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送行》学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送行》学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W 次
《送行》学案(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优化设计学案
【字词梳理】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笨拙(zhuō)  尴尬(gān gà)  饯行(jiàn)  滑稽 (jī) 凄怆(chuàng) 嘈杂(cáo) 解聘(pìn) 邂逅 (xiè hòu) 吝惜(lìn)     
2.读准多音字
扮好 hǎo 其他读音: hào 组词:爱好
将 jiāng  其他读音: jiàng 组词:将领
中间 jiān 其他读音: jiàn 组词:挑拨离间
折断 zhé 其他读音: zhē 组词:折腾
其他读音: shé 组词:折本
数载 shù 其他读音: shǔ 组词:数落
其他读音: shuò 组词:数见不鲜
数载 zǎi 其他读音: zài 组词:载重
强作笑颜 qiǎng 其他读音: qiáng 组词:强大
其他读音: jiàng 组词:倔强
解脱jiě 其他读音: jiè 组词:解元
其他读音: xiè 组词:解不开这个谜
3.辨析形近字
徒劳tú 陡峭dǒu
饯行jiàn 实践jiàn 钱财qián
哀哀求助āi 衷心 zhōng 衰落shuāi
侧影cè 恻隐cè 测量cè
笔记簿bú 薄板báo
二、重要词语
拘谨:指言语、行动过分谨慎。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信以为真: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做真的。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饯行:设酒食送行。
凄怆:悲惨、悲伤。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上、神情上。
局促不安: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熙攘: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邂逅:偶然遇见。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不可思议:人的言行或事情的状况到了很难使人理解或难以想象的地步。
发迹:指人变得有钱有势。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严肃、认真的样子。有时含讽刺的意味。
【知识储备】
铺垫: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例如:《背影》一文,文章开头写家境贫穷,“父亲”差使交卸了,祖母死了,“父亲”变卖典质,安葬了祖母,家境十分贫寒。接着又写到“父亲”亲自到车站送别,和车夫讲价钱,上车给“我”占座位,并帮我铺好大衣等四件事。作者写这些要表达的意思有二:一是要告诉读者家里这样穷,可是“父亲”还是让“我”穿好,从后文作者交代的自己的皮大衣证明这一点。同时也告诉读者,“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生活压力这么大还是不顾一切来照顾“我”,可见“父亲”对“我”是怎样一种感情。实际上作者写这些时,自己感情也已在酝酿蓄积, 带动读者酝酿蓄积感情,等到写父亲蹒跚过铁道,爬上爬下去买橘子给“我”解渴时,“我”感激“父亲”,理解父爱这种激动的心情就一发而不可收。作者感情进入高潮,作品内容也进入高潮。这就是铺垫的效果。文学作品运用铺垫手法,往往能增加文章的深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
【自主研习】
1、结合文章内容,请谈谈你对勒罗的认识。
提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文章中对人物的刻画以及文章的中心来理解。本文刻画勒罗的形象,主要是通过车站送行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如:“我”并不知道勒罗是受雇送客,完全被他的形象所感动。勒罗真诚而慈爱,充满感情,像那位美国小姐的父亲;勒罗极有风度,穿着得体大方,像个银行家;勒罗是有教养的,他见到“我”之后的举止温文而雅;勒罗是聪明的,他选择这样一个职业,他是敬业的,他出色而认真地完成每次送行;勒罗是有主见的,他并不认为送行是纯粹的演戏;勒罗也是精明的,他可以借助这方面的的技巧来赚钱。此外,对勒罗的一些细节描写也要注意。如:他还记得在七八年前借过别人微不足道的“半克朗钱”,说明他是个诚实的人;“他翻了翻一本精美的记事本又说道”,让人感到他是一个认真的人。
2、如果你是那位美国小姐,你愿意雇佣勒罗为你送行吗?美国小姐雇佣勒罗为她送行,你有什么启示?
提示:第一问从表面上看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但结合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以及第二问,我们最好回答愿意。启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回答,一是围绕“人们渴望真情”这一中心,二是从两种送行的比较中感悟。答案示例:我愿意雇佣勒罗为我送行。启示一:人是怕孤独的,不喜欢尴尬痛苦的,的是希望能与朋友哪怕是素不相识的人获得感情的交流与沟通,能与人进行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才是幸福快乐的。 启示二:我和老朋友是有感情的,但送行时我们很痛苦尴尬,勒罗和美国小姐是没有深厚的感情的,他们却令人羡慕,这说明交流和沟通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形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与人交流和沟通。
【同步测控】
(我夯基 我达标)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笨拙 尴尬 滑稽 凄怆 邂逅
嘈杂 jiàn行 解pīn 神采yì yì
1、解析:“嘈”不要误读为“zāo”。
答案:zhuō gān gà jī chuàng xiè hòu cáo 饯 聘 奕奕
2、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1)过了这么些年,在尤斯顿车站的月台上邂逅,他显得那样壮实,那样(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真是不可思议! ( )
(2)席间,欢宴的气氛里掺杂着惜别的(悲惨,悲伤) ( )
(3)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感情流露在言辞上、神情上),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 ( )
2、解析:解答此题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推测,调动自己积累的词语进行比较筛选。
答案:(1)神采奕奕 (2)凄怆 (3)溢于言表
3、“随后我们和他们之间就出现了一道深渊”一句用了 的修辞方法,意在说明
3、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应结合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加以辨析。对作用的分析应注意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答案:比喻和夸张,意在说明两人之间感情上存在着无形的障碍,难以逾越。
4、 下面是一场多余的对话,连问话人也觉得多余。请揣摩答话人的内心活动,写出他的内心所想。
问:“你东西都拿了吗?”答:“ 拿了,都拿了。”( ① )
问:“你将要在车上吃午饭?”答:“啊,是啊!”( ② )
问:“它在克鲁不停吗?”答:“不停。”( ③ )
4、解析:因为全是多余的话,所以答话只要能显示出多余即可。结合对本文语言特点的理解,表达要有幽默感,以求与文章语言风格一致。
答案示例:
① 如果不拿好东西我会上车?你把我当傻瓜了!
② 天啦,我不在车上吃还能在哪里吃呢?
③ 我根本不到克鲁。那是另一条线。
5、 品味下面的话,说说弦外之音。
(1)他问我这些年来躲到哪儿去了,同时把半克朗钱还给我,好像它是昨天刚借去的似的。
(2)“教教我吧!”我叫了起来。
5、解析:理解话语的弦外之音,应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分析。
答案:(1)勒罗能清楚地记得七八年前向别人借的钱,一见到老朋友就还钱;半克朗钱微不足道,却能说明他的诚实与信用。这样一位品格纯正的人,他所从事的活动会是欺骗吗?
(2)说明了从对勒罗以送行为业的怀疑到争辩,进而信服的过程。“我”能对勒罗表示佩服的基础是自己屡屡在车站送行时的尴尬。
6、古往今来,很多诗词歌赋中都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请你搜集整理至少两首。(包括题目、作者、诗词内容。)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词的知识积累。回答时应把握住“依依惜别“的要求以及题后括号内的具体要求。
答案示例: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1)可现在,在月台上,我们又变得局促不安了。我们的朋友的脸出现在车窗口,但那已像是一张陌生人的脸—— 一个巴望讨好、哀哀求助的、笨拙的陌生人。“你东西都拿了吗?”我们中有人打破了沉默。“拿了,都拿了。”“你将要在车上吃午饭。”我说,尽管这个“预言”已经重复过几次。“啊,是啊!”他坚信不疑地应道,还补充说那趟车是直达利物浦的。这句相当奇怪的话使我们很吃惊,我们互相递着眼色,有人问:“它在克鲁不停吗?”“不停。”那位朋友简短地答道。他几乎变得叫人讨厌了。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我们之中有个人强作笑颜,对旅行者点点头,打了个哈哈,对方同样应一声,报之以点头和微笑。又一个人一阵咳嗽,打断了又一次沉默,显然,那是故意做作的,不过也能挨点时间。月台上的嘈杂熙攘不见静息,离开车还早,我们的,也是我们那位朋友的“解脱”还没到来。
(2)我游移的目光落在一个肥胖的中年人身上。他站在月台上,正与车厢里一位年轻的小姐热切地说着什么,和我们只隔开一个车窗。他那硕大的侧影好像有点面熟。一望而知,那位小姐是美国人,他是英国人。要不,凭他那感人的表情,我会猜想他是她的父亲。我真希望能听到他在说些什么,我断定他正给予最好的忠告,他眼神里深挚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使他那么吸引人,以致在我站着的地方也能感觉到他的魅力。7、 以上两段分别写了两种送别,请你简单概括出来:
第一段写
第二段写
7、解析: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只要抓住关键语句加以综合即可。
参考答案: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 中年人(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
8、两种送别在场面上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8、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加以概括整合。
参考答案:前一种送别:局促不安、说多余的话、长时间沉默、强作欢颜。 后一种送别:热切地说着、感人的表情、给予最好的忠告、深挚慈爱的眼神。
9、人们常说,“礼多人不怪”,课文却写出了“礼多人也怪”,结合课文说说,为什么为朋友送行常常会成为“一出滑稽戏”?
9、解析:解答此题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思考回答。
参考答案: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仅停留在形式上。与人告别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形式多样,但是演变成了“不得不送”“不敢不送”,强作笑颜,因此没有话找话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浑身不自在,这都是因为过于拘泥理节而然。
10、对于勒罗在给美国小姐送行过程中的表现,你是怎样评价的?这是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
10、解析: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只要能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要注意答题语言的条理、顺畅。
参考答案:(1)勒罗的眼泪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首先,从课文中描写他送行时行动的语句“热切地说着什么”“他眼里深挚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当列车就要开时“双手仍紧抓那个年轻的美国人”“又冲上前去,小声地最后再叮咛几句”“我发现他确实泪水盈盈”可以看出这他真实感情的流露,因为言为心声,外在行为是感情的自然表露。其次,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我们也强以这么认为,人是最富有同情心。从散文提供的情节中,我们知道,美国小姐是一个人到英国旅行的,在英国没有亲人、朋友,勒罗看到美国小姐形只孤单,在英国不相认识任何人,想到她在漫漫的旅途中,将孤独寂寞,于是唤起他的同情心。不过,勒罗的眼泪,不是惜别的泪水,而是同情产泪水。(2)勒罗的眼泪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理由是:①勒罗只是一名受雇于“英美社交处”的送行员,他给美国小姐送行并不是出于友情、亲情,而是为了赚取送行费,一个为了赚钱目的人送行,当然没有真实情感流露了;②勒罗是半小时前才见面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是陌生人,勒罗怎么会对一个陌生人产生真实送别的情感,流下惜别的泪水呢?(我发现他确实泪水盈盈,你认为他流的是什么泪水?)职业性的泪水。(3)勒罗的眼泪是演员进入角色后的真实感情的流露。课文中勒罗说他是在演戏,并且说“没有感情演不成戏”。演员也常常说这么一名话“进入角色,出不来”在送行过程中,勒罗已经把自己当成美国小姐的父亲或她的亲朋好友来表演,由于“他是优秀演员”,他进入美国小姐父亲的角色,他想到女儿即将离自己,非常担忧女儿在外的日子,于是反复叮咛,提出旅途中的最好的忠告,并且恋恋不舍,于是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惜别的泪水。当然,这不是现实中勒罗的惜别之泪,而是表演“月台父女送别”这一出戏中的父亲这个角色对戏中女儿的惜别之泪,可以把这种泪水叫做:戏中父亲的角色之泪。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送行(节选)梁实秋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刚要启碇,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那幅情景真是历历如在目前。其妙处在于纯朴真挚,出之以潇洒自然。平夙莫逆于心,临别难分难舍。如果平常我看着你面目可憎,你觉着我语言无味,一旦远离,那是最好不过,只恨世界太小,唯恐将来又要碰头,何必送行?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等一样的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揪着公鸡尾巴”起个大早,迷迷糊糊的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烘烘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噘着大嘴回家。这叫做周到。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觉得热闹,人缘好,没白混,而且体面,有这么多人舍不得我走,斜眼看着旁边的没人送的旅客,相形之下,尤其容易起一种优越之感,不禁精神抖擞,恨不得对每一个送行的人要握八次手,道十回谢。死人出殡,都讲究要有多少亲友执绋,表示恋恋不舍,何况活人?行色不可不壮。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别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扬威的与送行的话别,那会增加旅中的寂寞。这种情形,中外皆然。Max Bccrbohm写过一篇《谈送行》,他说他在车站上遇见一位以演剧为业的老朋友在送一位女客,始而喁喁情话,俄而泪湿双颊,终乃汽笛一声,勉强抑止哽咽,向女郎频频挥手,目送良久而别。原来这位演员是在作戏,他并不认识那位女郎,他是属于“送行会”的一个职员,凡是旅客孤身在外而愿有人到站相送的,都可以到“送行会”去雇人来送。这位演员出身的人当然是送行的高手,他能放进感情,表演逼真。客人纳费无多,在精神上受惠不浅。尤其是美国旅客,用金钱在国外可以购买一切,如果“送行会”真的普遍设立起来,送行的人也不虞缺乏了。
……
我永远不能忘记最悲惨的一幕送行。一个严寒的冬夜,车站上并不热闹,客人和送客的人大都在车厢里取暖,但是在长得没有止境的月台上却有黑查查的一堆送行的人,有的围着斗篷,有的戴着风帽,有的脚尖在洋灰地上敲鼓似的乱动,我走近一看全是熟人,都是来送一位太太的。车快开了,不见她的踪影,原来在这一晚她还有几处饯行的宴会。在最后的一分钟,她来了。送行的人们觉得是在接一个人,不是在送一个人,一见她来到大家都表示喜欢,所有惜别之意都来不及表现了。她手上抱着一个孩子,吓得直哭,另一只手扯着一个孩子,连跑带拖,她的头发蓬松着,嘴里喷着热气像是冬天载重的骡子,她顾不得和送行的人周旋,三步两步的就跳上了车。这时候车已在蠕动。送行的人大部份都手里提着一点东西,无法交付,可巧我站在离车门最近的地方,大家把礼物都交给了我,“请您偏劳给送上去罢!”我好像是一个圣诞老人,抱着一大堆礼物,我一个箭步窜上了车,我来不及致辞,把东西往她身上一扔,回头就走,从车上跳下来的时候,打了几个转才立定脚跟。事后我接到她一封信,她说:那些送行的都是谁?你丢给我那一堆东西,到底是谁送的?我在车上整理了好半天,才把那堆东西聚拢起来打成一个大包袱。朋友们的盛情算是给我添了一件行李。我愿意知道哪一件东西是哪一位送的,你既是代表送上车的,你当然知道,盼速见告
……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11、请写出下列语句的出处和作者。
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
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
11、答案: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赠汪伦》 【唐】李白
12、 文章提到课文所写的勒罗的送行,可以看出作者与比尔博姆相比也对送行有着同样的感受,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12、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比尔博姆对送行的感受是什么,然后认真阅读选文,寻找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答案:“揪着公鸡尾巴”起个大早,迷迷糊糊的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烘烘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噘着大嘴回家。这叫做周到。
13、 文章语言比较幽默犀利,请举例说明,并简单评析。
13、解析:解答此题,要在充分阅读体味选文语言特点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语言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在长得没有止境的月台上却有黑查查的一堆送行的人,有的围着斗篷,有的戴着风帽,有的脚尖在洋灰地上敲鼓似的乱动,我走近一看全是熟人,都是来送一位太太的。车快开了,不见她的踪影”,以送行者的早与被送者的晚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语言的幽默性。“觉得是在接一个人,不是在送一个人”更突出了这种幽默性。“那些送行的都是谁?你丢给我那一堆东西,到底是谁送的?我在车上整理了好半天,才把那堆东西聚拢起来打成一个大包袱。朋友们的盛情算是给我添了一件行李。”读罢让人啼笑皆非,可见作者的幽默诙谐。
14、 对于送行,作者的态度是“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你是否赞同?说说理由。
14、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只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语言流畅即可。回答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阐述理由。
答案示例: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因为作者渴望那种真诚的情谊,不愿把“送人”或“人送我”当做一种虚情假意的应酬。作者认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痛苦难堪,觉得应尽可能避免这种苦痛。
综合性学习
1、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情实感,勒罗受雇扮演“送行者”,看似违反常情,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勒罗认为自己虽然以送行为职业,但也是有感情的,而且能被感动。你认为他说的是真心话吗?和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解析:理解此题的关键是在正确把握文章的中心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相关描写来回答,要注意语言的条理。
答案示例:勒罗以送行为职业,刚开始时可能确有逢场作戏的成分,因为送行不过是他谋生的手段,雇他送行的人也仅仅是为了虚荣。但是勒罗逐渐发现了人们对感情的渴望,否则他不会“注视着列车驶去,直到看不见时才转过身来”,他也不会“泪水盈眶”。勒罗有仁爱之心,无数次的送别,使他懂得了被送者的心情,想到要不让他们感到孤独。从文章内容看,勒罗在车站上送行流露出的是真情。
2、对任何一类材料,我们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下面提供了中国古代部分文学家的寿命统计资料,请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姓名 王勃 陈子昂 李煜 李商隐 柳宗元 杜牧 孟浩然 司马迁 韩愈 王昌龄 杜甫 王维 李白 陶渊明 范仲淹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 李清照 辛弃疾 刘禹锡 白居易 贺知章 陆游
寿命 26岁 41岁 41岁 45岁 46岁 49岁 51岁 54岁 56岁 58岁 58岁 60岁 61岁 62岁 63岁 64岁 65岁 65岁 67岁 67岁 70岁 74岁 85岁 85岁
朝代 唐朝 唐朝 五代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西汉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西晋 宋朝 宋朝 宋朝 宋朝 宋朝 宋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宋朝
2、解析:解答此题的落脚点是在“理解和分析概括上”,前提是对材料所列举的文学家寿命长短相关联的生平、作品以及时代背景等相关材料的识记。审题时应正确理解命题意图,抓住“寿命”“文学家”“时代”核心的三角关系,思维对象应符合文学家这一特定的身份定位,考虑其所处外在环境中影响文学家生命在人世间存留多久的文化因素及作家内在个性品质。
答案示例:生活在和平时期,生活态度积极,人生理想远大的文学家,寿命相对较长。
三、备课参考资料
关于幽默
幽默是指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增进你与他人的关系,深化对自己的了解和真诚地评价他人,以愉快的方式娱人的一种艺术。
名人说幽默
1、人的才能不一样,有的人会幽默,有的人不会,不会幽默的人最好不必勉强。——老舍
2、幽默的内在根源不是欢乐,而是悲哀;天堂里是没有幽默的。——【美】马克?吐温
3、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英】莎士比亚
4、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愿你让自己幽默起来。——【前苏联】列宁
5、幽默是具有智慧、教育和道德上优越感的表现。——【德】恩格斯
6、幽默,可以说是能给人以微妙感的调剂生活的佐料。某种轻巧的幽默,可以使当时的气氛为之改观,使陷于僵局的悬案豁然解决。——【日】大平正芳
7、我相信幽默感也是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了幽默感,人们可以在一种非常融洽的气氛中彼此交流思想和看法。缺乏幽默感,生活就变得非常单调和枯燥。
——【意】索菲亚?罗兰
唐代的送别诗:
唐代是一个诗的王国,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他们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4、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唐】李白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6、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唐】高适
【趣味语文】(置于页边)
古诗中的月亮:
①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②明月还常常蕴涵诗人的悲愁。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③有时明月还蕴含时空的永恒。如李白《把酒问月》:“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④月圆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喻新朋分离,事情不如意。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文章妙批:
古时一考生为文,援引了《诗经》中“昧昧我思之”句,却误写成“妹妹我思之。”考官便批道:“哥哥你错了。”
李鸿章一亲戚参加考试,但这位仁兄胸无点墨,便欲仰仗李鸿章的权势得到优待。于是,他在考卷上写道:“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口。”欲写“戚”,无奈搜索枯肠,就是想不起“戚”如何写,最后写成“妻”字。考官披曰:“所以我不敢取!”
以上两例 ,考官充分利用了同音字的特点,故意将错就错,收到了委婉、幽默的批评效果。  

崔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