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8W 次

  教学目标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1、知识与能力

熟悉课文,生动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发挥自己联想、想象力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运用联想、想象创编神话故事;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祖先大胆奇特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养成课外搜索、整理资料,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用传说,进行导入。

《太 平 御 览 • 风 俗 通》中有《女娲造 人》的传说记载:自从盘古开天地,揭开了人类历史,便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历史是由男人写的,也有不少女人涌现在其中,女娲氏可说是我们中国千古第一的女英雄。在传说中,西方人的始祖为亚当、夏娃,东方人的始祖为伏羲、女娲。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传说《女娲造人》。

 二、赏析课文,自主阅读 。

1 学生复述课文: 以讲故事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积极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文章。

2、 师生合作探究

(1)从女娲造人动机,造人过程及人类诞生等方面对课文进行赏析,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力。

(2)要求学生试着用自己所学知识科学地解释一下人类的起源。

(3)对文章存有的疑惑进行组内质疑探究、交流。

(4)全班交流 对小组内无法解答的疑惑提出来,通过组与组之间探讨,进行全班交流,师生互动交流。

3 学生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女娲造人的故事。

 三、采撷传说,拓展延伸。

我国最早的神话多在《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书中记载。主要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鲧(gǔn)禹治水、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黄帝擒蚩等。

教师小结:神话是反映古代人民对世界的产生、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一种杜撰的故事或传说。它反映了古代人类所进行的自然斗争与社会斗争,充满幻想,寄托他们的一种理想和情感,有极大的艺术性和艺术魅力。

 四、小结课文,升华主题。

《女祸造人》反映了我们中国人早期对人类起源的探索,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人是万物之灵长,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的生命,去创造美好的世界。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六、布置作业 ,课后延伸。

①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或语句并体会它的好处。

② 《女祸造人》毕竟是神话传说,那“人,到底是从哪来的?”请同学们下去收集这方面资料,从科学角度进行解释。

 课后反思:

按照新课标要达到的三个维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要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发展个性,健全人格。为此,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神话《女祸造人》作为本节课材料,对学生进行联想、想象力的训练。

 成功之处:

1、力图做到课堂开放而有活力。

首先,这篇文章是神话传说,七年级学生很感兴趣。

其次,让学生讲自己看过或听过的神话故事,课堂上很活跃。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以讲故事,创编神话故事等比赛形式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主动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点带面,全体参与,让学生在竞争中各有所得。

3、以最大限度发掘学生潜能。

联想、想象能力的迁移。最后环节让学生创编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每个小组都讨论得热火朝天,将整个课堂气氛拉向高潮,学生潜能得到极大挖掘。

4讲求语文教育丰富的人文性。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其次,让学生认识到身为当代女娲,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不足之处:

1、几个教学环节皆在老师主观引导下进行。没有很好贯彻“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观念。

2、课堂评价不到位。如有的学生在回答“如何做当代的女娲”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有的回答我没能给予肯定,没有很好贯彻“教育机智”的有效运用,对问题的认识较窄。

3、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不太好

在学生质疑这个环节,学生问题较多,我为了能尽快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讨论的不是很充分。没有做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改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