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初中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初中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1W 次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一

初中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一问的主要特点是语言描写,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事件的发展和人物性格。

唐雎是一介使臣,而且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的使臣,来到秦国,面见秦王,而此前,因为秦王吞并安陵的提议没有得到安陵君的同意,极为恼火。文中展示的是强大的秦国,弱小的安陵。一方是强大秦国的国君,盛气凌人,强横无理,一方是弱小的国家的使臣,对比强烈,结果似乎也是在意料之中,但是居然,唐雎就完成了帮助安陵君守护安陵的使命,令后人赞叹。

恃强凌弱,在强秦面前,一切都会被横扫,秦王似乎可以为所欲为。在两人面对面的正面交锋中,秦王一开始占据上风,语言态度蛮横,傲慢。见到唐雎问道,安陵君不许寡人,何也?想要就要的态度跃然纸上。交锋之初,唐雎态度温和,委婉,回答的说法与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说法一致。

本来就非常恼怒的秦王,终于发火了,用天子之怒来威胁恐吓唐雎,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场面让人惊恐。但是唐雎用布衣之怒来回应。秦王对此不屑地说,布衣之怒不值一提。唐雎指出了所谓的布衣之怒,不是庸夫之怒,而是士之怒。士之怒,也会感动天地,力量巨大。挺剑而起,与秦王同归于尽之心尽显,终于令秦王折服。

一次令人胆战心惊的交锋,终于让安陵转危为安。

语言是有力量的,行动更是有力量。唐雎因为语言因为行动因为勇气,而被人们肯定。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二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文章以记言为主,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言辞颇有深意,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

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自认为对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还是比较值得一提的。

在导入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尼克松与周恩来的精彩对话,让学生在进入新课之前就对如何得体、巧妙的说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当学生为周恩来机智的回答叫绝时,我顺势引人了古代外交家——唐雎,连带着介绍了课文背得。打铁要趁热,我这开头一个高潮,让学生觉得作品中的人物不那么讨厌,文言文也不都是枯燥无味的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下来的“读——译”均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先让学生认真听老师范读,给自己不懂的字注音,然后考考大家的记忆能力,再让学生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有了这个激励,学生在听课文录音时就格外认真,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更认真,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另外,《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言文字面障碍较大,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堂课里掌握重点字词句,这是一个需要教师仔细斟酌的问题。因此我在设计这个环节时就采用洋思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采取了让学生自学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先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接下来一人一句进行翻译,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再发言,最后教师评讲并将重点词语的意思板书在黑板上。我们都知道,学生都是好胜的,哪怕是成绩很困难的学生,他也期盼能在课堂上答对一个问题,得到老师的微笑。从教学结果看,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得当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趣味盎然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因此,当我课文学习结束时,学生也能流利地翻译课文了,甚至还包括那些学困生。

关于文章分析我着重从文章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这一写作特点入手分析,让学生先按导学稿的内容进行自学,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构建了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学习框架。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再有,本节课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故事复述、分角色朗读课文、为人物设计神态、动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生在感悟唐雎这种刚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以及与秦王同归于尽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在课外活动时学生又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恰到好处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学会了学习。当然也有遗憾之处:1、学生的层次不同,讨论时层次低的学生因有老师听课而不好意思举手发言部分丧失了话语权,学得相对被动。2、分角色朗读不够充分,学生未能读出秦王的语言特点。3、时间分配欠合理化,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朗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更要加强时间分配方面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机。

总之,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我明白了教学相长,相辅相成的道理,同时,也为我进一步探索课程改革的奥秘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