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八年级作文 > 【推荐】八年级下册作文3篇

【推荐】八年级下册作文3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7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八年级下册作文3篇

八年级下册作文 篇1

吃过午饭,杨老师匆匆地跑进教室说:“快戴上红领巾跟我去见袁隆平爷爷。”这飞来的喜讯可乐坏了我们。

来到袁隆平爷爷的会议室,我们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会儿,一位衣着朴素的人走进了会议室,若不是他与会议室中袁隆平爷爷的照片一模一样,我还真认不出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黝黑的皮肤,和蔼的笑容,与普通农民几乎没有两样。

因为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所以紧张的气氛蔓延了整个会议室,我们班的向崇紧张得都把要献给袁爷爷的红领巾给掉在地上了,可袁爷爷却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仍然笑盈盈地望着他。

“袁爷爷您好,我是洪塘中学二(1)班的王典维,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好吗?什么是杂交水稻?”哦,原来到了提问的时间,王典维率先抢到了机会。我按捺不住了,好不容易等袁爷爷回答完王典维的文体,立刻站起身来说:“袁爷爷您好,我是衬秋静,我想请问您,您发明杂交水稻的灵感来自哪里?”袁爷爷听到这个问题笑得更开心了。他这一笑使同学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袁爷爷望着我和蔼地说:“我呀,在一次下田时,发现一种水稻长得又高又大,于是,我把那种水稻的种子留下来,然后把它种到田里,像‘望子成龙’似的细心照看它们,可是到了秋天,它们却令我大失所望,水稻长的长短的短,我想呀,这植物是不会变种的,除非是天然杂交,从这里我来了灵感。”

哦,原来是从失败中来的灵感呀。正当我还在消化袁爷爷的话时,张玉珍又提问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使会议室的气氛活跃了许多。

袁爷爷不仅耐心地回答我们提的问题,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发明杂交水稻时的小故事。袁爷爷在研究杂交水稻时做的第一个实验失败了。杂交水稻的谷子少了,可叶子却多了,人家挖苦他说:“可惜人类不吃草啊!”这时,袁爷爷低下头像做错了事的孩子。当有人认为应该继续做这个实验时,袁爷爷又马上把头抬了起来。听了这个小故事,同学们都会意地哈哈大笑起来,会议室的空气也好像在欢笑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几个问题后,提问的时间就结束了,我们都恨时间走得太快了。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袁爷爷的实验田,一棵棵杂交水稻的杆子比我们中学生还高呢,一串串饱满的谷子把稻杆压弯了腰,放在手中掂一掂还真沉呢4着这些杂交水稻,我不禁想到了袁爷爷做过的那个梦:稻杆长得比大树还高,稻粒比花生米还饱满。相信那个梦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坐在回家的车上,袁隆平爷爷慈祥的笑容、朴实的话语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我眼前,我真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袁爷爷一样了不起的人。

八年级下册作文 篇2

五月,献给母亲的歌

小时候坐在妈妈的膝盖上,

听妈妈讲外婆的'故事。

明明知道自己也会长大,

但有时也会忘记。

自己也会有成为母亲的那一天,

只知道自己是个孩子,

不会思考往后的事情。

看着母亲用可乐瓶子做成工艺品,

羡慕的看着上下翻飞的灵巧双手,

明白无论母亲走多远,

都会和孩子在一起。

少年期挽着妈妈的手臂,

听妈妈训导刻苦的学习,

明知道母亲有一天终会老去,

却总是忘记自己也会老去。

看着母亲的光滑一点一点淡去,

看着那日渐暴露缺点的母亲,

明白原来再完美的人,

缺点也会显露无疑。

成年后推着母亲的轮椅,

听着母亲那呢喃地神神叨叨,

却总是忘记自己也会离去。

看着母亲欣慰的笑意,

才发现自己也已经老去。

自己的女儿坐在自己的膝盖上,

听着自己讲母亲的故事。

知道女儿也会长大,

循环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明知自己会老去,

历史终究会将一切埋葬,

也满足欣慰。

因为已经想起了母亲,

以及自己也已经是母亲。

八年级下册作文 篇3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题记

见惯了唐诗中娇艳妩媚的牡丹花,再跌入宋词的满纸愁容,竟是欣喜,像在那皓月当空的黑夜,与对面一身白衣袖袂飞扬的轻狂少年的对饮,看他吹箫舞剑却一瞬十年,坠入宋朝暮秋,对面的墨衣男子挥毫纸上,笑容桀然但眼里的忧郁如秋酿醉人,他负手执笔,那宣纸翻飞,字迹清秀恍人心神——晏几道。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得到了父亲格外的宠爱。5岁时,父亲就叫他背首诗,晏几道倒是不怯场,开心地跑上来,拍着小手,张嘴就唱:“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宾客们一愣,宰相家的小公子竟然爱背柳永的艳词,个个面面相觑、哭笑不得。这也难怪,晏几道生来就在绮罗脂粉堆中长大,珠围翠绕,锦衣玉食。“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他每天的生活就是跌宕歌词、纵横诗酒,根本不知农事,哪知世事艰难呢?他富贵时是相国公子,白衣裘马花中过,游走,花枝不沾水。父亲晏殊死后,一切便恍若隔世,树倒猢狲散,曾经的相国府无人问津。适才年少的晏几道就已体会到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人情凉薄,这也注定了小山令的愁苦,那是生活沉淀下来的,无法摆脱的情怀。

犹记得晏几道那句“几回魂梦与君同”,与“当年拼却醉颜红”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沉湎于回忆,直到那天他再见到当年的一位旧识歌姬。他从不直接吐露想念,但那缠绵绕骨的思念却倦倦不离,在梦中挠人心尖。他是多情的,却也从不为出卖颜色,轻意为人,轻分罗带。再见那女子,已是时过增境迁,她为他一舞水袖起落间,舞毕,也舞毕了他长长的半生,再难重修圆满。他为她写“落花人独立,微西燕双飞。”超越了一般的男欢女爱,只是淡淡表露我的心迹,人都有各自的路要走,我注定要去远方,而你也许不会跟我四海为家,那么就此别过吧,过自己的生活,尝自己的苦果。

若宋词是一潭春水,那晏几道的小令便是那一汪清水中亭亭的莲,含苞欲放、张驰有度,生活给予了晏几道的才情,也在小令的消亡下愈显残酷。有人说晏几道的转身,拉上了一整个时代的幕布——小令的时代。此后便是柳永的长调渐入江湖,晏几道的离开,是小令的消亡。想想也是如此,毕竟在之后的岁月里,再没有人能够与他一起被提及,再无人写“春来还为个般愁,瘦损宫腰罗带剩”的感伤,再无人写出“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无奈,也再无人写出“彩袖殷勤捧玉钟”的流连。那是晏几道所特有的,轻易模仿不来的醉人忧郁。像一个再好的戏子,从未感同身受,也不可能演出戏中角色的人格。

有人说晏几道痴,不知利用父亲的关系,不然也不至于生活窘迫,何必苦苦追求那一个轻狂的名号,最后留给历史的不过一个失意的背影。我则不然,你要你的平平淡淡长命百岁,我要我的壮烈燃烧诗意流浪,没什么不好,选择不同罢了。就像晏几道的痴狂,是他留在这世间的,永不消逝的不朽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