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诗人 > 诗人高适的诗有哪些

诗人高适的诗有哪些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1W 次

以边塞为题材的诗在唐代极为流行,盛唐时蔚为壮观。作为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高适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的许多诗人,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使他的诗有一种慷慨悲壮的美。你知道诗人高适的诗有哪些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诗人高适的诗有哪些

1、《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一作塞上闻笛)》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2、《听张立本女吟》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3、《辟阳城》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

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

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

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

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4、《赴彭州山行之作》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5、《咏史》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6、《送兵到蓟北》

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

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7、《同群公题张处士菜园》

耕地桑柘间,地肥菜常熟。

为问葵藿资,何如庙堂肉。

8、《逢谢偃》

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

唯馀昔时泪,无复旧时容。

9、《田家春望》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10、《闲居》

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

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

11、《封丘作》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

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12、《九曲词三首》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13、《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14、《玉真公主歌》

常言龙德本天仙,谁谓仙人每学仙。

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

仙宫仙府有真仙,天宝天仙秘莫传。

为问轩皇三百岁,何如大道一千年。

【拓展延伸】

燕歌行

作者: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赏析

唐朝的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极力渲染战争的场面,可谓是情感深沉、风格悲壮。诗人在小序中点明的“感征戌之事”,其中所“感”之一,是表达战士思乡盼归之情。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于是就产生了家庭离散,男怨女旷这方面的情绪,而这也是《燕歌行》古题的本义。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燕歌行》,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怨旷,无所诉也。至此,诗歌就产生了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

在《诗经》中《小雅,四牡》里边曾经存在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这种格局非自《燕歌行》始。《毛诗序》解释这首诗的涵义说:“思归者,私思也;靡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这解释值得重视,因为它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古代战争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矛盾。也就是“私恩”与“公义”的矛盾。正是诗歌抒情主体存在“私恩”与“公义”不能两全的矛盾,才产生了“伤悲”的情思,回荡诗中,令人难以遗怀。这可以称为双重旋律的战争诗。

从表现人性的丰富复杂,表达普通人民群众情绪的角度看,这类战争诗中最有现实感和人情味的,也是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可以《小雅采薇》为代表,诗的末章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战争诗歌的人本思想,或曰古代的人道主义。诗的主旋律,是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情绪:“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戒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写的是主人公被国家民族的利益所激起“公义”的一面,然而,诗中也出现了另一个旋律:“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戌未定,靡使归聘”。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战争又残酷异常,于是忧虑情绪难免潜滋暗生。这种情绪积象日久,便会冲破胸臆,发为诗歌,这可是属于“私恩”的一面了。正是由于这种“公”与“私”的矛盾,造成了战士一生的悲剧。诗的结尾突出了“一个人的遭遇”,诗中出现的“我”纯是个体形象,可以说,诗中“公”与“私”两个旋律的`交织表现,说明了这样一点:战争的胜利,是以战士的一生为惨重代价的!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主题啊!对后来出现的汉乐府名篇《十五从军征》,我们也可以作如是观。

双重旋律的交织表现,极力地影响了后世的战争,边塞诗歌的创作。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及时关,万*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在玄宗以前实行府兵制,兵农合一,老百姓平时务农,农闲练兵,战时出征,服役期限在21岁到59岁之间,有的人刚成了年就从军,到60岁始得免役归来。“万*长征人未还”就透露这一消息,王昌龄的另一首诗《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有些争议,而在我们看来,这种不同意见正从一个侧面说明,诗的主旨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么单纯,仅仅是表达唐军杀敌卫国的决心。即使是全诗最豪壮的“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历来人们是从正面理解的,清代学者沈德潜《唐诗别载集》却认为:“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信有意味”。这就是指出了其中贯穿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命运相冲突的双重旋律。刘承洛先生《唐人绝句精华》说:“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戌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立功而归,则非诗人之本意矣”。这种意见颇值得我们细味之。返照《燕歌行》中双重旋律,正是中国古代战争诗悠久传统的再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