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车上见闻散文

车上见闻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6W 次

每年的节假日,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奢侈,一种难得自由,由于工作性质所限,一年连续几天的假期屈指可数。这次就赶上少数民族古尔邦节和中秋节相遇在一起,所以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了七天的假期。我将此难得的假期用到南下寻找大学时的光阴里,整整十年弹指一挥间,从上大学到毕业,再到各种折腾,最后趋于相对稳定状态,真是感叹号一串串,惊叹号一溜溜。各种滋味亦不必过多言语啦。

车上见闻散文

由于购票不及时,没能买到卧铺车票,选择经济实惠又相当煎熬的硬座火车票。匆匆收拾停当,提上包就是我的全部世界,已经在路上。选择这样的简单行头,是因为一切从简,“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选择从简是一种智慧,人生不需要太多外界的牵绊,才能够远行。

不到车站不知中国人之多之海。车站人头攒动,如蚂蚁一般搬运着大大小小的包裹行李,进安检一如既往的拥挤无比,孩子的哭声,大人的唏嘘声,老人的骂声,妻子的责备声,安检人员的命令声,以及车站广播提示声混杂在一起,上演了中国特色逢年过节人口大迁徙的生动画面。车站广播一个劲的提示着某趟列车检票的信息,此刻我知道需要检票了,检票口排了长长的队伍,人群混乱,热闹非凡。对于喜欢安静的我来说,这种场合是不太喜欢的,不过如今我都能适应,伴着孩子的哭声,我呆呆的站了一会,不一会就通过了检票口径直向月台走去。

在登车时,我开始为我没买到卧铺车票而后悔,有人大包小包往车上挤,车厢被挤的水泄不通,过道站满了人,没过多久火车硬座车厢挤满了人,行李架上大包小包堆的满满的,让人寸步难行。我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座位,是三人对坐的中间位置,右手靠窗是一位女士,全家公公婆婆都来北方打工,独自一人回河南老家,一上车就蜷在靠窗的位置用手机看视频,一个劲的笑。左手旁紧挨着一位男士,闷闷不乐,对车厢硬座区叫苦连连,想方设法排队去补卧铺票,好不容易到他,人家说没票了,工作人员不卖票了,心生抱怨!对面也全是三位老男人,从扬州来北方城市打工,不到一年,由于气候环境不适应,钱不好挣,就结伴回扬州老家。我此刻同他们比较,算是小鲜肉,身上衣服干净,脸也白净,口里没有异味,但是他们却是另外一种天地,我从小农村出生长大,对农民工有着很深的感情和同情。我没有嫌弃他们,反而和他们在车上拉起家长里短,谈起他们的家乡,他们对北方的认识,对生活的向往,对明天的期盼。没过多久,我身边的几位男男女女我都熟悉了,也都能说上话,旅途不再无聊。

车厢里的吵闹声,电话声,交谈声,播放器声,小孩的哭闹声,工作人员不时的叫卖声,火车车轱辘碾压枕木声和车厢铁皮撞击声交杂汇成的嘈杂声让人心理烦躁,思绪难以平复,伴着昏黄的灯光,让人想睡又无法入睡。我把此次旅途定名为寻找安详。所以外界再乱我心安详。从包里拿出杨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翻看起来,没想我很快被这本书里的'故事和自问自答的情节内容所吸引,一切困倦,疲惫,烦躁尽荡然无存,消失殆尽,一种淡淡的书香扑鼻而来,淡雅睿智之神气萦绕心间,居然一口气读完了。此刻,我为里面的内容吸引,情不自禁拿出小本百度搜索故事原委和相关人物内容。坐在我对面的那位,在我脚下拨弄着什么,才将我拉回车厢,我回过神定睛一看,原来他在往车厢底铺一条布毯子,准备今晚睡在下面。我挪了一下脚,他就很快铺好了,裹着一件又脏又旧的厚外套,俯下身子很麻溜的钻到椅子下面了,我对面瞬间空出一个座位来,但我的脚没地方落,只能分开老远,坐着蛮吃力的。我对男人的这一顺其自然,轻车熟路,娴熟的做法感到惊讶,也为他能够找到这一舒适窝感到欣慰。这是时常在外打工漂泊养成的习惯,也是为了多省钱,经常硬座的结果,不由心生敬佩。不一会他右手边靠走道的男人也唧唧歪歪说了话,我没听大懂,随后裹着衣服从自己的座位溜下身睡在了第一个男人身边。不一会鼾声四起,伴着各种声音奏响了中国特色农民工返乡和谐曲。靠窗户的男人,见另外两个同伴瞌然已睡,他好似酒性大作,从包里翻出一袋卤驴肉和两小瓶二锅头大吃大喝起来,有种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痛快,吃的满嘴冒油,不时打嗝,一股股卤肉和酒气味夹杂着口臭气味直扑人面。我近旁的女孩子,半袖遮面,头直往桌子下钻。男人的吃喝相我没有嫌弃,也没有憎恶,只觉得他吃的蛮香,活的痛快,不矫揉造作,不扭捏矫情,虽没有文质彬彬,细嚼慢咽,但没有压抑和虚伪的人性才是真实可亲的。没有酒桌吃喝,道貌岸然的伪装,没有虚情假意的寒暄,亦无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的无奈与无知。看着他的吃喝,让我浮想联翩,曾经的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宁可将牛奶倒入沟渠,也不给百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过去社会的写真。我庆幸生在新中国,活在当下,没有挨饿挨冻,没有天王老子最大,而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社会真正的“公平,公正,平等”起来。就因为新中国,让我们不分三六九等一视同仁的坐在一起,在此时此刻共同前行,不是同舟共济亦是天涯共此时。

车厢里这种嘈杂是一种和谐社会的嘈杂,是生机勃勃的杂音,是流动人口迁移的乐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试想如果车厢一片寂静,那该是多么的恐怖,多么的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