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诗词名句 > 经典花的诗词14篇

经典花的诗词1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33K 次

经典花的诗词 篇1

1、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经典花的诗词14篇

2、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3、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4、众芳摇落独鲜妍,占断风情向小园。——《梅花》

5、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6、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7、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8、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咏荷诗》江洪

9、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

10、春已过半,百花竞芳。

11、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宋·张文潜《莲花》

12、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13、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14、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北地无。

15、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

16、潮腮笑入清霜。——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17、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

18、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崔橹《村路菊花》

19、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会惬名山期,从君恣幽觌。——颜真卿《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

20、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21、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22、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2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24、稽山影落水精阙,荷花露滴波中月。

25、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26、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宋·梅尧臣《石兰》

27、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宋·杜衍《雨中荷花》

28、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宋·苏东坡《荷花媚荷花》

29、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宋·宋自逊《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30、不会频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发。——唐·欧阳炯《女冠子》

31、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32、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北宋·寇准《江南春》

33、寿阳空理愁鸾。——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34、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采莲曲》

35、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6、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37、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姚勉《四望亭观荷花》

38、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王月浦《荷花》

39、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40、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秋菊》

41、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宋·江万里《荷花》

42、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43、暮色斜阳山接水,一行秋雁往南飞。夏荷已无擎雨盖,秋菊犹有傲霜枝。

44、田边采菊移盆栽,清风吹菊苞含芳。

45、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46、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唐·陆畅《惊雪》

47、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48、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49、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50、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

51、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

5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5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4、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六州歌头·桃花》

55、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上之回》

56、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采兰吟》

57、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王沂孙《高阳台·残萼梅酸》

58、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南陈与义《临江仙》

59、翠翼高攒叶,朱缨澹拂花。

60、策马前途需努力,莫学龙终须叹息。

6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的《杂诗》

62、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63、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蔬怨晚丛;

64、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李贺《出城》

65、黄金色未足,摘取且尝新。若待重阳日,何曾异众人。

66、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67、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68、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69、廉纤小雨养花天。池光映远山。——《宴桃源/如梦令》

70、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71、整天劈桃穰,人正在心儿里。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72、《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何处曾移菊,溪桥鹤岭东。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影摇金涧水,香染玉潭风。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许浑)

73、"采采者菊,芬其荣斯。紫英黄萼,照灼丹墀。恺悌君子,佩服攸宜。王国是维,大君是毗。贻尔子孙,百禄萃之。

74、《奉和陆鲁望白菊》:"白艳轻明带露痕,始知佳色重难群。终朝疑笑梁王雪,尽日慵飞蜀帝魂。燕雨似翻瑶渚浪,雁风疑卷玉绡纹。琼妃若会宽裁剪,堪作蟾宫夜舞裙。"(郑璧)

7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7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出自《绝句》

77、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出自《临湖亭》

78、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吴文英《天香·蜡梅》

79、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

80、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经典花的'诗词 篇2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

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山驿”,即在山间的驿站。驿站,为古代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的地方。生在驿站附近幽深的石崖上的梅花,自然是孤独寂寞的。虽然山驿时有过路之人,但都来去匆匆,无暇到幽深的山崖去观赏梅花。梅花只能落个雨中凋谢的下场。这同后来陆游写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情景有些类似。诗人有感于此,写诗歌咏山驿梅花。

诗的开头两句写山驿梅花处境清寒孤寂。首句说她生在驿站附近幽深的石崖上,孤独地不自主地开着。这个“独”字不仅表达了梅花寂寞无主的开着,也表达了她无依无靠的孤单。她好象是被遗弃在山中似的,早为人所遗忘了,根本无人来观赏,当然也无人来培植。所以次句接着写她只能同溪边的藤萝和涧边小鸟朝夕作伴。所谓“俦侣”即伴侣。进一步表现了幽崖梅花被人遗忘的凄苦。

诗的后两句承前进一步写梅的孤苦和愁思。“行人陌上不留情”,是说在路上来往的行人在这“万花纷谢一时稀”的时候,山驿梅花虽然独放异彩,独飘奇香,但行人依旧无暇光顾她。“陌上”,则是通过山驿的路上。显然这一句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独无主”的悲凉。“愁香空谢深山雨”,写出了梅花的.高洁和不幸结局。用“愁香”指代梅花,写梅因为无知音无赏识者而愁苦,也有赞美梅花不改初衷、坚守其志之意。因此,只能在“深山雨”的欺凌摧残下,“空谢”而抱恨终生。他曾有咏梅诗句“更遭风雨损馨香”,也是斥风雨诉梅花不幸的。山驿梅花虽有奇香异艳,可惜生不逢地,无人垂青,只好自生自灭。这表明梅花有自怜自惜之意,也暗喻作者对高洁之志被遗弃、受冷落的不幸遭遇,抱有深切的同情。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山驿梅花凄苦孤寂境遇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高洁之士被遗弃的黑暗现实不满与同情。作者借山驿梅花自喻,以抒发自身之遭遇。该诗的主要特点是,诗人哀怨的情绪以四句脱口而出的短诗来表现,显得似不经意,而实际意蕴颇深。

经典花的诗词 篇3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线。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双语燕。

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教频梦见

鉴赏

《花间集》收薛词十九首,这是最后一首。在花间词人中,薛昭蕴词风雅近温(庭筠)、韦(庄),以婉丽软媚名世,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 全词写金闺相思之苦,然作者只在结句点明题旨,余则全写美人睡前睡后的情态。这情态又被融入双燕呢喃、落花千片的春色之中,活似一幅美人春睡图。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选取美人春睡乍起一瞬间的所见所闻及其心理感受,容易将相思之苦写到十分,是背面傅粉。词的开头先点明时与地:春光明媚的深闺小院。然而它的主人却似乎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在蒙头睡觉。睡前的情态作者没有直接去写,却写她睡醒之后发现绮罗衣裳折叠得乱七八糟的,以致于将刺绣上的金线也摺损了,皱巴巴的一点也不挺,并由此可知她是和衣而睡的。这实际上写出了睡前的'慵懒情态,比直接写还要形象生动。这么慵懒的原因作者也没有明说,却来了句“睡觉水精帘未卷”(“觉”这里是睡醒之意;“水精帘”即“水晶帘”),还是一幅慵懒样儿。大约女主人公还未及睁开惺忪之眼,檐前燕语就闯入了她的耳膜。这燕语还不是孤燕独吟,而是双燕呢喃,当然是甜腻腻的。孤燕令人怜,双燕令人恨,这正是深闺思妇的独特感情。所谓“最恨应是檐前燕,故向愁人作对语”,大约就是女主人公此时的心境。然而这些作者全都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想象了。白描手法之妙,也正于此等处可见。

“双语燕”完全将主人公的慵懒情态解释清楚了,而作者却还在继续写她的慵懒。她睡前连门也懒得去关,是虚掩的,而且一扇闭着,另一扇半开半闭,这说明是昼眠,而不是夜寝。“金铺”是金做的铺首,用以衔门环,常是龟蛇兽形,这里用来代指门。正是在这“昼眠初醒未惺忪”(杨万里诗句)的一瞬间,主人公还未下床,就通过半掩的门缝,看见了千片落花红满地。落红是值得同情的,然而相思难解的女主人公也是像落红一样值得同情的。销魂当此地,她不由得自言自语了:“早就为你害相思害得肝肠寸断了,怎么能忍心只教我在梦中与你频频相见呀!”“相思”——“肠断”——“梦见”,这就是女主人公长期经受的感情历程,而作者却把它分作两层写,先说“相思肠欲断”,再说“频梦见”,且加上了“忍交”(“交”即“教”)二字,是爱,是恨,也是怨。爱、恨、怨已经搅合在一起,分不清,理还乱,而她如此慵懒也就理所当然了。

经典花的诗词 篇4

凤凰台上忆吹箫

记梦遣怀

野渡凝云,荒烟埋草,昏鸦离乱悲风。怎鬓如沾雪,身似飞蓬?晓月不甘寂寞,依依又、半透帘栊。原来是,黄粱绮枕,梦里虚空。匆匆。邯郸幻景,有饮食人间,酒绿灯红。更恨山愁海,利锁名笼。放眼江流万里,浑不过、一样征篷。陶然醉,行吟踏歌,去也从容。

点评:梦是现实之折射,心灵之影现。梦是缥缈虚无的,述梦必状其恍惚,“怎鬓如沾雪,身似飞蓬?”心之惑正现梦之状。然而,她并未溺于“述梦”,因为是作旨在“遣怀”。所以详写梦后之慨,词之结语显然是睿智之言:“放眼江流万里,浑不过、一样征篷。陶然醉,行吟踏歌,去也从容。”关键是“一样”,由此想到的处世态度则是“行吟踏歌,去也从容”。可谓豁达大度,这在花间的诗词中是阳光明媚、刚性闪现,大有古仁人志士如苏东坡黄州诗文之境界。

八声甘州

戊子年二月十一,岛上忽降大雪,瑞气纷呈

向人寰几度事殷勤,碎玉落纷纷。傍长空古道,意浮林表,梦冷江云。柳絮因风吹起,诗意谢家门。梨树犹嫌早,半点无痕。载取情思一段,问漫天琼花,原是春魂。念孤山梅老,阴岭渐风熏。任骚人、评章搁笔,却已然、洒洒作微尘。来归去,不辜晴日,唤醒乾坤。

点评:是作写雪,全词紧扣这一主题,但词中自始至终并未出现“雪”字(出则叫犯题)。诗词必用比兴,她句句都写雪,喻之为“碎玉”“柳絮”“梨花”“琼花”,又引与雪有关的“谢家”“孤山梅老”。这首词一改她向来的幽柔惋叹迷茫惆怅,写雪“原是春魂”“唤醒乾坤”,可谓情感昴扬、精神开朗。是作构篇妙,几处领句字如“向”“傍”“问”“念”都是去声,合于词谱之规范。

木兰花慢

偶怀

春光才转眼,红已尽,似成空。甚北往南来,生涯到处,不过飞鸿?当年博陵记否,想曾经柳色系游踪。生处何辞辛苦,行来却怕迎逢。匆匆也渐是龙钟。叹宠辱穷通。纵勘破人情,踏穿世路,谁与西东。松间莫如落子,忘流年一笑对山翁。随性襟前烟雨,由它袖里花风。

点评:《白雨斋词话》主沉郁厚重,花间可谓有其声影。本词写己之人生感悟、入世态度。“生涯到处,不过飞鸿”,虽加了问号,然传出的还是人生如梦之慨叹,悲。“何辞辛苦,却怕迎逢”道出了处世之难。“随性襟前烟雨,由它袖里花风”,似豪达,实凄怆,“由它”实无可奈何之浩叹啊。该作语畅韵亮,娴熟之体现也。一些虚词很好,如“却怕”“纵”“由它”,增强了词的表达效果。

绮罗香

蔷薇

细草凝香,轻阴染绿,试数花风今几。乍放丛柯,便是纵心随意。惊春梦、巧笑佳人,点春色、红颜朱髻。也曾经、宿雨初晴,一枝晓卧自难起。

群芳谁与堪比,偏得东君能解,个中滋味。不似残红,空惹旧愁新泪。且看取、飞蝶争先,只顷刻、落英相继。说尘间、无系无牵,原来开谢里。

点评:花间诚然是以才学填词,词中文典丰富,而成词又工于设计。是作上片首句出时令,二句写形、神,三四句融典故、古诗词,用拟人法敷其神采,写活了蔷薇。下片与诸芳横向比较,一句正说,二句对比,三句又似正面摄像,最后慨赞。全词活用了一些典故,然不生僻,故不影响词意的表达。“惊春梦、巧笑佳人,点春色、红颜朱髻”,真绮丽幽芳雅静词也。

总说:

花间留晚照无疑是才女,她学识丰渊,情感细腻,用心于中华传统诗词。她诗词均佳,相较而言,她更致力于词。她填词遵循“诗刚词柔、诗直词曲、诗显词隐、诗男词女”之说,讲究“要眇宜修”“幽柔宛转”,追求“古色古香”,写出了很多优美的诗词。在“红袖添香”诗风词韵这个园苑,她是佼佼者,是我最欣赏认可的当今女词人。

但是我并不一味赞赏她的.诗词。我倒想指出,她太“古”了。似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况味。她的诗词文化底蕴丰渊,但有些作品塞得太多,颇有晒书袋的嫌疑,一些词语也太陈旧。她的诗词颇难懂,叫人难以读下去。即如我这么钦佩她,但她送我的诗词集,直到现在也未能全读。刘章先生为她诗词集《行云集》作序,明确地肯定了她的才学诗品,也委婉地提出了希望,可谓言简,然意不赅。赅者,完备也,但是刘先简直未说及她的词,而词是她的重点、大头戏。于是我想“续貂”,明言指出,希望她能关注现今,留心民生,发现、创造新的意象、词语,即使写个人“私语化”的词,也应折射出时代的光彩。诗词是心史,更是时代之史,望花间女士留意焉。

经典花的诗词 篇5

栀子花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常绿灌木,为重要的庭院观赏植物。栀子花的花香芬芳馥郁,清馨雅致,为古代的文人所喜爱,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歌颂和赞美栀子花的瑰丽诗篇。在这栀子花吐香溢芳的日子里,让我们捧读诗书,吟诵一下跟栀子花有关的佳词丽句,在古诗词中去欣赏和领略一番古人是怎样描绘栀子花的,倒不失为一桩乐事。

唐代诗人王建在《雨过山村》一诗中写道:“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诗人王建一生贫穷,沉沦困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社会最底层,了解当时社会底层人民喜怒哀乐的真实境况。整首诗通过对农村景物的“素描”来表达山村的动静相宜之美。看似漫不经心,实为深入浅出的大家手笔,展现了一幅清新秀丽、真实自然的山村农忙景象,细细品味之,令人不禁拍手叫好。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又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咏栀子花》。栀子花轻轻舒展开白色的小花瓣,静静悄悄地散逸着既淡又浓的清香,就好像是初夏时节里乍然闯进视线的邻家小姑娘,蹦蹦跳跳,美目顾盼生辉,笑容清丽可人。栀子花俨然是夏天裙角的精巧刺绣,娴静不失优雅,清淡不失高洁,宛若一幅描绘春天的中国工笔画。

这是明代诗人沈周的《栀子花诗》:“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诗人用生花之妙笔,从初夏最平常的景物着笔,起句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貌似走马观花,恬淡无意,却是由里及外、由深到浅,粗看是平铺直叙,细瞧竟发现暗藏精妙,虽不敢说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但也是平中见奇,奇从平出;令人委实不敢侧目,更不敢小觑,只有啧啧称奇的份了。

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栀子》一诗是这样写的:“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在这里,诗圣杜甫对栀子花进行了客观中肯的思考与评价,并且对栀子花的美与实用性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诗意清新,如栀子花的清香扑面而来,使人甚感心情愉悦。

“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清代诗人刘灏在《咏栀子花》一诗中选材精当,诗思亦不同凡响,将栀子花比喻为霜、为雪,而“裹叶”“封枝”可见栀子花开有多么茂盛与热闹,斜阳光影,风去风还,错落有致,有动亦有静,临池恣意倾吐清香。无尽诗美遽然现,诗不醉人人自醉,诗情画意两成趣,不亦乐乎莫如此。

古人赞颂栀子花的诗词,还有许多,不胜枚举。而且,风格迥异,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情怀。但都是风光无限,令人神往,可谓殊途同归;甚至,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巧、别致与传神之美。桃花、梨花、樱花、杏花等各种花儿都一一谢了,不知不觉间,又该轮到栀子花登上舞台表演了,我感觉栀子花真的就好像是连接着春天与夏天的一座桥梁,一座用花的色和香味搭建起来的桥梁,让人们不会因为季节的更替而黯然神伤。栀子花开了,香飘溢远,芬芳历久弥新。也许,栀子花正是在用绽放生命的方式来答谢造物主与大自然的恩赐,从而在百花盛开的时节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经典花的诗词 篇6

原诗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赏析

此诗是杜甫飘泊西南时期的名作。

花卿,名叫花敬定,有的书写作花惊定。他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梓州刺史兼东川节度副使段子璋谋反,花敬定前去平叛,斩杀段子璋后将其首级亲自掷献给崔光远。随后,花敬定率部奏凯而旋。当时,杜甫有关写花敬定的诗歌还有一首七言古诗《戏作花卿歌》,较详细地描写了这次平叛。在那首诗中,杜甫称花敬定为猛将,并说“学语小儿知姓名”,可见花敬定当时在成都的影响。卿,是古代对男子的敬称,也作夫妻之间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在这里,无论是敬称或爱称,都是杜甫出于对花敬定的尊重。从诗的题目看,花敬定应该算作杜甫的朋友。

锦城,又称锦官城,古为主管织锦之官府所在,故城在今成都西南。锦城的另一层含义是景物华美的城邑。在此代指成都。丝管,是指代两种乐器。丝,指可弹奏的弦乐器;管,指可吹奏的管乐器,如萧、笛之类。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此指各种乐曲相互糅和,和谐动听。“半入江风半入云”,字面的解释是,一半乐声随江风飘荡,一半乐声升入云霄。这里是写诗,是诗人的想象,当然不是科学的计量。音乐无形,眼睛是看不见的。但是诗人在此借助于风和云,将抽象的音乐描绘得有形有色,似乎能让人看得见。前两句写音乐之美,是实写。但这里须指出的是,实写与虚写,只是相对而言。如果第二句与第一句相比,第一句是实写,第二句属虚写。如果将前两句合起来,再与后两句相比较,三四两句为虚写,一二句全成了实写。从这一点来看,对诗的`表现方式的看法就如同中医辨证论治一样,须具体问题具休分析。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首诗用反问作结,极赞音乐之美。美到什么程度?美到只有在天上才会有,而人间极难听到,诗人通过夸张,使诗意得以升华到一个暂新的高度,给人以无限暇想。

对于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生于杜甫之后数百年的明代杨慎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僭的意思是超越本分。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地位在下者不得冒用地位在上者的名义、礼仪或器物,如果冒用了就是僭越,必须治罪。大约杨慎臆定花卿僭用了皇帝礼乐,杜甫写诗来讽刺他。另一种观点则以为杜甫只是赞美乐曲之妙,并无嘲讽之意。不少学者即持此说。笔者也认为此诗之意即属后者。这首诗是一篇赠言,就是杜甫与花敬定分别时写给对方的话。我们可以就此诗作一下延伸,花敬定平叛之后,肯定兴奋异常,一些社会名流前去为其祝捷,花敬定欢喜不尽,盛情款待。在宴会上除了唱酒吃肉外,再奏一些音乐,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从“赠”和“卿”两个字都不能认定此为讥讽之作。哪有吃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以后,再费尽心机写一首名传千古的讽刺佳作!这于理于情都说不通!是否杨慎将“天上”误认作“天子”了也很难说。

诗人这样写,只是为了夸张。正如大思想家王充在《论衡·艺增》中所云:“誉人不增其美,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听者不惬于心。”夸张是诗人的惯用手法,杜甫曾在诗中多次运用,如赞誉章彝为“指挥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赞誉苏涣诗时更是极尽夸张之能事,如读苏诗的感觉是“乾坤几反复”,“胜食斋房芝”,“余喜发却变,白间生黑丝”等等。在赞誉李白时不仅用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而且夸他“斗酒诗百篇”。别的不说,但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就够夸张了。李白说自己“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又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好了,如果杜甫是写实的话,李白一天该写多少诗?一生又该是多少呢?因此,杨慎所说杜甫用诗讽刺花卿之事,纯属臆断。我们只把这首《赠花卿》当作赞美音乐的妙诗来读就行了。

经典花的诗词 篇7

【海棠】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桃花】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词君: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

【牡丹】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丁香】

摊破浣溪沙

南唐·李Z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诗词君:“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如李商隐《代赠》诗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Z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

【樱花】

本事诗

民国·苏曼殊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杏花】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词君: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

【迎春花】

中书东厅迎春

宋·韩琦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红药】

扬州慢

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诗词君:扬州的名胜二十四桥仍然存在,水波荡漾,冷峻的月光下,四周寂籁无声。唉,试想下,尽管那桥边的芍药花年年如期盛放,也很难有人有情思去欣赏它们的艳丽。词人用带悬念的疑问作为词篇的结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对比,催人泪下。

【山茶花】

山茶

宋·陆游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兰花】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诗词君:此诗以幽兰自喻,盖谓人有逸才,埋没于众,虽当圣明之朝,恐时光易逝,才未见用,而身已衰老,故望有德高望重者提携。

经典花的诗词 篇8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词语释义】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6.江畔:江边。

【诗歌译文】

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婉转动人。

【诗歌赏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经典花的诗词 篇9

[金]蔡松年

能自克。志复疏怯,嗜酒好睡。遇乘高履危,动辄有畏。道逢达官稠人,则便欲退缩。其与人交,无贤不肖,往往率情任实,不留机心。自惟至熟,使之久与世接,所谓不有外难,当有内病,故谋为早退闲居之乐。长大以来,遭时多故,一行作吏,从事於簿书鞍马间,违己交病,不堪其忧。求田问舍,遑遑於四方,殊未见会心处。闻山阳间,魏晋诸贤故居,风气清和,水竹葱。方今天壤间,盖第一胜绝之境,有意卜筑於斯,雅咏玄虚,不谈世事,起其流风遗躅。故自丙辰丁巳以来,三求官河内,经营三径,遂将终焉。事与愿违,俯仰一纪,劳生愈甚,吊影自怜。然而触於事物,感今怀昔,考其见於赋咏者,实未始一日而忘。李君不愚,作掾天台,出佐是郡,因其行也,赋乐府长短句,以叙鄙怀。

行春胜日,物彩照人,为予择稚秀者,以雨中花歌之,使清泉白石,闻我心曲,庶几他日,不嗜酒偏怜风竹,晋客神清,多寄虚玄。有山阳遗迹,水石高寒。曾为幽栖起本,几求方外微官。谩蹉跎十载,还羡君侯,左驾朱。山村霰雪,竹外花明,瘦梅半树斓斑。溪路转、青帘佳处,便是萧闲。寄谢王君精爽,摩挲森碧琅。个中著我,储风养月,先报平安。

经典花的诗词 篇10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宋代陈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译文

夜空圆月斜转,月下的溪水波明如镜,映入长天,仿佛被辗成一匹白练,隐映着一片寒光。酒醉的我倚在高楼的栏杆旁,欣赏这如画般的风景。隔着水雾的渔村,不知什么时候传来渔舟捕鱼时木板敲击船舷发出的根根声。乌鹊倦而栖息于林木,鱼儿惊而从水中跃起,唯见满天的繁星静静无声地挂在柳树梢头。

广阔的水面迷茫一片,隐约可见水边芦苇的灰白花序,秋色笼罩着渺无涯际的江南水乡。在楼台上欣赏着这秋江月夜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还像是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江之畔。夜风清露广大壮阔,山河的空间随着月影推移的时间而变化。明月普照下,想到古往今来世事沧桑,联想到南北分疆,江山易主,心境感到无比悲怆凄凉。

注释

一丛花: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上下片各七句、四平韵。

溪堂:临溪的堂舍。这里指陈亮的好友辛弃疾的溪堂,在信州(今江西上饶)玉溪(即信江)边。

玩月:赏月。玩:欣赏,观赏。

冰轮:圆月。因月圆如轮,光寒如冰,故称。

辗(niǎn):轧,这里有转动的意思。

镜天:明净如镜的天空。这里指水在月光照射下波明如镜映长天。

江练:谓江水澄澈、平静如同洁白的绸子。这里指月光下的江水如同一条白练一般。

寒光:清冷的月光。

危阑:高楼上的栏杆。危:高。

烟村:指烟雾缭绕的村落。

何处:用来询问时间。

鸣榔(láng):一作“鸣根”。指敲击船舷发出根根的声音,使鱼惊而入网。或为歌声之节。

乌鹊:指乌鸦和喜鹊。

鱼龙:偏义复词,指鱼。

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

芦花:芦絮。夏秋之季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穗状花序,灰白色。

千顷:这里概言水面之广。

微茫:隐秘暗昧,隐约模糊。

江乡: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乡。

恍(huǎng)似:好像似,仿佛像。

游仙梦:指脱离尘俗、游心于仙境的梦。

疑是:像是。

洛浦(pǔ):洛水之滨。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二水合流后北注洞庭湖。

风露:风和露。

浩然:广阔、盛大的样子。

转:变化,改变。

今古:古往今来。

凄凉:悲凉,凄怆。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玩赏风景作品,但由于融进了感叹国家兴亡的内容,从而使它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骤然加重。全词景象大开大变,但由于描写有序、布局有致,又有“玩月”二字贯穿其间,加上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提纲挈领,所以,全词结构仍显得很严谨。

全词共分三部分。上片起首两句为第一部分,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观。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用“辗”字而不用“照”字,是因为“辗”字有转动的意思,用在这里,不仅与“冰轮”搭衬得当,而且,还给人以运动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轮,正随着江水的流动而缓缓移动。“隐”字可谓一字传神,写出了月光无声地射照江水的韵致。而“寒”字,既与上句的“冰轮”相绾合,又暗伏下片的“秋色”。这两句的江月传神写照,境界阔大,景象宛然。

从“危阑”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写秋月照耀下的江乡景色。“危阑”句承上启下,顺笔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词人完全陶醉在这画图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阑”,照应了题面中的“溪堂”二字,说明“玩月”的所在是临江的楼台。“醉倚”,写出了作者凭栏玩月赏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词人彼时的心态也写出来了。词人自我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这幅秋江月夜图的内容,也使它显得更有情趣。接下来“隔烟村”数句,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人如画”的“画”作了具体的描绘。“隔烟村”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渔舟夜归。词人只是凭栏所闻,而且又因隔着烟霭迷蒙的江村,不辨渔舟从何而来,归向何处,故云“何处鸣榔”。“乌鹊”三句从视觉的角度着墨,写了三种事物的三种表现:乌鹊倦于栖息,鱼龙惊而跃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至于乌鹊何以“倦栖”,鱼龙又何以“惊起”,是因为月光明亮,还是因为渔舟鸣桹,词人没说,也不必说,何况“倦”、“惊”云云,本来就包含着想象的成分,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觉。这三句虽然都从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层次,而且静中有动,使这幅“画”显得更有生意。

过片继续写景。换头两句又从整体上勾勒一笔,为上片所写之景描绘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瑰伟壮丽:芦花千顷,江水迷茫,渺无天际的秋色笼罩着整个江乡。芦花是江乡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写芦花便突出了江乡的特点。而云“千顷”,则极言辽阔无垠,并非确指。至于“水微茫”,这一则是月光水色交相辉映,二则也因为芦花纷纷扬扬,所以远远看去,便有了朦朦胧胧的感觉。

下片“楼台”两句与上片“危阑”句遥相呼应,把镜头拉到自己的身边来,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词人伫立江楼,看到秋江月夜下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又仿佛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水之畔。这里“洛浦潇湘”合而用之,不仅突出了江乡之美,给词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涂上了一层神奇色彩,同时也强化了词人的览物之情,流露出词人对江乡的.热爱之忱。

结拍三句为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风露”句极写寒气浓重,浩然莫御。“山河”句和篇首“冰轮斜辗”遥相呼应,显示出时间的推移、景象的变化和词人“溪堂玩月”之久。但既云“山河影转”,境界就更为开阔,整个空间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着,而不仅仅局限于“溪堂”和“江乡”,它分明织进了词人的想象。这两句全为结拍一句蓄势。“今古”句是全词的结穴所在,也是作者“溪堂玩月”的最后感触所在。从古到今,明月无殊,普照人间。词人这种“今古照凄凉”的感受首先是从严酷的现实而来。半壁江山落于金人之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仅不思恢复,还对主张和坚持抗金的人进行压制迫害,使他们“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词人自己的抗金方略,不但未被采纳、不被理解,反遭陷害。此时,词人登上江楼,看到雄伟壮丽的秋江月夜景色,自然要引起他的无限感慨。词人还想到了“古”,想到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南北分裂局面,故云“今古照凄凉”。“山河影转”句已自隐寓着江山易主之感,最后再以“今古”句一结,就和盘托出了作者感时伤景的悲凉情怀,使全词意韵和格调为之一变,带上一层浓重的悲古伤今、感叹兴亡的色彩。这样就使词从词人赏玩风景的情事范围开拓出去,具有了更多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的内涵。总观结拍三句,气象恢宏,意境雄浑,声情悲壮,含义深远。

陈亮所作的词的风格并非单一,于豪迈奔放之外还有幽雅秀丽的一面,而这首词则又另具风韵,远非豪迈奔放和幽雅秀丽所能概括。这首词的内容如题,通篇描绘秋江月夜的瑰丽景象,只在词的结尾处才透露出作者感时伤怀的悲凉情怀。

创作背景

陈亮是辛弃疾的挚友。辛弃疾在淳熙八年(1181)被劾落职,第二年在信州(江西上饶)闲居,筑溪堂于信江边。故陈亮此词应作于淳熙九年(1182)之后。

经典花的诗词 篇11

原文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古诗简介

《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由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是一首写景坏人词。上阕写玉人伫立池边,怅望一弯纤月,妙在不写抬头望月,而写凝望水中之弯月。无限情思,俱从倒影中映出。下阕抒情,却不从眼前景入笔,而是从与江燕晓别写起,再叹红减春休,最后归到西风吹拂梧桐深林的深夜,回应上阕“月明池阁夜来秋。”全词意境朦胧而清奇,情深而意重。

译文

水波清澈的西湖像一面菱花铜镜,好像谁将它丢在冷夜里不来收拔,哪位美人理出钓竿,将一弯纤细的月钩垂钓在湖中,月色澄明映池阁,夜来池阁秋风冷。

当年像双燕呢喃话归,清晨时劳燕分飞,各自西东,仿佛随着春意终结,水面上莲荷凋谢了艳红。瑟瑟西风吹过天井的梧桐,最感到悲愁的叶子先自飘零。

注释

①浣溪沙(huànxīshā):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名,后用为词调。一作“纱”。有杂言、齐言二体。

②铜花:铜镜。比喻水波清澈如镜。古代铜镜刻有花纹,故称铜花。

③纤钩:新月影,如钩,弯细的月影,约农历初二、三时的月亮。黄庭坚《浣溪沙》词:“惊鱼错认月沉钩”。

④冷来秋:指比秋天还冷

④水花红:水边红蓼(liǎo),也叫水蓼,茎叶呈红色。柳永《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蓑翠减,冉冉物华人。”这里借用其意。

⑤晓:清晨时分。

⑥水花:荷花。崔豹《古今注》:“芙蓉一名荷华,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春休:春天结束。

⑦梧井:井,即露井,无盖井。叶先愁:树叶先凋谢。梧井,取前《解连环》(暮檐凉薄)“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词意,因梧桐落叶最早,由其叶落,即知秋至。

赏析

此词乃是借写西湖秋夜之景,以此来怀念旧人之作,全词造境清奇,情意深永。

上片寓情于景,绘出西湖秋夜清冷凄寂之景,奇幻优美。当时波平如镜,月影在水,而词人只觉得梧桐叶落,一派秋意,生动描绘了一幅清冷寂寥的秋景图。“冷不收”是词人的.刻意之言,说铜镜被遗落在凄冷的夜晚没有人收。陈洵在《海绡说词》里说:“‘玉人垂钓理纤钩’是下句倒影,非谓真有一玉人垂钓也。”“玉人垂钓理纤钩”营造了一个虚幻美丽的景象,写词人看见月亮倒映在湖水中,湖面竟然出现了一位“玉人”。这位玉人就是传说中的月宫美人嫦娥。月亮是真实的景物,而湖面的“玉人”是虚假的,这一真一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显示出词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而且具有人情味。最后一句说池阁月夜冷寂方知已经人秋。“月明池阁”,点明词人身在池阁,欣赏月明西湖之景,而“夜来秋”写出词人在池阁上辗转难眠,只感到阵阵秋风袭来,分外奇寒,暗喻内心的凄凉。

下片回首当年与情人离别的情景,以西风井边梧桐落叶的萧瑟景色渲染悲凉气氛。

词人与情人在拂晓告别,看见湖水上的红莲都凋谢了,瑟瑟的西风吹得梧桐叶纷纷掉落。词人取江燕、水花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劳燕分飞,花自飘零人自悲的凄惨景象。“水花红减”描写了西湖水面上娇艳的荷花凋败的景象,词人感叹时光的流逝,暗含对情人的相思之情。最后一句写景,却不仅仅是写景,景中见情,将词人悲切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西风”句是指西风吹拂梧桐,树叶瑟瑟抖动,如同悲秋,暗寓词人对飘零身世的深深感慨。

全词意境朦胧而清奇,情深而意重。

经典花的诗词 篇12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宋朝: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翻译/译文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译文

春光明媚,阳光和煦,薄雾低低的笼罩着芳香的树丛。池塘上飘着如烟的雾气,凌乱而荒芜,帘幕无聊的垂着,像风中的柳絮一般飘荡。春困的日子让人想睡觉,把斗草的游戏抛开了,踏青的心情也没有了。整天关着房门。

绵绵的思念,幽幽的愁绪,何时才能得到丈夫的爱怜。年轻的郎君,你和从前一样吗?在哪儿眠花宿柳呢。寂寞的院子的空无一人,黄昏时刚刚把秋千拆掉了,白白的锁住了一院子落花。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注释

1、斗百花:词牌名,又名《夏州》。格律以“双调八十一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为正体。

2、煦色:美好的春色,春天阳光和煦,因此称煦色。

3、韶光:本指美好的阳光,这里指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4、轻霭:薄雾。

5、浅蘸(zhàn):轻轻地挨碰。

6、烟芜(wú):如烟的雾气混合显得凌乱而荒芜。

7、闲垂:没有必要的垂挂,帘幕本是用来遮掩夫妻亲昵之用的,由于丈夫不在家帘幕也成为了一种没有必要的摆设。

8、厌厌:精神不振的样子。

9、斗草:古代民间习俗,农历五月初五有斗草之戏,唐宋时称为“斗百草”。

10、踏青:春天到郊外去游玩。

11、扃(jiōng):门窗的插条,此处是关闭之意。

12、远恨:因丈夫不知是在何处眠花宿柳,恨又没有具体对象,因此称远恨。

13、绵绵:连续不断,此处又有情意缠绵之意。

14、淑景(yǐng):日影。景,通“影”。此处指美好的`光阴。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15、迟迟:迟缓。

16、年少傅粉:喻年轻貌美的少年男子,此处指此年轻女子的丈夫。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何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17、依前:和从前一样。

18、醉眠:酒醉之后的睡眠,此处指眠花宿柳。

19、乍:刚刚。

20、空锁:白白的锁住

21、花雨:落花如雨。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赏析/鉴赏

此词具体创作年代暂不可考。因此词为代春闺怨体,而柳永创作此类作品多为早年游历江南的时候,故此词也应该是作于这个时候。

这是柳永早年写的一首中调词,描写一名被抛弃的年轻女子思念她的情人而不得见的怅怨心情。上片写她面对大好春色而深感寂寞的情景;下片写她想念情人而百无聊赖的心境。

上篇开头四句,犹如一组连续不断、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的静景镜头,把大好春景写得如诗如画:先展示出和暖美好的春光是那么明丽妩媚,渲染出一个迷人的全景;然后拉近镜头,现出轻淡的云气低低笼罩着花开树木的景象;再把镜头推进,照着芳树旁的一个池塘,那池塘中有一片好似轻浅地沾着水而生长的水气朦胧的青草;最后把镜头对着池塘边的小楼,只见遮蔽门窗的帘布静静地垂着,任凭杨花柳絮在帘外春风中飘舞。从结构上看,第一句是总写,下面三句是分写;分写的三句又句句相加,步步逼。这就使春光明媚的静景不断变化,最后使读者的眼光集中到闲垂帘幕的地方来了。

词人为什么要着力描绘这大好春景呢?这幅春景又是从什么角度来看的呢?这在“春困厌厌”以下四句中才点出了答案。原来这都是春困者眼中之所见;而她面对如此迷人景色,并未引起欢乐的快感,反倒越加困恼起来,久久不能消除。“厌厌”,好久。这种久久困恼的心情,使得她连赛百草的游戏也丢开了,使得她连到郊外散步游玩的情绪也冷淡下来了,一天到晚把朱红的大门紧闭。“斗草”,据《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有斗百草之戏。”踏青指在清明节前后郊游,“青”即青草。“工夫”,时间;“扃”关门。看来春光越美,春意越浓,越使她感到孤寂,心绪冷落,这种反常的情绪原因何在呢?从而勾起读者的悬念,词意也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这个换头,承上启下,解开悬念。原来是她由于有着绵绵不断的悠长怨悔的心情,所以面对如此美好春景反倒感到时间缓慢,难以熬过。“远恨”,即长恨,长久的怨悔。“淑”,美好。意思虽然十分醒豁,而用词却颇为含蓄。它既揭示了大好春光反而使她困恼无绪的秘密,又卖了一个何为“远恨”的关子。这确如周济所说:“以一、二语勾勒提掇,有千钧之力。”

“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紧接上句,点明“远恨”的内容。说她想念的那个年轻人搽着脂粉,又像以前在她这儿喝醉共眠一样地到别处去寻欢作乐了吧?这里面包含了对“年少”的往日恩爱的回顾,更蕴藏着对“年少”的今日薄情的怨恨,而全由她想像的口吻出之,即使“远恨”的内容深化了一层,又照应了上片“终日扃朱户”的内心活动,从而把一个被抛弃的女子的一腔缠绵悱恻而又怨悔交集的心境描摹得淋漓尽致。

在这万般愁绪无可解脱的情况下,她只好想借着打打秋千来排遣愁绪。“深院无人”,是写她实际还在盼望“年少”能来,可幽深的院子里并没有人来,其间寂寞失望的心情可以想见。“黄昏乍拆秋千”,则把她对景难排、出于无奈的神态刻画出来。“黄昏”,与上片的“终日”遥相呼应,显见她在朱户独思之久;“乍拆”,暂忽打开,描摹出迷离恍惚、无可奈何之态。“空锁满庭花雨”之句,用在这儿正与她的被弃飘零的不幸遭遇相互映衬。其间一个“空”字,更把她荡秋千而不再有“年少”欣赏、只有满院落花与她一起空自关在这深院中冷落心境渲染出来,景中有情,意在言外,成为情景交融、词意含蓄的结笔。

此词首尾两处写景,起首以大好春色反衬内心的困扰寂寞;末尾以深院花雨映衬内心的远恨难排。在写法上,有如夏敬观所说:“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其中词意之曲折含蓄,叙事之委婉有序,章法之绵密谨严,音律之和谐悦耳,也都显示了柳词的特色。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现存有大量诗篇。

经典花的诗词 篇13

【渔家傲】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诗词赏析:

此词以清新可爱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描写一群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逗乐的情景,塑造出活泼、大胆、清纯的水乡姑娘形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首句“花底忽闻敲两桨”,“闻”字、“敲”字,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用“花底”二字映衬出了敲桨之人,是一种烘托的手法,着墨不多而蕴藉有味。第二句“逡巡女伴来寻访”,方才点明了人和人的性别。“逡巡”,顷刻,显示水乡女子荡舟技巧的熟练与急欲并船相见的心情,人物出场写得颇有声势。“酒盏”句,是对姑娘们喝酒逗乐的描写,是一个倒装句,即“旋将荷叶当酒盏”的意思,倒文是为了协调平仄和押韵。这个“旋”二字,与上面的“忽”字、“逡巡”二字,汇成一连串快速的行动节奏,表现了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惹人喜爱。

“酒盏”句写荷叶作杯。据说是把荷叶连茎摘下,叶心凹处,用针刺破,一手捧荷叶注酒凹处以当酒杯,于茎端吸饮之。隋殷英童《采莲曲》云“荷叶捧成杯”,唐戴叔伦《南野》云“酒吸荷杯绿”,白居易《酒熟忆皇甫十》云“寂寞荷叶杯”等,都是指此。荷香万柄、轻舟荡漾中间,几个天真烂漫的姑娘,用荷叶作杯,大家争着吮吸荷杯中的醇酒,好一幅生动而富有乡士气息的女儿行乐图!接着轻荡莲舟,碧水微波,而荷杯中的酒,也微微摇动起来,映入了荷花的红脸,也映入了姑娘们腮边的酒红,一似红浪时生。

下片第一、二二句“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是从花、酒与人三方面作交错描述。花的清香和酒的清香相互混和,花的'红晕和脸的红晕相互辉映。花也好,人也好,酒也好,都沉浸一片“香”与“红”之中了。这就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然而第三句“醉倚绿阴眠一饷”笔锋一转,热闹转为静止。又拈出一个“绿阴”的“绿”字来,使人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和音响的对比,从而构成了非凡的美感。下面两句笔锋又作一层转折,从“眠”到“醒”;由“静”再到“动”,用“惊起”二字作为转折的纽带。特别是这个“惊”字,则又是过渡到下文的纽带。姑娘们喝醉了酒,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而船因无人打桨随风飘流起来,结果沙滩上搁浅了。“惊起”是言醒来看到了这个令人尴尬的场面,这样既坐实一个“醉”字,又暗藏一个“醒”字。

这首词妙起、承、转、合脉络清晰;更妙其风格清新、言语含蓄而又设境秾艳,词风健康明朗、生动活泼,是少有的佳作。

经典花的诗词 篇14

1、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2、牡丹

刘灏清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3、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4、牡丹诗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5、牡丹诗

唐?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6、牡丹诗

唐?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7、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8、牡丹诗

元?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9、牡丹诗

唐?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10、牡丹诗

宋?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11、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12、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直恐明年花不开。

13、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14、买花

唐?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15、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6、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17、牡丹种曲

唐朝?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属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花已散蝶又阑。

梁一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18、题益公丞相天香堂

宋?杨万里

君不见,沉香亭北专东风,谪仙儿词天无功。

若不见,君王殿后春第一,领袖众芳捧尧日。

此花可令转化钧,一风一雨万物春。

十分整顿春光了,收黄拾紫归煤表。

天香染就山龙裳,余芬却染水云乡。

青原白鹭万松竹,被渠染作天上香。

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呼洒抚招野客看,不醉花前为谁醉

赞美牡丹花的诗句2

1、牡丹

五代?孙鲂

意态天生异,转看看转新。

百花休放艳,三月始为春。

蝶死难离槛,莺狂不避人。

其如豪贵地,清醒复何因。

2、牡丹

五代?唐彦谦

真宰多情巧思新,因将能事送残春。

为云为雨徒虚话,倾国倾城不在人。

开日绮霞应失色,落时青帝合伤神。

帝娥婺女曾相送,留下?s黄作蕊尘。

3、看天王院牡丹

五代?王贞白

前年帝里探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

今日长安已灰烬,忍随南国对芳枝。

4、看牡丹

五代?殷益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鬓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5、牡丹

五代?裴悦

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

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6、再看光福寺牡丹

五代?刘兼

去年曾看牡丹花,蛱蝶迎人傍彩霞。

今日再游光福寺,春风吹我入仙家。

当筵芬馥歌唇动,倚槛妖羞醉眼斜。

来岁未朝金阙去,依前和露载归衙。

7、胡武平遗牡丹一盘

宋?梅尧臣

畴昔居洛阳,看尽名园花。

临水复荫竹,艳色照彤霞。

良好相与至,竟饮欢无涯。

而今犹老翁,鬓发但未华。

昨日到湖上,碧水涵蒲芽。

此情颇已惬,薄宦非初嗟。

况乃蒙见怜,带雨摘春葩。

虽无向时乐,蕙好仍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