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活动方案 > 科学活动方案集合15篇

科学活动方案集合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1W 次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方案集合15篇

科学活动方案1

一、活动的名称

《插花开放期科学延长法的实践探究》。

二、活动的背景(需求分析)

目前,初中包括劳技在内的课程中所谓“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很多都只是“纸上谈兵”,即使是在实验室做的实验,其研究性仍较弱,仅停留在“能按照实验步骤‘照方抓药’完成实验”的层次。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虽然有些学校充分开发和利用理化生实验室和音体美专用教室,也只能满足部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探究活动的需要。近年来,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在教学中的利用,确实能使学生形象地看到难以观察到的动态现象,但这不能代替学生在亲手实践过程中去领悟、理解知识。如此下去,导致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文现象等不会用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释,观察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了。

当代青少年已不再满足于书本中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在时间上也有能力接受课堂以外的科技教育,同时,他们对课外科技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促进兴趣特长的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养成,个性的进一步张扬,他们需要接受到个性化的,同时又是专业化的、系统的、高效的教育,尤其需要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种学习认知过程,教学活动应符合人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科技教育活动方案提出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以“调查、实践、创新”为主题的插花开放期科学延长法的实践探究活动,首先通过专家访谈、网络查找等途径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然后分组开展酌烧热泡花枝、水中加入洗洁精、水中加入维生素C、将鲜花放在冷藏库中等科学实验,最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插花开放期科学延长法。本科技教育活动实现由单纯性技能操练向以培养探究能力为重点的转变。注重知识学习与活动实践相结合,注重学习过程的科学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学生是教育和学习的中心,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造,在扩大知识面、开发创造力的同时,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辅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个别化发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获得满足、个人潜能得到开发。

三、活动的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插花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客厅、卧室等人们休闲的地方插花已是屡见不鲜,医院里的病床前更是少不了摆一束插花,为的都是美化环境,增添生机。但是,几乎所有的鲜花插入花瓶后都不如长在枝头艳丽或保持较长的开放期,让鲜花保持较长的开放期和开放得鲜艳、美丽,就成了插花者的一大追求。本活动的目标是:

1.了解插花保鲜的原理;

2.调查保持插花较长开放期的可能因素;

3.研究延长插花较长开放期科学有效的方法。

四、活动所涉及的对象、人数

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人数:八个班332人。

五、活动的主体部分

(一)活动主要内容:

1.花枝酌烧热烫使插花开放期延长实践。

准备12枝开放得差不多的月季花和四个简易花瓶,将第4、5、6、7、8、9枝月季花的.末端用塑料纸包好,第4、5、6枝在80摄氏度热水中浸烫2—3分钟,第7、8、9枝在沸水中浸十分钟,将第10、11、12枝月季花的末端在烛火焰上烧焦,然后将作过同样处理的3枝花插入同一只盛有蒸馏水的简易花瓶中浸养,观察各枝月季花的保鲜时间,要求小组成员每天仔细观察,并作记录。

2.洗洁精浸养插花使开放期延长实践。

准备21枝开放得差不多的月季花和七个简易花瓶。先在7个简易花瓶中分别放入清水和1%、2%、3%、4%、5%、6%的洗洁精溶液,把开放得差不多的21枝月季花枝下端2厘米处用利刀45度斜切后,每瓶插入3枝,深度3至5厘米为宜,要求小组成员每天观察月季花开放情况,若有新的发现,叫全组成员一起观察,并作记录。观察记录直至所有花瓣出现卷曲。

3.维生素C补充营养使插花开放期延长实践。

先买一瓶维生素C,为了使教室里美丽一些,可到花店里购买一些含

苞欲放的康乃馨。

材料准备齐全后,在5个简易花瓶里倒入100克水,然后在第2、3、4、5瓶水中分别放入1、2、3、4颗维生素C,接着分别在5个简易花瓶里每瓶插入3枝含苞欲放的康乃馨。要求每位成员每天注意观察康乃馨的开放情况,并作详细记录。

4.冷库冷藏使插花开放期延长实践。

为了让小组成员在中午休息时间能观察鲜花开放情况,可与离学校较近的同学家长联系,说明希望能在他(她)家里做一个实践的想法,经得同学家长同意后,准备一些康乃馨和泡沫板。实践如下:

(1)在房屋一角用泡沫板,做个密闭的小冷库,以能把冰箱(或冰柜)放进去,同时能把需存放的康乃馨放进去,并留了一定操作空间。

(2)在小冷库里挂一个温度计和一个湿度计,把冰箱门全打开,把冰箱后面压缩机部份放到冷库外面,调温度为1--4度,同时在不同位置放一些存有高锰酸钾的容器。

(3)在冷藏库里边和外边各放一盆开放得差不多的康乃馨。

要求该同学每天多留意康乃馨开放情况,如果有明显变化,小组成员一起去观察,这次实践记录工作也由该同学完成。

(二)难点、重点、创新点:

1.难点:

(1)硬件条件的准备:

学校主管领导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使一般用于教学的设备如理化生实验室()可以用于课外科技活动;学校对科技活动有一定的经费投入。

(2)软件条件的准备:

教师的组织、辅导能力对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起决定性作用。教师必须树立起“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其创造性、开发其潜能、利于其生存与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创造,让学生在活动中领会科学思想、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

胜任此工作的辅导教师要有一定的宣传鼓动能力,或本身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将此活动通告全校后,才会吸引大量的学生积极报名参加。

该活动没有现成的材料可参考,需要教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勤于动笔,记录活动中的点滴收获,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辅导水平,继而发展为校本课程。

2.重点:

学生个人或自愿结合的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影响插花开放期的因素多次进行科学实验。

3.创新点:

(1)这是一个适用范围广(七、八年级全体学生都能参加)、科技含量高但成本不高的普及型项目。

(2)用实物进行实践操作,直观性强,七、八年级学生都能理解插花开放期科学延长的原理,感性认识很容易就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良好途径。

(3)参加活动的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科学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玩具与自身肢体的转动,体验“转”给我们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2、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知道物体的转动需要一种力,获得物体转动的经验。

3、通过交流与分享,了解物体的转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幼儿的扩散思维和对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单簧管波尔卡》磁带;

2、各种会转的玩具若干;

3、操作材料:呼啦圈、伞、圆纸片、硬币、橡皮盖、篓子、筷子、牙签等

4、生活中转动物体的录像短片。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操作各种会转的玩具,体验玩具会转的特点。

⑴幼儿动手操作各种会转的玩具。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玩具,小朋友想玩吗?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⑵交流分享玩具会转的特点。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刚才玩的什么玩具?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玩的?(启发幼儿边说边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⑶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这么多玩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会转)

2、幼儿深入探索,了解物体的转动需要一种力,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师:老师这里有好多材料也想转起来,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教师介绍材料)

⑴幼儿探索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⑵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成功办法。

师:请小朋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办法?(教师引导幼儿用描述性的语言来交流,并引导他们发现力的`作用)

⑶教师总结:物体的转动需要一种力。

3、幼儿尝试让身体各部分转动,在音乐声中体验自身转动的快乐。

师: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身体上有哪里会转吗?

⑴幼儿自由尝试寻找并身体的各部分转动,并交流分享。

⑵在《单簧管波尔卡》的音乐声中跳旋转操,体验自身转动的快乐。

⑶交流小结:刚才我们身体转动起来了,我们好舒服好快乐,原来转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灵活、更健康呢!

4、幼儿寻找生活中会转的物体,观看转动物体的录像,讨论“转”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⑴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我们的是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会转,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健康和快乐,还能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呢?平时你还发现哪些东西会转?有什么用?

⑵幼儿讨论交流生活中哪些东西会转?有何用处?

⑶教师放录像:让幼儿更多的了解物体的转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一些利用转制造的科技产品。

⑷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会转的东西,它们都在为我们人类服务。小朋友用自己的亮眼睛去找到它们,明天再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科学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叶子有(叶柄、叶脉、叶肉)三部分构成。

2.在实验中发现树叶里的秘密(叶绿素),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活动准备

1.课件:树叶图片

2.ppt课件:落叶树 常绿树

3.木棍、一次性纸杯。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图片:各种叶子

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这些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叶子呢?

2.小结:原来我们发现叶子的有黄色、绿色、红色很多的颜色,形状也是各不相同的。

二、认识树叶的结构

1.教师:那么树叶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之外,还有哪些秘密呢?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树叶,请你们每人选一片树叶,看一看,摸一摸,找找树叶上面有些什么?

(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提问:你发现树叶上有什么?

(请幼儿拿着树叶讲讲。)

教师:树叶有叶柄、叶脉、叶肉三部分组成。

3.请小朋友找一找你的树叶上的叶柄、叶脉、叶肉在哪里?

三、探索树叶里面的秘密

1.教师:我们发现树叶有叶柄、叶脉、叶肉三部分组成的,那你们来猜猜看,树叶里面会有些什么呢?

小实验:准备两种颜色的树叶(黄、绿)请幼儿将两种颜色的树叶分别放在一次性杯子里捣碎,

看看会有什么不用的变化?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绿色的叶子有绿色的水分,黄色的叶子没有水分也没有颜色。

绿色的'叶子里面绿色的汁叫叶绿素。这个叶绿素能够制造氧气,有了它我们小朋友就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了。

四、介绍常绿树和落叶树

1.提出疑问

黄色的叶子为什么没有水也没有颜色了呢?

2.教师:因为这种黄色的树叶叶子很薄,里面不能吸收很多的水分,

到了秋天被风一吹就从树上掉下来了,所以我们叫它落叶树;

而绿色的叶子比较厚,还有一层油膜,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

所以它能牢牢的长在树上,这种树我们就叫它常绿树了。

3.课件:落叶树 常绿树

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哪些是落叶树,哪些是常绿树。

科学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活动材料: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让幼儿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2、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3、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科学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0,感知数字10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排列方式的干扰,按10以内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类。

活动准备:

1、贴有7―10的数字卡片一套,点心包装袋若干。

2、不知点心屋的场景,设置四格货架。

3、材料袋:四种点心的卡片。

4、活动材料《数学》

活动过程:

一、说点心

让小朋友说说在幼儿园都吃了那些点心?

二、数点心

1、师:吃点心时间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点心。

教师逐条出示画有点心的卡片,请幼儿说出点心名称并数数点数。

2、这些点心都是十个,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

3、出示数字10,让幼儿知道有10个点心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4、10除了表示十个点心外,还可以表示什么?请幼儿举例说明十可以表示的物体。

三、选点心

1、师:今天老师也准备了很多的点心,等一下请小朋友

2、幼儿自己选点心,将各种点心按塑料杯上的数字逐一装进杯子里,然后互换检查,看看装得是否准确。

3、教师检查并点评。

四、送点心。

1、师:点心包好了,我们再把选好的点心送到点心的货架上。可是点心不能乱摆放,我们怎么样才能把点心摆整齐呀?

2、请幼儿说说摆放点心的方法。

3、教师引导幼儿把相同数量的点心袋放在同一格货架上。

4、教师将7-10的数字卡贴在四格货架上,幼儿陆续将点心袋放在相同数字的货架上。

5、教师和幼儿集体检查一遍。

五、点心屋营业了。

1、师:点心摆放好了,现在我们去买点心吧。请三名小朋友当营业员,其余幼儿当顾客,玩“点心屋”游戏。

2、“顾客”买点心时说出“我买X个点心”,“营业员”就从相应的'货架上取货。

3、教师以顾客的身份引导幼儿检查顾客的要求和营业的操作结果是否一致。

4、把自己买的点心送给客人老师,让客人老师检验。

科学活动方案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

2、注意幼儿安全的操作,培养实验的安全意识。

3、幼儿学习记录物体的影像变化。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透明玻璃瓶,图片,毛巾,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瓶子,了解瓶子的形状,材料。

提问:“小朋友们看,这些都是什么?”“你们看这些瓶子都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注意引导幼儿从形状,大小,材料,等方面进行观察。)“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么你们看看这些瓶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注意引导幼儿说出瓶子的材料和透明的特点)

“原来这些瓶子都是玻璃做的,透明的。那我们拿瓶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引导幼儿透过空的瓶子看物体,观察物体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1)幼儿透过瓶子看周围的物体。

提问:“你们有没有试着用空瓶看东西?”“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瓶子去看一看周围的东西,看看他们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不一样?”(注意引导幼儿分批拿瓶子,以免过于拥挤)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提问:“你刚才是怎么看的?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变化?”

(3)幼儿透过瓶子看记录表上的图片并进行记录。

(2)“刚才我们看了周围的东西,我们的记录纸上有漂亮的图片,你们可以找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仔细的看一看,可以想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看,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4)幼儿相互进行交流。

3.引导幼儿在瓶子里装上水,透过装水的瓶子看图片,并进行记录。

(1)猜想:“刚才我们用空的瓶子看东西,请你们想一想,如果在瓶子里装上水,看东西会有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验证:“刚才小朋友们猜得都不一样,到底谁说得对呢?让我们来试试好吗?装水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引导幼儿分批装水并帮助幼儿将盖子拧紧,将瓶子和手擦干)

(3)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第二张记录纸上。

(4)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评价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使所照成像变形。

小班常识活动:轻和响

一. 活动目标

1. 知道声音有轻有响,并能加以简单区分。识字:“轻”、“响”。

2. 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摇晃的不同声音。

3. 乐意参加常识探索活动,并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二. 活动准备

1. 易拉罐若干(多于班级人数),半数装有钉子或者豆类,半数装有纸或者小木棍。

2. “响”“轻”立式字卡各两份。

3. 录有伴奏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三. 活动过程

1. 引题。教师直接出示四只易拉罐。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解释。

2. 通过听听、看看来进行观察。

①教师摇一摇装钉子的易拉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响)请幼儿对声音进行模仿。

② 教师摇一摇装纸的易拉罐,提问这是什么样的声音?(轻)

③ 教师展示“响”,“轻”字卡,并将两只易拉罐分别放在相对应的位置。

④ 教师将另外两只易拉罐分别摇一摇,结合幼儿的意见对其进行区分摆放。

⑤ 开易拉罐。教师引导:“这些易拉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教师分别打开四个易拉罐,并把里面装的东西倒出来,分别在幼儿面前进行进距离的观察。

⑥ 小结:这些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放在易拉罐里面摇一摇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3. 通过亲身操作进一步感知轻和响。

① 教师引导: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易拉罐,我一个人玩不了那么多,我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来玩,好吗?

② 教师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时候不要随便的摇,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师请小朋友们操作的时候才可以摇。小朋友摇一摇以后,听听这个声音是轻的还是响的,是响的,就站在响字宝宝旁边,是轻的,就站在轻字宝宝一边。

③ 幼儿操作,找到相应的字宝宝并站在旁边。

④ 教师检查,纠正。

4. 用易拉罐来给音乐配伴奏。

① 听音乐一遍,区分响的一段和轻的一段。

② 幼儿和教师一起根据音乐轻响来给音乐伴奏。响的一段由拿响罐的小朋友摇,轻的一段由拿轻罐子的小朋友摇。

科学活动方案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地球上常见的几种水,初步了解水源。

2、让幼儿知道水的用处,培养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地球仪一个、金鱼缸、盛满清水的盆。

2、图片:河流、大海、湖泊、雪山等景。

活动过程:

每组桌上摆放一盆水。

1、出示地球仪和图片,幼儿讲讲图片上画的是大海、湖泊、河流。

2、问:“们看到的盆里面是什么?鱼缸里也是水。但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水从哪里来的?”“除了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水以外,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水?”

3、引导幼儿讲讲地球上常见的水。

4、这些水都有些什么用处呢?

幼儿泛讲后,师补充讲解。

5、引导幼儿了解水的用处,养成爱惜水节约水的习惯。

6、延伸活动:

讨论:“我们平时看到水龙头没有关紧,怎么办?”

“如果看到有人往河里倒垃圾,怎么办?”

科学活动方案8

设计意图:

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同时也挑战一下,让他们勇于进行尝试。虽然这个纸芯桶的高度没有平衡板高,但是它与孩子的接触面积小了,孩子站在上面就需要较大的胆量,如果要保持平衡的话那就需要找到纸芯桶合适的中心点,找到合适的中心点需要孩子一定的探索,我们为小朋友准备了3种纸芯桶,单个的,2个绑在一起的,3个绑在一起的,这3种不同规格的纸芯桶除了难度不同能给不同层次幼儿外,由于面积不同,它们的中心点也不同,让孩子的体验也不同,他们只有在一次次掉下来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他们应该站在哪里是最稳的。

捕鱼人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游戏,今天玩的是第二层的游戏。由于这个游戏的角色关系比较复杂,所以在第一层的游戏中我们以了解游戏规则为主,没有让孩子站在纸芯桶上,是站在垫子上的,因为垫子没有高度,和孩子脚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孩子比较容易保持平衡和做游戏。今天的第二层次游戏我给每个捕鱼人都放了2个大的纸芯桶,接触面积虽然稍小了一点,但是可以分开站立,让捕鱼人在上面保持平衡,这样的材料改变给孩子提高了难度,比较容易的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小朋友的平衡能力提高后,我们想给孩子放4个纸芯桶,让捕鱼人能在纸芯桶上走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难度。

活动目标:

1、通过在纸芯桶上站站、走走的系列游戏,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重点:通过在纸芯桶上站站、走走的系列游戏,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难点:在纸芯桶上站站走走时,如何保持自己身体的平衡

活动准备:

1、活动场所:大操场

2、材料:纸芯桶(单个、2个绑一起、3个绑一起)

活动设计

环节

内容

时间设置

(第一环节)

热身运动

“小飞机”律动

2分钟

热身游戏:小飞机

6分钟

(第二环节)

分散游戏

两人合作玩与分享交流

7分钟

幼儿分散自由行走

5分钟

(第三环节)

集体游戏

捕鱼人

7分钟

(第四环节)

放松运动

许多小鱼游啊游

3分钟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小飞机”律动。

重点观察:幼儿跟随老师伴随音乐节奏活动身体各部位(主要膝盖、踝关节),动作是否协调,能初步体验平衡。

二、起始游戏:飞机飞(迷迷转)

玩法:幼儿和老师做小飞机绕障碍飞,当老师口令“降落到石头上”时,幼儿根据口令站到相应的.纸芯桶上,并保持平衡。

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使自己保持身体平衡。

三、分散游戏:合作走小路

1、幼儿合作摆放

要求:2人合作摆放小路并在小路上走一走。

重点观察:幼儿摆放纸芯桶的方式;幼儿能否走得稳;幼儿走小路的方式

2、幼儿自由走路:

要求:幼儿能自由走动摆在操场上的路

重点观察:幼儿能否走的稳以及走小路的方式。

四、集体游戏:捕鱼人

玩法:一半幼儿做大鱼,从捕鱼人站的石头中间游进去,捉小鱼;一半幼儿做捕鱼人,站在池塘边的“石头”上,拍击大鱼,大鱼被拍击到需到旁边等候;小鱼被捉完,即大鱼获胜,大鱼全部被拍击到,则捕鱼人获胜。

规则:大鱼每次只能捉2条小鱼,捕鱼人站在“石头”上拍击大鱼。

重点观察:观察捕鱼人在礁石上是否能站稳,大鱼能否灵活的从捕鱼人中间穿过。

五、放松活动

重点观察:幼儿能否将自己的身体放松并能注意擦汗。

科学活动方案9

活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具使小汽车从滑梯滑落的活动,知道玩具小汽车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关。当光滑度相同时,坡度越大,滑落的速度越快;当坡度相同时,表面越粗糙,滑落的速度越慢。

2、能大胆运用语言交流,表达、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乐趣。

3、养成细致观察和积极实践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玩具小汽车、方形积木若干、长方形KT纸板

2、毛巾若干、纸、布、记录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同学们,你们玩过滑滑梯吗?滑下来是什么感觉呢?今天我们来玩玩具小汽车滑滑梯的游戏,请你们用积木、纸板搭成滑梯,让玩具小汽车从上面滑落下来,试试怎样让玩具小汽车滑得更快。

2、学生自由操作探索玩具小汽车滑落的速度和斜坡高度的关系。

(1)教师交代要求:学生四人一组,两两用不同数目的积木和纸板搭成滑梯,操作小汽车同时下,比较从哪个滑梯上玩具小汽车滑得更

快。然后请你们用记录纸记录下来。可轮换玩。

(2)学生自由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要求两个玩具小汽车要同时从顶端松手才能比较

(3)小结实验结果。

提问:做完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能让玩具小汽车滑得快?请把你的记录纸讲解一下。

教师示范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发现了,下面积木搭得越少,滑梯越低,玩具小汽车滑得越慢;积木越多,滑梯越高,玩具小汽车滑得就快;滑梯一样高,滑得一样快。

3、学生操作探索:玩具小汽车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度有关系。

(1)教师交代要求:现在我们在两个滑梯下放一样多的积木,让两个滑梯高度一样,想一想怎样让玩具小汽车从相同高度的滑梯上,一个滑得快,一个滑得慢。请你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实验。

(2)学生操作。

注意不能用手推,大家合作。告诉大家,假如需要的'话可以使用毛巾,纸,布。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

谁能告诉我,你们用了什么方法使玩具小汽车慢下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教师示范小结:原来我们的玩具小汽车滑落速度和滑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关,表面光滑的滚落下来速度就快,表面粗糙的滚落速度就慢。

4、活动总结:小汽车滑落的速度由坡度和表面光滑度共同影响。当

光滑度相同时,坡度越大,滑落的速度约快;坡度越小,滑落的速度越慢;当坡度相同时,表面越光滑,滑落的速度越快;表面越粗糙,滑落的速度越慢。

5、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同学们积极去探索的精神。

(向学生介绍斜坡防滑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与我们实验有关的例子,比如冬天下雪结冰,汽车在下坡时,因地面光滑而容易出事故,如果在冰面上洒一些沙子让地面粗糙,这样汽车速度就会慢,就不会发生危险了。好,请你们在生活中不断探索,发明更多的好办法,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科学活动方案10

纸的吸水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的纸在水中的结果,能进行简单地实验记录。

2、能发现由于纸质的不同产生吸水速度和程度不同的现象,并能知道大概时间。

3、增强对实验活动及探索事物的兴趣。并运用此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皱纹纸、锡箔纸、卡纸、吹塑纸、牛皮纸、白板纸、宣纸等。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请幼儿猜想:把这些纸放到水里,会有什么结果?

2幼儿操作实验。

幼儿可以选择在水盆里做实验、也可以自己找容器来做实验。

教师指导:

①指导幼儿将纸放在水里,耐心的观察一会数一数几秒钟后,纸会完全吸入水,沉到水底

②比较一下哪种纸吸水快,哪种纸吸水慢。 ③纸吸水后和没有吸水的纸有什么不同?④观察一下,除了吸水以外,还有哪些现象。

3选纸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吸水和不吸水的纸,请选一选合适的纸:天气热擦汗该选哪种纸?画水粉画该用哪种纸?包吃剩的食品如饼干糖果等该用哪种纸?擦桌子用哪种纸?并说明理由。

活动延伸:

生活中还有一些很特殊的纸,如不怕水的纸等等,在接下去的活动中我们进一步来研究。

2好玩的乒乓球活动目标:

1、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特性,会创造性地玩球。

2、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验探索、操作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乒乓球若干、布袋一只、玩球材料:乒乓拍、垫板、水彩笔、音乐磁带、筷子、橡皮泥、胶水、皱纹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老师今天要送大家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好,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如果能讲出自己摸到的这个东西的`感觉来,我就送给他一个!

1.幼儿摸以后说出这东西的感觉:你摸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2.让幼儿双手合拢了取回,不能给别人看到。

3.猜一猜是什么?揭晓谜底:打开看看?是个乒乓球。 4.让每个幼儿取到球。

二、这一个小小的,轻轻的、圆溜溜的乒乓球可以玩吗?怎么玩,请你找个空地方试试看。

三、提问:

你的乒乓球是怎么玩的?

2.小结:因为乒乓球有弹力,又是个圆球体,所以小朋友有的抛、有的滚、有的让它跳,玩的真高兴。那你们知道它还能怎么玩?从哪里知道的?

3.介绍乒乓球运动的知识:乒乓球运动是我们中国人很喜爱的一项运动,中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也是世界最高的,我们曾经连续两届奥运会摘得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在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也获得了男双、女双、女单三枚金牌。

4.你认为乒乓球还会有其他的玩法吗?你想不想试试刚才小朋友说到的玩法呢?

四、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乒乓球和其他工具,小朋友可以去观察一下这些工具,想象一下运用工具可以怎样来玩球,如果需要还可以取了工具去尝试一下。但是因为是尝试,老师要求大家不要玩好多次,只要试一下就可以了,尝试过了,请你把你创造出来的玩法介绍给大家!

五、个别介绍、演示、教师鼓励、并可以结合着讲一讲道理。六、总结: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在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手里就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厉害,连老师都很佩服。

科学活动方案11

活动目标:(目标的制定 最好以幼儿的角度提出 第一个目标 是情感态度 第二个目标是 知识经验 第三个目标是 能力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 幼儿自由玩球.《这一环节大约2分钟。》(老师说:孩子们你们喜欢玩乒乓球吗?快来拿一个乒乓球去玩吧!) ( 幼儿滚球 夹球 抛球 转球 自由玩耍,老师观察)(老师的鼓励语言是: 他的玩法真有趣 ,他的玩法和别人的不一样,这种方法真好玩,你们一起玩着试试!)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这一环节大约1分钟》(老师说:孩子们,小球玩累拉 把它放到柜子上休息一下吧)在放球过程中,乒乓球会从柜子上不停的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 小球站不稳,你们还是拿在手里吧)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这一环节大约8分钟》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 (老师说:小球在柜子上站不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他赶快站稳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讲述,老师的鼓励用语是:恩你动脑筋拉, 你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赶快动动小脑筋吧!)注意:老师切不可以肯定的口气说:“你的方法真好 你的想法真对 等等 因为这时老师的鼓励用语是为了 激发孩子们想不同的办法 ,在孩子们的想法并未得到实践证实时,老师不应以肯定的语气鼓励,否

则孩子都会模仿别人的想法不在另想别的方法了。

3. 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老师说:孩子们想的方法可真多PS这里不要说:孩子们的想法可真好 因为他们想的方法好不好没有经过实践证明SO 应该说: 孩子们想的方法可真多。 可是 今天老师只为大家准备了一张纸,你们能不能就用这一张纸让乒乓球站稳呢?)

4. 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讲述,老师的'鼓励用语是:快动动脑筋吧,你讲的真清楚,你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还有不一样的办法吗?快告诉大家吧)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这一环节大约10或14分钟》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孩子们想了这么多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呢? 我们赶快来动手试一试吧)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老师在巡回辅导时,应用语言引导孩子总结自己的做法,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就组织好将来在交流中要表述过程的语言,老师在观察时 要善于发现闪光点 ,在展示时 有意识的选取闪光点给大家看)比如很多孩子都是用纸做成了盒子,把球装在了盒子里,让小球站稳 。 可是有的孩子 是作了一个桥,把球压在了下面 这种做法就是一个闪光点。

四、交流。《这一环节5或7分钟》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已经做好的孩子可以给你旁边的小朋友看看,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也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的方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先做完的孩子不空等还未完成的孩子,减少消极等待。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谁的小球已经站稳了? 快来告诉大家 说说你的好办法)幼儿说完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柜子上 ,大家一起观察小球是否站稳了。老师提问:他的方法成功了吗? 如果小球站稳了 老师说:大家给他鼓鼓掌 祝贺你 你成功拉 你的方法可真好! 如果失败了,老师说: 没关系 请你再想想办法 或者 请你再试一次 调整一下 再上来。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个别展示过后老师说(现在请大家都到柜子前面来试一试,看看你的办法成功了吗?)

延伸活动:老师的结束语言:( 今天,大家都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我们遇到的困难,在区角里还有很多不同的材料 大家可以去寻找更多的让球站稳的方法!)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科学活动方案12

设计思路:

信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人类生活忠的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而在幼儿以往的生活经验中,电话、电脑就是沟通的所有手段,他们不知道 “信”是用来做什么的?当门卫伯伯将我的一封信送到活动室时,便引起了幼儿的好奇,他们围在我得身边问个不停:“老师,这里面是什么呀?”“谁给你的呀?”“用来做什么的?”······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结合主题活动“信的旅行”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有趣的信”、“好看的信封、信纸”“我是邮递员”、“班级小邮箱”“神奇的邮票”等,旨在于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如何通过特定的方式传递信息,培养幼儿的'前阅读、前书写的能力。在一系列活动之后,结合幼儿的兴趣所在又设计了“无字天书”这一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活动累计写信、寄信的经验,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热情,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科学小实验中培养幼儿探索的热情。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在操作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木偶表演,录音片段。邮递员一名,小猴子数名(由大班幼儿扮演)。

2.各种实验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水、蜡笔、水彩笔、记号笔、胶水、浆糊、打火机、蜡烛等多种材料。

3.每组一份:柠檬汁、棉花棒、白纸、自制信封、自制邮票、浆糊、毛巾。

4.科学发现角投放材料:碗、水、筷子、面粉、碘酒、棉签、白纸、杯子、喷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美猴王送祝福。

1.师:今天老师请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让我

们用掌声欢迎。

木偶表演:(美猴王站在云彩上)小朋友们,你们好,俺老孙很想和你们一起玩,可师傅派我去捉妖,所以我来不了了。但是我写了一封有趣的信给你们,这是一封无字天书,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能看到我写的祝福。再见!

2.邮递员送信。

二.探索活动——读“无字天书。

1.师:猴王到底写了什么呢,让我看看。咦,我怎么看不出呀?你们来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信的内容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2.变魔术:教师将“无字天书”变成六份,请幼儿分成六组进行探索。

3.幼儿分组探索,教师巡视,发现可取的方法。

4.幼儿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5.教师示范:用打火机点上蜡烛,将纸在火上轻轻移动,无字天书开始现形,教师读信的内容,幼儿欣赏。

6.小结:原来美猴王的“无字天书”要用火烤才能看到,真神奇呀!我们小朋友想不想给好朋友写一封“无字天书”呀?那它到底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让我们来问问美猴王吧!

 三. 实践活动——制作无字天书。

1.打电话。

师:喂,是美猴王吗?我们看到你的无字天书了,谢谢你的祝福。我们小朋友也想写一封“无字天书”,你能告诉我们是用什么写的吗?

录音片段:我是用柠檬汁写的,材料我已让孩儿们给你们送去了,至于怎么写,小朋友们动动脑筋自己尝试吧。回头看,他们来了!

2.六只小猴按序送上一只托盘:柠檬汁、棉花棒、白纸,幼儿自制的信封和邮票,浆糊、毛巾。

3.幼儿制作无字天书:

师:请你先想想信要写给谁,内容可以用字宝宝或图画的方式来完成。别忘了写上收信人和写信人的名字,装好信封,再贴上邮票。如果是写给班里的好朋友,就放入班级小信箱,如果是写给班级以外的人,就请投入绿色大信箱,由邮递员给你们送信。

幼儿自由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收信,看信:

A.请班级小邮递员将班级小信箱里的信送到收信人的手里。

B.收信人收到信后到老师那里去用火烤一烤,让字、图出现,看看信上写了什么?

C.师:还有一些比较远的信我们请邮递员先休息一会,呆会再送出去,好吗?

四.活动延伸:

师:今天美猴王教了我们一个本领,大家都学会了。知道用柠檬汁写的是看不出的,一定要用火烤一烤才能看到。在我们的科学发现角里,还有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材料,也能制作出无字天书来,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去尝试一下。

活动评析:

机灵调皮的美猴王是我班幼儿近期最崇拜的人物,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大家都想看到美猴王的祝福,都想做最聪明的孩子,于是探索的积极性便轻松激发,孩子们有的用蜡笔在纸上均匀的涂抹,有的拿了放大镜仔细的瞧着,有的将纸对折再对折,甚至有的孩子学着孙悟空的样子嘴里喊着“变变变”,想让内容自己出来······尽管没有一个孩子能说出正确的方法,但只要幼儿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已有经验,发挥想象力,努力进行尝试,在探索中能互相帮助,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我想这次活动就是成功的。

在本次活动中,我并不注重幼儿写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了写信、寄信的乐趣,感受到了事物变化的趣味,产生了了解科学,研究事物的愿望。科学发现角的延伸,更使幼儿的实验兴趣得以延续,孩子们经常会在那里流连忘返,虽然时有争吵,但我发现争吵的主题都是围绕着实验所引发的,他们互不相让,直到试验结果的出现才会结束。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动手操作、交往等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科学活动方案13

活动内容、名称:科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活动目标:

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学习5以内按数量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依据:根据教学任务从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而确定。

重点: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别归类。

难点: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依据: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刚升入中班完整讲述能力差,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相对更困难一些,因此做为难点突破,使幼儿达到既会分类又会讲述的效果。

教学方法:1、 观察法

2、 情景谈话法

3、 游戏法

依据: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动中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有情节的谈话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因为游戏能使幼儿获得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学的主动,学的愉快,所以整个活动又以3个游戏贯穿始终。

教具:圆点卡片每人一张、动物图片每人一张、车票(分别标有数字可挂在脖子上)每人一张、数字卡片1-5、小房子(分别标有数字1-5)5个、磁带(音乐开火车)

依据:每人一套学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静有动,动手动脑,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数字卡片组织

幼儿认读

展开:

1、 通过游戏《找朋友》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在以往教学中直接将数3个圆点对应放入数字3位置下幼儿难以理解,所以这个活动的学习部分非常关键。为了使幼儿理解,设计了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己数点卡上的数量,用数自己表示,教师举起相应的.数字,介绍---你的朋友是~

教师举数字问:3的朋友在哪里?幼儿举起数量一致的卡片。

互相纠正错误,若对了送给老师。

2 、为了巩固联系这一知识设计了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介绍玩法:1号房子表示数量为1的小动物的家,依次介绍。

个别幼儿送:提问图片上有几只什么?哪是它的家?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图片上有3只小猫,它该回好房子。

分组送,送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检查的同时要求幼儿完整讲述。

3 、为了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设计了《开火车》游戏。

请5名幼儿分别当号小火车。

其他幼儿拿上车票坐上相应的小火车。

扮演火车的幼儿检查自己的乘客。

结束:放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科学活动方案14

活动目标:

1、 在探索中发现和了解喷泉形成的简单原理。

2、 乐于探索,积极参与喷泉小实验。

3、感受喷泉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材料:饮料瓶、盖子、一次性杯子、管子。(在饮料瓶身和一次性杯子上钻好洞) 2、 喷泉的视频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 第一次探索,交流发现。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喷泉吗?在哪里见过?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喷泉游戏。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

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的,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利用这些材料玩出喷泉。

教师:师请坐得端正的.小朋友上来操作。(请个别幼儿操作,其他幼儿观赏)

教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玩出喷泉的?(幼儿回答)

二、第二次探索,了解喷泉的形成。

发书,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仔细观察操作示意图。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已经玩出了喷泉,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示意图,看看刚刚小朋友的玩法是不是和示意图上的一样,然后仔细观察,研究一下:喷泉为什么会喷出水来?

教师:现在杨老师在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按示意图来操作一下。

三、喷泉的形成。

教师:喷泉为什么会喷出水来呢?

教师:原来水位的高低落差、还有水的压都会形成喷泉。

教师:怎么样才能让你的喷泉喷得更大呢?

教师小结:原来,水的压力、水位落差,喷泉就喷得高喷得大了。

四、欣赏各种各样的喷泉,感受喷泉的千姿百态。

教师:老师这里有些地方的喷泉,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欣赏视频喷泉)

教师:喷泉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美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人们都喜欢到喷泉下嬉水游戏,非常开心。小朋友们知道吗?喷泉还可以净化空气呢,在喷泉周围的空气特别干净,喷泉能把空气中的灰尘赶走,对我们的健康有利。

科学活动方案15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概况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情境。幼儿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

笔者在参与导师课题中,从对课题实验老师调查中了解到:教师们都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操作材料,知道在操作活动应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安全可靠操作材料;90%教师认为在为幼儿提供充足材料方面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幼儿太多,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收集有关材料,收集过程缓慢;很多时候幼儿仅仅只对材料本身感兴趣,但持续时间不长,操作目性不强。由此可见教师在材料收集、选择、投放及如何引导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方面存在困惑。然而材料提供直接影响着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过程。

(一)鉴于以上原因,该园制定了以下活动课程目标:

1.探索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材料如何引发幼儿主动探究行为,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2.引导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材料互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

3.利用家长资源及幼儿生边环境丰富材料,激发幼儿兴趣和求知欲。

4.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幼儿科学情感及认真科学态度。

(二)为达到以上目标,该园设计了以下课程实施方案:

1.利用多种途径获得材料。

(1)引导幼儿从自己生活环境里收集材料,变废为宝。

(2)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材料。

(3)充分利用户外材料。

2.有效选择科学探究材料

(1)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材料,激发、

(2)保持幼儿探索欲望。

(3)根据幼儿需要与兴趣选择材料。

(4)把握材料所蕴含价值,准确地为目标服务。

3.根据需要变换投放材料方式

(1)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投放。

(2)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投放。

4、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1)引导幼儿以自己方式记录、表达对材料感知。

(2)耐心等待,满足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需要。

从该园自己制定课程方案来看,制定步骤较为规范,但该方案制定过于笼统、范围过于狭隘,不能够更好彰显其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方面作用。再就该园在此课程方案基础上,其教师设计活动课教案来分析该园是否能将科学活动课作为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主要途径来对在园幼儿进行教育。

笔者对该园教师活动课设计进行了择选和比较,发现大部分教案都是《好玩球》《有趣图形》《神器声音》《我小手最灵巧》此类以认知以及生物或物理性了解常识基础上,而对于培养幼儿形成科学价值观和在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策略上则表现出明显不足。

二、从该园体现出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主要问题

该幼儿园已经能够结合《指南》以及《纲要》来制定活动方案,并能够从“材料”入手进行科学活动课程设计,但是在制定活动方案时仍能反应出很多问题。

(一)课程结构单一,复合材料体现较少

笔者在对该园课程计划于各教师活动设计比对上发现其教案中结构非常单一。以课为时,一个课时一个内容,几乎没有太多延伸。例如在活动设计教案《我小手最灵巧》中设置活动目标为:

1.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各种瓶子和盒子。

2.能用语言描述自己打开瓶子和盒子方法。

3.萌发探究事物兴趣,并体验成功快乐

贯穿整个课堂过程即如何打开瓶子,结构单一,对于其他材料开发不够。虽然是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但是此课局限于方法传授单一性。因复合材料少,教师灵活性创造性缺乏,很难在此课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与拓展。

(二)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科学态度培养

在该园整体探究式课程设计方案中其最主要传授内容是以知识为基础常识学习,所有活动教案中包括目标与活动重点在内都主要是以知识摄入为目。如《好玩球》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球多种玩法

2.能与同伴合作完成运球活动,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3.体验与同伴共同玩球乐趣

活动重点:尝试用身体控制球,探索球多种玩法。

其中没有一点是提到怎样辨别球类及其材质是否对幼儿有害,也未让幼儿对玩球时间以及对球类运动对自己价值以及判断哪种球更适合自己,在何种情况下玩球比较好,在何种情况下不应该玩(例如下雨天)等等科学对待身边事物态度。

活动方案设置只为粗浅让幼儿获取表层知识,更不触及价值观、人生观构建,这样幼儿教育势必不会走得长远。

(三)以培养认知为主,对科学策略运用不够科学

科学素养是指对人全面培养,促进人整体素质全速提升,具备科学基本常识、拥有科学人生态度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