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致敬长征精神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致敬长征精神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1W 次

导语: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致敬长征精神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致敬长征精神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致敬长征精神【1】

可以肯定的是,来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在评选一 千年间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件重要事件时,他们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国共产党人并无共同之处,他们也不是从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红色武装的军史角度来看待长征的。

人类史上罕见的远征

但如果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去探寻中国历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就可以发现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

长征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烟罕至的湿地的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而更重要的是,在总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四百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除了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五十公里以上。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八万六千多人踏上长征之路,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近八千人。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近十万大军开始西渡嘉陵江,自此踏上万般曲折艰险的长征之路,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时全军三万三千多人。1935年11月,红二方面军两万一千多人从国民党三十万大军的合围中冲出,踏上了长征之路,1936年10月到达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全军一万一千多人。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留下的一支红军武装——1934年11月踏上长征之路,经过数月的颠沛流离和艰苦转战,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中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部队,全军兵力最多时不足八千人,最少时兵力只有一千多人。

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长征属于人类历史上这样一种事件:即使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数十年来,不断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出现在中国工农红军曾经走过的这条漫长征途上。在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世人何以要忍受疲惫、劳顿和生存条件的匮乏,行走在这条蜿蜒于崇山峻岭和急流险滩的路途上?在地球的另一端,曾出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于1981年秋天宣布,他要来中国进行一次“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他来了,带着他的全家走上了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当这位西方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边时,他被这条湍急的河流和两岸险峻的崖壁震惊了,他被三万多中国工农红军在十几万国民党军的追堵中渡过这条大河的壮举震惊了。布热津斯基后来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的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致敬长征精神【2】

世界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物质和精神是认识生命的过程中两个互相依存但处于不同空间的要素。前者是须臾的,后者是永恒的;前者是脆弱的,后者是坚实的;前者是杂芜的,后者是纯净的。提升生命质量最可靠的力量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小到决定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大到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兴衰。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致敬长征精神【3】

一百余年来,中国人习惯于站在传统与现代对立的角度,运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来划分历史事物,甚至把传统文化扔进历史的垃圾堆,这显然忽略了历史的源流不息。抛开断代的眼光,中国展现在世界民族面前的是一个文明脉系传延不绝、民族精神奔腾不息的东方巨人。民族精神融化于历史,革新于潮流,这种展现,于古有之,于今为烈。在长达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之中,中国人有一种天生的文化自豪感;正是这种文化自豪感孕育了中国的民族精神。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中国文化培育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而长征正是自强不息精神在现代的集中体现。

其一,长征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客观要求。中华民族跨入近代以来就开始了血与火的历史征程,“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警示国人在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道路上必须作最坚决的斗争。如果不是民族革命的屡屡受挫,就不会有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如果不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异常强大与凶狠,红军就不会走上被迫长征的道路。共产党革命是历史的选择,红军长征是革命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实质,就是要进行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续写;没有这种精神的续写,也就没有了国家危亡的忧虑、民生大义的情怀,也就没有了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希望。

其二,自强不息是长征者的固有精神。长征是中国人的长征,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无产者与农民因革命而被迫走向的道路,长征的主力是穿着草鞋、戴着草帽的中国农民子弟兵,在他们的身上有一种中国农民所固有的坚韧精神,中国农民既有“忍”的特点,也有“抗”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其在走上革命道路之后就变得异常坚决与彻底。在长征的道路上,领袖与子弟兵正是抱着以拯救苍生为己任、以民族危亡来担当的情怀,坚决走完了长征的每一步,走完了革命的每一步,最终走向了胜利。

其三,自强不息的精神演绎了长征者的智慧。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不能催生出坚强的意志与圆融的策略。长征者有一种历史的智慧,他们深刻体会着“项羽自刎乌江输刘邦”的教训,学习着“勾践卧薪尝胆胜阖闾”的经验;他们准备着对敌人发动猛烈地反击,掌握着与敌人迂回作战的方式,依智而非依力、重长远而非看眼前的策略是长征者力量得以保存的重要法宝,不以一时的成败作定论支撑着他们向敌人作持久的抗争。

其四,长征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很多人说,长征是一种无奈,试问历史上英雄人物哪个在成就历史之时不经历困难与挫折?“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语)。他们可贵之处在于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拥有斗争的勇气与胜利的自信。长征的红军不是历史的伟人,但正如历史的伟人,在天堑面前,在强敌面前,没有畏惧与退缩,而是抱着革命的乐观精神和坚韧的革命意志,不畏艰辛,锐意长征。

长征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它创造了人类的奇迹,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试图把长征精神与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割裂开来必然是一种错误,试图把民族精神按传统与现代进行定性也必然是一种错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结在每一位长征者的身上,每一位长征者都可歌可泣地演绎了这种民族精神。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正因为此,长征精神构成了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民族精神一样,不是一次性地展示,而是长久性地深蕴,现时代的人们,也应对其抱有积极的态度,去弘扬、去发展、去创新长征精神。