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6W 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山市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体会、联想的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识字正音。

2、完成课后第二题,提前查意思。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

二、作家作品

1、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71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2、《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三、识字正音并朗读

1、联系课后第二题,识字正音并解释难懂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

3、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读音、断句。

4、全班齐读。

四、翻译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2、教师更正补充。

3、强调重点实词虚词的翻译。

五、分析课文

再读课文,思考:

1、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用原句回答)

(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回答此题要把握山市发生变化的三个阶段(见“整体感知”),同时注意时间词语“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的顺序。要求“用文章的原话回答”,意在使学生熟悉课文的用语,不要搞成背诵,能用上大部分词语就可算达到了目的。)

2、作者描绘“山市”时是以什么为序的?

(以时间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无何、未见、继而、逾时等)

3、山市的变化是快是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山市的变化很快。从下列词语可以看出:忽、无何、未见、继而、逾时倏忽等。这些词语都表明山市变化很快。)

4、作者对山市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以达到这种效果?

(夸张:唯危楼一座,直插霄汉;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排比: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以上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5、结尾的作用是什么?(结尾照应开头)

6、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7、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六、课后练习讲评

七、作业:

1、生字词带解释抄写三遍。(解释一遍)

2、重点实词及句子翻译。

3、完成同步作业。

4、预习新课。

原文翻译: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知识目标: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山”和“海”所蕴含的意思,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思想感情,感悟人生。

能力目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相信理想可以实现,要为之不懈奋斗。

教学重点:顺畅地朗读这首诗,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海”和“山”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重点是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课文,初步学会如何朗读、齐读,讨论第1节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情分析:人教版新课程改革教材,各个单元以专题形式出现,第一单元专题:怎样面对人生的困难与不幸。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诗的第一节,诗人以孩子的口吻叙述,容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2、导语设计1: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古老悠久,充满魅力的首都北京,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由同学的回答,导入新课:同学们的想法和诗人王家新小时候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二页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导语设计2:同学们回忆以下,你的童年有过怎样的幻想?导入新课。

3、作者简介和题解:王家新,1957年出生在湖北省山区---武当山下,一直到1978年读大学才走出大山。1982年毕业,到师专任教。后来为更高的追求,又在1992年到英国,1994年回国到北京教育学院任教。本诗是作者“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利用工具书,、词典解决字词(投影)

提出齐读课文的要求。

痴想chī 隐秘yǐn 铁青tiě 凝成níng 诱惑yu 喧腾xuān 扎下zhā 漫湿màn 一瞬shùn间

3、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出语气,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如何读出语气和感情)

同学回答,互相补充。

第1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的想望和困惑,现实中“山”和“海”;

第2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山”和 “海”是理想中的境界。

三、朗读、分析第1节

1、 自己大声读(要求读出语气来,体会作者感受)

2、 投影出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1)这一节写作者什么时候的事?

(2)“我”想了些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同学们通过想象思考)

(4)这里“山”与“海”分别指什么?

讨论明确:(1)童年时。 (2)山外世界,爬到山顶看海,没看见海,看到“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我”哭着回来了。 (3)“我”没看见大海,看见的依然是山,非常沮丧、失望,看到山也好像“铁青着脸”嘲笑“我”。拟人手法。 (4)现实中的山,也是一种阻碍他们想实现的实际生活的世界。大海,一个想象中世界。

四、作业:读一读写一写 每个词一行,每行5遍。

第2课时:重点是讨论第2节诗,感知全诗内容,感悟人生。

教学过程:

一、字词擂台赛,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略

二、朗读第2节,思考、分析:

1、 自己大声读(要求读出语气来,体会作者感受。)

2、 投影下列问题,分组讨论:

(1)这一节中的“山”与“海”又指什么?

(2)指名朗读“因为我听到还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

(3)指名朗读“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你对这些诗句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1)“山”重重艰难险阻,“海”理想境界(“用信念凝成的海”要到达理想境界,必须历尽千辛万苦,有坚定信念,百折不挠。 (2)作者相信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渴望理想的实现。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荡,鼓舞“我”不懈地奋斗,滋润着心灵;充实而有活力,给“我”鼓舞,令“我”激动。枯干:对理想的渴望。(3)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顶峰,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

三、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围绕: 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2、诗人的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呢?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

3、 小组合作学习: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或者你最喜欢的一句,说明理由。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互相交流。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引导、点拨:

(1)、“铁青着脸”这句诗非常形象,“我”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望见的依然是山,“我”真是大失所望,沮丧极了。

(2)、怎么看出“我”是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 “终于”这个词可见爬上山顶费了很大力气,花了不少时间。这正是诗的语言特点: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诗人主观的感受。正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的时候,看见美丽的花也像在流泪一样。

(3)你能读出这种感情么?

“妈妈,那个海呢?”(师故意带着怨恨的口吻朗读) 主要是疑惑不解,因为妈妈一般不会欺骗自己的孩子,“我”没看到海就很疑惑又很失望的问妈妈。在这里主要是失败之后仍不灰心,继续寻找、追求。你用这种心情把这句诗读一下。

(4)难点: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下深根?

点拨:“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可见,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他扎下深根。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

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 全班齐读,体会读法。“飘”和“扎”都作重音处理。

“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5)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会怎么样? 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

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不要企图一举成功,要能承受住失败和挫折,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6)为什么说“枯干的心灵”?

说明要实现理想必须经历失败,“我”对理想的非常渴望。只有理想能滋润“我”的心灵,使“我”的心灵不再枯干,而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诗很有人生哲理,当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是多么兴奋、惊喜啊! 可见,遇到困难时,理想能激励我们战胜困难。

4、写作特点:1、运用象征手法,意象壮阔,意蕴丰富。2、诗歌语言凝练,含义深刻。

四、在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的基础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延伸与拓展: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同学自由畅谈。

六、结束语:

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等着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没有信心?好,那就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七、布置作业: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八、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海”——理想境界

象征

“山”——重重艰难险阻

教学反思:在进行内容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如何拿书,2、齐读的要求即如何读出语气和感情,3、齐读的要求,4、学生分组讨论的要求。

“导”、“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读的内化要求,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认真地品味语言,不断地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语感。现代教学媒体进一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并为实现自己的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点 评

本教案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着力将课文表现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意识。在语文素养方面,抓住了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重在品味和赏析诗歌形象化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方面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阅读过程注重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易于接受;问题的设置,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前后贯通,相互照应,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学法指导上,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的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得到鲜明的体现。本教案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与表达能力,且兼顾了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的综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创意说明:诵读是最古老、最朴实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文言文的方式。学习《论语》这样语言简练、含义深远的文章,就该是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读出书声朗朗的课堂新气象。

教学步骤:

一、由“半部《论语》治天下”之事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导入,交代学法。

二、听读,体味。

1.听读第一遍,标记字音。

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2.听读第二遍,标记节奏:句内的节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结合文意揣摩练读,要读得节奏鲜明。

3.听读第三遍,标记轻重:哪些词语要重读,哪些词语要轻读。

4.听读第四遍,听气韵。

学生模仿读,体味读,自由地读。

三、表演读、诵。

要摇头晃脑地读,要动容地读,要气韵畅达地读,要陶醉地吟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基本字词、文学常识

2、理清故事情节,学会讲述童话故事

3、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总结童话的写作特点

3、分析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联想和想像的写作手法

2、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3、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二、接触新课,走近作者

1、写出你知道的童话故事,说说看童话有什么特点?

2、写出你知道的本文作者的相关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复述课文故事

1、本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把本故事压缩在150字以内

3、故事中写了哪些人物?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四、研究课文,理解内容

1、刚才我们分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那么试试可不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所有人物的性格特点

2、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骗子行骗为什么一路绿灯?

五、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情节发展,骗子在安徒生的笔下他们最终没有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运用你的想象力续写文章《大典之后》。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童话运用想象的艺术特点以及运用夸张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

2.正确认识童话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揣摩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品析人物形象。

2.通过梳理写作思路和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多元解读童话主题,依据主题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于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早有了解,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但往往流于情节与人物的浅层理解。因此,本课主要采用复述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同时通过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加深对童话主旨的理解。

1.童话篇幅颇长,不宜在课堂通篇朗读,通过复述梳理脉络,抓住叙事要素即可。

2.学生对于童话有个性化理解,分组讨论可开阔学生思路,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全班的讨论交流,有助于学生对童话的深入理解。

3.童话的主要写作手法是想象,最后的拓展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五、六两个单元引导我们走入大千世界,探索万事万物的奥秘和见识各色各样的人物。我们已经在第五单元中见证了伟大的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在第六单元中,我们将走入想象的世界,看看在想象中折射出来的各种社会现象。我们首先走入的就是想象最为丰富的童话世界。而提到童话,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位大师,那就是──安徒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

(二)作者简介

师:同学们对安徒生和他的创作有哪些了解,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1835年开始写童话,一生共创作160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代表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在《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夜莺》《皇帝的新装》《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主题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与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为主。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设计意图】扩大知识面,为理解童话主旨做铺垫。

(三)研读文本

1.整体感知。

师:(1)下面是关于这篇童话的结构图,请大家根据结构图复述童话的情节。

(2)童话刻画了哪些人物?这些人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3)你能否用一个准确的动词将人物和“新装”表现出来?

(明确文章的线索和结构)

【设计意图】抓住童话的主要人物,理清情节发展过程。

2.选读重点情节,读准字音。

炫耀(xuàn) 愚蠢(yú) 妥当(tu?) 钦差(qīn) 滑稽 (jī) 陛下(bì)

赐给(cì ) 爵士(jué) 头衔(xián) 勋章(xūn ) 称职(chèn) 呈报(chéng)

御聘 (yù pìn) 骇人听闻(hài)随声附和(hè)

【设计意图】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的读音。

(三)合作探究

1.文章的引子和开端部分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皇帝?是怎样表现皇帝的这些特点的?

2.文章的高潮和结局部分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皇帝?是怎样表现皇帝的这些特点的?

3.骗子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4.分别分析大臣官员和孩子的性格特点。

5.文中刻画了哪两个群体形象?他们说谎的原因和皇帝大臣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群体形象的刻画有什么意义?

6.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这篇童话的情节?从行骗者和被骗者的角度分别分析谎言不被揭穿的原因,从中分析这篇童话的意义。

师点拨: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骗局,而这个骗局是有两个骗子导演的,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穿骗局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那么这个故事中的各色人物就围绕着一个“骗”字显出了他们的真面目。

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呢?就是因为皇帝爱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对骗子所说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装自然会感兴趣,所以狡猾的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投其所好,用织新衣来骗他,自然会行骗成功。

那么该如何来评价文中的骗子呢?两个骗子其实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一方面照出了文臣百官的丑恶灵魂,也可以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病态。

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赤全身在大街上,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无知、虚伪、愚蠢的本质,同时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设计意图】深入探究童话的主旨。

(四)语言品析

1.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花掉。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提示:抓住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特点,紧扣皇帝的身份,从修辞手法作用的角度分析。)

2.“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提示:结合说话人的身份,从语气语调的角度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童话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手法。

(五)拓展思维训练

就下面设定的情景,展开大胆想象,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象力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

1.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想象一下,皇帝的反应如何?

2.大臣走后,想象一下两个骗子会说什么?

3.皇帝看到新装后,想象皇帝回到宫里想什么做什么?

4.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设计意图】把握童话主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六)布置作业

愚蠢的皇帝在赤全身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做?是怒不可遏地将小孩子抓起来,给予严厉惩罚,还是悔过自新,做一个一心为民称职的好皇帝呢?请你发挥合理想象,为文章续写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不少于300字。

【设计意图】将本文所学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实现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师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师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反思

依照新课标要达到的三个维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要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迁移能力,发挥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我在这堂课的学习中,重视体现学生的迁移能力的训练。

1、首先开启学生的思维,原来寓言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经接触很多,消除认为寓言很高深的情绪,让学生很想了解寓言和其写法。

2、点击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改编寓言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寓言的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依照寓意来布置寓言故事情节。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3、联想与课外迁移,通过前几步到了自编寓言时就水到渠成了让学生主动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数学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动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局部学生写出了如《北风与太阳》、《狼与驴》等很有内涵的寓言。

4、体现教学机智,学生在我安排自编寓言时,有局部学生提到也可以写如黑板与粉笔的题目时,我就顺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给的四个寓言题目之外可以自拟题目,学生的发明力与主人意识得到了充沛尊重,提高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老王》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文没有晦涩的词语,没有异彩纷呈的修辞句式,直白的叙事,简单的抒情,这是七年级学生初读的感受。“为什么临死了要去送香油和鸡蛋”成为了孩子们最难以理解的问题。对于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艰辛、人情的冷漠是生活在幸福时代的孩子们很难理解的,老王善良的可贵、作者愧怍的原因是学生体察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读细节,借助背景资料,在看似浅显的语言文字下探寻人物行为的合理性,感悟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提升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增强对作品意蕴的思考和领悟能力,启发学生更加积极的看待身边的普通人,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2.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

五、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善良是为人之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要以善良体察善良,去关注一个普通的善良人——老王。

活动一:初步课文,认识老王

1.用4分钟时间默读课文,请你用一个词语概括老王的生活境遇。并说说这样概括的理由。

【答案预设】学生根据文中的“老王只有一辆赖以活命的三轮车”“他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小院,几间塌败的小屋”,概括为“贫苦”;“一只眼睛瞎了,另外一只也有病”概括为“残疾”;“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概括为“孤单”;被人耻笑为老光棍,生病去世无人过问,概括为“卑贱”等。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取概括主要信息。

活动二:细读课文,再识老王

1.文章有这样一句话“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什么是活命,与生活有什么不同?

投影显示资料: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是指北京解放后,即1956年起全国倡导的“公私合营”,要求把各个行业的人都组织起来,反对私营,反对单干。后来因为要彻底地反对所谓“阶级压迫”,不准“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三轮就被取缔了。那是中国的一段荒唐的历史。

要求:快速浏览课文第2段,请你将文章中的这段文字转换成“老王”的倾诉,讲给坐在车上的杨绛听。

提示:注意人称的转换,注意人物的语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转换人称,深入人物角色,体会老王的生命的状态。

2.请你反复诵读下面两个句子,比较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

原文: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改文: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教师点拨】因为有了“,”,我们在朗读时就需要在“,”处来一个停顿,有了停顿,就有了思维的空间,就有了情感的跌宕起伏!在短短的十四字中,杨绛让我们的情感跌宕起伏,为老王喜悦、为老王哀伤。此外,将“死了”与“没出息”放在最后,更加突出了强调了老王孤苦无依的悲凉处境。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比较,体会老王的孤苦无依的处境,感受在简单平实的语言下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表现老王生存状态的语句,请你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

【答案预设】学生会找到如下句子: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他只有一只眼

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他只说:我不吃。

【教师提示】一个“只”字将老王走投无路、孤苦无依的生活境遇揭示出来。

【设计意图】咬文嚼字,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老王的不幸。

活动三:合作探究,领悟老王

1.第5段中,“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这种显而易见的“亏本买卖”难道仅仅因为老王最“老实”?

2.作者在写自己与老王的交往中,将老王临终前送鸡蛋和香油的场面写得十分详细,老王在行将就木临终之前为什么还要艰难的来给“我”送鸡蛋和香油呢?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要紧密结合文本来分析。

教师提示背景资料: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资匮乏,视频、衣服等需要按照政府发放的各种证票限量供应。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阅读理解课文,体会母亲和儿女之间深沉的爱,体验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2、积累、体会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从朴实的句子中体会深沉的感情,从痛苦的回忆中领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本文的作者是谁?你对他知道些什么?(史铁生,现代著名作家,今年55岁。20岁时高位截瘫,后发奋写作。现为北京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等。)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本文写了什么?

(作者在秋天怀念自己的母亲。)

请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作者为什么要怀念母亲?他怀念母亲的什么?)

这里有一段话,是写作者母亲的。同学们想听听吗?

(史铁生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史铁生摇出轮椅动身前,他的母亲都无言地帮他上轮椅,看着儿子摇车拐出小路,她总是伫立在门前,默默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史铁生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突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只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不能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时,只有――49岁。)

二、讨论理解,感悟感动

1、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母亲已经去世七年了。七年的痛苦,七年的回忆,凝结成这篇《秋天的怀念》。请同学们再读课题,课文哪些情景紧扣“秋天”二字?

(板书:雁阵、树叶、菊花)

现在再读课题,注意“怀念”二字。作者怀念母亲的什么呢?

(板书:母亲的病情、母亲的关爱 )

2、母亲的病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除了书上说的这些之外,同学们知道吗?肝病到了晚期就是肝癌呀!肝硬化,肚子硬了,尿排不出去,肚子越来越大,还吐血,好痛好痛啊!

母亲活得――多苦啊!

(板书:苦)

可是,她想到自己的病情没有?回忆中,作者记忆最深的,还是母亲――

对自己的关爱。

4、她是怎么关心儿子的呢?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尽量说出母亲对自己关爱的几件事)

母亲多想带着儿子去看看那美丽的菊花啊!可是,命运是这样残酷,她没来得及看到儿子从痛苦中奋起,走向幸福,走向成功,却就这样,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了她的.孩子……

慈祥的母亲,痛苦的母亲,伟大的母亲!作为这样母亲的儿子,作者回想到这里,他是怎么说的?(“我没想到……我绝没有想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前面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同学们从这

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怎么样?(难过、痛苦、怀念等)你觉得你把这种心情读出来了吗?不但要用嘴去读,更要用心去读,用想象去充实!

5、那么,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究竟是什么?她想要自己那个生病的儿子,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怎么样呢?

(板书:好好儿活)

同学们认为怎样才算“好好儿活”呢?

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学生置疑。(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她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

美丽的菊花象征着多姿多彩的生活。菊花很美,生活也很美。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打击,都应该勇敢地、好好地活下去!

同学们想知道当年那个高位截瘫的青年,现在怎么样了吗?

(后来,由于长时间的坐在轮椅上,他患了褥疮,再后来,又患了尿毒症,最后患上了肾衰竭,每个星期必须要做三次血液透析,换血,不能少一次。不然就会死去。但他还是要拿起笔来,尽管拿笔已经非常困难,但是他一直记得母亲的那句“好好儿活”!)

(板书:再苦也要好好儿活)

这么艰难的日子,他们都坚强地、勇敢地“好好儿活”了,那么我们呢?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

面对生命,珍惜生命。我们这些健康人――你、我、他……我们大家更要好好儿的活。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文章结尾的这句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个“我俩”应该变成——

我们!

连起来读这句话。

(一起读“我们大家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三、课后反思,知能转化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情感等)

史铁生的作品非常感人,老师在十几年前读过他的《我与地坛》,现在都还记得其中的一些句子。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他的书看一看。比如:《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等。

四、作业超市

1、替菊花前的史铁生给母亲写一段话。

2、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请同学们任选两道,认真完成!

五、升华认识,结束本课

亲爱的同学们,怎样才算是“好好儿活”?这个话题真的是说不完道不尽!《秋天的怀念》让我们从痛苦的怀念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记住吧,活着,就得感谢!感谢阳光与空气,感谢父母与亲人,感谢祖国,感谢生命!但愿我们所有的人,都“好好儿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创意说明:本设计为故事穿插法。《论语》涉及的人、事很多,在教读过程中若尽可能结合学习的内容,穿插有关故事,对初识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对保护文言文阅读兴趣也会大有作用。

教学步骤:

一、由曲阜朝圣之举和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事导入。

二、介绍孔子和《论语》。

三、对照注释逐则翻译,理解大意,不好翻译和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共同探究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可补充说话背景,可穿插相关故事,可引用《论语》中相近的观点,也可要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谈认识。

四、记诵全文。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①孔子及《论语》简介见教师用书。

②《论语》的几个“最”:

《论语》共20篇,492章,是《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在我国,它最早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采用“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是现存的最早全部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书中记录的孔子对《诗经》的评论,是我国最早的文艺批评。

2.课文扩读材料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综合性学习指导】

漫游语文世界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要求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对“生活处处有语文”有切己的认识。

2.要能够具体生动地讲述自己的见闻,能根据搜集来的素材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写出内容充实、文从字顺的作文。

二、活动策划

课前明确活动目的、活动安排。完成选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进行搜集和调查、小组合作编册等工作。

课中主要用于交流活动感受、活动成果、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指导。课后总结和评价。

三、活动指导

1.明确活动目的、活动整体安排。主题:漫游语文世界/目的:在生活中学语文/整体安排(见策划)

2.选题。按照教科书提供的材料,或师生共同罗列生活中常见的语文现象若干,请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一题。

3.分组。根据选题或调查途径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推选出各小组召集人。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时间表及活动具体方略,小组要进行细分工,成员之间注意联络合作。特殊情况可单独一人进行调查。

4.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调查活动。对搜集的材料做好选材取舍,科学分类,精当说明(点评),整齐誊抄,汇编成册、冠名,使之成为集体劳动智慧的结晶。

5.课堂交流:成果展示。各小组召集人向全班口头汇报活动情况,“推销”小组成果。

体验交流。各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具体生动地口头陈述活动见闻。

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对生活中语文现象的思考。

6.作文。两类作文题,任选一题:

①结合这次语文调查的经历,以“从生活中学语文”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针对这次调查中发现的

不纯净的语文现象,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题目自拟。

写法指导:①选准切入点。一般来说,切入点要小一点、新一点,要用别人之所未用的角度和材料,以求文章在“实”和“新”上有过人之处。②充分利用手头资料。写记叙文,要侧重于生动描写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现象;写议论文,要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③注重语言表达的个性化。可根据所选语言现象的特点和自己文章的主题来设计作文风格,要善于化用鲜活的生活语言。

四、活动评价。活动评价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合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活动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能力培养点:

1.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语言特点。

情感体验点:

1.培养学生关注生存空间、保护环境的习惯。

2.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和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揣摩词语,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在预习本上正确注音、解释(查字典或词典)。

②学生课外搜集、摘抄有关春的古诗文句(备用)。

③老师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朗读课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研读春草图,归纳分析其他春景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

1.注意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边听边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3.听读之后,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4.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上面的问题 。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理清本文写作的思路: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启发学生归纳)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四、研读与赏析:

1.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课文第1-3段的内容,思考:

①第1、2段总写了哪些景物?

②第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③第3段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用了哪些形象生动的词语进行描写的?有什么好处?

④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

3.全班交流后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 请说出理由来。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研读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全班齐声朗读课文。

2.鼓励学生背诵1-3段。

二、研读与赏析:

1.学生自学第4—7段, 学生运用老师指导的方法,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图画,并说明原因。

②比较与春草图的异同之处。

(可从特征、顺序、写法、语言、修辞方面比较)

③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④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赏析好词佳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交流,明确上述问题。

2.略读第8—10段,体会这三段在文中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教者即给予肯定。)

3.课堂小结:

①抓住特点写景。

名 称 特 征

春草图(草报春):嫩绿、多、软

春花图 (花争春): 繁茂、艳丽、芳香

春风图(风唱春):温暖、柔和

春雨图(雨润春):多、轻盈、细密

②分层次写出春景图。

名称 角 度(顺序) 写 法 修 辞

春草图: 由物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拟人

春花图:树上—花下—遍地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拟人

春风图: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 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4.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体会作品的意境和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

5.学生质疑交流:

①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②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③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也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三、拓展延伸:

学生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古诗文句互相交流,并加以整理、积累。

四、布置作业: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春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五、板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台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2、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围绕着赏析人物形象展开,通过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根据人物描写的方法展开讨论,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教师帮助归纳、总结。教学中主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讨论、探究,在文中找到具体的细节描写,归结父亲的性格特征。学生具体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台阶》这篇课文的情节,知道了作者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父亲现实的生活画卷,今天我们就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是如何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

二、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一)、教师分析人物描写

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外貌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核心方法提示:抓住关键,由表及里,综合评价。

(二)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1.教师示范

如:“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这一段运用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父亲在众人仰慕时的不自在,表现他谦卑的性格特征。

2.让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圈点批注法分析语段。

以“运用了_________的方法,写出了父亲的_________(内容),表现出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为句式回答。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三、学习通过情节的安排补充人物性格

1.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

2.教师分析

如: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四、教师归纳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的人

五、尝试写作

这节课我们领会了细节描写的神韵,文章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完成了对父亲性格的刻画。文章少了细节,人物也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让我们也来尝试一段描写。

大家看,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作者写到这里,没有将我和母亲展开描写,留下了一段空白。

请大家发挥想象,给小说补充一段情节,对母亲看到父亲闪腰时的心理、动作或神态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50字左右。

(学生写,教师巡视)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写篇周记,展示自己眼中的父亲,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尊重和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 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③ 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④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察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说明,不但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还进一步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由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云的种类很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如: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说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说清楚,最后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

1、精心导入

① 可用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空中的云的各种景象,引出课题。

② 也可通过谚语或诗歌来引出课题。

③ 还可以请学生从课前准备中谈谈自己的积累和观察。例如:

a. 你观察了天空中的云吗?有怎样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说明。

b. 你在预习中搜集积累了哪些有关云和天气的成语、俗语、谚语?请同学们相互交流 下,好吗?

以上各种导人,只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都可达到导人课题的目的。

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看云识天气

3、感知内容

① 检查预习中的字词。

② 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

③ 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问题组:a.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全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基本思路是先总说云的作用,再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最后是总说,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4、研读赏析

① 教师导学: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可以遵循规律,即: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从以上四个方面去研读一篇文章,会更加清晰。

② 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准确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

可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在阅读中思考:a.共有几种类型的云?b.表格如何设计得简洁明了?巳也可以每个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也可通过实物投影仪在班上讲述自己的设计和理解,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设计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课文。

教师总结指导: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种。只要顺序合理即可,设计的简洁些、详细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学生讨论填表后,教师进一步指导:通过表格的填写可以看出,作者抓住了说明事物的特征??云和天气的关系,同时有一定的合理说明顺序??总分。为了将事物事理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打比方等等(当然也有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总括看来可称为生动说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的准确性,

请同学们研读讨论。

③合作探究

a. 能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b. 能举例说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

学生可以讨论并畅所欲言,也许所说的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只要敢于探索,大胆讲述,教师都应表示赞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把它们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许多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仅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用词准确,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往往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④反馈交流

学生再次速读课文,看大屏幕展示的题目,交流思考,看看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出示投影)读课文,理解概括交流对以下问题的解答。比一比,哪一组思维更敏捷,

问题组: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

b.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c.第3自然段中总结四种薄云特点的一句话是什么?

d.根据课文举例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单一例即可)。

e.举例说明看云识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小结:a.第1自然段指出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b.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c.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云;d.雨层云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e.论述有理即可。

总结: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不仅了解了看云可以识天气的内容,还学习了怎样将事理说清楚,并把握住了一般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

5、延伸作业

用本课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小说明文,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自然现象。题目自拟。 -

6、信息反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春》

课文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卖弄”、“抖擞”等词语的意思。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体验春天带给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气息,有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认识"春",明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

教学过程:

引课:

1、说一说带有“马”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马到成功”。

2、说一说带有“春”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春暖花开”、“春意盎然”。

一、初读,感知课文

1、示课题“春”。

2、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气息。

二、再读,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地向我们传递春天的气息的,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1)理清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

(2)初步体验春天的美。

三、精读,体味课文,学习第一段。

这段讲什么意思?出示灯片和课文第一段比较。

“东风来了,人们盼望的春天也到了。万物苏醒,山青了,水满了,太阳也变红了。”

这灯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内容差不多,但读起来的感觉为什么会差多了?(突出拟人的写法的生动形象,更好表达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读——指名读——试背——齐背。

四、作业。

(1)作业本第1题,修改课内组词。

(2)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春景中体会春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录好的词句。

教学过程

1.检查。

看拼音写词;根据意思写词。

2.研读。

(1)齐背第一段,说大意。

(2)学习第二段。

①自由读,思考:第二段作者写了春天哪几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风、雨。)

②指导读“小草”部分。

③伙伴互学“花”、“风”两个自然段。

春花和春风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写出这特点?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用自己的朗读读出春花的多、美,春风的柔和,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④独立自学“春雨”自然段。

回顾前面的学法:划找——思考——朗读体味——汇报交流——训朗读。

按此法学习。

⑤课内做作业本3、4、5题。

(3)学习第三段。

这段讲一个什么意思?在用词上有什么新特点?(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学习第四段。

这三句各告诉我们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句顺序能改变吗?

为什么?

这三句采用什么写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强语气?

3.作业。

(1)修改课堂上的作业。

(2)准备背诵课文,有能力的先背诵四两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交流积累词句的方法,摘录课文好词句。

教学过程

1.导入定向。

读了朱自清的《春》,当你听到“春”这个词时,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图画?“春”又意味着什么?出示本节目标灯片。

2.指导背诵。

(1)检查个别学生四段背诵,并让学生谈谈背诵的方法与经验。

(2)重点指导背诵第二大段。

按“小草”“花”“春风”“春雨”的顺序打出四幅彩色灯片,让学生借助灯片中之图及图边上的重点“词语”自由试背——全班试背——指名背——齐背。

(3)出示第三大段关键字词,让学生借助词语背诵。

(4)出示全文背诵的板书灯片,指导背诵。

盼春

东风 脚步

一切都 山水 太阳

绘春

小草 偷偷 嫩嫩 满是的 轻悄悄 软绵绵

花 赶趟儿 像…… 仿佛 野花 遍地是

雨 寻常 像…… 树叶儿 傍晚 在乡下

迎春 风筝 孩子 舒活 抖擞 一年之计

赞春 像娃娃 小姑娘 健壮的青年

3.学会积累。

(1)重读“学习提示”,交流各自积累的办法。

(2)《春》哪些词句特别精彩?该如何积累?

(3)延伸练习,听《草原》第一段的配乐朗诵,出示《草原》第一段课文灯片。让学生试摘录,并说说积累的理由。

4.训练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6题的连词成段。

(2)摘录《春》的好词5个以上,好句3句。

(3)任选1、2题作业。

①模仿朱自清写春雨的句子选一件事物写一两句(如西北风、雪花、溪水、怪石等)。

②模仿课文写野花的句子写写夜空中的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积累名言警句。

3. 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难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预习检查

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和课文诵读情况。

3. 检查学生收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三、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1. 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3. 想一想,读懂了什么,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的?

4.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以:用来; 广才:使……广博

成学:成就 励精:振奋

年与时驰:年华 意与日去:意志;岁月

遂成枯落:最终;枯败,凋零。

5. 理解重点句子:说说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四、问题探究

1.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

2. 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3. 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吗(道理或事实均可)?

A.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B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学讴,自足而归,知不足而得返。就是“躁”的最好的例证。

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

4.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5. 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A. 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文章结构

本文如何提出论点,进行论证的?

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

A. 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 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 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名句赏析

(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逻辑学中“双重否定”的句式,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

“淡泊”、“宁静”,看起来是不想有所作为,但现在“不为”正是为了将来“有所为”。“淡泊”、“宁静”正是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的阶段,等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更加有所为。“淡泊”与“宁静”,不是消极颓废的无奈感伤,而是以“明志”与“致远”为终极目标和远大理想的、真正有志者的无声誓言,是积极向上和进取的,是催人奋进的。“淡泊”与“宁静”,不是消极地逃避现实,而是志在修身,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倡导的,“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虽只寥寥八字,却被诸葛亮钟爱一生,而且贯穿诸葛亮一生,成为他的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 非学无以广才

无论人处于什么阶段(少年,中年,晚年),学习与志向总是最重要的。古今中外的天才宁有种乎?非也。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诸葛亮的眼光是深邃的,他告诫儿子“非学无以广才”的话语既是很普通的谆谆告诫,也是亘古未变的哲理。他不但告诫儿子要学习,而且还要珍惜时间,发愤学习,并要注意学习方法:要“静”、“志”,不能“淫慢”、“险躁”,并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光的无情流逝和“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的人生无奈与悲叹警醒儿子。

2. 非志无以成学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北宋苏轼)没有理想的人就像河流中的浮萍,他们不是行走于世,而是随波逐流。他们的人生注定将是碌碌无为的一生,平庸的一生,可悲的一生,最后只能“悲守穷庐”。“志不强者智不达。”(战国墨翟)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不可能成就自己的学业的。东晋时期的葛洪就说:“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没有坚定而崇高的理想是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治学中去的。“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人是靠肉体生存于世的,更是靠精神支撑生存于世的。肉体上倘若出了问题疾病是可以用汤药治愈的,而精神上一旦出了问题疾病却是很难治愈的。“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思想上的绝望。思想上的绝望比任何难以治愈的顽疾都要可怕千万倍。“人无志,非人也。”(三国嵇康)人是有思想的高等动物。人若无志,则与动物何异?心中没有理想,生活也便索然无味。没有理想的人就如同精神空虚、灵魂缥缈的一副躯壳,即使苟活于世,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七、背诵

八、拓展延伸

1. 《又诫子书》

又诫子书

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译文:

宴席上的酒的设置,在于合符礼节、表达情意,适应身体和性格的需要,礼节尽到了就该退席,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主人的情意还未尽,客人也还有余量,可以饮到酒醉,但也不能醉到丧失理智而胡行乱来。

2.《诫外甥书》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

译文:

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仰慕先贤,戒绝情欲,抛弃阻碍前进的因素,使先贤的志向,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内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丢弃琐碎,广泛地向人请教咨询,除去埋怨和悔恨,这样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滞留,也不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达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那就会碌碌无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无闻地被情欲束缚,势必永远沦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为庸俗的低微没有出息之辈。

3. 诸葛亮几千年前对儿子说的话,今天还有意义吗?你如何理解?

九、达标检测

十、作业

背诵默写这篇文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诗歌思乡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把握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3领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

一、导入

讲《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这就是著名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的故事。同学们注意到“甘露寺”,这座寺庙坐落在某座山上,这座山,可以说是三国山,充满着英雄豪气,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这座山叫做“北固山”,这座山,还成就了一位诗人,他就是王湾。

王湾是唐代诗人,他流传至今最有名的诗歌就是《次北固山下》,相传这首诗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到底《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怎样的诗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题解

同学们看题目,北固山我们知道是一座山名,这个次字怎么理解呢?(是量词一次两次呢,还是说是“仅次”呢还是“次品”的次呢?)我们还知道哪些题目中饱含景点的古诗词啊?(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这里的望、登都是作动词解释,所以,次也可能是动词解释,看注释,对,是动词“停靠”的意思。

解了题目,我们进入诗歌的内容。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读懂诗歌的内容。有不懂的请做好记录。

同学们,遇到难题了吗?请提出来。

(请学生回答,老师辅助)

并补充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三、朗读

1凭印象初读:请同学们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体会。

同学们读完了,你能说说你刚才读的时候,是用怎么样的情感去朗读的?并说说原因。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以朗诵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请同学们听听,给老师点评点评。(教师除了要注意情感部分,更要突出语气语速停顿重音等等)

学生点评:1节奏韵律 2情感表达

3教师指导:既然大家都觉得老师读得好,那我就把我的小窍门告诉大家。

4领会后再读:同学们琢磨了几分钟,一定有所收获了吧!不如来展示展示,谁愿意?

4全班齐读: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

四、分析

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到了诗人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想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激发出来的呢?作者传达的是单一的乡愁吗?我们对诗歌进行分析理解,找到答案。

1、理解首联和颔联中诗人的感情,品味颔联。

作者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中前进,他要驶向青山,而思绪已飘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诗人为什么要写他的道路还在青山之外呢?

提示: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途中天气如何?你从哪些诗句中知道的?

提示:和风吹拂,春意融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两岸之间的水面显得很宽阔。和顺的风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清代的王夫之赞这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你觉得它写出了什么样的大景?

提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

置身在青山绿水中,眼见潮平岸阔,风正帆悬,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诗人此时该是怎样的心情?

愉快,舒畅

请带着愉快的心情,深吸一口气,扩张心胸,朗诵前四句。

2、品味颈联

不知不觉,已到残夜。作者见到了什么景象?

齐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人说这两句诗“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的意境。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在这两句诗中流露出什么感情?

提示:感慨时间过得太快,白天和夜晚,旧年和新春,为何这般匆匆啊?

请带着无限的感慨朗读这两句诗。语调要深沉舒缓。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表达的不仅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请听老师读,注意声调、重音。强调生,入。为什么不用“升”?

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提示: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海日江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所以,这句诗还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提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朗读时声调可高一些。

请用这种情绪朗读。

男女重读,女感慨,男乐观。

你能从这两句诗中知道这是一年中的什么日子吗?知道具体的时间吗?

提示:岁末腊残之夜,岁末,正是旅人归家的时间,夜晚,正是在家中安眠的时候,此时的诗人却停泊在北固山下,遥望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正因为彻夜未眠呀。

他在想什么?想像诗人此时的内心活动

请学生回答。

提示:想家中妻儿父母;想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不知何时能回家;想写信……

请再带着这种思念朗读,语调要忧伤一点。

3.品味尾联:

请北归的大雁捎个信吧!

齐读最后两句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多么无奈的希望啊,这是多么惆怅的希望啊,请用惆怅而又无奈的语气朗读后两句诗。

大雁飞过,诗人会说些什么。

提示:诗人倾吐的句句是思念,是乡愁,是归意。

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男女重读,男略高,女低

五、小结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千古流传,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还有他乐观积极的情绪,每当我们处于低谷的事情,不要气馁,想想王湾告诉我们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下课。

六、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羁旅

颔联: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寓情于景, 景中含理

颈联:理

尾联:情

【教学总结】

这节课为了体现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主要围绕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进行设计,全面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接受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体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

2、积极实施教学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习惯。

3、创设的诗歌学习情景,增强感悟。

4、合理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注重对诗歌进行感悟教学,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