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 【精品】说课稿4篇

【精品】说课稿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2W 次

【精品】说课稿4篇

【精品】说课稿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经典诵读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如何引导学生诵

读的课实在是太少,本课通过李清照的前后时期的创作情感

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最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诵读,积累诗词名句

2。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对词作的影响。

3。解读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怀。

“三分诗七分读”,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

囿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人生前后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以前的古诗文教学注重文本的分析而对诗歌的诵读和诗人的感悟停留在表面,所以虽然学过很多古诗,但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学过之后脑海中印象并不深刻,所以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再由学生自主鉴赏,教师指导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积累诗词名句。

2。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对词作的影响。

3。解读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怀。

(二)重难点

1。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2。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猜人物: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2。出示目标

3。作品背景

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时,他们为避兵乱,流落南方,丈夫病死后,李清照境遇孤苦,在历经国破家亡、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历尽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4。朗读,整体感知《如梦令》。

5。整体把握,明确季节,运用想象,勾勒出你脑中的画面。(自由发言)

6。深入鉴赏。两首词笼罩着一种氛围,即"愁"。到底是闲愁还是哀愁?自由选择词中的意象分析,如何体现了"愁"?

7。朗读整体感知《武陵春》

8。整体把握,明确季节,运用想象,勾勒出你脑中的画面。(自由发言)

9。深入鉴赏。《武陵春》到底是闲愁还是哀愁?自由选择词中的意象分析,如何体现了"愁"?

10。比较两组词,为什么同样的季节却又不同的情感?明确现实生活对诗人的理想。

1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

(五)总结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浓的思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忧愁而美丽的画面。又用沉重的伤感,向我们道出了世事无常,人生变幻的无奈与悲戚。正可谓闲愁?哀愁?许是万般滋味涌心头!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搜集李清照其它诗词作品,进行赏析,积累名句,进一步了解易安情怀。

(七)板书设计

闲愁:闲适,爱恋,思念,山水

哀愁:孤独,凄冷,沉重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与半时,初步认识了时针与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掌握了1时=60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对“时分秒”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由于“秒”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不能借助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帮助建立秒的概念。学好秒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对于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时间单位打好基础。

3、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4、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为:学生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学具操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讨论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教学意图,我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 观察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 实践活动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

3、 小组交流的方法——把小组每个成员的发现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情境导入,秒的认识

放映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情景,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结合学过的时和分,唤醒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秒的认识

1.认识秒针。

师: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上的钟面,你看到什么?

生:时针、分针、秒针。秒针是最细最长的那一根。秒针跑得最快。

师:对,这根长长的细细的针就是秒针。课件演示动画出现秒针

2.认识1秒。

师:秒针在钟面上跑得最快,它可以记录比1分更短的时间。那怎样才是1秒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秒针走l小格是1秒。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长针”。由学生自己引出秒针,并辅以多媒体,效果更显著】

3.体会1秒。

(1) 师:我们来感受一下,请把你的闹钟和手表放在耳边,你听到了什么?(滴答声)滴答声和秒有什么关系?(滴答一声经过的时间就是一秒。) 收闹钟

(2)1秒钟你能做一个什么样的动作?(拍手、数数、眨眼睛、点头等)

(3)了解“1秒能干什么“的信息。

课件演示:动画出现飞机、火车、汽车、卫星、车间,并显示相应的文字。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火车每秒约行55米;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等等。

师: (出示刘翔照片)小朋友,认识他吗?是呀,在20xx雅典奥运会110米栏中以12秒91的成绩为我国夺得奥运史上田径比赛的第一枚金牌。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课件演示:刘翔在20xx.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夺冠的镜头。

小结:怎么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秒钟!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在本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图像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通过介绍、演示,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用时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教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问让学生热情洋溢】

【二】秒的体验

体验10秒钟

师:平常,我们通过看钟知道时间过去了多少,如果不看钟,你还能知道时间过去了几秒吗?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一个10秒的游戏。

老师说“开始”,你们就闭上眼睛,你认为10秒钟到了,就悄悄的高高的举起你的手告诉老师。

师:你是怎样知道10秒钟到了?

生:(从1数到10)

2.我们再来进行一个写数字的小活动:老师说“开始”,你就从1按顺序开始写数字,当过了十秒老师喊停的时候看看那位同学写的数字最多。

小结:10秒钟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大约可以写十几个数字哦。

【设计意图:此处教学,再一次让学生体验了时间单位“秒”,加深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同时还尊重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优化了方法。】

  (三)分的认识和体验。

1.秒与分的关系。

(1)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听一段音乐,听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在心里数数,或点头估算,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一起来估算这段音乐大约是多少秒?。

课件演示:播放1分钟的音乐。

学生汇报自己的估算时间。

(2)刚才这一段音乐播放的时间就是1分钟,1分钟是多少秒呢?我们一起来看电脑演示。

课件演示:刚才的1分钟音乐作背景,伴着“嘀哒”声音,钟面上秒针走了60小格,分针同时走了一小格。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分=60秒。

【设计意图:此处教学重点又一次放在了体验上,通过课件上秒针走一圈和分针就走一小格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能通过观察,亲身体验分与秒的关系,从而抽象出1分=60秒的结论。】

2.体验1分钟。

(1)师:同学们对10秒钟的感觉已经很准了,如果是1分钟,你还能像刚才那样准确吗?

游戏规则不变,一起来感受1分钟写数字。1分钟你能写多少数字呢?

小结:虽然一分钟不长,但是在一分钟时间我们还可以写40多个数字呢!所以我们可要珍惜每一分钟哦!

【设计意图:动静结合的一分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1分钟的长短,体验1分钟的价值,学生们兴味盎然,积极性非常高,同时通过活动还将时间相同,做的数量越多,速度就越快的数学思想加以了渗透。教学中还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培养评价别人发言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师:接下来,让我们再一起到数学乐园去闯闯关吧!课件演示:闯关题。

第一关:做一做,在( )里填上时、分、秒。学生独自完成

(1)小朋友爬一层楼梯大约需10( );

(2)一节数学课的时间为40( );

(3)放学前整队大约要用46( );

(4)同学们每天睡觉时间大约10( )。

师:你为什么这样填呢?

第二关:综合应用(这是一段关于小璇的短文,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一读)

同桌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小璇是个懂事的孩子,每天她总是早早起床,把语文书读15小时才吃早餐。今天上学时刚巧碰到了玲玲,她们用了3小时边说边笑地走进了教室。上午的体育课上,小璇跑50米只用了12小时,全班第一名。为了下午上课有精神,小璇总会睡30秒钟的午觉。放学后,她回到家便抓紧时间写作业,一般1分钟就能做完。晚上,她经常会陪爸爸看30小时的新闻联播。星期六的晚上,她还看40秒的动画片。(你觉得这段短文有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汇报)

第三关:趣味智力题 四人小组讨论

(1)一个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10个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 全班合唱呢?

(2)5人各唱这首歌要多长时间呢?(学生汇报,教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层次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应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用了40分钟来学习秒的认识,你学到什么呢?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让我们记住列宁的名言: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一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起到总结全课的目的,最后把一句名言送给学生,再次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达到课已尽意长存的教育效果。】

  (六)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1分=60秒

这样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的把握。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特点

《鲜花和星星》是新入选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儿童诗。全诗分两部分,分别描写了地上的鲜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也有助于学生的观察与想象。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的思想,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其中一个只识不写)。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偏旁部首。

(3)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

(4)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引发学生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时间安排 两课时

2、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鲜花

3、教法、学法选择的理论依据

“新课标”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全身心、轻负担地投入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利用多媒体创设美的情境,着重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诗的韵味。同时,努力去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把绘画、唱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悟。“新课标”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教者可有意识地把“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仅在书本上,而且也在生活中。整个教学过程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感悟”为指导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

1、总体思路

本课的教学主要分四个环节:

(1)情境导入,充分自读;

(2)再读想象,体会诗情;

(3)熟读成诵,积累迁移;

(4)学写生字,指导评析。

这四个环节可根据学生情况、课时安排等灵活掌握,顺序也可进行调整。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理由是分步落实了教学内容,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特点;既落实了教学目标,又体现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2、具体教学步骤

第一步:情境导入,充分自读

(1)教师先组织学生猜谜,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利用这样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随着轻松的音乐,带着满腔的激情和好奇进入本课的学习,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2)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这首儿童诗,为达到读准字音、读熟诗歌的目的,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随后检查生字词,先带拼音读,再去拼音读。检查课文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这首诗轻声较多,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

第二步:再读想象,体会诗情

(1)听看结合,整体感知

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观察后说一说:这样的景色,喜不喜欢?为什么?小女孩为什么也喜欢呢?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

(2)图文结合,研读品味

本文内容浅显,语言简洁明了,课文两部分的叙述方式基本相同,教学时可采用“扶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学“鲜花”部分时,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指导学生自学“星星”部分。具体操作如下:

A.教师引导,读中悟情

教学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先着重领会小女孩喜欢鲜花的原因。这里,用多媒体展示“繁花图”,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鲜花之多,小女孩心情之悦。教学中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置身于满地鲜花中的乐趣,到黑板上来贴一贴鲜花,发挥想象,理解诗歌所描述的情景,为突破本课的难点服务。

B.自探自悟,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星星”部分:

1、边读边想:小女孩为什么喜欢星星?

2、再读悟情:如果你来到这儿,会做些什么?学完后再用提问、讨论的方式检查自学情况。教学时,同样再现“繁星图”这一情境,提供学生感悟的氛围。当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后,教师为学生转换角度,引入《闪烁的小星》的旋律,把诗填进去让学生唱一唱,让书本知识得到升华。

第三步:熟读成诵,积累迁移

(1)在前两个环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或配上音乐,再现情境,或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不仅激发了读书兴趣,同时让学生再次受到美的熏陶,形成意念,转化为内在的思想。

(2)学生不仅要感悟课本,更要感悟生活,教师可在学文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迁移练习。提问:你最喜欢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上几句,当一回小诗人。经过这一环节,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得更主动、活跃了。

说课稿 篇4

《变色花》师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学会酸碱指示剂并能利用自制的指示剂鉴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碱、中性的各种物质,意识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产生进一步探索奥妙的愿望,体会到运用科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重难点是用自制指示剂准确检测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第一步运用纸花的变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几种物质的检测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物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第二步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制作紫甘蓝指示剂,并用其检测所带物质的酸碱性,同时完成检测记录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一些;第三步是带领学生认识我们身边一些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第四步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最后是课后延伸,了解我们周围水中的酸碱程度以及它们过量时会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