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房姓的渊源

房姓的渊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W 次

  房姓如何由来?

房姓的渊源

传说“房”姓得姓于约公元前2300年前,是尧的后代。《山海经》庆都感赤龙生尧,帝尧姓伊 祁,名放勋。帝尧生十子,丹朱为其“胤嗣子”(嫡长子),出生时全身红彤彤,因取名“丹朱”(意即“红上加红”)。丹朱聪颖睿智,在尧的时代,围棋的作用 是用于占卜,尧把棋艺传给丹朱,后世有人传说授丹朱以神权。《竹书纪年》称其为“帝丹朱”。《山海经·海内北经》称大禹治水时,曾建造有多座四方台型金字 塔建筑物:“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山海经·海内南经》称:“苍梧之山,帝舜葬於阳,帝丹朱葬於阴。”

丹朱嗣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氏开姓始祖。其后代遂为房姓。所以史书称: “尧帝世孙,因邑得姓。”既以国为姓,房姓和刘、唐、陶、祁、伊、陆、红姓是联宗。

房氏家族逐渐繁衍壮大,夏、商时,朝廷亦受尊宠,文字记载不多见。周朝时周王室与房人曾屡通 婚姻。《国语·周语》云:“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周穆王是周朝比较有名的君王之一,可见房人因始于丹 朱可上溯自帝尧,在周时还受到了尊崇。 房陵第35代孙房钟,周昭王时仍袭爵为“房邑侯”食采灵寿生沈,在汉代沈11世孙东汉司空房植字伯武,甘陵人,顺帝时,以经学知名,为李固赏识举荐出仕, “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乡人为之谣,学人分甘陵南北两派,也构成汉代党锢之争雏形,可见房植在学术,权力层面影响很大,后受党人株连罢官,退 隐九萧山受业讲学,可惜至今未发现传世作品,估计毁于战乱。后汉清河包扩现在的'山东临清,夏津,武城,高塘,平原一部分和河北清河,南宫,枣强等一部分。 12世孙房雅于公元前32年(西汉成帝末年)为常山太守(牵居绎幕河北清河县东),房氏家始定居于此,并逐渐繁衍成为望族,在汉朝已后期间清河出现了房景 伯,清河太守,房景远,房景先,房悦,平东将军,房法延谯郡太守,房东光禄大夫,房伯玉渔阳太守,房法寿冀州刺史,房思安……故此“清河郡”成为房姓人重 要的郡望,并有“天下房氏,无出清河”和“七刘八张十二王,天下无二房”的说法。

在南北朝甚至更早时期,清河房氏作为当地望门贵族,一直保持着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勃海封 氏等望族的通家之好相互联姻。到公元4世纪末,清河房氏与清河崔氏、平原刘氏等家族因战乱部分迁移到山东半岛,成为慕容氏南燕国的上层家族---青齐房 氏。房氏家族没有卷入北魏和刘宋在山东半岛的争夺,一直到469年以前,清河房氏一直是“世家大族”意义上的贵族。东晋时,河南房乾被朝廷派到北方游牧民 族鲜卑那里做使者,后因中原战乱,无法回到中原,只好留居北地,因鲜卑人把“房氏”称为“屋引氏”,称“屋引氏”, 但心中念念不忘故土故族。到了南北朝北魏时,中原局势相对稳定,其后代又举族南迁中原,并从“屋引氏”恢复为房姓,并在洛阳所在地的河南郡成为望族,被称 为“河南房氏”。据《北史》《魏书》等记载,该支先后有北魏骠骑大将军、晋州刺史房谟,隋柱国、徐州总管房兆,隋海州刺史房恭懿,唐武则天朝宰相房融精通 梵文曾译《愣严经》,玄肃二宗宰相房琯(清河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