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小学教师一强一树一争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一强一树一争心得体会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8W 次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为此,我校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统领,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围绕打造“快乐和谐教育”这一中心,切实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办学品位,着力打造特色学校,打造质量强校。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一强一树一争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教师一强一树一争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一强一树一争心得体会1】

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大的方向有两个:一是不断提高专业水准,二是培养职业素养。前者比较容易被大家关注,后者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人的要求很高,它无时无刻不在,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道德层次和精神境界。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思想、有智慧,而且必须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

一、什么是素养

素养的基本概念。“素养”一词,早已有之,其意义也不难理解:“素”,向来、平日;“养”,修养。因而《现代汉语词典》视之为“平日的修养”。而“修养”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有二:一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一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这里显然应取前者。“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是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的,“向来、平日”有一贯稳定之意,所以我们把“素养”解释为: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达到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稳定的水平。孙云晓如是说:素养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价值观、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人的态度、对人的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养才能叫做素养。这种素养融会成你生命的一部分,是和人的态度、人的价值观、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是近乎于本能的,是不需要什么条件、不需要外部压力、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才能称之为素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能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源源不断的河水。教学走什么路,关键取决文教师,取决于老师的人文素养,教学素养,以及信息素养等。

素养的四个层次。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附中的康健校长在谈到习惯形成过程的不同层次时,对什么是素养做了形象对阐释:“我一般用这样一个层次:信息、理解、行动、素养。所谓信息,就是人家告诉你的,像电灯摁了开关就会亮,这是信息。这是人家告诉你的,但是你理解了吗?比如,人家说红灯绿灯,你知道吗?知道,就是红灯停绿灯行。但你是不是真正理解为什么设置红灯绿灯呢?很多人并不知道,所以他们毫不在乎去闯红灯。到了美国,人家告诉你,这红灯是鲜血染成的。就是说很多人的生命换取了红灯的设立,遇到红灯必须要停。然后,你才知道红灯是这么样来理解的。理解不等于行动。很多人可能是理解了,但还是照样闯红灯。比如说,中关村闯红灯的,一半农民一半博士。所谓都是背着笔记本的,一半是用笔记本的,一半是卖笔记本的。这些人都闯红灯,在中关村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农民不理解就算了,但是博士能不理解吗?就是说,理解了不等于行动。但大多数人还是有行动的,一般见了红灯会停下来。可是到了晚上十二点以后、没有人的时候、当你特别急的时候,你会闯吗?你如果闯了,你充其量只是这次行动而已,但是你没有素养。素养不是一种简单的习惯,而是变成了你对社会公德、社会规则的一种理解,变成了你的一种生活的价值观,变成了你对待社会、对待别人的一种尊重。”

二 、素养的基本内涵

1、素养的三种学说。先天禀赋说,人的素养是生理的、自然的、与生俱来的;基本品质说,人的素养是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素养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基本品质;基础动力说,人的素养是人的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人的素养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的、可变化、可塑造、可教育的。素养的内在性特征说明,人的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的个体的内化功能,“内化” 即 “化内”,人的心理和生理过程都有内化功能。素养具有差异性,先天与后天均有差别,因状态变化引起的素养差别,如人的素养在不同的生态、心态、位置、年龄、性别等不同状态下,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别。

2、教师素养的新要求。高---理论水平高、境界高、品位高;新---思想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特---工作有特色、有创建、有个性;全---素养全面、文质兼备、德才双优。关注思维品质,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情感的摇篮, 思维是理性的使者、创造的火花。思维品质是人的心理品质即智力品质。高尔基说,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财富,都是思维的结晶。积极开发创新思维,发展个性,开发求异思维与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独特性与独立性。丰富想象力,开发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培养思维的新颖性、广阔性和跨越性。优化知识结构,开发抽象思维与理性思维,培养思维的系统性与深刻性、方向性与逻辑性、目的性与价值性。挖掘思维潜能,潜能是存在于人的身心之中的一种潜在的能量;思维潜能是人的最大的潜能,是最值得开发的一种潜能。

3、加强文化修养。文化是人类创造并能传承下去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群体特色、区域风情等诸方面的程序编制。文化就是人化、就是人的社会化;文化为人的社会化提供时代的软件。文化分为大文化层面,即表层文化--器物层,中层文化--制度层,深层文化--心态层;中文化层面,精神领域,理想、价值观、信念、道德、宗教,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小文化层面, 文化事业或文化企业。文化是社会文明的源泉,是教育发展的先导,是现代管理的工具,是团队凝聚的纽带。努力提高文化修养品位,达到“严肃而不拘谨,洒脱而不随便,亲切而不造作,风趣而不庸俗”的要求;待人有修养处事有分寸,管理有章法领导有胸襟。文化修养来源于知识的涉猎经验的积累、生活的磨砺实践的锤炼;艺术的感染环境的熏陶、道德的教化哲学的思考。

三、下功夫提升人文素养

教师,一定是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自身素养高低,对于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一朝聆教诲,终身铭师德”。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人们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甚高,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学识多少,人格好差,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

1、关爱情怀——由衷而又终极。新形势所要求的师爱,与传统意义的师爱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意义上的师爱,是非平等的、非双方情愿的,有强加之嫌、施舍倾向和功利色彩的。不正视这一点,我们就难以解答,为什么一些教师“为了学生好”而“不讨学生好”;一些教师会缺乏耐心,变相体罚学生。尽管他们也是“爱”学生的!而现在要求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这种关爱,是建立在“人”之上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是民主的、平等的,无私而不带功利、原动而又无比高尚、自觉而又永恒持久的。在“人”的基础上,她至少还应具有三个要义:一是“同情”,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的同情,特别是差生,教师不能歧视他们,遗弃他们;二是“宽容”,对幼稚的原谅,对过失的包容,对冒犯的宽怀;一些调皮的学生老是给老师惹麻烦,教师对他们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呵责、惩罚;三是“赞赏”,由衷地赞赏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可造就,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及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理解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就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会设计个性化教案,进行个性化讲解,布置个性化作业,安排个性化测试,就会让孩子展示自己的闪光点。

2、文化底蕴——广博而又丰腴。教师的文化底蕴,一要“渊博”。传统上我们更注重“渊”,仅有“渊”是不够的,更应强调“博”,要成为“杂家”,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二要“丰腴”。要广泛猎取,并消化吸收,长成自己的人文“血肉”。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是每位教师的人生必修课。从某种角度说,学会读书和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基础。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没有学习,就没有教师的成长;不吸收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财富,教师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就无法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把握有度;不汲取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和道德理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就无法抵御物欲和声色的诱惑,远离浮躁的心态、宁静致远;教师也无法在现实的、繁重的日常教育生活保持冷静和克制,把握教育的契机。因此教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思想和智慧的形成,就是教师跨越东西方文化经典所构成的桥梁的过程。在我国,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在汲取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讲求实证精神的基础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背靠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学会思考和拿来。唯其如此,教师才能远离平庸和浮躁,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精神生活的指导者,让学校和教师的管理更有效,教育更成功、更有智慧,更加人性化。没有了人文素养,缺失了人文精神,教师是绝对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的。因此,教师除了广泛涉猎,更要“整合”,自成一家,要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

3、时代感悟——敏锐而又深邃。教师的时代感悟,首先应表现为一种状态。它要求教师随时张开获取信息的触须,时政的、自然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应是教师视野所及的——这是一种生命的状态、生活的境界。教师的时代感悟,更应是一种悟性。表现为教师不仅要有信息的量增,更要有“悟得”。有个性化的、深刻的洞察和体验,反思和批判,感悟和思考;有理的启迪、情的激荡、美的浸染,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更应把握时代脉搏,感悟社会万象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时代发展出现的新事物。只有我们的教师敏感了,我们的教学才有新气象,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才能得以很好的传承和光大,我们的学生才会充满创造力,生气勃勃,在新时代中茁壮成长!反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教书匠们必将成为落伍者。

4、心理素质—开明而又阳光。做教师不像社会上部分人错误认为是美的舒服的差事。我们的教师面对着发育不齐、知识能力素质需要提高的学生,学生有好学不好学、听话不听话之分,更有灿烂的阳光下,有阴暗的角落;和风日丽的天空,有乌云飘来的时候;好比巨轮航行在大海上,经常会遇到狂风恶浪的挑战;车辆奔驰在大地上,经常有高山大河的阻碍;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或善解人意,知书达理;或心胸狭窄、蛮不讲理;或愤世嫉俗、感情用事;或宽容大度、冷静沉着……这一切的一切对教师来说都可能遇到,我们的教师总是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经历中得到体验和升华。我们的教师不管遇到多少误解、委屈和灾难都不要生气,不要伤坏了自己的身体。因为教师心中装着的是老百姓的希望所在,人民的希望所在,国家的希望所在,做教师必须度量要大,谁叫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呢!因此,我们要尽力做到:平静一点不发火。心焦谋必乱。急躁,会对现实丧失科学的思考能力。遇事,心地平静是第一位的。心地平静了,脑子才管用。心热一点,脑子要冷一点,心热,脑子也热,就免不了发火。沉默寡言,暴跳如雷,兴高采烈,焦躁不安,这都是不理智的表现,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冷静下来。冷静了,问题看得就清楚,处理的办法就多,方法也就更妥当。多想一点不莽撞。平静,是为了把自己从困苦中解放出来,解决问题,并不是置若罔闻,听天由命。心情平静下来后,要多想。要想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发生这件事?想是什么原因,目的是啥?还会向什么方向发展?用什么办法去处理?等等。绝不能陷在苦闷中,由着性子来,想到哪,说到哪,干到哪,到处去乱闯乱碰。沉着一点不慌张。一旦考虑成熟,就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去干。在干中须沉着,勿慌张,不动声色,要密切注视事态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处置,力争主动权。工作要积极主动,不能让人牵着鼻子走。要谨慎严密,要沉着周到,使敌人无所察,无空可钻,无隙可击,战而胜之。忍让一点不纠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能容人,干好工作,会有来自各个方面不同意见和压力,在不损害原则的前提下,采取忍让的办法。新账要谅解,旧账不纠缠。忍让,看来是防守,在某种意义上讲,又是进攻。他差,我们不能跟他一般见识,团结好也是一种本事。坚定一点不动摇。干革命碰钉子,遭打击,遇陷害,是常有的事。遇到了要想得开,因为这是现实社会。要坚持原则,讲究策略,咬着牙,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决不能灰心、动摇、退缩。 “世界上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要有这样一颗美好的心灵,就必须放下各种心理包袱,使真诚、热情、谦虚、勇敢、坚定成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法宝,努力成为一个真正豁达的崇高而光荣的人民教师。

5、个性魅力——独特而又鲜明。教师的个性首先是独特。这种独特性,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对材料独特的感悟、对教学素材独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多元反应独特的处置方法。其次是鲜明,如果说独特指向性质,那么鲜明指向强度,它将使教师的教学烙上个性印记,深刻而隽永。独特和鲜明将形成一种强力,一种风格,震撼学生,感染学生。有着丰厚的人文素养积淀的人,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多才多艺。对于涉世未深,求知若渴的青少年学生,这样的教师是偶像,是榜样,更是学生羡慕、学习、效仿、超越的对象。在这样的教师面前,学生不会消沉,因为教师面对生活的态度可以给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力量;在这样的教师面前,学生不会死气沉沉,因为教师的幽默风趣可以随时随地给学生带来轻松活跃的气氛;在这样的教师面前,学生不会是别无长物,因为教师的多才多艺会引发学生对才艺的爱好与获取。

6、生活情趣——积极而又多彩。某地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活动中,学生们如此描述自己喜爱的老师:“她温柔善良,多次带病为我们上课,使我们非常感动”、“她年轻美丽,经常因为为我们上课而喉咙沙哑,她是我们最喜爱的老师”、“他看似严肃拘谨,实则非常幽默,经常在课堂上给我们带来欢乐”、“她的长相虽没有其他老师出众,但她浑身透出一股书卷气,我最喜欢她”……可见,学生喜爱教师年轻漂亮的外表,更喜爱教师内在的气质涵养、开朗活泼、幽默风趣。教师的生活情趣,应该是积极而又多彩的,具体表现为,一是富有童心,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二是开朗乐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的机智;三是丰富而多姿多彩,充满动感和蓬勃朝气;四是昂扬而奋发进取,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是一种以前未被重视的、新的而又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让学生看到有血有肉的导师,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

  【小学教师一强一树一争心得体会2】

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参与,工作上主动作为,以开展“一强一树一争”活动为契机,强业务素质、争教学一流、树教师形象,从我做起,彰显自己的作为,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带头学习提高,强业务素质。

作为教师党员,我们要内强素质,努力学习,注重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经常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向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人物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为此我承诺,每天坚持读一篇文章,每周写一篇随笔,每季度读一本书(有读后感),并不折不扣完成海陵区名师工作室相关要求。

二、带头争创佳绩,争教学一流。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不仅要努力做到“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尽心尽责;而且要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本着只要立足点站稳,基本点站牢的原则,大胆、细致地开展好班级工作和教科室等相关工作。

为此我承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以人为本,减负增效提质,积极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认真撰写教学方案和论文参加评比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三、带头服务群众,树教师形象。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党员教师更需有蓬勃的朝气、奋发的精神。因为我们的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党员应该充满信心,满怀豪情,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工作与生活的种种挑战。

为此我承诺,把全心全意为家长和学生服务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强化服务,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

四、带头遵纪守法,扬时代之风。

教师党员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其言行也影响着广大教师。然而我们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不应是用来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是用来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人挺进,催人跋涉,催人奋斗的风。我深知,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

为此我承诺,带头遵纪守法,主动关心集体,与同事们团结协作,在工作中勇挑重担,任劳任怨,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

五、带头弘扬正气,建社会新风。

教师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工作、生活中要身先士卒,处处起表率作用。

为此我承诺,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廉洁治学带头弘扬正气,勇敢地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积极向社会献爱心,留得真情、正气在人间。


1.2017教师暑期政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小学教师心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3.2017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4.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5.2017教师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6.2017教师听魏书生讲座学习心得

7.小学教师一强一树一争心得体会

8.学校一强一树一争心得体会

9.教师一强一树一争心得体会

10.一强一树一争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