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5W 次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1

十八岁,再不是一个懵懂的时期,我们所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与惊喜,在即将展翅飞翔之前,除了心存对师恩,对母爱,对父教的感激之外,学会对人生的思考,探索生活哲理,也是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读了《守望的距离》后的感想:

此书是一本散文集,积累了作者周国平数十载的心血,他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并尽量减少自我重复。对于生活,人生的变幻和命运的磨难虽让作者难免下笔犹豫,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使他拿起笔不由自主用真理和谎言来救助他自己。他的文章表现出了他的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

整本书大多写的都是哲学问题,对于存在之迷,将苏格拉底与孔子相对比,让我知道对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所追求的合理人生高于一切东西,并让我了解到对于人生需要审察,这样就可以在看清自己的基础上提高内涵修养。

对于人们都在追求的“幸福”,周国平运用设问的方法将幸福的内涵串联成一串珠子告诉我们幸福并非只是实现愿望那么简单。幸福虽然是个不确定的东西,但也有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只有当最热列的爱,受到创伤而返诸自身时,人在孤独中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心灵和深藏在那些心灵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体味到一种超越的幸福。

对于死亡,一直是人类不敢正视却又躲避不了的结局,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文章中作者将死亡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大多数人对于死亡采取的是沉默的态度,却没有多少人敢于将他看作是一件平凡的事,然后接受它。死是个体的绝对毁灭,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不可能从中发掘出正面的价值。对于死的思考虽然徒劳,但并非没有意义。

光阴蹉跎,世界喧嚣,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只会埋头于种种事物,没有兴致览阅人生的美景的人是俗的成品,辜负了人生的一趟美好旅行。因此,人生需要歇下来并时不时怀念一下那份童贞,可贵,也不枉活了一场。

作品的最后加入了作者的格言,同样是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一反常理思维的是,作者将追求视为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作者宁愿做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选择成为不再追求的成功者。这是对于人生的另一角度思考。反思我们,或许真会在成功后停止追求,但却忽视了追求自身的魅力。

人生中融合了精神,理想,追求,当然不免还有些情绪。可以沉默又可以嫉妒,人生就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起来。剖析人生,评论人生并学会如何正确看待这珍贵的人生。那些与众不同的言论让我深知人生的飞逝,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宝贵。

后悔已换不回蹉跎的人生。只有从现在起,把握现在,正视人生!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2

德者,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之谓也;德育,即育德,意为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示范——让德育之路无痕

一个好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的烙印。在学生心目中,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实践——让德育焕发活力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

三、互动——让德育显现真情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走进学生的情感生活圈,必须主动对他们关心,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与老师的心灵碰撞,产生互动。

四、配合——让德育之路长远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德教育的内涵深刻、涵盖深广,其途径多种多样,其方式丰富多彩,作为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3

在本次德育实践周开始之前,我们在学生科老师的安排下,知道了各自班级的工作岗位和具体分工,接下来在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商讨下,决定以抽签的方式让同学们决定工作的岗位,在班干部的详细讲解下,同学们都明白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一切都准备充分后,同学们都带着激动和跃跃欲试的心情等待着德育实践周的到来。在德育实践周开展中,由于学校停电,星期日晚不能正常工作,不过同学们都提前在教室待命,最终由于停电的原因,学校听课了,晚上也不用执勤,同学们心中难免失落,但是在班干部的带领下,把执勤要用的桌子、凳子都搬到指定的工作岗位上,为即将开始的执勤做准备。在执勤过程中,我们发现同学们无论是上课纪律、教室卫生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违纪现象减少了很多,我们也深刻体会了德育实践周的不容易,深刻体会到了遵守校规的重要性。

我们在执勤过程中也发现了几个问题:

1、有同学不配合德育实践周的工作,违反规章制度,甚至辱骂推搡执勤人员,对于这些不服从管理的情况,我们做到冷静对待,不能与同学发生冲突。

2、有少数老师存在违纪情况,上课迟到,提前个同学下课,给执勤的同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3、有部分老师践踏草坪,我们执勤人员上去劝说,反而遭到老师的莫不理睬。经过这次德育实践周,同学们深刻体会了学校的良苦用心,以及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我们会约束自己,做好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共同维持好学校的秩序,愿我们北海市卫生学校越办越好,明天更辉煌。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4

现在的孩子生活是越来越幸福,在家里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亲人的各种关爱,都会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潜意识。许多孩子忽视了生活经历中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在德育实践课程中,许多主题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深刻理解生活。这类课堂的导入时,要把曾经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意识的温习、再新认识生活,这对与课堂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德育实践课《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的重点是感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作课前调查,和学生交谈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父母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有的还埋怨:“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不够,没有其他的父母那么好。”那么,课堂导入就需要老师精心选择生活中一些温馨的情景,能打动孩子心灵的生活细节展示给学生看。如“灯下,妈妈给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顾;晚上,妈妈给孩子折叠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着时,妈妈起床为孩子盖棉被”等等。

在重温这些每位学生都经历过的生活小事后,可顺势提问:“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内心深处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操劳。

设置德育实践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5

在寄宿制学校中抓好德育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他也关系到学校声誉和生源等问题,那么如何开展好德育工作?如何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这是摆在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下面就这一点谈谈我的看法:

一、坚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学生正处于可塑型时期,模仿力强,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所以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开学初强化《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学习,不断完善《自主活动管理制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条例》、等,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体现制度的可行性。

二、坚持家访和谈心相结合。

家访是沟通学校、家长的纽带。而谈心则是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手段。家访和谈心的对象,往往是行为习惯差和学习差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首先,要肯定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尊感;其次,中肯的提出他们某一个方面的缺点,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不反感,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三、坚持每周德育评价与总结。

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的集会时间,对上周的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及时表扬做的好的方面。

四、坚持德育工作的艺术性。

从德育管理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工作技巧应用到德育管理工作中去。这种艺术方法很多,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去灵活应用。

总之,德育工作要做得扎实,必须深入实际,而深入实际的过程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德育工作只要工作得法,学生就不会感到空洞。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实践过程,从中还可以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我坚信:有付出我们就一定有收获,有引导学生就一定能进步。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6

在欧美的领先国家,社会实践是一门是十分重要的学科,许多的招聘单位,跟是把其看作是第二张文凭,通过得以实践,可以很好的把握课堂上学到的平面性,概念性很强的知识,转入社会,从而把它变得更有意义,更多维化。

课本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助人为快乐之本。”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深刻,真切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你对别人的一点点帮助,对别人来说,或许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还是未成年人的我们,无需像当年的雷锋那样对国家作贡献。我们只需怀着一颗热情,善良,真诚的人,去帮助自己身边的人,为周遭的人出一份面绵薄之力。不过,我相信,通过这次暑假的“德育实践”,对我们的未来是十分有帮助的。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每个川中学子应有的道德风尚,而出自《礼记》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基本处事原则。而这“德育实践”正是很好的帮助我们从小树立一种良好的心态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康之家的`我们,并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但却可以伸出双手,去拉起每一个受困的人。美国的比尔盖茨也每年捐出微软公司的部分资金去帮助非洲的儿童,参加世界各地的各类慈善机构。这种积极,达观的态度应该千年不变的保存在我们每代人的心中!

荀子曰:“积德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正是这本“德育实践”的初衷,宗旨。人的一生,为他人付出的越多,他的心就越富足,越过的心胸坦荡,泰然自若。一个人给予得越少,他的心灵就相对的就越干枯。每一个受到别人帮助的人是幸运儿,而每个帮助被人的人则是上帝的宠儿。因为他体会到了那份真诚的快乐。

幸福不一定是舒适,也不一定是享受。舒适与享受可以带来一时的满足,幸福。而持续长久的幸福,唯有奉献,唯有付出唯有帮助。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7

1、以诚心赢得他的信任

为了获得他的信任,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平气和地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谈,开始几次他的态度极为冷淡,硬着头颈对我爱理不理。次数多了,他的态度开始缓和下来,流出了委屈的泪水。随着交谈的次数的增多,他对老师不再仇视,与老师的距离开始拉近,开始愿意和老师说说心里话,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增强。

2、以爱心抚慰他的心灵

青春期的学生面临着由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灵的迷茫,我们导师应该有职责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他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为此,我时刻关注他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在学习上,让各科的课代表尽量主动去帮助、督促他完成作业;生活上,担心他再去找原来的“哥们儿”,我让同路的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和他一起上学,放学陪他一起回家;同时在课堂上提一些他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回答;在班队活动中,发挥他爱讲笑话的优势,让他尽情表现,以增强他的自信心。这样,在让他感受集体温暖的同时,也使他开始具备集体荣誉感。

3、以关心激发他的热情

在一次和他的谈话中,他告诉我,这个学期他打算语文成绩超90分,以他现在的成绩,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我没有泼他冷水,而是抓住这个契机,与他促膝谈心,提醒他现在应该把握时机,改变陋习,埋头读书,争取实现理想。接着我又帮他制订了相应的学习计划,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其他任课老师也纷纷给他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很快,他上课能认真听了,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学习劲头也在慢慢上升了。

现在的他课堂纪律已基本能遵守,课后作业基本能独立完成,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在这次期末检测中他以语文92分的成绩达到他的预定目标。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他将会出现在我们中间。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全面健康的状态下快乐的成长,使得他们更好的提高能力水平,是我——作为一名德育导师的最大的心愿。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8

从教几年来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我深知自己面临的工作的繁杂,但我更清楚肩负的责任。就因为心中有对他们如对自己孩子一样的爱,再累,我总能看到希望,所以工作中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愉快。也是在对孩子们的付出中,我第一次对工作着并快乐着有了深深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利用早读课,思品课甚至专门抽出时间继续巩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二、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它本身就是由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来完成的。社会机制尚未启动,作为老师,我们能启动的也只有家长了。只有唤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让他们与我们同步,我们的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一些表现不太好的同学,我更是注意.我常和他们谈心,鼓励他们.一旦发现他们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

三、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我通过教材,生活中的琐事、阅读、班会等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教育他们在感受到家人、老师、同学对自己爱得同时学会去爱别人。让他们明白“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一个人好不叫好,大家都好了才叫好!”的道理。这种教育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被学生发挥得淋漓尽致:小组值日时总有同学主动来帮忙;优等生主动与学困生结对子;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同学们平时互帮互助的结果,也足以说明爱的教育已经在班里开花结果了。 以上几点我认为是我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说出来与大家切磋切磋。当然我的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处,相信在学习了大家宝贵的经验后一定会有所改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关于高中德育的心得体会 篇9

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影响。因此,将德育中的学习目的的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辨证启蒙教育等内容贯穿在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依据数学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数学教材上的插图,用数学知识和一些数目材料等蕴含着的丰富思想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本册教材中“黄河掠影”、“高速山东”展现了保护江河、祖国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生动讲解,就能使学生感到祖国的伟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受到了爱祖国受社会主义的教育。

结合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但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来看,单给他们讲这样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因为他们受理解能力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这一事实,也可利用数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如学习计算时,设计买卖情境进行引入,当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就向学生讲清出错就会给生产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又如,在数学教学中,选用的题材也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像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积极锻炼等事例。这样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建设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中产生兴趣,从而萌发了为祖国的强盛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动机,激发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