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9月幼师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精选5篇)

9月幼师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精选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63K 次

看完某一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9月幼师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9月幼师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精选5篇)

9月幼师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面对国旗,面对全校几百师生,我曾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宣誓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重新认识;宣誓是对教师角色的重新诠释;宣誓是对教师使命的重新定位;宣誓是对教师职业生涯的重新规划。无比庄严和无比虔诚的宣誓,让我再次对教师这一职业肃然起敬。在这一段仅百余的誓词中,我读到了一个声音,它是一个庄重的承诺,对社会的,也是对自己的。在这承诺中,我们感受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愿在教育最前方的回应“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总理温家宝曾引用了荀子这句话。一句句简短誓词的背后,站着的正是一位位体内流淌着教育热血的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教师。正是他们的存在,数以亿计的孩子们的命运才得以放心地托付,放心托付的,还有中国的未来。我们以宣誓的方式,让传递文明薪火于三尺讲台之上的人们向世人宣告,作为一名中国教师的责任、理想与情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肩负着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托;教师肩负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和伟大;所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教师的无限希望。教师所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身为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伟大的教育家韩愈曾为教师下了如此之定义,那是对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你就无愧于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很遗憾的是能真正做到如此的教师,又有几人呢?特别是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的冲击下,能够恪守教师职守的人,又有多少呢?在“唯分数论英雄,唯考试论高低“的社会价值观的压力和诱惑中,又有几人能够守住教师职业操守,践行为师者的真正责任呢?于是乎,我们有了“高分低能”的隐痛,有了“才高德低”者危害社会的惨痛,社会才有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吁。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之本在于教师,教师之本在于师德”,而“强师德、铸师魂、树师风”无疑又是教育提振的前提和最基础的工作。俗话说,一打宣言,不如一个行动。教师“宣誓”不仅是一个“表态”行动,更要把“誓词”变为养德持身的实践,也就需要教师完成一个从“说得好”到“做得好”的转换。显然,作为一个教师要真正做到“为中华民族(国民)素质的提高奉献终身”,还有许多“风霜雨雪”般的考验要经历,还有许多“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承诺要兑现,还有许多“世俗诱惑”前的“淡定清雅”须得去磨练而成就。从“誓词”到“实践”,很可能要经历被忽略的委屈,以及清贫守道必然要面临的忍耐。不过,总是那些经过一番“彻骨寒”而“固穷”不悔的“君子”,才能真正具备高洁的“师德”、“师魂”、“师风”,他们带出来的学生也才会具备“栋梁”风骨!

“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再次为教师角色定位。教师这一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有无限可能的生命,“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是教师从事教育的三个层次;关注生命是教育者的天职,也是教育本真的体现,教育就在于为生命的发展提供自由自为发展的空间;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教书”,而在于创造新的精神生命,教师要成为生命型的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激情;要以自己的生命催生学生的生命;以为师者的高尚孕育学生的高尚;以自己的生命作为新生命的催生者。

教师,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一个德高望重的优秀教师堪称陶铸世风的“精神领袖”,教师的表率作用自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身为教师,就要有教师精神;身为教师就要有教师修养;身为教师就要有教师情怀。这是由于教师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质和市民对教育、教师寄予的厚望所决定。现如今,教师职业的经济收入,虽不足以让我们成为物质上的富翁,但足以解决我们的生存问题,既然我们已经生存无忧,何不为自己的生活重新谋划?让教书不再是我们谋生的手段,让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让教师成为我们的一项事业。如果,一个教师缺乏定力,不能洁身自好,去随波逐流,甚至和世俗同流合污,那么,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对青少年一代的伤害之重可想而知。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对民生疾苦有悲悯情怀,对不义现象有愤慨之痛,对社会道义要有绝不息肩的担当勇气,对学生未来要有全力呵护的满腔热忱。正因为如此,教师群体高声传播的“誓词”,就更有振奋人心的特殊意义。

但当我们真正把教师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的时候,那就会是“海阔天空一路是蓝”;当我们真正把教师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的时候,我们就不会为世俗所烦扰,为名利而忧心;当我们真正把教师作为事业来追求的时候,你会看到你的智慧和力量闪耀着万丈光芒;当我们真正把教师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的时候,生命将在学生身上鲜活地无限延伸。

老师们,让我们虔诚地践行教师誓词,恪守教师职业操守,成就无悔亮丽人生。

9月幼师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首先,我们得从学校谈起。或许有人会问,在现实生活中谁最累,最辛苦?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回答是否定的,那究竟是谁呢?对,是我们中小学生!众所周知,他们的书包越背越重,他们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有的甚至在晚上12点以前还不能做完作业。他们很少有玩的时间,小小年纪不光要学书本知识,还要在家长的'"监视"下学特长,搞提高补习。他们一上学就被牢牢地拴在以开学为目的的"应试"战车上,内心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在孩子犯了错误后,有的老师方法不当,当着其他人的面或讽刺,或挖苦,或严厉指责,甚至破口辱骂……于是造成了他们害怕考试,害怕老师,害怕家长,害怕学校,在压力、恐惧下,有的孩子变得焦虑、烦躁、紧张、暴怒、嫉妒、猜疑……产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别"强",不肯接受大人提出的任何意见,并学会了应付教师,应付家长的"欺骗术"会为一点芝麻小事而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厌学的情绪弥漫在青少年之间。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元哲博士曾经告戒,学校不要让学生太忙,否则学生就没有时间去思考。最好的教育是教师以最短的时间,给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最坏的教育是教师占了学生所有的时间,而学生又学不到什么,得不到发展。马克思说过,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尺度,还是人的发展空间。当所有人都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就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可见,学业课业负担的轻重,精神压力的大小,自由支配时间的多少,生活是否丰富多彩,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才能能否得到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育。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到时了许多适得其反的效应,而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仅仅是每个学校的口头术语。对学生"减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一切仍以"升学"作准备为教育目标,片面强调学生需要的知识教育,而从根本上没有解决教育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文价值,即"学习就是为考试"。

那么,来自家庭的影响也应受重视。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尽了家长们的溺爱、迁就。当上学读书后,与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又受不了一点委屈,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有一部分家长在处理孩子错误时不注意方式,动不动就责骂,甚至拳打脚踢,用所谓的"暴力方式"解决问题,不然就"关怀备至,和蔼可亲"。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要求,让孩子做许多他自己不愿做的事。这样,势必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育。

还有一些家长一味地认为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应让自己的孩子尽早学习英语、电脑,孩子也对此感兴趣。当然,这有助于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学习素材,丰富他们的兴趣,开拓视野。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信息化尽管将为学生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也可能会导致由于热忠于电子游戏而引起教师与孩子之间人际关系淡薄,减少学生们体验生活接触自然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现在的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不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对学生身心造成危害。如:有的学生贪小便宜,或嫉妒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没法有,养成了小偷小摸;学习录象片里的坏习,欺负弱小,或以"借"钱为名的拿钱不还,或强行弱小同学拿钱,搜身,若是不肯,就用打来解决……这对于他们自己和被他们欺辱的学生来讲,身心都极为不利,造成了有的学生怕出门,怕到校又不敢跟大人讲,怕再挨打的心理,或者效仿,崇拜他们。

这样长期以往,学生就逐渐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破罐子破摔,脾气古怪,性格暴躁,并以自我为中心等对其一生都不利的行为。当这些现象都出现的时候,社会舆论的第一反应就是指责;"德育工作怎么会失灵了?!"继而要求大大加强思想工作,加强道德教育,加强学校纪律。家长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配合"学校做工作,但结果都不如人意,有时甚至会变得更加严重,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的道德知识不能转化为道德实践。在观念上,他们知道是对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又不去那么做,犯了错认错,认了错再犯错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不良品行,就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作"下的产物,于是大家才真正意识到:"粗暴、压抑、禁固只能适得其反”。

9月幼师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看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喊出了14亿中国人的心声。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中国人。前者是父母给予的,后者是国家给予的。我们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没有国家。每一个人都是作为一个国家公民而存在,国家型塑着每个人的社会生命。

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之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五星红旗与国家同在,它是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格和国家的尊严。因此,五星红旗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容许有任何侮辱五星红旗的行为,每个中国人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五星红旗。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快速发展的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五星红旗已经不仅在我们站起来时升起,更在我们富起来、强起来时升起。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国一次次的腾飞。五星红旗升起,不只是代表中国在、中国人在,更代表中国人的力量、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世界贡献。五星红旗是中国人的骄傲,每个人中国人为五星红旗自豪。

我们每个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富强,我们有了中国人的尊严,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今天的青少年一代,长在红旗下,生活在幸福中,但必须要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用汗水换来的。我们敬重五星红旗,就是捍卫国家的尊严,捍卫每个中国人的人格。我们既为五星红旗自豪,也要让五星红旗为我们骄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青少年学生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胸怀爱国心、笃行报国志,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五星红旗飘得更高更远。

9月幼师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延续和继承自己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是对国民进行政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一种神圣的、崇高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责任重大,责无旁贷。这要求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着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成就他们的爱国思想,让爱国主义教育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第一,让学生懂得热爱祖国,就要从热爱自己,孝敬父母开始做起这是爱国主义教育中最基本、最起码,也是最具体的起点。

第二,让学生懂得热爱祖国,就要热爱校园、尊重教师,培养认爱知爱的感情,要通过热爱校园,热爱教师教育活动,从而丰富和延伸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三,热爱祖国,就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河,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对历史、地理及艺术人文方面的学习和了解,熏陶形成学生的家乡观念意识,热爱本民族、本故土,热爱自己祖国的壮丽河山。因此爱家乡、爱山河,应是一切培养爱国思想和情感教育的起点,让学生明白“我”的一切都是祖国山河所赐。

第四,热爱祖国,就要爱护国民,做百姓的公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就要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勤劳、勇敢的人民百姓。

作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爱自己、孝敬父母,而且要让学生明白国土、山河是根,国民百姓是本,文明文化是灵魂。热爱祖国必须热爱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热爱他们的生存主体,热爱他们的文明精神灵魂。只有这样,爱国才能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可说、可见、可感、可行。

9月幼师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

很难想象,没有梦想的童年会有怎样的心跳。

《开学第一课》的上课铃声总能拨动我们的心跳,尤其是乘着梦想翅膀的课堂,更让心跳加速。

在期待中,我们走进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第一位在太空上课的 王亚平老师带领我们走进新鲜、奇妙的课堂。章子怡、周星驰、谭维维、凤凰传奇、郎朗、萧煌奇……这些名星的梦想色彩斑斓,星光灿烂,故事动听。他们点燃梦想的经历也许离我们比较遥远,但那些身边的普通人,无数的同龄伙伴们也用汗水、泪水点燃一个个梦想,也激励着我们坚定自己的梦想。

我们的梦想,会怎样点燃?

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廖智老师,因为坚守梦想,重新骄傲地在舞台上绽放梦想。

13岁的八一跳伞队队员付丽娟,在很长时间里和她的队员们离开家人,参加封闭式训练。每天高强度训练6个小时,就为在蓝天的精彩一跳。

郎朗从三岁开始,坚持弹钢琴28年,“每天玩命地地练”,终于等到替补也能出彩的那一天。

梦想需要坚持,梦想才会出彩。

人们常常说,机会总是给准备得最好的人。拥有梦想,坚守梦想,还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美丽妈妈郑亚波赌上十一年,把智障、自闭的儿子小威(阎铭威)培养成优秀的钢琴演奏者,与常人的一样上中学。她深情地感受儿子为他演奏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台上台下潸然泪下。梦想在这一刻化作长期坚守后的震撼。

梦想已经被点燃,就要精心呵护它,不能被风吹熄,不能被雨浇灭,还要不停地为它添加燃料,源源不断的燃料,让梦想化作耀眼的光芒,伸向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