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教案 >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2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2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1W 次

  篇一:《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2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外出察访——夜宿古寺——寺中谈苦——记录所得”,这是文本的大体结构。

那么,本文的一个中心句,就是李时珍说的一句话“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可以扣住这句话中的“苦”字,让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李时珍在外寻访很辛苦。

课堂上,学生找到第一自然段时,这是一个总起段,所有的苦都围绕这个自然段展开,抓住“晓行夜宿”来体会路途的艰辛,抓住“长年累月”来体会李时珍所受之苦的时间之长,抓文中关键词语来体会察访过程的艰辛。“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好几个月,等地”还可以补充资料展开。接着是夜晚所住的“古寺破败”,抓住“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露天的屋顶”,“砖垒成的桌子”体会古寺环境的恶劣,在这里陪伴他们的是灰尘,是断垣残壁,是青苔,是厚厚的蜘蛛网,在这里没有灯火,甚至连一张破旧的桌子都没有,体会出李时珍住的苦。然后,从“啃干粮”“饥餐渴饮”来体会生活的困苦。在体会李时珍所受的苦之后,提出李时珍觉得苦吗?小组讨论交流。在了解李时珍感言受苦之后,提出为什么李时珍要受这样的苦呢?学生交流,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原因,再通过“笑”字,体会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

文中还有几处值得品味的字词,如在体会李时珍勇于献身时,抓住“嚼”这个字,让学生体会“嚼”的危险性,“扯下一点”“端详”明白李时珍知道危险的存在,但是他还这么做,突出他高大的形象。最后回顾环境描写的作用。

  篇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写了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带弟子外出察访药材,深入山林错过客房,在古寺住宿的经厉,表现了李时珍为了《本草纲目》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一、本课有不少难以理解的新词。只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的字面意思理解之后,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课文内容,也才能以课文内容为背景真正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学生在精读课文之前,需要初步理解的词语有: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残垣断壁、行囊、呃逆、涎滑、无涎等。我引导学生学这些词语时提醒学生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并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方法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既锻炼了理解词语的能力,又为理解课文内容作了铺垫。

二、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时,我抓住了下列三处内容:

1、“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残垣断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我引导学生抓住“灰尘”、“青苔”、“蜘蛛网”等表现环境恶劣的词,体会古寺的荒凉和简陋。

2、“(李时珍说)‘嗯,成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我抓住两个对比,一是“破庙”和“家里”的对比,强调“苦多了”;一是“万民得福”和个人吃苦的对比,强调吃苦“值得”。让学生体会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

3、“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引导学生领悟亲自尝草药是很危险的,李时珍这样做仍然是为了“万民”,进而感受李时珍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生通过对这几处重点内容的精读,李时珍的高大形象就在心目中树立起来了。

三、课前让学生准备李时珍的故事,理解完课文后,让学生讲故事,这样学生心目中的李时珍形象就更高大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