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诗词名句 > 鉴赏题画诗的诀窍

鉴赏题画诗的诀窍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9W 次

题画诗,是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题画诗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题画诗的鉴赏要注意以下两点:

鉴赏题画诗的诀窍

一是运用想象,再现画面。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画中之物如在目前,让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诗与画交相辉映。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我们仿佛看到: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几只鸭子在江面上嬉水,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画家画出了在自然界所能看到的景色。苏轼在诗中,还写了要凭触觉才能感到的水之“暖”,要用思维才能想出的鸭之“知”和要靠经验才能预言的“河豚欲上”,这却是画难以甚至无法表达的。正是这些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面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而不再是无机的组合、静止的并列。全诗前三句实写了眼中所见,又以虚写作结,不仅丰富了画面,使其更加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且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余味无穷,充分体现了题画诗“画写物外形,诗传画中意”的艺术特色。如今惠崇的画已不传,而这首题画诗却流传千古,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品。

二是借题发挥,抒怀咏志。清人方薰曰:“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写的题画诗大多是一方面对画中的某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阐发画意;另一方面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如杜甫的《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洁白的画绢上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未见其形,已感其势。侧目而视,耸身而搏,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去追逐狡兔,神采飞扬的画鹰好像呼之即出。最后两句鲜明地点出了诗人奋发进取的精神:何时让这样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喻误国的庸人)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此诗托“画”言志,通过对画鹰的描绘,借以表现作者“乘风思奋之心,嫉恶如仇之志”(浦起龙),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不同的绘画题材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如梅之冷艳高雅、竹之清雅高贵、兰之坚贞高洁、菊之不畏风霜、山水之逸士优游、渔家之闲适自在等等,因此读题画诗也要注意“意象”。

  【拓展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银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1)诗歌中有两个词语都点明了秋景,且前后相应,构成了秋象,这两个词语是和。

(2)首二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请说说三、四两句在本诗中的作用。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歌刻画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借以表现了怎样的志趣?请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画竹

郑燮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诗中的“龙孙”指什么?请分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哲理的。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鹭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

1.(1)疏林黄叶村(2)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3)读后引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在景物中融入人情,赋予画幅以悠然无尽的情味,似与舟中人浩然长往,心情无限畅适。

2.刻画了梅花淡雅朴素、高洁清秀的特点。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赞颂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反映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3.“龙孙”指的是初长的幼竹(竹笋的别称)。用“山”的固定不动与“竹”的生枝拔节作对比揭示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哲理。(或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这一哲理。)

4.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