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三年级作文 > 读三年级作文4篇

读三年级作文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52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三年级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三年级作文4篇

读三年级作文 篇1

从小到大,无数本书籍都印在了脑海里。指尖留下了书香,脑海里留下了墨迹,心里留下了知识。每一本书带给我不同的感受:开心、悲伤、愤怒、惊险、神秘……但记忆犹新的仍是那让我感动的阅读。

那是我第一次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满怀着好奇的心去阅读海伦·凯勒这本自传。我一页一页的细细品读着,一幅幅的画面,从我脑海里闪过。当我读到一半时,我把书签夹好,合上书,放在桌上,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海伦小时候就失去了双眼及双耳,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声的黑暗世界。当她在黑暗中迷茫时,莎莉文老师就像一盏灯,指引着海伦,海伦逐渐成为了一个比普通人还厉害的天才。海伦要是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怎么可能坚持到最后呢?我泯了一小口茶,又继续读了下去。这本书像茶一样,细细地品,才能品出其中的精髓,我又收获了更多的感动。我一口气读了下去,整整两个小时,但我依旧沉浸在那份坚持里。

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坚持、自强不息的种子,只有经过暴风雨的磨练,我想才会发芽吧!感动当然不只一次,在过去,我曾经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收获了一次心灵的洗涤,让我彻彻底底的明白了坚持的力量所在

读三年级作文 篇2

前几天,和孩子一起读了张乐平先生的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

孩子先是津津有味的把漫画看了一遍,然后与我们一起读漫画下面所附的文字。

《三毛流浪记》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三毛是解放前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在这个号称“东方巴黎”的大都市里,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他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可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还常被人打骂,被人欺负。但不论他的生活多么艰苦,他还是表现得乐观善良,机智勇敢,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他会尽力去帮助,遇到困难和坏人他也会勇敢的面对、解决。

《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而且漫画这种形式为孩子所喜闻乐见,我们感觉它挺适合给孩子看的。

孩子刚开始看的时候,就是感觉好玩,好笑,觉得三毛调皮、捣蛋很有趣,经过引导、提问之后,开始慢慢的对作品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成人读三毛,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随着孩子年龄和心智的成长,对三毛的认知会不断变化。三毛流浪记,不是一遍就会读懂的。

读三年级作文 篇3

今天我和爸爸一早就去了萧山博物馆参加活动。爸爸刚把车停在停车场,我就下车催着爸爸快点。当我们跑到博物馆门口时发现门还关着,看来我们来早了。我们在博物馆门口找到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开放时间:09:00-14:00、后来等了一会儿,门终于开了。

我和爸爸进去后,通过检测仪器,之后登记了自己的姓名和学校,领取了1张作业纸,1张宣传资料。我们走到一个厅里,坐在凳子上,前面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电子屏,就像一台大电视机。我和爸爸看了一遍又一遍,科学老师顾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水熊虫,它很小,它在外太空中不用依靠其他东西也能生存6个月。顾老师还讲了其他很多很多的知识,有查理九世、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可怕的科学……

之后我和爸爸决定去参观博物馆,我们参观了5个地方,使我明白了很多,也知道了民族英雄葛云飞的英勇事迹。经过顾老师的讲解和参观,我把做好的作业纸交给管理员。这次博物馆的作业答题让我取得了一本本子和一支可爱的笔,我真开心!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了解了很多的知识,也让我明白了:阅读也有不同的形式,不只是通过阅读书本,还可以是参观博物馆之类的“另类”阅读!

读三年级作文 篇4

清代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中说:书非借不能读也。然而,我却觉得:书,还是买来读为好。

借书,如同夺他人之所爱。捧书在手,如饥似渴阅读,与作者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有了深深的感通之情,可是,也只能望书兴叹,不敢提笔勾画,任兴奋的眼光无奈地从字里行间滑过,任闪烁碰撞的思想火花流星般转瞬即逝。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唯恐脏了破了丢了烂了,不得深入读,只剩下做“护书使者”的份儿了。

当然,也可以做摘抄、写感受,捡拾一些散乱的珍珠,把中意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挪到本子上,把冲撞心扉、不吐不快的读书感想写成读后感记下来,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始终觉得,有些文字离开了特定的、原有的语言环境,就如同无本之木,失去了滋养它的土壤;如同对一个完美的人儿进行了肢解,破坏了她的花容月貌;如同堵截了淙淙的流水,再无流畅欢快的感觉......将书归还了主人,多日以后,再看到这佳句美词,回忆它曾经带给自己精神的愉悦,再想一览享受,却已无可能。“暮霭沉沉楚天阔”,此去经年,哪里再去觅得芳踪?内心里立刻盛满了遗憾,痛人心扉,犹如与知音失之交臂。

若,把书买回家中,则再无此憾事和局限。或饭后,或睡前,斜倚枕畔也可,端坐桌前也可,翻开书,只需一笔在手,勾勾画画、加加添添、随心所欲、痛快淋漓。一气呵成看一遍,粗识浅解,那么就接着看第二遍、第三遍......何时放下只用视心情而定,看喜好而说。过罢瘾,将书束之高阁,便慢慢回味咀嚼,只觉余香悠长。时光流转,几近淡忘之际,蓦地想起某个场景、某一情节、某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重新翻开书册,再度寻觅那怦然心动的语句,何其惬意啊。

记得当年曾经看过一本书,是同学借给我的,开始也不以为然,没想到一看竟特别喜欢,一口气读到了凌晨4点,实在受不了了才放下,第二天读完后,又不顾一切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明明知道书本不是自己的,可是不吐不快,至于当时写了什么,已经全然没有一点印象了,只是凭少年意气发点评论吧。以后对此书念念不忘,迅速购得一本,翻烂后又购得一本,放在枕边,时时翻阅,如同享受美味佳肴。

数十年过去了,好想再看看那心潮澎湃时刻洋洋洒洒写下的内心写照,却再不可能——那本书几经辗转,估计早已不见踪迹了。自此,每看到中意的书籍,即慷慨解囊,购回家中,随时品味,随地翻阅。与一开书店的相熟,去购书时她总是好言相劝:“别买了,省点钱,拿去看吧,只要保存好就行,看完了拿来我还能卖。”我却微微一笑,婉言谢绝,执意买走。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更是为了品味。浅尝辄止,远远不够。买书回家,其乐无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