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活动总结 >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4W 次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养幼儿活动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1

众所周知,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创新精神是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创造性思维萌芽于幼儿期,而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幼儿的审美情感,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里,创造性是它的主旋律,那么,怎样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呢?

第一、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积累创造素材。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除了为幼儿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艺术作品之外,如:绘画、民间工艺品、摄影等,引导幼儿欣赏作品的艺术美,通过这些美的因素,不断撞击着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对美有了初步的概念,从而产生审美的情趣,激发了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还应多提供幼儿欣赏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的机会,大自然是神奇的、美妙的.、有着让儿童探索不尽的奥妙,给儿童带来了乐趣和遐想,蕴含着无限的美。例如,组织幼儿春游、秋游,让幼儿亲自体验自然界中各种美丽景象,使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获得创造的灵感。特别是当幼儿对美好事物所作出的反应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观察过程中,鼓励幼儿多思考,多发现问题,积累一些创造素材,为日后进一步表述想象和发挥想象打下基础。又如,带幼儿到户外散步时,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教师应提醒幼儿注意树的外形特征,启发幼儿说出树木之间的区别,并通过拥抱、抚摩树干,拾落叶的活动,让幼儿感受树干和树叶的形状、特征,为日后参加创作活动积累了一些素材。回园后,教师设计了《树》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感知得越充分,表现得越生动,越形象,越富有创造力,有的幼儿把风吹动树摇摆的情景,想象为一群排着队跳舞的树宝宝。实践表明:多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美好事物,可以为幼儿积累丰富的创造素材。

第二、幼儿提供自由轻松学习环境,对幼儿逐步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利的。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重视创设环境,开放活动空间,尊重幼儿意愿,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同时,教育内容安排得生动、丰富、这样才能使幼儿保持活泼愉快的情绪,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比如:《海底世界》,教师从导入部分开始,和幼儿一边听音乐设想鱼儿游的优美动作,并用“知识宝盒”激发幼儿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使幼儿积累了海底生物的丰富表象。在活动过程中,抓住作品步骤,紧扣环节,并让幼儿参加自由讨论,从而激励他们创造性的思考,并在作品中发掘幼儿创造性表现,并给予肯定及进行介绍,这种具有鼓动性的介绍,又使更多幼儿受到鼓舞,尤其是教师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赞许,使幼儿产生了大胆表现自身特有的认识与情感的勇气,这对幼儿逐步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是十分有利的。

第三、让幼儿亲自实践,表现其创造力,可以帮助幼儿不断强化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美术活动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在美术活动中,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工具和材料,能促进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及手脑协调动作,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因此,让幼儿动手操作,选择材料,制作小玩具画画、拼、折、搭、贴等,让他们把头脑中新颖的想法通过各种材料物化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幼儿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及认真的学习的态度,使他们逐渐具备敢于设想,敢于尝试,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品质。而且,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幼儿不断强化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形成。我们仍以《树》为例:当幼儿有了树的基本概念后,除了引导幼儿把头脑中的表象在画纸上进行创造之外,还可以提供一些丰富的操作材料(户外散步时带回来的树叶,小树枝;平时积累的废旧材料:雪糕棒、罐子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发挥想象,进行创造。又如,《未来世界》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利用积木或纸盒拼砌一幢“未来世界”的楼房,然后将他们拼砌的摆在“未来世界”中一起观摩,让小朋友自己去评论。教师介绍了人类的朋友——多功能机器人及其用途,要求幼儿想象未来机器人的功能及形状并把它画出来。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半成品并准备一些材料,让幼儿选择材料,发挥想象,进行小制作,如:“给宝宝穿花衣”,给幼儿准备树叶,挂历纸、彩纸、蛋壳等材料,让幼儿自行粘贴剪画,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花衣裳。

第四、让幼儿参加讨论评价,可以深化幼儿创造性思维

讨论评价的过程,是幼儿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发现伙伴们“闪光点”的过程,这是幼儿对自己、对别人的创造成果的肯定,这对深化幼儿创造性思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讨论评价的过程中,幼儿是主体,幼儿之间相互讨论,学会了分享,学会了赞赏,而教师只是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观察者,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平等,感受到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深化幼儿创造性思维。

“教育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本能”,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只有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性来激发创造性,才能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2

20xx年9月我园接到总课题组关于申报子课题的电子邮件,积极努力申报,在园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园申报的《在语言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子课题被批准立项,立项后,园长亲子主抓,教科室积极组织实施,通过半年来的实施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这一阶段的研究情况做一个总结:

一、立项以来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成立课题组,对参与课题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

首先,选拔课题组成员,以年级组长为主要参研人员,组织参研人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其次,有课题实施负责人进行了《幼儿语言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教师培训,培训中分析了我园在语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实例讲解了如何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最后提出了课题相关活动要求。通过培训,明确了课题实施的目标,同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

2、通过家长会及网站向家长宣传。

由于幼儿园所处位置及家长群的文化素养结构,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多教几个字,多算几道题的层面上,这是他们评判是否聪明的标准。所以此课题的顺利实施需要改变家长的观念。因此,课题组在开学初召开的家长会上积极向家长介绍研究此课题的目的,4月25日我园邀请一杰早教研究专家李俊杰为家长做《今天我们怎样教育孩子》的专题讲座。另外,课题组利用幼儿园网站上传一些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协助课题的顺利实施。

3、开展语言教学研讨活动,促课题顺利实施。

20xx年4月,课题组根据课题计划开展了语言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有园长为教研组长,教科室、保教室及年级组长为成员成立研讨团队,通过说课、观课展开研讨,主要围绕教师活动的设计、提问以及幼儿思维活动的表现进行研讨,研讨后做课教师进行修改,修改后在进行试讲,已达到最佳效果。通过这样的研讨活动,改变了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创新教育方法,积极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激发幼儿积极思维,使幼儿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6月份,我们从中选取了两节精品课向全区学前教育同行展示,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4、向薄弱园所送课,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推广。

我园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我园在语言活动中把早期阅读做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尝试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大胆讲述,通过自己的思考讲述自己的想法、见解等等。通过此次研究,幼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思维活跃,同时也使他们的语言发展有了很大改善。6月底,我园选拔了4名骨干教师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在早期阅读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向薄弱园所推广,通过送课活动,效果明显,得到了该园教师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使课题研究更好的向深层次推进。

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借助于远程培训、网络教研、自学等途径努力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作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

1、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

2、在课题实施中教师的参与不能面面俱到,只有部分教师参与。

3、课题的宣传力度不够。

三、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为了课题能够顺利实施,圆满结题课题组及时做出调整。

1、通过一些奖励制度提高教师的参研积极性。如通过语言优质课比赛激励教师,论文、案例的评比,承担观摩活动进行适当加分等,激发教师的参研热情。

2、鼓励教师有专业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为教师提供优厚的研究条件,以点带面,逐步做到人人参与。

3、加大科研宣传力度,通过信息报道,网站宣传,向家长、同行、宣传,得到家长的认同,同行的认可。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3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活动幼儿的身体,逐步养成运动习惯,动作协调、灵活、有耐力,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幼儿肢体的均衡发展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许多不定因素都有可能使孩子们受伤。尤其是户外体育活动,它可以说是孩子们的最爱之一,但在户外活动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户外活动中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所以应该在户外的体育活动中,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一、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1、选择一些幼儿较有兴趣,但又带有一点危险性的活动内容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蹦蹦床是我园幼儿最喜欢的户外体育活动项目之一,但小班幼儿的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发展还不完善,所以小班幼儿在蹦跳过程中会有摔倒或碰撞的现象,但是越是不会的东西,孩子们就越要去尝试。因此平时我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一直是不放松,孩子们在玩较有危险的项目时也就特别的注意自我保护了。

“千般爱护,莫过自护”。幼儿学会自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学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生存是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我们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而适当的让孩子学会在一些活动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2、选择多种形式,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1)个别指导和同伴影响相结合的形式

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因为他们对那些危险性强的项目自我保护能力差,无意识,因此在老师的个别指导下,那些孩子会逐渐养成习惯,从而对这些项目有防范意识。有时同伴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从而也增强了自己的保护意识。

(2)混龄户外体育活动中大带小的形式

我园的户外混龄活动进行得很不错,比如在过平衡木时,一个哥哥或姐姐保护一个弟弟、妹妹,既增强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又使小班的孩子在中、大班的'哥哥姐姐的带领下,逐步的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3)表扬和纠正相结合的形式

由于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不断的加以发扬、光大,使更多的孩子了解到了哪些项目应注意哪些是安全,孩子们的头脑中会不断出现哥哥姐姐在玩的时候的正确姿势及安全玩的方法,从而有意、无意的提高了自身的保护意识。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当一旦发生险情或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这样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3、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途径

(1)在实验操作中感知

幼儿年龄及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往往相信那些直观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的事物,于是我组织和设计了许多孩子喜爱的小实验活动。如《玩沙》中的沙子自由落体,从最低处开始落沙到由高处落沙,让幼儿在玩沙中亲身感受目睹沙子在最低处落下时没有感觉飘的认识,而到了较高处,沙子开始飘了起来,再到很高处,沙子会飘得更加厉害,看见了这个情景,孩子们恍然大悟。在讨论时,孩子们一致认为:“以后我们在玩沙的时候一定要当心点,否则沙子弄到别人的眼睛里去是很危险的。”

(2)日常体育活动中的随机教育

《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幼儿要学会面对危险的事情能及时做出反应,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动作,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由于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所以在日常体育活动中经常发生一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伤害行为,如: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的时候会在后面推一把让他荡得高一点,没有想到自己还站在原地会被荡回来的秋千撞伤,每当发现这方面的情况时,我都会立刻帮助幼儿分析这些事情易引起的危害和后果,让幼儿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严重性,增强其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意识。

(3)多听多看多讨论

要让幼儿学会用各种感官去主动感知事物的特征,并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帮助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如向孩子提供一些体育活动的新闻资料及图片,供幼儿自由讨论,另外还可编制了一些小图片(上面画有人物的正确做法和错误做法),供幼儿判断其行为的对错,从中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还可以请幼儿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其他方法,以便互相学习,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给幼儿,使幼儿从不同渠道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4)与家长及时沟通、家园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保持与家长沟通,促使家长认同幼儿园的培养要求和教育策略,尽可能地吸引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应多沟通,互听(互相听取幼儿在家或在园的表现)、互说(互相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看法和做法)、互相帮助,还可以请在这方面做的好的家长介绍经验,做到家园合作,使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真正得到关注和提高。为此,我时常建议孩子的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经常与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解开束缚在孩子身上的“绳”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头顶蓝天,脚踏草地,沐浴阳光雨露,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玩。

二、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1、利用同伴之间的友谊和感情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小班孩子年龄虽小,但他们也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和成人一样,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择友原则,交友方式。在每次的全园户外大活动之后,孩子们都找到了许多大大小小及同龄的朋友,有的仍然是自己班的孩子,他们的感情便会随着活动的多次进行而升华。每次活动都会看见那些好朋友都在互相帮助,讲话的时候都会互相提醒并帮助解决,因此同伴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有促进作用?

2、运用大带小的混龄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体育活动本身蕴藏着许多刺激,如冒险、克服困难。由于有冒险、克服困难的精神,其活动的能力就更强。一般小班的孩子在碰到困难时容易退缩,而大班的孩子在比他小的孩子的面前则不会退缩,他们表现出了勇敢、创新精神,特别体现了哥哥姐姐好的风范,因此在混龄活动中,小班孩子的自我保护的能力强了许多,而且也勇敢了许多。

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后,对幼儿健康、顺利的成长,避免外界的伤害,及时有效的保护自己和他人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即知识的迁移。但是教育的效果不是永恒的,也要受当时的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活泼、积极向上。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4

活动目标:

l、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功用。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初步的发散性思维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l、大的身体挂图

2、“我”的`练习卡、彩笔

3、小朋友的照片 

活动步骤:

l、小朋友指认挂图上的五官及身体部位,指一下图片上的一个部位,摸一下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并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是他/她/它的鼻子(或其他),我的自己在这儿!”

2、教师带领幼儿作“点鼻子点眼睛”的游戏,要求幼儿迅速准确地指出五官及身体部位。

3、引导幼儿讨论五官、身体部位的作用,每说一个作用,要作出相应的动作,如鼻子闻味,引导幼儿做出闻一闻的动作。

4、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部位,五官以及相应的动作编儿歌,例:“我的小手拍拍拍,我的小脚踏踏踏,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耳朵听一听”等。

5、引导幼儿发现身体完成的动作:如眼睛眨一眨,耳朵听一听,鼻子闻一闻,肩膀晃一晃等。

6、指一指:如,老师说:“什么声音?”幼儿用手指耳朵。

7、给每人发一张练习卡和一张照片,并根据自己照片的形态画自己的五官和身体。

8、作品展评。

活动延伸:

协助幼儿用自己的照片装饰墙壁,把幼儿完成的练习卡张贴在作品栏。

活动反思:

通过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的探索学习,孩子们对身体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了解了身体上不同部分的不同本领,更懂得了保护自己的身体。通过运动和生活保健,孩子们的活动时更灵活,更协调,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5

绘画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幼儿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方面,它在幼儿世界里的重要性不可估量。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促进幼儿绘画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十分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通常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对于幼儿来讲,艺术就是一种游戏,只有幼儿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并且被幼儿所接纳”。幼儿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其纯真、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及的。这种纯真、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他们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幼儿画。可是在绘画活动我们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呢?

一、培养幼儿绘画的自主性

(一)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对绘画活动有着潜在的兴趣,需要教师去诱发、引导、培养和保护,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绘画的主动性。例如:在绘画活动《一盆花》的活动中,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了各种花在活动室摆放,让幼儿动手插花,使幼儿对各种花有了感性的认识,再在绘画课上让幼儿画自己喜欢的一盆花,通过幼儿亲自动手,更加激发了幼儿参加绘画活动的欲望。

(二)让幼儿自主地绘画。

情绪与情感是幼儿绘画的动力因子,只有在情感、智慧的带动下,才能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欲望。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我班的孩子爱玩手影游戏,孩子们用两只手变出了小鸟,孔雀,小鸡等,他们想象力丰富,热情高涨,为此我组织了幼儿画“印画”的活动,首先让幼儿欣赏各种手形画的作品,并让幼儿玩手指游戏:“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在游戏中,孩子们很高兴,想象力特别丰富,加上以往手影游戏的'经验,自编出了小花,大树等多种多样的手形变化。这些做法改变了以往的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方法,采用启发,讨论,探索等方法,允许幼儿运用儿童特有画法,让幼儿自由自在地施展自己的绘画能力。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一)在幼儿绘画活动中,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兴趣是观察的动力。

教师在组织绘画活动时,如果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幼儿感兴趣的绘画题材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还能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地展示出来。使绘画活动成为幼儿表现、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最好形式。

(二)在幼儿绘画活动中,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

有的孩子缺少耐心、观察较粗,绘画单调没有生机,教师就要多指导,切忌批评打击;有的孩子观察完整细微,绘画形象生动,教师要给他们不同的指导,使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一)创设宽松的绘画氛围,启发幼儿的想象。

愉快、轻松的情绪,有利于发挥幼儿绘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的学习潜能,而且具有绘画氛围的活动氛围则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第一步。因为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感官。如艺术活动《各种各样的鱼》活动中,我在教幼儿学画鱼时,事先在墙上贴了鱼类的各种图片,在自然角养了各种鱼,把玩具角布置成鱼的世界,让幼儿随时欣赏,激起他们无限的想象。幼儿情绪高涨,都想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有了这样的氛围,幼儿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观察美、欣赏美,还能随意及时地表现美、创造美,从而诱发了幼儿的想象和创新。

(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

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想象,但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特殊的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尽可能地让幼儿去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并指导他们用笔画下来,加深印象。如在画“漂亮的妈妈”前,首先我准备了各种穿着、发型不同类型的妈妈图片,让幼儿进行交流,然后让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妈妈。幼儿通过感知和自由的交流,为做画做了很好的铺垫。画完后还饶有兴致地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来。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三)进行合理的作品评价,保护幼儿的想象。

讲评是沟通教师和幼儿之间交流的桥梁,能起概括、分析、提高的作用,它既是绘画活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孩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评价幼儿作品,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幼儿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而不是用“像”与“不像”,“好”与“不好”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更多地是让幼儿相互审视、交流、发表见解,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你觉得自己的画好在哪里?”……通过观察和比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及自己的不足,并能从中悟出道理,在以后的绘画中加以改进。当孩子们有了点滴进步,我们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信心倍增,更激起了想象和创新的积极性。

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在绘画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幼儿绘画时总是用手遮住自己的画纸,他们不想让同伴看见,更不想让老师看见他们的画。他们有的什么都不画,只是在纸上乱点;而有的画得很认真,甚至画得很好。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用手把画遮起来呢?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批评干预幼儿,应该细心地体会到这是幼儿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对于对展示自己作品没有信心的幼儿,教师要在集体面前多表扬他们的作品,让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建立起来。这里要强调的是表扬不是浮夸,对于幼儿而言,只要有进步就值得表扬。

五、尊重幼儿的创造性

艺术本身就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没有创造性的艺术,只能是赝品。不可否认,在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喜欢用标准化的要求去衡量幼儿的作品。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幼儿的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才有意义。如当孩子将云朵都涂成黑乎乎时,你不要以为他在捣乱,他也许会认真地告诉你,这是下雨天时的乌云;当孩子把一切都画成绿色时,你不要批评他不会用色,他也许会告诉你,春天到了,到处都是绿色的世界……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对话,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及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和感受,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达形式,特别当幼儿的作品“离谱”时,更应站在幼儿的视角努力理解其意图。如果教师能细心地感受幼儿的创造,你会有一份意外的收获。幼儿时期是绘画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在绘画活动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各种绘画能力。让我们给予每个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和权力,让他们在绘画这块空地上,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愿绘画活动成为每个幼儿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6

在幼儿园,大部分孩子喜欢美工,因为美工活动不仅仅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幼儿喜爱的操作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途径。美工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眼、手、脑协调能力,促进动作灵活发展,提高幼儿审美情趣,还能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

幼儿教育是人接受知识最初的学习活动,幼儿环保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幼儿认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式进行探索,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情感。那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呢?我觉得,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就是利用直观形象的实物、图片来丰富幼儿的知识;身临其境,引发幼儿喜爱洁净环境的共鸣,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积极态度;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适应训练课,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欲望。美术欣赏就是幼儿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通过欣赏经典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优秀的美术作品,能极大地丰富幼儿对美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让幼儿欣赏、观看有关优美环境和被污染环境的图片、录像、绘画作品,会更直接、更深刻地使幼儿受到环保教育。

二、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美术活动教学这一平台,激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好奇心,通过直观的对比感受,使学生们主动意识到创设一个美丽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养成环境意识和行为。

在绘画活动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形象地向幼儿传授环保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我的家》这一活动时,我准备了这样一张画。画的内容是:在一片树林的上空,没有欢快飞翔的小鸟,只有呼呼冒着黑烟的烟筒和灰暗的天空。通过对这幅画的欣赏,让幼儿知道小鸟喜欢在蔚蓝的天空里飞翔,如果空气被污染了,小鸟儿就会消失,离开我们。只有我们从小就学会保护身边的环境,这样才能让小鸟儿有美好的生活环境。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教学目的达到,并增加了幼儿环保意识和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三、在美工活动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有: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幼儿美工教学内容有折纸、剪纸、泥工、小制作(环保作品、环保服装设计)利用废旧材料,例如从用过的纸杯、纸盒引发联想,进行造型,使它改变形象,成为一件艺术品。

比如《变废为宝小制作》一课,先让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如报纸、广告纸、纽扣、塑料袋、果奶瓶等等,活动中组织幼儿对物品进行分类,确保安全情况下引导幼儿合理运用废旧物品。把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稍做加工,就是喜爱的艺术品。如可以用一拉罐穿成裙子,有的可以把一次性筷子制成衣架,有的可以把一次性纸杯倒过来,穿上带子稍加装饰就变成了帽子,有的可以用沙网制成了沙裙,有的可以利用废报纸和包装纸设计制作成一身服装,有的可以把鱼皮袋剪一剪,做成了大T恤……美工制作不仅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懂得资源的再利用,还能提高幼儿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能力。

另外,就是把孩子带出来,从生活中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经常带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欣赏感受美丽的风景,让他们知道美丽的环境能促进人们的健康,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但同时他们也会发现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的存在,如乱丢垃圾、砍伐树木、工业污水、烟囱冒黑烟等与自然境致极不和谐的景象。通过直观的对比感受,使幼儿主动意识到创设一个美丽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幼儿教育是人接受知识最初的学习活动,幼儿环保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幼儿认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式进行探索,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情感。长此以往,一定能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牢固的环境意识。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7

从事幼教这个行业20几年来,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成功?是走到小学,初中,高中……每次都能考出好成绩的学生?还是那种做事很有能力,但是学习上并很出类拔萃的学生?还是那种有爱心,做事都能考虑全面的学生?还是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学生?……有时候真的有点不知所措。孩子就是一粒花的种子,只是花期不同。相信是花就总会伴自己的花栉风沐雨、慢慢长大,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也许你的慢长大,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但是他会成为一棵大树,现在我们要培养的应该是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不是复制批量生产的一个个外形不同,思维相同的机器人。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如何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上画好孩子的第一笔。这就需要老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如何引导孩子具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个性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更是一个人心里健康的重要标志。纵观历史,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成功者,无一不是在良好个性的支配下,经过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挠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开始具有的表现,自尊水平低下,自信心极差;有的幼儿胆子小,怕做事,缺乏独立性意识;还有的幼儿破坏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极强……这就需要老师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正确的引导。从孩子早上的晨间入园,进餐,入厕,学习,午休,区域活动,个性呈现,离园……等一系列活动中,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方法,措施。在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把爱、尊重和严格要求融入到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工作中,是幼儿的'个性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是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幼儿虽然单纯幼稚,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幼儿虽然体单力薄,但是,他们也有渴望参与成人活动的愿望。

我认为在一日活动中,最能发展孩子个性的地方有两个地方,一是区域活动。二是自我展示。区域活动是一种自主活动的形式,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能积极动脑,大胆创作。能为孩子交往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孩子提供协商,合作机会。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为孩子适应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娃娃家,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游戏,一会变成妈妈,一会变成娃娃,说着悄悄话,忙碌地做着事情,孩子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探索,操作,发展了良好的个性。在自我展示中,能把每个孩子的优点,缺点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样能很好的让老师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培养孩子不同的个性。

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不同的人才,良好的个性是孩子成才的基础,作为幼儿园的启蒙老师,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利用一日活动的教育契机,让满园的花儿都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8

这节是体能课,上课后我和孩子们做完了课前的准备活动,便和孩子们一起练习拍球、孩子的课堂必不可少的就是游戏,在练习了一会拍球后,我们进行了“胯下传球”的游戏,这项游戏不仅锻炼幼儿的专心还锻炼的是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其实在幼儿的许多竞赛活动中,团队精神的`表现都很明显。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团结合作的重要。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合作的直接经验,培养合作精神,感受到集体力量大。

首先,我把班里的孩子分成男女两组,让他们进行比赛,比赛胜利的一组可以得到小奖品,这样就更加的激发了孩子们的胜利心。活动开始了,我向幼儿介绍了游戏的规则,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我发现好多的幼儿只顾着自己忽略的大家的合作,三轮比赛下来,女孩队获胜,得到了老师的小奖品,男孩们看的羡慕极了,回到教室后我让男孩队说一说失败的原因,有的说:“都是因为XX,不看球”有的说:“都是因为XX抱着球不传,耽误了时间”,大家互相抱怨着别人。我说,老师也有看法,想不想听一听老师的看法?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是男孩没有女孩团结,没有发挥大家的力量才是输掉这场比赛的最主要原因,我还给他们讲了一个关于团结合作的故事,第二天的体能课,我还是让孩子玩这个游戏,游戏开始了,我看到了和昨天不一样的他们,他们一个个嘴里喊着“团结”“团结”“团结”一边传着球,这次男孩连胜三局,看着他们满脸的笑容,我真的很高兴,高兴他们从一个游戏中懂得了团结力量大。

培养幼儿活动总结9

小班的音乐活动无论是节奏还是词曲都比较简单,可是我们在刚开始进行小班音乐教学时却深深地感到比大班的教学活动还难开展。

我发现新授课时,幼儿由于不能完全理解所授课的内容而兴趣不高。而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开展好小班的音乐活动。

在实践中,我探索了开展音乐活动的几种激趣办法,根据小班幼儿兴趣发展的特点,通过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具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及动作,诱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主动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律动激趣。

体态律动学是瑞士心理学家达尔克罗斯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小班音乐活动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小班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稳定性差、好动,无意注意占优势。我根据他们的特点,结合乐曲的内容,编排一些简单的律动。如让幼儿通过模仿小动物走、跑、跳、飞以及生活常规的动作,感知、理解韵律动作所表现的内容、情感意义。使音乐与体态韵律活动融为一体,培养小班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以及反应能力和手脚协调能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故事激趣。

小班幼儿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我就因势利导将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从小故事中理解音乐活动内容,这样,他们就能够在强烈兴趣的支配下,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如:我在教幼儿唱《两只小鸟》、《小老鼠上灯台》等歌曲时,将讲故事这个环节安排在课的导入部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它不但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陶冶了幼儿的情操。

三、游戏激趣。

我们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由此在游戏中让幼儿获得知识,对孩子来说学得自在;对老师来说也教得自然。游戏是适应幼儿的内部的需要产生的,是幼儿主动自愿进行的活动,游戏完全符合儿童的本性。幼儿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的兴趣却是不持久和易转移的,我在开展音乐活动时注意将歌、舞、乐三者相结合,集创造、表演、欣赏于一体,使幼儿产生持久投入音乐活动的热情。如《开火车》、《泡泡糖》等音乐游戏,幼儿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

四、图画激趣。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其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内容形象具体,颇具美感幼儿较容易接受。如果我们挖掘音乐中美的因素,制作一些充满诗意的精美的挂图、头饰等,幼儿便会很快地被那些美妙直观的画面所吸引,增强学习歌曲的兴趣。在教学中若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一定的描述,抒发他们心中对美的情感,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表现音乐美的能力,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表演激趣

幼儿好奇心强,表现欲旺盛。音乐活动能充分满足他们这方面的要求。通过表演,幼儿能体验到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幼儿能作出较积极的外部反应,能从与他人合作的动作表演活动中获得交往合作的.快乐。例如在音乐活动《拔萝卜》中,我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创造性表现,发挥幼儿创编的积极性,在开展音乐活动中尽量采纳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不照搬书上的动作方案,幼儿在创编表演中锻炼了自己,增强自信心,获得了成功感,这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首要前提,我要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努力将每一个幼儿带进音乐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