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文学是超越苦难的一座桥梁散文

文学是超越苦难的一座桥梁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2W 次

人类发展的终极性是对于信仰与精神的追求,孔子与其弟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其“克己复礼”之思想周游列国,传播学说。《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精彩的言谈对话,言简意赅,思想精辟,可谓是研究儒学思想的重要著作。二千多年以前,面对奴隶社会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孔子感慨“人心不古”,他努力专研《周易》《诗经》等儒学经典,并创造性的阐发和提炼了有些观点,使儒学的思想大放异彩。孔子安贫乐道,他沉醉于精神理想与精神信仰,常常说到“君子谋事不谋食”“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对弟子中颜回大加赞赏,称其“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记载孔子与其弟子的精彩对话的语录体《论语》不仅是一部经典的思想哲学著作,也是一部经典性的散文著作。品读《论语》,联系孔子生活的社会现实,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本身所具备的良好的文学素养。孔子曾经对诗教大加赞赏,他称赞《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为此,他喊道:“小子,何莫学夫《诗》?”

文学是超越苦难的一座桥梁散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虽然看起来是一篇孔子与诸弟子的答问,但是它却是一篇很经典的写人记事散文。文章以简练的笔墨传神地刻画了孔子温厚的长者风度以及诸弟子形神兼备的`个性风采,从文中生动地描述中,通过孔子对其弟子曾皙诗意的回答的充分肯定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高深的文学素养。曾皙答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夫子喟然叹曰地赞赏中“吾与点也”简略的回应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弟子曾皙的欣赏,曾皙诗意的回答,与众不同诗意或者文学性的回答了自己的理想,描述了一番“礼教之乐”的文教彬彬之盛之社会图景,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文学理想。的确,在食不果腹,破衣弊车的简略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孔子与其弟子困于陈地,在常年的颠沛流离的游说之途上,是什么支撑孔子去传达自己的学说?是什么让孔子超越了生活的苦难?我们可以说:是文学,是信仰,是他宗教徒般的虔诚和理想。

是的,文学可以超越苦难,文学是泅渡人灵魂的桥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两条永不相交的河流。物质生活的充裕并不能代替精神生活的丰裕,而精神生活的丰裕也代替不了物质生活的充裕。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两条河流之间,永远横亘着一条鸿沟。有时,对于那些充满思想的人文知识分子来说,往往物质生活的困境却常常成就了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所占有的高度。文学于是就成为他们通向精神高度的一座伟大的桥梁。孔子是如此,屈原何尝不是如此,而司马迁呢?倘若不遭受腐刑,哪能有卓越《史记》的横空出世。于是,我常常悲观的认为,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们,在他们光艳的人生作品背后,一定是苦难的人生。这种苦难,一是心灵之苦难,一是生存之苦难。而这两者之中,尤其更重要的是前者。是什么造就了他们作品的惊艳华诞?我想,这是因为文学是超越苦难的一座桥梁。因此,从事文学既是天才,也是缘分。没有苦难,就不会有卓越的作品出现;没有苦难,就没有伟大作家的横空出世。

当我沉溺在乏味的庸俗的生活中时,当我在人生的茫茫前途中看不到一条光明大道时,文学给我的生活注入了活力,文学给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激情。刹那,我寻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寻找到了诗意语文教学的美好境界。恰如泅渡灵魂的桥梁,文学帮我超越了苦难,文学帮我找到了一片美好的桃花源。从此,文学给我的语文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让我体验到了汉字书写的千古传奇与美丽。于是,我在苦苦泅渡中,终于把语文这个不受人们看好的学科令她大放异彩,这就是《诗意语文——走笔黄土地》一书的出版发行,她终于完成了我的美丽语文的心愿。我是从不了解她的真谛和陷溺在苦苦的题海中不能自拔甚至感到厌倦的时候,文学如一股春风,忽然把一池冰水解冻。从此,我的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与光彩。

注: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优秀教师。《游司马祠》被编为陕西省2012年中考语文阅读试题。另著有文化散文随笔集《诗意语文——走笔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