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六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5W 次

  [教学目标]:

六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1、 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通过多种方法,理解并积累“琥珀、飒飒地、翻腾怒吼、拂拭、粘稠”等词语。

2、 熟读并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能够根据提示,简要复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3、 在品词读句中体味琥珀的“奇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熟读并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能够根据提示,简要复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2、 在品词读句中体味琥珀的“奇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

  [教学准备]

老师:词语卡片、相应的课件。

学生:

1、 通读课文标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不解词语查字典

2、 思考: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琥珀。

  [教学设计]

 一、预习反馈,学习最后一节,了解琥珀的外形

1、读词语,读准字音:

约摸 飒飒 澎湃 粘稠

掸掸翅膀 拂拭 渗出 前俯后仰 埋没

2、出示:琥珀(图片)

板书:琥珀

(1) 回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能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琥珀是什么?

(2) 教师总结:课文告诉我们琥珀是松脂球经过上万年后形成的化石。

强调:化石

板书:松脂化石 上万年

说明:

要求学生读的词语第一行全是形容词,第二行是动词。这些词中大部分带有多音字,读音也容易和口语方言中的一些读音混淆,所以特别列出要求学生清楚朗读。琥珀究竟是什么,在课文中有提及,但散落在文章的各处。不过语句浅显明了,学生还是能够发现的,关键是要让他们整合后有序地表达出来,这是一个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是预习反馈的一个内容。高年级的预习,不应该仅仅停留于读通、读顺文章,了解内容,让能自己对内容有一定的梳理和思考也是教师应着力培养的。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将给我们介绍一块奇异的琥珀。

板书 奇异的(补全课题)

4、这究竟是一块怎样的琥珀,它又奇异在哪里呢?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对它进行近距离描写的。

出示: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我们可以看见他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像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1) 指名读,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粘稠”

(2)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看见了什么?想象出了什么?可以推测出什么?并且可以知道什么?

板书:看见 想象 推测 知道

看见:(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我们可以看见他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师总结:作者的描写由远及近,观察得可真仔细呀。

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

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

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3) 同桌两个人一起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来说说,这块琥珀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师总结点题:这多年,保存得那样完好无损,通过它还可以来推测一万年前发生的故事,并且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有了苍蝇和蜘蛛这些物种,这块琥珀可真是奇异呀!

板书:保存完好

(4)根据提示的四个词语,试着来背背这个小节的内容。(学生自己背,全班齐背)

5、这块奇异的琥珀让我们可以推测——生读: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师引:并且可以知道——生读: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

师:这是这块琥珀在科研价值方面的奇异之处。

板书:科研价值

理解推测:

(出示解释: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是什么?——再回读上文——(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师:根据这些已知的事实,作者推测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推测出一万年前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吧。

说明:

课文其实是从琥珀的形成过程,它的发现过程、它的完好无损、它的科研价值这四方面写出了琥珀的奇异。在最后一节中,作者直接描写了琥珀的完好无损,提到了它的科研价值,这些大部分学生自己是无法体会到的,教师可以在总结的时候帮助学生体会。同时将课后的背诵内容,穿插在教学中进行,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指导学生借助词典注解和联系上下文,区别理解“推测”、“知道”、“想象”等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二、学习1——11小节,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1、自读课文的1——11小节,完成课后练习中的按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

( )太阳照射着整个森林,老松树渗出( )松脂,松脂滴下来把两只小虫( )包裹在里面。几千年过去了,陆地(

)下沉,海水( )漫上来,树( )腐烂了,剩下那只松脂球。又过了几千年,松脂球成了化石。

2、琥珀是松脂形成的化石,在它的形成过程中,松脂发生了什么变化?认真默读1——11节,找到描写松脂的语句用“——”划下来,并且认真自己读读。

3、交流、出示:

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散发出金黄的光彩。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松脂继续滴下来,最后积成了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地包裹在里面。

树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埋没在泥沙下面。

读句,正音(重重 读chóng)

4、 师给出例子:松脂滴下,然后学生用列小标题来概括在琥珀的形成过程中松脂的作用。

板书:松脂滴下 重重包裹 埋没地下

5、 再读1——11小节,你认为在琥珀的形成过程中还必须要哪些条件?请你用小标题把他们列出来。

交流板书:天气炎热 蝇蛛巧遇 海陆变迁

6、 根据板书简要复述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体会琥珀形成的奇异之处。

板书:形成

说明:

训练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是高年段的重要培养目标。但概括不是缘木求鱼,应该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和抓手,并且由扶到放地进行训练。同时,简要概括课文也是对学生有序表达的有效训练方式。在概括和简述的训练中,学生培养了思维的条理性和表达的有序性。

 三、了解课文写作特点和琥珀的作用

1、同桌合作读文,分清想象和推测的内容。

(1)默读课文,分清想象和推测的内容。

(2)教师引读。

(3)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生动的情景?

(4)体会作者想象的合理性。

出示句子:(两只小动物在松脂里挣扎的有关句子)

师:你觉得作者想象它们在松脂里挣扎的情节是否合理?请联系文中描写这块琥珀的有关内容谈谈。

引读:作者之所以这样想象,因为——琥珀中有黑色的圆环。还因为松脂又具有黏稠性。所以,那两只小虫在松脂里——前俯后仰地挣扎。

小结:可见由于作者科学推测、合理联想,使得这个科学小故事引人入胜,让我们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这也是科普文章的一种特点。

2、琥珀除了科研价值以外,它还有其他的用处:

出示:

琥珀:一种很硬的、由微黄到微褐色半透明的树脂化石,产于冲积土、褐煤层或某些海滨,容易抛光,主要用于装饰品(如串珠及烟嘴),可作中药

指名读。

师小结:老师出示的是字典上琥珀的解释词条,如果你以后想知道某些物品的用途,也可以通过查字典这种方式来解决。

3、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课文中蜘蛛吃苍蝇的故事是根据琥珀中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想像出来的。请你也发挥想像,说说在那个炎热的晌午,蜘蛛为什么要爬向这只苍蝇呢?如果自己觉得想像得不错,可以写下来。

说明:

作者的想象和推测都是有依据的,培养学生静心读文,学会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体会想象和推测的区别,体味作者用词的准确,为将来学生自己写作中的学以致用打下基础。

 附板书:

奇 异 的 琥 珀(松脂化石)

(形成,保存完好 科研价值) 上

天气炎热 蛛蝇巧遇 海陆变迁

松脂滴下 松脂包裹 埋没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