘟牛、贝贝羊、乐乐龟,散乱地摆放在磁板上,请小朋友给它们排排队。)

2、出示“→”标志卡,把“→”卡放到小动物的左侧

提问:现在我们从箭头的方向数,谁排在第1?(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放在该小动物的下面)依次给其它小动物排序,送上数字卡。

3、变换箭头方向和小动物的位置,练习双向排序。

三、幼儿体验,巩固加深双向排序

1、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站成一排,其他小朋友的手里拿有一张数字卡片。

师:老师要变魔术了(手拿“→”卡片站在小朋友的左侧)提问:从箭头的方向数,XX小朋友排在第几(第2),请下面手拿数字2的小朋友把数字宝宝送给他。请其他幼儿将手里的数字卡片送出去。

2、将“→”换成“←”,另选一组幼儿练习双向排序。

四、游戏:小朋友们,刚才你们是怎么来的?(坐火车来的)现在我们要坐火车回家了,谁愿意来当火车头?(请3名幼儿到前面扮演火车头,分挂上别红、黄、蓝色火车标志卡)。

发给其他幼儿每人一张火车票,请幼儿根据颜色和数字按顺序上车,请小朋友互相检查一下,是否正确。“出发喽!”随音乐开车离开。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了解0所代表的概念。

2、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数字"0",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作力。

3、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用处。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五只小猴荡秋千》手指谣。

2、五只小猴荡秋千图片。鳄鱼一只(手偶),0~5数字卡片及对应数量的小猴图片。

电视遥控器(频道),温度计(温度),计算器和手机(数字),尺子,微波炉和洗衣机(时间)旋钮上数字"0"图片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教师出示小猴荡秋千图片,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和幼儿一同玩《五只小猴荡秋千》手指游戏:

五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四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三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两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一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没有小猴荡秋千~随着游戏结束,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是否发现小猴子越来越少了?

(强调最后一句:没有小猴荡秋千)--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呢?

(被鳄鱼吃掉了)

(2.)重复手指谣,根据手指谣内容依次出示小猴图片及相应数卡5只→4只→3只→2只→1只→没有

(3.)提问:"没有"怎么表示呢?

(引出"0"的概念,"0"就是没有)

2、认识数字"0"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作力。

(1.)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0"像什么?

(2.)引导孩子上台画一画。

3、认识数字"0"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处。

(1.)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说说"0"的其他含义。

--没有一只小猴子了,我们可以用"0"表示,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呢?它用来表示什么?

教师根据图片进行小结:

微波炉和洗衣机旋钮上的"0"表示时间;温度计的刻度上的"0"表示温度的度数;遥控器按键上的"0"表示频道;尺子刻度上的"0"表示起点;计算器和手机,电话以及电话号码里的"0"表示数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9

一、授课班级:中班

二、内容分析:

幼儿喜欢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能正确辨认和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但是不能对这些图形进行很好的利用和玩耍,也不能和自己联系起来,去发现图形和人的关系。所以设计该活动时就是通过引导幼儿去主动活动,让幼儿温故而知新,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猜想、拼搭、组合、图画等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为了在活动中进一步开展探索活动,让幼儿在生活经验中进行大胆的联想和创造;我组织幼儿围绕图形展开一系列的创新思维活动,让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我们的创新智慧游戏内容注重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着眼于幼儿身边的有趣现象,精心选择生活中的内容作为教育内容,活动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创新思维特点就此设计了本节活动。

三、幼儿分析

中班的幼儿已认识不少基本的图形,在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思维能力稍微有点欠缺,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不成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虽然也涉及到拓展幼儿思维的内容,但都不系统,因此,幼儿对于创新思维缺乏主动性和经验。本次活动设计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创新的欲望,学习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更容易为幼儿接受。

四、活动设计意图:

在巩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基础上,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猜想、拼搭、组合、图画等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开展探索,在生活经验中进行大胆的联想和创造;我组织幼儿围绕图形展开一系列的创新思维活动,让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我们的创新智慧游戏内容注重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着眼于幼儿身边的有趣现象,精心选择生活中的内容作为教育内容,活动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创新思维特点就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2、能将图形进行等分、拼搭、组合,理解图形间的关系。

3、能主动操作、仔细观察。

4、幼儿发散思维创造、想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2、物质准备:

1)准备各种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一部分在草地上,一部分在篮子中。幼儿专用剪刀、胶水、水彩笔、篮子等。

2)猜想表,展示卡。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形,寻找秘密,巩固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提问:

1、草地上有哪些图形?

2、他们有什么秘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告诉给好朋友听。

小结:原来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秘密,比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等等。

二、幼儿主动进行等分、拼搭的游戏活动。

(一)等分游戏

1、出示“猜想卡”,记录图形等分后的猜想。

1)你想猜什么图形?(三角形)

2)三角形平分成2份后,会变成什么图形?(圆形、三角形……)请在“猜想卡”上记录。

3)个别记录——集体记录(同上记录完“猜想卡”)

小结:刚才你们猜想了每种图形在平分成2份后会变成另外的图形,那么你们想自己亲自来验证验证,分一分吗?

2、幼儿进行图形等分。

1)幼儿进行操作,将各种图形进行2等分。

对分后,教师提问:

①图形有变化吗?变成了什么图形?在“猜想卡”上做记录。

②如果图形没有变化,再拿这个图形来分分,看可以变成另一种图形吗?

2)幼儿讲述自己的分法,可以进行多种分发的给予鼓励。

(二)拼搭游戏

1、出示“展示卡”,展示拼搭后的图形。

介绍“展示卡”的用途:将拼搭好后的图形贴在卡上展示。

2、幼儿进行图形拼搭

1)幼儿操作,将图形进行拼搭。

要求:在蓝中找2个一样大小的图形进行拼搭,拼搭后观察。

提问:你的2个一样大小的图形变成了哪种图形? 想想拼拼还可以变成什么图形?

2)幼儿展示并讲述自己的拼搭。

①幼儿出示“展示卡”,讲解给同伴听“我选的2个一样大小的xx图形拼搭后变成了什么图形”。

②幼儿出示“展示卡”,讲解给客人老师听。

活动延伸:《变图形》回家后,请爸爸或妈妈给你在纸上画上图形让幼儿添画,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

活动反思:通过本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幼儿对图形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分别了解了图形的基本特征。活动中发现幼儿对用图形玩的游戏和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图形拼贴,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活动中也有个别幼儿对长方形与正方形发生混淆。还需要加强练习。在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拼出了机器人;有的拼出了黄鹤楼;有的拼出了大拖车;有的拼出了轮船火车;活动中发现幼儿对用图形玩的游戏和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图形拼贴,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运用实物,图形,图片进行操作.比较,发现排列规律并

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观,比较的能力和初步的判断能力.

二活动准备 .

1教具:<1>挂在活动室的窗帘

<2>春姑娘,小花,小蝴蝶,青蛙和小蝌蚪的图片若干.

<3>印有智力题的图片四张

2学具:<1>幼儿每人一道题,纸,笔;

<2>幼儿操作用的材料(雪花积木,小珠子,小扣子等)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的规律.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观察两幅窗帘的颜色,是按不同颜色和长短排列的.

2通过启发诱导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递增排序规律.

<1>教师出示教具.让幼儿观察发现小青蛙每一排数量都没变而小蝌蚪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增加一个.

<2.>让幼儿前三排青蛙和小蝌蚪排队的方法把第四排排出来.

教师小结:每一排小青蛙的数量不变,小蝌蚪的数量在增加,每一次增加一个,小蝌蚪的数量越来越多.

<3>出示小花蝴蝶的教具让幼儿继续练习递增排序规律.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递增排序规律.

1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任选两种材料按递增规律排序.

2幼儿说一说: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排的.

音乐轻松活动自由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1

学习经验:

学习8的形成,进一步了解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准备:

贴绒卡片:小圆片7个,三角形8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小圆片7个,贴成一行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再出示三角形7个,一一对应地贴在小圆片下面,让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启发幼儿比较两组图形的多少,说出圆片和三角形片一样多,都是7个。

2.出示1个三角形片,添在7个三角形后面,让幼儿点数,三角形有几个,说出7添上1是8。将8个三角形和7个圆形比较,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比圆形多1,圆形比三角形少1,8比7多1,7比8少1。

3.教师敲铃鼓,第一次敲7下,第2次敲8下,问幼儿两次各敲了多少下,哪一次敲得多些?多几?哪一次少些?少几?

4.让幼儿根据数字8,画出自己熟悉的8个物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2

设计意图:

在‘了不起的我’这一主题中,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有关自己的照片,老师把孩子们的照片一一贴出来请小朋友欣赏,孩子们在欣赏的时候,突然发现王依辰小朋友是在哭的,有些孩子便开始议论‘拍照应该是笑的’‘对,要说茄子’‘老师,你看我是在笑的’顿时大家的话题转移到了表情上,怎们有些人是笑的,有些人是哭的呢……当然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的表情,于是我们便产生了有关表情的活动。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开心、生气、伤心的心情。第一次让幼儿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体现了层次的递进性。

第三环节:选择表情,鼓励开心。以开火车的游戏离开活动室,鼓励孩子做一个开心宝宝,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活动名称:心情火车

活动目标:在说说、玩玩的游戏中,继续体验开心、生气和伤心的心情。

活动准备: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

小火车

活动过程:

1、边念儿歌边开火车入场,引发幼儿的兴趣。

2、认识心情火车。

3、让幼儿数数有几节车厢。

1、坐上心情火车,请幼儿找自己的照片,说说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说说自己的表情,并说出原因。

3、试着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心情?

4、第二次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谁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样?

(3)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5、让幼儿按哭、笑、生气给车厢起名字。

请你选择最喜欢的车厢,快乐的开火车退场。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比较两种物体的高矮,懂得高与矮的比较是相对的。培养幼儿比高矮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同样大小的红色、绿色大长方体积木各一块,两张小鸡和小鸭图片,一把贴绒小椅子。

2.每人一份高矮不同的材料:红色、绿色的小长方体积木、圆柱体积木各若干,木珠若干,大小不同的量杯各一个,套管、盘子各一个。(盘子的正面有方格,反面有凸钉)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1.谁拍到了气球

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教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2.与同伴比高矮

幼儿两两组合比高矮(也可以和老师比),讲出谁高、谁矮或两个人一样高。自由交换伙伴再比,可多次进行。(教师:甲和乙比,甲高乙矮;甲和丙比,甲矮丙高)

3.比用具

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寻找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热水瓶高,杯子矮;组合柜高,小椅子矮……

4.比积木

教师出示红色、绿色长方体大积木各一块,变换摆放方法,让幼儿观察比较:两块积木平放――一样高;红积木竖起来,绿积木平放――红高绿矮;红积木平放,绿积木竖起来――红矮绿高。教师拿掉红积木,问:绿积木是高还是矮?(幼儿无法比)由此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分组操作:

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1.让幼儿用同样方法将相同数量的小长方体积木在桌子上搭高。(教师问:你们谁搭得高,谁搭得矮?幼儿:一样高)

2.让幼儿将相同数量的木珠穿入套管,再插在凸钉盘上,相互比高矮。(教师:看看谁插得高,谁插得矮?幼儿:一样高)

3.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量杯比高矮。(教师问:哪只高,哪只矮?幼儿:大杯高,小杯矮)

4.请幼儿把6块红圆柱体积木搭在一起,再把5块绿圆柱体积木搭在一起,然后比一比。(教师:哪个高,哪个矮?幼儿:红圆柱体积木比绿圆柱体积木高。教师:用什么方法能让红圆柱体积木比绿圆柱体积木矮呢?幼儿:拿走两块红圆柱体积木,或加上两块绿圆柱体积木就行了)

演示游戏:

1、教师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遮住下半部分)玩游戏。(教师用小鸡的口吻说我小鸡高,你小鸭矮。教师然后又用小鸭的口吻说:不,我小鸭高,你小鸡矮)

2、教师请幼儿判断一下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幼儿可能回答一样高,因为它们的下半部分被布遮住了,从头部看是一样高的)

3、教师揭去遮盖的布,幼儿看到小鸡站在小椅子上,小鸭站在地上。再请他们想一想,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教师可边说边把小鸡从椅子上取下来与小鸭比,使幼儿懂得比高矮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延伸活动:

1、教师让幼儿到操场上去找任何一种物体与自己比高矮。如,让幼儿比过后说,我和大树比,树高我矮;我和栏杆比,我高栏杆矮。教师提醒幼儿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较。

2、教师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别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比高矮,该怎样比?把比的方法告诉大家。

活动评析:

1、设计中将高与矮比较中的相应性、相对性、可变性巧妙地渗透在集体活动和分组操作中。在演示游戏和延伸活动中,还进一步揭示了不同的物体比高矮时,必须在同一平面上。这样,有利于幼儿仔细观察、多做比较。

2、设计中的各环节注意动静交替,既有拍气球时的向上跳跃等活动性比高矮设计,又有桌面组合、摆弄操作材料等安静性比高矮设计。幼儿不仅人人有亲身投入比较活动中去的机会,同时还有思考、判断、应用和再创造的机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

3、引导幼儿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教学准备]

1、教具: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

课件

2、学具:幼儿自制的小时钟、表现幼儿一日活动的图片每人一套、1DD12的数字头饰2套,分针时针各2根,每人一套作画工具、废旧材料、胶水、剪刀、黏土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探索法、操作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帮助老师修好了钟表,老师可真高兴,谢谢你们,现在我再也不会因为不知到时间而发愁了,只要看看表我就知道是几点了,小朋友你们认识时间吗?

评析:通过谈话,激发了幼儿认识钟表的愿望

2、了解钟表的外部构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有哪些小秘密吗?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表上有哪些数字?(1、2DD12)

师:钟表上还有什么?他们的长短一样吗?粗细一样吗?他们转动的速度一样吗?谁转得快?谁转得慢?(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了结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时钟指一指哪是时针哪是分针。

师:小朋友发现了时钟这么多的小秘密,你们可真了不起,看,连小叮当也在称赞小朋友呢,来,大家和小叮当打个招呼吧。小叮当想参观我们的幼儿园,下面请小朋友带小叮当一起出发,看看小朋友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参观我们的幼儿园好吗?

3、学习看整点。

(1)师:早上,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小朋友们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的来上幼儿园,小朋友,告诉小叮当你是几点来上幼儿园的?(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自由发言)

师:小朋友看看幼儿园的钟现在是什么时间?看看分针指在什么地方?时针指在哪里?

教师小结:看整点的时间有一个小窍门,分针指在12,时针指在几,就是几点整。小朋友现在你知道我们幼儿园的钟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吗?

(2)(课件演示)上课时间到了,小朋友正在上课,小朋友听得可真认真,看,连小钟表都在夸大家呢。

小朋友看看现在是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评析: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做小主人,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展示自我的愿望,让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4、通过游戏《时针分针转转转》复习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师:小朋友,游戏的时间到了,让我们和小叮当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我们这个游戏名称是《时针分针转转转》,请12位小朋友分别代表钟面上的12个数字,按照钟表上数字的排列顺序围成一个大圆圈,请两位小朋友分别代表时针、分针,站在圆圈的中间,听小叮当的口令,小叮当说什么时间,时针和分针就赶快把小叮当说的时间表示出来,游戏分成两组,比比看那组的表针转得又对又快。取胜的小队小叮当会奖给他们一张小叮当图片,小朋友有没有取胜的信心?这里有1D12的数字头饰,和时针、分针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带好,我们的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针、分针请小朋友轮换代替,通过游戏,让幼儿巩固有关整点的知识)

评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

5、创作《我的一天》

师:小朋友,拿起你的工具,把你在幼儿园中渡过的一天记下来好吗?

根据幼儿的设想的创作形式(绘画的、泥工的、废物制作的),让他们自愿组合成小组。

师:下面让我们一边欣赏着钟表店里的美妙音乐,一边设计小钟表吧。

幼儿开始制作。

评析:多样的作业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背景音乐的播放让幼儿有身临其竟的感觉,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乐曲中钟表形象。

6、活动结束

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1---5。

2、初步学习按数取物。

3、认识一些常见的医疗用具。

二、活动准备:

医院背景塑料板板(上面画有5以内的医疗器具),幼儿人手一套圆点卡片,雪花片若干,由5块泡沫板拼成的楼梯共4条。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教师以医生的身份出现。

问:我是谁?我在哪里上班? 认识红十字

(二)、幼儿戴上圆点宝宝去医院看看:

1、复习2—3的点数 请幼儿点数后举起相应的圆点卡片。

2、学习4—5的点数 让幼儿数一数。

(三)、去药房

1、上楼梯(五个台阶) 请幼儿边走边数。

2、分药片

(1) 教师报一个数,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药片。

(2) 出示药方(上面有圆点),请幼儿根据配方上的圆点分药片。

3、 下楼梯。(边走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