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教案 >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原创)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原创)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6W 次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第5课。本课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设计理念:第一课时以通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新词为中心,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结合自己常用的方法识记生字词,自主学习通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第二课时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读读、想想、做做、说说、议议、写写的情趣氛围中有效内化文本,学会“有序表达”、“有感情地朗读”。在读写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维深层次的加工训练。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原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能准确认读生字和含有生字的词语;

(2)会写8个生字,书写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3)认识一个多音字“鲜”,会用它的不同读音正确组词;

(4)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魅力”造句;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通过学习课文锻炼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学识字的能力;

(2)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能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能够通过动手操作,自由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和看法;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与同桌合作交流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边读边想,及时批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示: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10~11岁的儿童,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改变;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性评价;

3、学生已积累了较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4、学生已具备了换个角度看问题会产生不同结果的初步生活体验;

5、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

6、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主题和学习伙伴;

7、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基本处于感情状态,需要进行恰当的引导,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四、教学策略

1、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1)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运用以前掌握的方法自主解决生字词(解决问题);(2)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提出问题(如苹果里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呢?)通过交流讨论和教师对重点词的点拨(如“拦腰切”“往小处说”),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在全班交流(问题解决)。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3、动手操作策略:学生通过动手切苹果感悟苹果里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并初步感受创造力其实就是换一种思维方式,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4、合作交流策略:学生通过对产生问题的合作探究、交流,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碰撞思维火花,加深情感体验,激发创新想象能力。

 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苹果实物、小刀等。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学习新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两家店铺都以卖早点为生,都以卖油茶和包子为主。一个月后,一家店铺生意兴隆,另一家店铺却少有顾客,最终关门停业。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一句不同的话。原来,生意兴隆的那一家,每来一位顾客,老板就问:“您的油茶里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而那家关门的店铺,老板却问:“您的油茶里加不加鸡蛋?”就是这两句不同的问话使第一家店铺多卖出鸡蛋而生意兴隆。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暂不评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苹果里的五角星。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PPT出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PPT出示)

①正音。

“案”是前鼻音,无声母,不读ngan;

“魅”读mei,不读mo;

“循”前鼻音,第二声,不读sun。

②认识多音字“鲜”,区别组词。

③交流词语意思。

④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评读。

3.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讨论交流。

①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②分段指名读。

 (三)、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

“魅”字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笔画较多,不能丢里面的部分。

“循、矩”左窄右宽。

“案”上下所占比例基本一样。

2.学生描红。

  (四)、作业:抄写词语。

  第 二 课 时

  (一)、复述质疑引入。

通过熟悉课文,我们认识了两位小朋友,一个大点,一个小点。说实话,老师对他们都挺喜欢,不过,如果让作选择,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

  (二)、初读课文,认识创造力。

出示学习要求:

听读课文,用横线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话,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提问的过程,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重点围绕“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和“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两句理解。

(1)怎样理解“魅力”这个词?

(2)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创造力?

  (三)、细读体验,启发创造力。

1、教师让学生拿出苹果,四人一组练习切。提醒学生不要一齐切,最好先切一个,观察观察再切第二个,再观察再切第三个、第四个……

2、请学生说明什么是拦腰切?怎样切才能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

3、请学生汇报自己切苹果的情况。

4、怎么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多媒体出示第5自然段,并且引导学生多读,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5、学生自读第5自然段,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生读自悟)

  (四)、研读玩味,激活创造力。

过渡:我想请同学们用研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两个问题。

1、寻找这个极具创造力的世界名人。

教师或学生简介世界第一个发现这个五角星的人——美国迪•恩•帕金斯的儿子。

2、探索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

通过学生反复讨论,再次观察学生动手切苹果思考、交流,教师归纳整理:

(1)苹果不拦腰切——好看。我们把从顶端切到底部的苹果放在盘子里,就比拦腰切的苹果美观。

(2)苹果不拦腰切——体现公平。如果几个人来平均分一个苹果,因为苹果不是一个圆柱体,拦腰切可以一眼看出大小,谁愿意吃小的?谁好意思直接拿大的吃?而一般切法切出的苹果大小往往一样,不存在公平的问题。

(3)苹果不拦腰切——一种习惯。人们习惯了不拦腰切苹果,也感觉到这种方法顺手。

……

3、出示表格自学填写,深入了解什么叫创造力。

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小结:因为好看、美观,人们发现不到丑拙之中也有美;因为公平,人们缺少了发现;因为习惯,人们缺少了思考,也就缺少了创造和发明。所以,打破常规思维,或许就能展现你的创造力。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末段。(PPT出示)

 (五)、调动积累,链接生活。

读到这儿,我们又想起了课前的故事,你认为生意兴隆的老板什么地方做的好呢?

师小结:正因为他有创造力,才让他一步步走向成功,走向辉煌。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卖茶的方法。

你还能说一两个例子,换一种说法吗?(曹冲称象、田忌赛马、司马光砸缸••••)

 (六)、作业。

1、阅读介绍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总结他们成功的原因。

2、其实创造力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你想不想做个有创造力的人?请同学们用“苹果核、秘密、孙悟空、种子、机器猫”等词语编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3、故事接力棒:把这个魅力无比的故事传给更多的人。

 (七)、板书设计:

5、苹果里的五角星

横切 常规

拦切 换角度=新发现

 七、总结与评价

本课主要评价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程度。第一课时侧重于识字教学的评价,第二课时侧重于课文教学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的及时反馈进行评价,课后主要通过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任务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指标还是课标要求的具体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