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诗人 > 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是谁

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是谁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9W 次

冯至曾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是谁

  【诗人简介】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

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治学方法】

  洋为中用

“洋为中用”的治学方法。冯至把他在创作中使用“洋为中用”的方法叫做“吸收外来养分”。这个提法本身也表明“洋为中用”的主体是中国,“洋”为作为中国人的创作主体所用,为中国的广大读者能够并乐于接受。冯至的主要学术著作《杜甫传》、《论歌德》和他写的其他学术论文都贯彻了这个精神。他明确地说过“我们搞外国文学,并非为研究而研究,也不是为外国人研究,而是从中国的需要出发去研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为发展社会主义提供借鉴。”他在北大当“西语系”系主任的时候,搞教改,多次修改教学计划,他每次都强调两年事:一个他强调西语系的学生要打好扎实的外语基础,另一个强调的便是学外国文学的人要学好中国文学。“学外国文学的人要懂得中国文学”这个观点是冯至非常鲜明的观点。它不仅体现中国外国语言文学为谁服务的根本性原则,而且也符合语言、文学具有整体性的学科规律。

  严谨求真

严谨、求真的学风。对写论文,学术界流行着一句常说的成语,叫“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它表达了写文章不能信口乱说,写文章要有根据而且要符合逻辑,这恐怕就是“严谨”的要求。但我认为光按这句话行事,还远远达不到科学性的要求,因为这两个条件仅仅说明了写文章时对作者主观方面的要求,没有提出对写出来的文章要符合客观。但如果在“严谨”之外再有“求真”这一条,就保证了文章里说的要符合客观,或力求接近客观,这样才称得上科学性的要求。冯至搞研究工作就是按“严谨,求真”这两条要求去做的。我们从他两部主要著作《杜甫传》和《论歌德》里就可以看出这种治学态度。我还要讲几件冯至经常强调的事情(或原则)来丰富我们对他“严谨,求真”的治学方法的认识。

  【个人作品】

《昨日之歌》 1927 北新 诗集

《北游及其他》 1929 沉钟社 新诗、译诗合集

《十四行集》 1942 桂林明日社 诗集

《山水》 1947 重庆国民出版社 散文集

《伍子胥》 1946 文生 中篇历史小说

《歌德论述》 1948 正中 论文集

《东欧杂记1950》

  新华书店

《杜甫传1952》 1980 人文

《张明山与反围盘》 1954 工人 报告文学

《冯至诗文选集》 1955 人文

《西郊集》 1958 作家 诗集

《十年诗抄》 1959 人文 诗集

《诗与遗产》 1963

  论文集

《冯至诗选》 1980 四川人民

《冯至选集》(1--2卷) 1985 四川文艺

《论歌德》(1--2卷) 1986 上海文艺 论文集

《冯至学术精华录》 1988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论文、论著摘编

《杜甫诗选》 1956 作家 与浦江清、吴天石合编

《德国文学简史》 1958 人文 (上下卷)主编

《哈尔次山旅行记》 1928 北新 翻译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1938 商务

《远方的歌声》 1953 人文

《海涅诗选》 1956 人文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1958 人文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1978 人文

《还涅抒情诗选》 1984 江苏人民

《审美教育书简》 1985 北大

《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布莱特选集》 1959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