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低吟浅唱云水谣散文

低吟浅唱云水谣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1W 次

向晴空偷采一串雨珠,挂在你轻盈的长袖,让清新的空气,渲染你的水墨仙境。

低吟浅唱云水谣散文

——题记

蓝蓝的天,就像一匹蓝色的绸缎,缓缓地倒挂在清澈见底的绿波里。

风尘仆仆的我们,在顺着九弯十八拐的山路抵达云水谣这个古老的小镇时,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墨画立即扑入我们眼帘。

惊艳,跌入眸底的只有两个字,踩着探究的脚步,生怕惊醒小镇的宁静。一排整齐的小店铺,一串喜庆的红灯笼,一座斑驳的长石桥,在明艳的阳光下欲言又止。

一切景色都是那么秀丽,一切建筑都是那么优雅,所有的线条都是那么流畅,那么写意,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其中。

一靠近云水谣,耳边就仿佛响起了飘逸潇洒的天簌,哗啦啦的江水自静寂的桥下潺潺流过,提醒我们,这些水不是静止的,而是欢快的音符在跳动。

轻轻走在石桥上,看着湛蓝如洗的晴空,轻柔飘逸的白云,听着清清的溪水俏皮地从桥下一晃而过,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欣喜若狂!撑着伞在悠长的石桥上漫步,任闪烁的白光捕捉自己最耀眼的一瞬间,看到身边忙着为我跟儿子拍照的老公,心里突然间变得分外惬意起来。

火辣辣的阳光在浓密的绿荫遮蔽下,减少了几分灼热的温度。

跟着淳朴的导游熟练的脚步,我们走过小桥,来到铺满鹅卵石的云水谣古栈道上。

前面三三两两的游客赤着脚,欢乐地在古道旁边的绿溪旁戏水。不甘落后的儿子早就跑到了前面,站在崎岖不平的古道上,转过头来摆着一成不变的甫士,伸出两个手指头,高兴地说:“耶!”

忍俊不禁之余仍然被儿子的聪明所折服,他挑的确实是个拍照的好地方。

喜欢拍照的我忍不住地跑上前去,站在古树参天的古栈道上,露出我那迷死人不赔命的招牌微笑,跟儿子抢镜头起来。

头顶一片绿色的天空,背枕一溪流动的白浪,脚踩一地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古道,身披一件明艳动人的橙色连衣超短裙,俏丽活泼地走进色彩斑斓的画中。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为之着迷呢?

拉着儿子不安分的小手,我们母子在千年古树下扮恩爱,看着两张眼睛眯成一条线的笑脸,没有人会不留恋于这充满沧桑而神秘的古镇。如果可以,真想在这水墨人间永远地住下去,让那青山绿水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及安静的心扉。

撑起伞,遮挡令人汗如雨下的阳光,抬起充满仰慕的目光,专注地看着古道那一幢古色古香的土楼会所。门口四块金光闪闪的牌匾吸引住我的眼睛——“福建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福建省文学院创作基地”“漳州市作家协会创作基地”“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

看着这个令自己朝思暮想,为之奋斗不息的地方,我耳边仿佛响起了一首激动人心的赞歌。那是若干年后的我,成功地站在写作舞台上唱响的赞歌。为了这个目标,我一定坚持不懈地写下去,直到在文学路上写出一路辉煌来。

离开土楼会所,我紧紧地跟着到处乱跑的儿子的脚步,生怕他从我的视线中消失。

在儿子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条见证古镇历史的上楼桥。这是通往和贵楼的必经之路。小心翼翼地走在摇摇晃晃的木板桥上,听着脚下哗啦啦流过的溪水声,尽情欣赏着这幅浓抹淡写总相宜的'水墨山水画。

走下木桥,越过一条条狭窄的乡间小道,我们终于来到了闽西土楼群中最高的和贵楼。一位六十有余却依然健步如飞的中年妇女为我们带了路。

她是居住在和贵楼里的一位阿婆,如果不是她自己介绍,说出自己的年龄,我们实在想象不出她竟然已经六十多岁了。

在她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和贵楼,去参观这座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的古老房子。和贵楼有三奇,楼层最高,21、5米,别小看这个数字,这是个“世界之最”,也就是说和贵楼是已知的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此为一奇。

和贵楼是建立在沼泽地上的土楼,一开始并不知道,直到修建一层后,才发觉楼房不断下沉。

建楼的简姓人无可奈何,只好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他们觉得地基这下牢固了,就从头开始夯墙,建起了一座五层高的方楼。他们似乎很有把握,从不担心大楼会倾斜或者下沉,果然两百多年来,和贵楼固若金汤,风雨不动安如山,从而获得“陆上诺亚方舟”的美称,此为二奇。

和贵楼的三奇,即楼中两口水井,号称“阴阳井”,两口井相距十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右边那口井,清亮如镜,水质甜美,井中几条红鲤鱼翩翩游动,有如精灵,而左边那口井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完全不能饮用,至今也还没有从科学上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参观完和贵楼,我们便告别了向导阿婆,朝着下一个景点走去。

心还没从和贵楼的奇妙独特中醒来,一片绿油油的水田忽然撞入眼眸。一抹抹四四方方的绿色,悄无声息从小路上冒出来。那些绿意茵茵的秧苗,长得水嫩嫩,绿得宛如一块块青翠的碧玉。带着艳羡的目光,我把自己的身子埋进绿色的海洋里,对着远处的老公叫着:“喂,对面的看过来!”早已走得老远的老公看到我一脸兴致勃勃的样子,不忍心扫我的兴,只好又原路折回,为我拍完美美的照片再一起前进。

正当我们走到半路时,湛蓝的天空突然变了色,远处一片墨黑。

“快下雨了,我们找个地方躲雨!”老公看了看天色,焦急地说道。“应该不会吧?刚才还艳阳高照呢!再说,我有雨伞,不怕!”我死活不肯走快点。

事实证明我又错了,雷声轰轰作响,天色越来越暗,还没等我们走回石桥,豆大的雨点已经倾盆而下。我们急忙快步跑到大树下躲雨。

“有雷电,在树下不安全!还是转移阵地吧!”在老公的呼吁下,我们又跑了几步,终于跑到刚才路过的土楼会所躲雨。

我们一家人狼狈不堪地跑进土楼会所,里面只有一个躲雨的大人,还有两个小孩子在玩游戏,看着冒然闯入的我们,他们并没有露出惊讶之色,可能习以为常了吧!

趁着这场雨,我淋漓尽致地把这个创作基地扫描了一下。

这是一幢二层高的土楼,集古朴与新式一体的会所是前来开会的作家住宿的宾馆。外面的墙壁倒塌了一堵,正在维修当中。门口的另一面墙上挂着一面写满故事的弓箭。幽静的长廊上是一间间规格不大的客房。我们坐在客服部的小凳子上,眼巴巴地盼望着这场雨快点停止。

山中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果然没过多久,天色慢慢变亮,不一会儿工夫,天空又恢复了原来的蓝盈盈。

大雨过后的溪流更急更大了,只不过原本清凌凌的溪水现在变得浑浊起来。比起刚才,现在的古栈道湿淋淋的,非常滑,走路时需要非常小心才不会摔倒。

老公说现在是拍照的最佳时机,无论是光线还是景色,都非常合时。我高兴极了,不停地在石桥边,大树下,溪水边留下自己快乐的身影。而不听话的儿子一路上小跑前进,等我们赶到石桥时,他已经在小道上摔倒再爬起,一脸苦瓜相。看着可怜兮兮的他,我实在不忍心再出口斥责,帮他拍拍衣服上的泥污,我们继续前进。

当我们一脸兴奋地站在青石桥上,远处如诗如画的美景尽在眼前。

一阵清风慢悠悠地抚过,欣欣然揭开了一位天仙的神秘面纱。刚来时,我一直感觉奇怪,为何这么冷清的小镇会成为全省的写作基地,美术基地。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低垂的树影映入奔流的溪水中央,恰似一位多情的仙女在溪里清洗自己的悠长秀发。远处不停旋转的水车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那一排排黑白分明的老房子在迷离的烟雨中默默倾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孤孤单单屹立在岸上的千年古树敞开自己的胸襟,宽容地欢迎来自远方的游客。树叶中间密密麻麻的灯管为黑夜的来临做好充分的准备,透过那一串串长灯,我已经想象到这里的夜晚必定是另一番迷人的景致。

向晴空偷采一串雨珠,挂在你轻盈的长袖,让清新的空气,渲染你的水墨仙境。依依不舍地向着“云水谣”这处人间仙境挥手告别,在各种流动的音符上画下一个休止符,我们满怀喜悦地离开了“云水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