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忆石根先生散文

忆石根先生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03K 次

音乐史学家李石根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三年了。他以其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毕生专注于西安鼓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于91岁的高龄出版了400万字、五卷本的《西安鼓乐全书》,为谱写活的中国民族音乐史,做出了重要贡献,令人崇敬。有专家评论说,他是“一辈子干了一件事,一件事干了一辈子”的伟大的学者!这件事,就是全神贯注、锲而不舍地从事了他对颇具重要史学价值的西安鼓乐的研究。其巨大功绩是,通过这部著作,记录、整理并保护了近千年前、至今还存活于西安鼓乐的宋代俗字谱系。

忆石根先生散文

尽管困难重重,一生坎坷,至老年已两耳聩聋,双目失明,多病住院,几度死里逃生,但终于见到了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而取得的研究成果,在2010年4月21日(92岁诞辰之时)寿终正寝,为他坎坷而光辉的一生,画了一个比较完满的句号。

我至今还记得2009年9月23日,他喜见全书的激动场面:老泪纵横,惊颤而语。其经典之言是:“我以前说过,不见此书的出版,死不瞑目,而今见到全书,我可以死而瞑目了!”其狂喜之情,一览无余!

所谓的“见书”,实际上是用双手“摸书”。厚厚的十六开五卷本,七、八斤重,老人满怀里抱着,一本一本、上上下下地摸,还问有无音乐光盘?有没有由他韵曲的俗字谱录音?当摸着所附录的四张光盘时,他点头示意,绽露笑容,是满腹欣慰之笑,是满面春风之容。一年后,他带着这样的微笑,与我们告别,留下了他苦斗一生得来的赫赫业绩——一部光彩夺目、颇有史料、艺术价值的《西安鼓乐全书》。

《全书》是他茹苦一生的见证,是他研究成果的结晶。其后事安排,也逐一实现。去年1月19日,他的`儿女按其生前所愿,将他珍藏的清康熙等年间的13个俗字谱手抄本,和录音录像资料67盒、珍贵历史照片6册94张,还有《西安鼓乐全书》全部文稿等物品,赠予西安音乐学院,为该院建立“西安鼓乐陈列馆”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可谓生无遗憾,卒而安息,是颇为完美的。

但只有与他有密切来往的人,才知道他为此的付出是多么的艰辛。其苦行之路,是何等的曲折。为收集西安鼓乐,他从1951年32岁起步,一直走了60多年的崎岖之路;为整理西安鼓乐,他用钢丝录音机、转盘录音机,录制了60多个小时的录音带,编印了“五卷本”和“八卷九册”的油印资料;为研究西安鼓乐,他撰写了百余篇论文,先后在各类学会、年会或报刊宣讲、发表;为出版西安鼓乐,他十易其稿,亲手誊抄的稿子、图谱、照片,足有三尺之高,连同各种字号、不同版本的铅字打印件和发表于报刊的剪贴本,鼓鼓的装了一麻袋,还有用黑、红、蓝、铅笔改得密密麻麻的圈点、批注着的笔迹和他亲自绘制的在出版物中曾未见过的、生僻古怪的各种符号;为了在忠实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造、发展西安鼓乐,他竭力倡导建立“长安乐派”,全面发展陕西的民族音乐事业……

他的一生,是下乡采风、拜师学艺的一生,是日夜伏案、朝夕运笔的一生,是博览群书、积累知识的一生,是锲而不舍、知难而进的一生,也是成果丰盈、光辉灿烂的一生,是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一生!

纪念他逝世三周年,我们应该学习他专注于一、触类旁通、博学多能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深入民间、尊重艺人、坚持野外作业、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务实精神;学习他不畏权威、不随波逐流、严谨治学、精研理论的探索精神;学习他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苦斗精神;学习他广开思路、刨根探底、不断进取、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学习他诚心为人、一心为事、细心为文的优良品德。

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他是一位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爱国者,是一位真正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与时俱进的从艺者,改造者,发展者。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其性格宛如“艺石”一般的坚实,其业绩却像“老根”一样的深长,是一位独创学派、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中国学派的学者。

一部辉煌巨卷《西安鼓乐全书》,不仅囊括了“中国古代交响乐——西安鼓乐”的历史、衍化和乐种全貌,展现了它的史学、美学价值,而且也真实记录了他那既坎坷、又辉煌的一生。读其书,见其人,是会领略人生真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