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教案 > 四年级语文《秋天》优秀教学实录

四年级语文《秋天》优秀教学实录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4W 次

 人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

四年级语文《秋天》优秀教学实录

  ——《秋天》教学实录

一、 导入新课

师:今天阳光明媚,又是美好的一天,向窗外望一望,秋天已经来了很久,现在请拿出笔,写写你今天眼中的秋天,或者你曾经眼中的秋天。

学生写作,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教师巡视,发现合适点拨的例子。

学生黑板例子:

秋天的象征无非是秋天的落叶,当叶子从树上飘下来时,就会想象自己就是那片叶子,挣脱了稚嫩的面孔,蜕化成成熟的模样。秋天=成熟。

师:同学们刚才写得都很优美,老师可以把黑板上这位同学的文字变一下魔术,使它从散文变成诗歌:

秋天的象征无非是秋天的落叶,

当叶子从树上飘下来时,

就会想象自己就是那片叶子,

挣脱了稚嫩的面孔,

蜕化成成熟的模样。

秋天=成熟。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形式上看,诗歌和散文的最大不同是,诗歌是——

生:分行的!

师:是不是分行的,就叫着诗歌呢?诗歌是最美的文学样式,不仅在于它的分行分节所造成的的节奏感和错落感,还在于诗歌的语言的精美含蓄的。我们一起讨论,看看如何把这首“诗”变成真正的诗。

学生和老师字斟句酌,形成如下结果:

秋天,是落叶的舞台

当叶子飘落

便感觉自己也生出了翅膀

在空中舞蹈

褪去稚嫩的面孔

换上深沉的模样

秋天,不是凋零

而是成熟。

师:我们齐声诵读一遍。

生齐声诵读。

师:变完这个魔术,老师还要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叫着“秋天大汇聚”,因为我刚才看的时候,发现了同学们的秋天惊人地相似。请写了“秋天来了”的同学举手!

十几个人举手。

师:再请写了“枫叶红了”的同学举手!

十几个人举手。

师:最后请写了“树叶落了”的同学举手!

二十几个人举手。

师:我再给你们加上一个结尾,就成了一首绝妙的打油诗:“秋天来了,枫叶红了,树叶落了,我的诗写完了!”同学们看,你们的思维多么雷同啊。这是因为,我们平常太缺少观察和思考了。那么,在诗人何其芳的笔下,秋天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自由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

师: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一下,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我们读《秋天》的时候,要读出内容的美,也要感受形式的美,并进而感悟情感的美。

二、读好最喜欢的一节诗

师:接下来,两个组合作,练习朗读,读出你们的理解。注意角色的分配,齐诵、分诵、领诵;重音、轻读和声音的延长等。

学生组与组合作练习。

依次朗读,教师配乐,组与组互评。

教师范读,读好学生没有体会到的地方。

将三节诗概况为三个画面,板书如下:

农家丰收图

秋天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三、 提出最关键的一个问

师:诗歌是一种朦胧的语言,经常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意象,就是带有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所以,我们学习诗歌,要尽量抓住意象来体会,而要尽量避免琐屑的分析。自由朗读第一节,思考:从哪里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幅“农家丰收图”?

生:竹篱和肥硕的瓜果。

生:伐木声。

生:稻香。

生:镰刀。

师:并且是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试着这样比比看——放下收割过稻谷的镰刀。

生:没有那么美了。

师:是的,诗歌是最美的语言形式,每一个词语都是诗人精挑细选的结果。继续。

师:“栖息”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感觉秋天好像有翅膀一样,像小鸟一样。

生:感觉到秋天好像有了生命。

师:是啊,这里,没有了喧闹的打谷机的隆隆声,也没有激昂的劳动号子声,没有挥汗如雨,没有面朝黄土背朝天,这里有的只是安宁的清净的农家生活。对了,我突然有一个疑问:既然这里有伐木声,为什么还说他清净呢?

生:因为只有很安静的时候,才能听得见伐木声,太吵了,是听不到的,就像我们下课的时候,就不可能听得见很小的声音。

师:这样一种写作方法,就叫着以动衬静,这里,有两句非常著名的古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以,这里用了一个飘字,更显出了伐木声的隐隐约约,也更显出了环境的安静。关于第二节诗,大家有什么问题要提?

生:渔民收起的到底是什么?

师: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讨论一下看。

生:因为渔民把乌桕叶的影子当做了青鳊鱼,所以他什么也没有收到。

师:渔民为什么会把乌桕叶的影子当成了青鳊鱼呢。

生:因为它们很像,颜色上像,可能样子也像吧。所以,渔民发生了错觉。

生:我觉得渔民收起的是满足,因为他把网收起来却看到网里不是鱼,而是乌桕叶的影子时,并没有丧气,想想刚才的误会,不禁觉得好笑,得到了满足的快乐。

生:收起的是热情,因为渔民喜欢这里,才会一直停留在这里,不愿回家,即使没有鱼也没有关系。

生:我觉得渔民收获的是乐趣,我认为他能够在渔船上游戏,自然而然也就收获了乐趣,所以,有没有捕到鱼并不重要。

师:至于渔民收起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现在,我们来看看,渔民怎么对待他没有收起鱼的这个结果的。

生:他觉得无所谓,因为他还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很悠闲的样子。

生:有没有捕到鱼并不重要,因为他把撒网捕鱼当做了一种游戏。

师:所以啊,这在渔船上游戏的`,既是秋天,也是渔民啊。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捕到鱼,真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这让我想起我初中的时候学过的一篇印象深刻的课文《钓胜于鱼》,讲一个老人,每天去钓鱼,傍晚的时候又把鱼放掉的故事。我们来仿照“钓胜于鱼”这个词语,造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渔民——

生:渔胜于鱼!

师:棒!这个渔民,很有点像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和高人啊,这幅图画里,充满了一种清远的生活情趣。看第三幅图景,想想看,这个牧羊女梦寐的眼睛里,都有什么样的景物呢?

生:草野。

师:能不能化用诗歌的语言,让我们的表达更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