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W 次

导语: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欢迎大家的了解和使用,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下列语段中加点字注音。(2分)

应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邀( )请,9月6日大黄鸭造访北京,首站落脚北京园博园。大黄鸭在北京园博湖公开展示期间,恰逢中秋佳节,园博园结合园区特色和节日特点,组织策划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拟( )开展立体鸭涂鸦大赛、大黄鸭带你逛( )园博、“大黄鸭人偶”幸运拍以及针对家庭互动的童趣表演、亲子游戏等活动,同时,还在微博、微信、SNS社区等媒( )体平台实施各类线上活动等。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浑身解数 迥然不同 警报叠起 略胜一筹

B.人声顶沸秩序井然气冲斗牛孜孜不倦

C.姗姗来迟精打细算悲欢离合忧心忡忡

D.芸芸众生齐心协力变换多姿异口同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跆拳道,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他是西藏沧海桑田巨变的亲历者,更是西藏昨天、今天、明天真实故事的讲述者。

C.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D.一年来,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4.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2013年9月11日凌晨,嫦娥“三号”告别北京踏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之旅。

B.专家指出:监管部门应该公布权威数据,加强对“农残”的检测,严格管理农药生产及流通。

C.“所有口服的胶原保健品全部是骗人的,无论它宣传的疗效是什么。”北京积水潭医院一位主治医师的微博,当头浇了市场上红火的胶原蛋白一瓢冷水。

D.各级教育部门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我的梦·中国梦》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以书信、绘画等形式,畅谈梦想,并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5.(2013·雅安中考)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需要采集大约50万朵左右的花。

B.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C.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D.由于林书豪在篮球上的杰出表现,被大家冠以“林旋风”的称号。

6.填空。(5分)

(1)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2)黄梅时节家家雨, 。 (赵师秀《约客》)

(3)在春夜的洛城,李白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的曲调,不禁感叹:“ , 。”

(4)《木兰诗》中写行军疾速的句子是:“ , 。”

(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请写出一个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 。(课内外均可)

7.名著阅读。(4分)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①上段文字选自 的《 》。

②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

8.(2013·福州中考)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活动一 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4分)

材料一: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

材料二: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

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

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公共媒体进行宣传。

我选 ,探究结果:

我选 ,探究结果:

活动二 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2分)

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

经济实惠,就显真情; , ; ,

 二、阅读品悟(4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1)顾野有麦场 ( )

(2)一狼洞其中 (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译文: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11.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答:

(二)(2013·天津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2~14题。(7分)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注】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咸不解此意 ( )

(2)值积雪始晴 ( )

1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14.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2013年5月22日第11版,有改动)

15.在作者看来,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6.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

答:

17.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8.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短语的表达效果。(3分)

谁都想象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答:

19.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4分)

答:

(四)(2013·荆门中考)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4分)

①那天下午6点多,该上公交车的人早已上了车,唯独有个小女孩,在车门边来回徘徊。眼看着司机就要开车了,我在想,这小女孩肯定是没钱上车。

②“小姑娘,上车吧,我帮你交车票钱。”当看到我为她刷完卡后,她随即上了车,说了声“谢谢阿姨”,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近距离一看,才发现,小女孩左侧脸上有颗小痣。几天前的一幕不由浮现眼前——

③送走远方的朋友,我从火车站迎着风雨赶到就近的公交车站台,已是下午5点多。这时正是下班高峰期,来了几辆公交车,我总也挤不上去。

④雨还在急速地下着,人还在不断地涌来。当又一辆10路公交车驶来后,我和许多人一起先往前门挤,但挤不上去。等司机发话后,才从后门好不容易挤上车。车内人头攒动,人满为患。这人贴人的,身体若要移动一下都难。正感叹着我突然感觉好像有一件事还没做。是什么事呢?哦,对了,没买车票。本想挤到前面去交车钱,可大伙儿都好像没事人一样在原地一动不动,根本挤不过去。见此情形,司机也没说什么。这样,我也就心安理得地和大家一样坐了一次免费的公交车。

⑤再转乘5路车,前门又开不了,我只好再次从后门挤上车。和10路车一样,车内不是鼻子顶鼻子,就是脸靠脸的,甚至连身体和湿雨伞挤在一起,也得忍着。“阿姨,请帮我传一下车钱吧。”正当我心里想着又要享受一次免费的“午餐”时,突然身后一个浑身湿透、年龄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碰了一下我肩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女孩左手两指夹着一元硬币伸了过来。“好的。”我伸手接过一元硬币,似乎感觉到这钱好烫,仿佛有一股电流一下子通遍全身,脸也不由自主地热了起来。我赶紧将这一元钱向前面的人递了过去。随后我也飞快地拿出了自己的钱包,找到一元硬币给前面的人:“朋友,再帮我传一下。”这时,站在后门的乘客,也都不约而同地像我一样,纷纷掏出自己的钱包,找出一元钱,递给前面的人。

⑥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不知咋的,冥冥之中,我好像听到有人在与我说话。“你要再给一元钱。”那人说。“我不是已经给了吗?为什么还要再给啊?”我极力争辩。“别人都给一元钱,为什么要我给两元钱呢?”“你就是要再给一元钱。”那人紧催不止。

⑦“一元钱虽小,可也不能无缘无故多给吧?”我与之评理,“我多给一元钱,人家非但不会说我好,弄不好,反而有人会说我是傻子呢。没理由的钱我不能给。”前面一个拐弯,一辆10路公交车在我乘坐的5路车前横行而去。看到这辆公交车,我似乎想到了什么。

⑧想到了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左手不由自主地伸向裤袋的钱包中,很费劲地取出一元硬币,让人帮忙传递着投进无人售票车钱箱。

⑨一周之后的一天傍晚,我又乘坐5路公交车。夜色中,一个小女孩来到我的面前:“阿姨好,还你车票钱。”事隔那么久,小女孩还念念不忘还我一元钱。为了还我一元钱,我估摸她天天都在这人海茫茫之中寻找着我。还好我今天来了,否则,为了还我一元钱,她不知要在这儿等候多久。透过这枚硬币,我似乎看到了小女孩那颗金子般的心。

⑩在小女孩面前,我为自己深感惭愧……

(选自2013年2月20日《太原日报》)

20.城市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本文通过简述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折射出了人们不同的精神品质。请认真阅读文章后,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一故事内容:

。(2分)

21.“我”与故事中的小女孩有三次相遇。这三次相遇按时间顺序概述,分别是:(1) 。

(2) 。

(3) 。(3分)

22.“一时脸蛋儿全红了”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4分)

心理状态:

性格特征:

23.请用一个词语为这篇文章拟一题目。(2分)

答:

24.现今大多数的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没有了售票员的监督,许多人松了一口气,虽然只是一元两元的车票钱,却总是能逃则逃。逃掉了车票,也丢掉了做人的基本品德。文章中的“我”最后之所以“深感惭愧”是因为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请你以此对“我”说几句话,以示对其人格的肯定和宽慰。(3分)

答:

 三、写作(50分)

25.(2013·凉山州中考)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著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他的短文《爱你现在的时光》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表述:

“如果你真的过好了每一天,明天就会不错;如果我们的生活非常功利的话,反而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你越拥有一个完满的过程,你越有可能拥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请以“过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题目:有梦,就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

1.答案:yāo nǐ ɡuànɡ méi

2.【解析】选C。A项中“警报叠起”应为“警报迭起”;B项中“人声顶沸”应为“人声鼎沸”;D项中“变换多姿”应为“变幻多姿”。

3.【解析】选B。A项的“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意思是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C项的“身临其境”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根据句意用“设身处地”更恰当;D项的“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不能用来形容师生情谊。

4.【解析】选C。A项应为“嫦娥三号”;B项冒号应为逗号;D项书名号应为双引号。

5.【解析】选C。A项中“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B项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素养”与前面的“学习”不搭配,可删掉“与素养”;D项缺少主语,可把“由于”调到“林书豪”后。

6.答案:(1)春潮带雨晚来急 (2)青草池塘处处蛙 (3)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4)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5)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7.答案:①高尔基 童年

②她(外婆)的爱丰富了“我”的心灵,使“我”充满力量面对困苦的生活。

8.答案(示例):活动一:材料一 立法保障。

材料二 制订反浪费计划,签订反浪费公约。

材料三 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活动二:按需点菜 亦显热情 光盘净碗 尽显文明

9.答案:(1)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2)打洞

10.答案:(1)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屠夫这时)才明白,(蹲坐在他)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迷惑敌方。

11.答案(示例):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12.答案:(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

13.答案: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妨碍。

14.答案: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块,造船时做竹钉。表现了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附【译文】

陶侃性情俭省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监造船只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不论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元旦大会,恰好遇到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雪后还很湿,这时陶公就让人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妨碍。官府用的毛竹,陶侃总是命令把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收集起来,(以至于)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温伐蜀,把战船组装起来的时候,都用这些竹头做钉。

15.【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应围绕前三段进行归纳。“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春天来去匆匆,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答案:在北方,春天的脚步快,来去匆匆;一般人看不懂春天从事的工作;春天常在幕后做工作。

16.【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方法作用的分析。写江南的春天,是为了和北方的春天形成对比,突出北方春天的特点。

答案:通过对比,突出北方春天不易觉察的特点,为后文揭示其默默工作、功成即身退的可贵品质做铺垫。

17.【解析】本题考查搜集信息的能力。细读第⑥段不难发现碰到的问题。其作用是为了突出春天能正视并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坚持改革的决心。

答案:改革本身带来的“泥泞和肮脏”问题;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写这两个问题说明春天能正视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不畏阻力,表现了其坚持改革的决心。

18.【解析】本题考查对加点短语表达效果的分析。“一寸高”和“一米厚”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小草和白雪的不同特点。目的是为了表现春天的锐意改革。

答案:一寸高,强调小草的矮小柔弱;一米厚,突出白雪的厚实强大,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写出春天与冬天的酷烈较量,鲜明有力地体现了春天不畏阻力、厉行改革的精神。

19.【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提炼信息能力。应结合⑤⑦⑧⑨段来概括归纳。答出四条即可。

答案:(1)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意识;(2)具有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3)具有不怕困难、坚持改革的决心;(4)具有坚信改革成功的乐观精神;

(5)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工作的品格;(6)具有不贪功劳、功成即身退的豁达胸怀。

20.【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概括能力。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小女孩”,她在公交车上主动购票,并带动其他人纷纷补票。

答案:一位小女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主动购买车票,其行为带动其他乘客纷纷补票

21.【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小说开头记叙“我”在小女孩无钱买票时帮她垫交了车票钱。由此引出在此之前的一件事:小女孩在5路公交车上要求“我”帮她传一下车票钱。第三次相遇是小女孩在公交车站还“我”车票钱。答题时注意三次相遇的顺序。

答案:(1)小女孩在5路公交车上要求“我”帮她传一下车票钱

(2)“我”在小女孩无钱买票时帮她垫交了车票钱

(3)小女孩在公交车站还“我”车票钱

22.【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脸红”是对小女孩的神态描写,结合后边的内容,可以推测出小女孩此时的心理活动,反映了她诚实、守信、不愿无端接受施舍的特点。

答案:(心理状态:)既为获得帮助而充满感激,又为受到施舍而倍感尴尬。 (性格特征:)诚实、守信,不愿意无端受到施舍。

23.【解析】本题考查拟定标题的能力。拟标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以贯串全文的线索为题,以写作对象为题,以文章主旨为题,以主要情节为题。

答案:诚信

24.【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梳理出“我”的主要事迹、性格特征,结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在小女孩无钱乘车时,你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可见你是一个极具爱心的好人,也足以证明你并非存心想逃那一元钱的车票。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深刻反思和自责的人,是应当受到尊重的。

25.【写作提示】这是选题作文。题目(1)是话题作文,“过程”就是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要经过的程序。材料已经对话题做了一定的解释和扩展,我们可以结合材料,再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这样的思考——学习过程、参与某项活动过程……可以抓住其中一个方面来展开,如学习过程、参与过程等的特点,以及它们对“我”生活的影响。可以用记叙或抒情来表现那个“过程”,也可以用议论来阐述关于“过程”的积极看法,关键是通过“我”的生活来表现“我”的世界。

题目(2)是半命题作文,题目关键词:梦,是希冀,是渴望,是憧憬,是向往……它暗指着从前,隐含着回忆,也标示出立意的方向;“就 ”,则点明有一个孜孜以求的过程。写作时,可按“是什么”(梦产生的缘由)——“怎么样”(过程)——“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的思路行文。在记叙方法上可采用顺叙或倒叙。也可以写成议论文:①列举现象,提出问题——有了梦想,接下来该怎么做?②运用论据,分点论证——要认定目标,要坚持信念,要创造条件,要努力奋斗……③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应特别注意,本论部分的几个分论点可采取并列段式结构,每个分论点的论述都要有恰切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与之相匹配,并且都紧紧围绕中心论点予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